第五 回
關燈
小
中
大
吳璞問道:“妹子又有什麼主意?”
吳玉燕昂然道:“我還是主張請出各派長老出面調解,就怕趕不及。
” 吳璞又故意為難了半晌,方道:“就照妹子的法子試一試吧,要拖時候,我倒有辦法,你不必擔心。
” 吳玉燕深知這位二哥聰明絕頂,他既然說有辦法拖延,諒來不是假話,便道:“那麼我先去歇一會兒,今天就動身回峨嵋去,向恩師面求。
” 吳璞忙道:“正是呢,妹子正該歇息一下,燕樓已替你打掃過了。
不過這事最好别再和大哥商量。
他再不肯想法子,一味的隻想到死,和他說徒亂人意。
” 吳玉燕黯然點點頭,便急步走去。
這裡吳璞回到書房,先打發劍奴去叫吳戒惡,命他領金葉丐到秘閣靜室去見吳璧,這才關上房門,給武當掌門人卧雲道長寫了兩封書信。
将一封信先揣進懷裡,手裡拿着另一封到秘閣去見吳璧。
進了靜室,隻見吳戒惡正站在吳璧面前垂淚,金葉丐坐在旁邊椅上,臉上卻是一片忿容;吳璞心中暗喜,先向金葉丐一揖道:“金公,我這侄兒今後就全仗你費心了。
” 金葉丐站起,大聲道:“二哥,怎麼你也和大哥一個樣兒?便是昆侖門下也得講道理……”剛說到這裡,忽覺出吳璞目光有異,微有所覺,便忍住不再往下說。
吳璞也不和他答話,回身将信交給吳璧道:“信已經寫好,大哥先過目吧。
” 吳璧接過手來,看了一遍,順手拿起桌上筆塗改了幾處。
說道:“這幾句措詞不妥,我們隻是求他收留戒惡,并非求助。
” 吳璞連聲稱是,将信揣入懷裡道:“少時我就照大哥之意再抄寫一遍,卧雲道長德高望重,這禮教上是馬虎不得的。
” 吳璧點頭道:“正該這樣。
”又對金葉丐道:“并非我太固執,實在非如此不能了此惡孽,稚子付托吾兄,愚兄弟來生結草相報。
” 金葉丐本還想說,但見吳璞連使眼色,暗暗有所領會,便站起身道:“大哥放心,戒惡的事都在我花子身上。
那麼我先去前廳相候了。
” 金葉丐說罷便告辭出去。
這裡吳璧又對吳戒惡吩咐幾句。
吳璞便說要傳與吳戒惡奪命金環最後幾招。
吳璧歎道:“便是你那奪命金環才意出了這場罪孽,還傳他做什麼?”吳璞笑着說了聲:“豈能因噎廢食?”便攜着吳戒惡出去。
他先不傳功夫,卻一迳往前廳來。
這時廳上群雄已聽金葉丐講了經過,正在七嘴八舌的議論。
這情形卻早在吳璞意料中,群雄一見他進來,柳複首先沉不住氣,嚷道:“二哥,這兒凡是來賀壽的都是好朋友,你有什麼厲害仇家尋來?卻偏不肯告訴大家,江湖上所重的便是急難相助,還是你這仇家是天上下凡的神仙,我們惹不起他?還是看不起我們這些人,覺得我們無用?” 吳璞佯作驚慌道:“柳兄說出這話,愚兄弟無容身之地了。
我就是知道諸位是血性朋友,才不敢洩漏,為的是不願替衆位招事。
”又埋怨金葉丐道:“金公怎的偏說出來了?這豈不負了兄弟的苦心。
” 柳複冷笑道:“何必要金公說?我們難道是瞎子不成?那白發婆跑來瞻什麼筝,如今金公又替你把令侄送到武當去,還有昨日盧大俠的弟子這麼來去匆匆,誰還看不出一點端倪來?” 孫夫夷起立道:“柳兄且請少待。
我冒問二哥一句,鬧天宮叫他徒弟送信來,是否和這事有關?” 吳璞點了點頭。
旁邊鐵木僧喟然歎道:“那麼你這仇家果真是昆侖門下了。
” 陶春田接口道:“這是再無可疑的,舍弟春圃曾和我提到這事,皆因二兄素來不肯宣揚,所以我也不便提,方才金兄一講,我便已猜到了幾分。
現在我倒想請二哥把當年結仇一節對大家說一說。
” 衆人也都說應該說給大家聽聽。
吳璞看着衆人,拱手道:“并非我有意瞞住諸位,其實我也是昨日見了鬧天宮的書信才知道。
”于是便将盧吟楓如何碰見淩兆揆,淩兆揆如何被人破了金鐘罩;盧吟楓如何看出這是昆侖派的六陽手罡氣功夫,如何派甘明送信來……,剛說到此處,座上青萍劍客柳複插口道:“那太行四兇和那少年男女二人并無深仇大怨,一上來便使出六陽手,如果四兇不碰上盧大俠,那淩兆揆還有命麼?年紀輕輕的人行事卻如此歹毒,看來赤陽子對門人也太少教訓。
” 那邊陳雲龍也接口道:“本來昆侖武當的門人便親來自尊自大,從不把别的武林中人放在眼裡,行事委實也有些太過分的地方。
” 馮卧龍連忙喝止他:“你又來多口?還是聽吳莊主講下去吧。
” 吳璞又道:“我兄弟二人一聽仇家之子有了這等功力,自忖萬不是人家敵手,本意想請出各派老長到場,與仇家說理,但昆侖派一向總是唯我獨尊,也未必肯按照江湖規矩行事。
” 話未說完,席上的裴敬亭忽縱聲長笑;笑聲似乎并不太高,但震得對面柱上塵屑飛揚。
衆人心裡都明白,他是特意露露這一手真氣功夫。
裴敬亨笑聲一止,正色對吳璞徐徐說道:“吳二哥,常言道得好: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無禮讓不能走江湖。
江湖是憑功夫憑仁義憑道理講出來的,不是專憑武藝打出來的。
如果要論及武學淵源,少林寺桃李遍天下,自來門規謹嚴。
武當自開派以來,确為武林放一異采;兩派皆得天下武林人士景仰,那是無可非議的。
至于昆侖派麼!嘿嘿。
”目光如利箭一般向四座一掃,又接着說道:“所以适才柳二哥論及以六陽手傷人一事太過毒辣,小弟也有同感;不過如果以為六陽手便是天下絕響,那倒也不見得,少林震天掌,武當綿掌,兩門功夫,其威力便不在六陽手之下,便是敝派這混元手,雖是不成氣候的玩意,要擊破金鐘罩也非難事。
” 須知裴敬亭外表雖然沖淡謙和,其實驕傲異常,他見吳璞言語中擡高昆侖,心頭不免氣忿,他哪知道吳璞本意正是要他如此。
座中柳複也是心高氣激之人,對于昆侖武當又一向暗懷不服之意,聞言便接口道:“裴兄如此說又不免矯情,誰不如華山派的隔紙劈石功夫是武林一絕?既以古傳七靈真訣而論,天下就沒有那一派得了全書的。
王屋,天台,點蒼,武當,昆侖各得其一,倒是華山派獨得其二,看來到底該推華山為尊方為正理。
” 原來自門七靈真訣共分七形,總議一十六字,乃是“龍虎猿蛇,剛柔濟妙,鶴舞庭旋,神龜不老”。
本為道家練氣禦度之用,但近千餘年來,各派雖然都自稱得了“七靈真塊”全書,其實皆隻拾得一麟半爪,除了“天龍”,“神龜”兩式書籍齊全而外,其餘五形的經文圖,皆已散失不全。
就中龍龜兩式分為昆侖武當所得:昆侖得龍形真訣,所以長于練氣,體内罡氣運行,猶如神龍經天,再加以配合“天罡三十六參總樞”,堪稱天下無敵。
而武當則長于“養神”,一頭一尾,倒皆得了全書,其餘虎,猿,鶴,三式分為王屋,天台,點蒼所得,華山瀕獨得了鷹,蛇,兩門功夫。
七靈真訣,各有妙用,其中仍以龍形最為玄奧。
但柳複自來心裡便有成見,故意擡高華山,言語中自然難免也有過激之處。
他們兩人這裡一吹一唱,先且不問雙方仇怨一事,卻信口評議各派武功。
陶春田對于方吳二家結仇經過的詳細情形,本不深知,但覺得吳璞既然敢于邀請各派前輩到場評理,想來他本身必無大錯,便對吳璞道:“我倒有一個主意,請二哥酌量。
” 吳璞忙道:“陶老别客氣。
” 陶春田舉目四望,忽然咦了一聲,問道:“嶺峒主到那裡去了?怎麼這半日也不見他?” 李揚知道他問的是嶺不邪,忙笑道:“剛才他寨裡有人來找他,說後山白狼溝有毒蛇傷了人,所以他急急趕回去察看,已走了好半天,大約少時便會趕回來。
” 衆人都追問是什麼毒蛇,吳璞道:“這苗山裡毒蛇猛獸雖然不少,白狼溝卻是從來平安無事,而且有了毒蛇也不算大事,他何必趕回去。
說不定是什麼異種毒蛇,也未可知。
” 他正說着忽然有人接口道:“那裡發現毒蛇了?” 吳璞一看,說話的卻是吳玉燕。
金葉丐和李揚與吳玉燕最熟悉,首先起立,座中衆人有見過幾面的,也有索未見過的,當下紛紛招呼。
吳璞便将白狼溝發現毒蛇一事說了。
吳玉燕笑道:“這我早知道。
我回來的時候便碰見了嶺峒主,他正在那兒忙得滿頭大汗指揮人捉蛇,已經捉住了好些,大約還在捉呢。
我當時忙着回家,隻把玉寶靈丹管那些中毒的人敷了些便回來了,也不知現在怎麼樣。
” 孫天夷詫異道:“難道說還有許多條麼?” 吳玉燕笑道:“多着呢,少說也有幾百條,也不知怎會有那許多。
” 這邊鐵木大師聽陶春田隻說了半句,便被打斷,吳璞隻顧和玉燕說話,陶春田無法說下去,深恐他心裡不快,便笑問道:“陶老還隻說了半句話哩,怎麼也問起嶺峒主來了?” 吳璞方才想起,忙陪笑道:“正是呢,陶老有何高見,小弟洗耳恭聽。
” 陶春田道:“這不過是我的拙見罷了,二哥想邀請各派長老出面,自然是對的,但武當華山峨嵋點蒼相隔千萬裡,往來跋涉,一時隻怕未必能邀齊。
我正盤算現下恰巧這兒的幾位朋友皆是各派門下,裴二哥可以代個師兄許大俠出面,泰山點蒼也有人在這裡,令妹玉燕姑娘又是峨嵋高足,但不知是否方便出頭,此外武當沒有人在此。
我想隻消這兩處有人走一遭,便不愁邀齊各派人物了。
” 吳玉燕忙道:“陶老英雄說得是,我現在就回去去和家師說。
” 陶春田忙道:“且慢,我話還沒說完呢,靜因師太不是咱們江湖中人,我料她老人家未必肯來。
倘有一兩位門下能來也好,嶺峒主與峨嵋門下頗有交往,因此我想起了他。
” 吳玉燕道:“家師面前,有我面求,應非無望。
陶老這一算,隻少峨嵋武當,就好辦了。
我先隻愁幾派的人不易邀呢。
” 鐵木僧笑道:“陶老計算周詳,倒真有宰輔之才,但我料這兩個仇家未必肯依。
” 陶春田未及答言,柳複冷笑道:“陶老所說的,不過為顧全一個理字罷了。
他們如果不依,那便将他們擒了,送回昆侖交給赤陽子發落,又有何不可?” 陳雲龍首先鼓掌道好,柳複回顧裴敬亭道:“裴二哥以為如何?” 裴敬事隻微微一笑,不答他的活,卻向陶春田道:“還是聽聽陶老的主意。
” 陶春田搖手道:“柳二哥,咱們隻求息事甯人,如果大家一扯破臉就不好了。
依我想,最好吳二哥昆仲二人先到炬烈洞主苗區裡去暫避一下,待仇家尋來時,先由我們和他講理,或請他在這兒盤桓十天半月,待武當峨嵋的人趕到再作道理,那時他們見不到正主人,想來也不便發作。
” 吳璞尚在低頭沉吟,吳玉燕道:“二哥,你們多商量一陣罷,我可要走了。
” 衆人還持挽留,陶春田道:“九姑此刻心裡定然很急,讓她先走一步也好。
” 吳玉燕向衆人略一舉手,已回身走出廳外。
吳璞趕上來說道:“九妹珍重,早去早回。
” 吳玉燕隻道了聲:“我知道。
身形微動已出去老遠,飄然越牆而出。
隻兩閃便已不見。
衆人都贊歎,果然峨媚門下,不同凡響,接着又紛紛議論昆侖門下之事。
且說吳玉燕心急,匆匆縱出牆來,仍從後山行走;少時已到白狼溝。
玉燕在山迳上遙望,隻見前面許多人鬧鬧嚷嚷,内中多半是苗人,隻不見嶺不邪,一面暗暗奇怪,一面向着那一群人走去。
吳玉燕從前曾與兩位兄長去訪過炬烈洞主,這些苗人都認識她,見她走來全都紛紛過來行禮。
吳玉燕問道:“你們二王爺呢?” 苗人答道:“那後山岩上又出了怪事,二王爺親自帶着人趕去啦。
” 吳玉燕問道:“是什麼古怪,大蛇嗎?” 苗人道:“不知道是什麼,倒像是大蜈蚣。
”用兩手比着道:“單是腦袋就有這麼大。
” 吳玉燕笑喝道:“胡說八道。
那裡會有這樣大的娛蚣?”她原知苗人們性好誇大,隻當他們又是胡吹。
這時另一個苗人過來指着道旁說道:“姑娘那種仙丹還剩得有麼?這兒好幾個人又被蛇咬傷啦。
” 吳玉燕皺一皺眉,便從身上摸出一個綠玉小瓶來,說道:“這藥要我親自敷擦才行。
” 那些苗人全部笑着讓開路。
吳玉燕走近過去一看,隻見有五六個苗人睡在地上呻吟,傷處都在腳踝手腕,流出黑血,有的已昏迷不醒。
吳玉燕歎息道:“怎麼會有這多蛇跑到這兒來?”說着使用出藥來給傷者敷上,順手将那綠玉小瓶放在身旁石頭上面。
衆苗人都圍成一圈議論,有的說這仙丹真是靈妙,便是死了也能救活。
有的也說必定是有人觸犯了上天,才會放出許多蛇來咬人。
吳玉燕聽得好笑,一心忙着救人,無暇答話;這時忽然有人分開人叢擠進來,日裡連聲問:“什麼仙丹,在那裡?” 說着一眼看到石上綠玉小瓶,便道:“就是這個嗎?我瞧瞧……”說着便伸手去拿。
吳玉燕忙喝:“别動。
”身後那人已将小瓶拿在手裡,嘴裡卻問:“這小瓶兒是你的嗎?能夠治蛇毒嗎?” 吳玉燕轉頭打量這人,見是十五六歲一個少年,長得尖臉削腮,一雙眸子卻精光四射,這時他兩眼正骨碌碌的朝着自己打量,不由有些生氣,便喝道:“快放下,别在這裡搗亂。
” 那少年嘴裡說:“看看有什麼要緊……”冷不防一個“燕子穿雲縱”從衆人頭頂上縱出去,飛步就跑。
吳玉燕大驚,顧不得再救人,也跟着縱身追上去。
那少年在山石上步履如飛,輕功極好。
須知吳玉燕乃是峨嵋門下弟子,功力極深,腳下自然極快,滿以為這一追趕,隻一瞬間便會将人擒住。
誰知那少年的輕功竟十分了得,玉燕追了一陣,雙方仍然相距二丈有餘,吳玉燕在後喝道:“渾小子,任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擒你回來。
”說着腳下用力,如一陣風似的撲上去,離那少年越來越近。
那少年一面急奔,一面還遙遙叫道:“你這人太小氣啦,人家借你的藥用一用,打什麼緊?你再這麼苦追不舍,我便将這瓶兒扔到山溝裡去,大家得不成。
” 吳玉燕恨他狡猾,又怕他真個将玉寶靈丹扔了,越發加力追趕,那少年偶一回顧,見吳玉燕已快到身後,心裡大驚,急忙連蹿帶縱,朝坡上奔去。
這斜坡十分陡峭,草木叢生,平常人慢說在上面奔跑,便是爬也爬不上去。
但這少年輕功極好,縱躍有如猿猴。
吳玉燕在後面也暗暗奇怪:那兒跑出來這麼個尖臉削腮的孩子,輕功卻如此了得。
當下一提氣,仍然緊追不舍。
那少年奔上山坡,隻道吳玉燕無法上來,選擇了旁邊凸出的一塊岩石,嗖的一聲竄上去,才回身向下瞧去。
誰知吳玉燕就在他這一停步轉身之時,已然追到,身形就如一隻大雁似的躍起,竟直向這岩石上撲來,這少年一見她的身法,便知自己不是人家對手,腳尖忙一用力,身形又向斜坡上飄落,再發力朝上奔跑。
吳玉燕見他又溜脫了,心裡暗罵:好狡猾的猴兒;仍然緊緊相随。
那少年輕功雖然極好,但内功火候來到,跑了一陣,已然漸漸乏力,便遙遙喝罵道: “喂,我說後面追來的姑娘,咱們倆人又沒有深仇大怨,何苦這麼逼我?”吳玉燕罵道: “胡說,你如不将丹藥還我,任你跑到三十三天,我也要捉你回來。
” 玉燕語音未了,忽聽有人喊道:“喂,喂,上面去不得的呀?” 這時兩人一逃一追,全都焦急萬分,無暇旁注,雖然聽得明白,也不曾留意,那少年眼見吳玉燕已到身後,情知逃不了,索性斜身一縱,跳到一塊斷崖上。
回過身來,雙掌一錯,喝道:“俗語說趕人不上百步,如今你追得我上天無路,入地
” 吳璞又故意為難了半晌,方道:“就照妹子的法子試一試吧,要拖時候,我倒有辦法,你不必擔心。
” 吳玉燕深知這位二哥聰明絕頂,他既然說有辦法拖延,諒來不是假話,便道:“那麼我先去歇一會兒,今天就動身回峨嵋去,向恩師面求。
” 吳璞忙道:“正是呢,妹子正該歇息一下,燕樓已替你打掃過了。
不過這事最好别再和大哥商量。
他再不肯想法子,一味的隻想到死,和他說徒亂人意。
” 吳玉燕黯然點點頭,便急步走去。
這裡吳璞回到書房,先打發劍奴去叫吳戒惡,命他領金葉丐到秘閣靜室去見吳璧,這才關上房門,給武當掌門人卧雲道長寫了兩封書信。
将一封信先揣進懷裡,手裡拿着另一封到秘閣去見吳璧。
進了靜室,隻見吳戒惡正站在吳璧面前垂淚,金葉丐坐在旁邊椅上,臉上卻是一片忿容;吳璞心中暗喜,先向金葉丐一揖道:“金公,我這侄兒今後就全仗你費心了。
” 金葉丐站起,大聲道:“二哥,怎麼你也和大哥一個樣兒?便是昆侖門下也得講道理……”剛說到這裡,忽覺出吳璞目光有異,微有所覺,便忍住不再往下說。
吳璞也不和他答話,回身将信交給吳璧道:“信已經寫好,大哥先過目吧。
” 吳璧接過手來,看了一遍,順手拿起桌上筆塗改了幾處。
說道:“這幾句措詞不妥,我們隻是求他收留戒惡,并非求助。
” 吳璞連聲稱是,将信揣入懷裡道:“少時我就照大哥之意再抄寫一遍,卧雲道長德高望重,這禮教上是馬虎不得的。
” 吳璧點頭道:“正該這樣。
”又對金葉丐道:“并非我太固執,實在非如此不能了此惡孽,稚子付托吾兄,愚兄弟來生結草相報。
” 金葉丐本還想說,但見吳璞連使眼色,暗暗有所領會,便站起身道:“大哥放心,戒惡的事都在我花子身上。
那麼我先去前廳相候了。
” 金葉丐說罷便告辭出去。
這裡吳璧又對吳戒惡吩咐幾句。
吳璞便說要傳與吳戒惡奪命金環最後幾招。
吳璧歎道:“便是你那奪命金環才意出了這場罪孽,還傳他做什麼?”吳璞笑着說了聲:“豈能因噎廢食?”便攜着吳戒惡出去。
他先不傳功夫,卻一迳往前廳來。
這時廳上群雄已聽金葉丐講了經過,正在七嘴八舌的議論。
這情形卻早在吳璞意料中,群雄一見他進來,柳複首先沉不住氣,嚷道:“二哥,這兒凡是來賀壽的都是好朋友,你有什麼厲害仇家尋來?卻偏不肯告訴大家,江湖上所重的便是急難相助,還是你這仇家是天上下凡的神仙,我們惹不起他?還是看不起我們這些人,覺得我們無用?” 吳璞佯作驚慌道:“柳兄說出這話,愚兄弟無容身之地了。
我就是知道諸位是血性朋友,才不敢洩漏,為的是不願替衆位招事。
”又埋怨金葉丐道:“金公怎的偏說出來了?這豈不負了兄弟的苦心。
” 柳複冷笑道:“何必要金公說?我們難道是瞎子不成?那白發婆跑來瞻什麼筝,如今金公又替你把令侄送到武當去,還有昨日盧大俠的弟子這麼來去匆匆,誰還看不出一點端倪來?” 孫夫夷起立道:“柳兄且請少待。
我冒問二哥一句,鬧天宮叫他徒弟送信來,是否和這事有關?” 吳璞點了點頭。
旁邊鐵木僧喟然歎道:“那麼你這仇家果真是昆侖門下了。
” 陶春田接口道:“這是再無可疑的,舍弟春圃曾和我提到這事,皆因二兄素來不肯宣揚,所以我也不便提,方才金兄一講,我便已猜到了幾分。
現在我倒想請二哥把當年結仇一節對大家說一說。
” 衆人也都說應該說給大家聽聽。
吳璞看着衆人,拱手道:“并非我有意瞞住諸位,其實我也是昨日見了鬧天宮的書信才知道。
”于是便将盧吟楓如何碰見淩兆揆,淩兆揆如何被人破了金鐘罩;盧吟楓如何看出這是昆侖派的六陽手罡氣功夫,如何派甘明送信來……,剛說到此處,座上青萍劍客柳複插口道:“那太行四兇和那少年男女二人并無深仇大怨,一上來便使出六陽手,如果四兇不碰上盧大俠,那淩兆揆還有命麼?年紀輕輕的人行事卻如此歹毒,看來赤陽子對門人也太少教訓。
” 那邊陳雲龍也接口道:“本來昆侖武當的門人便親來自尊自大,從不把别的武林中人放在眼裡,行事委實也有些太過分的地方。
” 馮卧龍連忙喝止他:“你又來多口?還是聽吳莊主講下去吧。
” 吳璞又道:“我兄弟二人一聽仇家之子有了這等功力,自忖萬不是人家敵手,本意想請出各派老長到場,與仇家說理,但昆侖派一向總是唯我獨尊,也未必肯按照江湖規矩行事。
” 話未說完,席上的裴敬亭忽縱聲長笑;笑聲似乎并不太高,但震得對面柱上塵屑飛揚。
衆人心裡都明白,他是特意露露這一手真氣功夫。
裴敬亨笑聲一止,正色對吳璞徐徐說道:“吳二哥,常言道得好: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無禮讓不能走江湖。
江湖是憑功夫憑仁義憑道理講出來的,不是專憑武藝打出來的。
如果要論及武學淵源,少林寺桃李遍天下,自來門規謹嚴。
武當自開派以來,确為武林放一異采;兩派皆得天下武林人士景仰,那是無可非議的。
至于昆侖派麼!嘿嘿。
”目光如利箭一般向四座一掃,又接着說道:“所以适才柳二哥論及以六陽手傷人一事太過毒辣,小弟也有同感;不過如果以為六陽手便是天下絕響,那倒也不見得,少林震天掌,武當綿掌,兩門功夫,其威力便不在六陽手之下,便是敝派這混元手,雖是不成氣候的玩意,要擊破金鐘罩也非難事。
” 須知裴敬亭外表雖然沖淡謙和,其實驕傲異常,他見吳璞言語中擡高昆侖,心頭不免氣忿,他哪知道吳璞本意正是要他如此。
座中柳複也是心高氣激之人,對于昆侖武當又一向暗懷不服之意,聞言便接口道:“裴兄如此說又不免矯情,誰不如華山派的隔紙劈石功夫是武林一絕?既以古傳七靈真訣而論,天下就沒有那一派得了全書的。
王屋,天台,點蒼,武當,昆侖各得其一,倒是華山派獨得其二,看來到底該推華山為尊方為正理。
” 原來自門七靈真訣共分七形,總議一十六字,乃是“龍虎猿蛇,剛柔濟妙,鶴舞庭旋,神龜不老”。
本為道家練氣禦度之用,但近千餘年來,各派雖然都自稱得了“七靈真塊”全書,其實皆隻拾得一麟半爪,除了“天龍”,“神龜”兩式書籍齊全而外,其餘五形的經文圖,皆已散失不全。
就中龍龜兩式分為昆侖武當所得:昆侖得龍形真訣,所以長于練氣,體内罡氣運行,猶如神龍經天,再加以配合“天罡三十六參總樞”,堪稱天下無敵。
而武當則長于“養神”,一頭一尾,倒皆得了全書,其餘虎,猿,鶴,三式分為王屋,天台,點蒼所得,華山瀕獨得了鷹,蛇,兩門功夫。
七靈真訣,各有妙用,其中仍以龍形最為玄奧。
但柳複自來心裡便有成見,故意擡高華山,言語中自然難免也有過激之處。
他們兩人這裡一吹一唱,先且不問雙方仇怨一事,卻信口評議各派武功。
陶春田對于方吳二家結仇經過的詳細情形,本不深知,但覺得吳璞既然敢于邀請各派前輩到場評理,想來他本身必無大錯,便對吳璞道:“我倒有一個主意,請二哥酌量。
” 吳璞忙道:“陶老别客氣。
” 陶春田舉目四望,忽然咦了一聲,問道:“嶺峒主到那裡去了?怎麼這半日也不見他?” 李揚知道他問的是嶺不邪,忙笑道:“剛才他寨裡有人來找他,說後山白狼溝有毒蛇傷了人,所以他急急趕回去察看,已走了好半天,大約少時便會趕回來。
” 衆人都追問是什麼毒蛇,吳璞道:“這苗山裡毒蛇猛獸雖然不少,白狼溝卻是從來平安無事,而且有了毒蛇也不算大事,他何必趕回去。
說不定是什麼異種毒蛇,也未可知。
” 他正說着忽然有人接口道:“那裡發現毒蛇了?” 吳璞一看,說話的卻是吳玉燕。
金葉丐和李揚與吳玉燕最熟悉,首先起立,座中衆人有見過幾面的,也有索未見過的,當下紛紛招呼。
吳璞便将白狼溝發現毒蛇一事說了。
吳玉燕笑道:“這我早知道。
我回來的時候便碰見了嶺峒主,他正在那兒忙得滿頭大汗指揮人捉蛇,已經捉住了好些,大約還在捉呢。
我當時忙着回家,隻把玉寶靈丹管那些中毒的人敷了些便回來了,也不知現在怎麼樣。
” 孫天夷詫異道:“難道說還有許多條麼?” 吳玉燕笑道:“多着呢,少說也有幾百條,也不知怎會有那許多。
” 這邊鐵木大師聽陶春田隻說了半句,便被打斷,吳璞隻顧和玉燕說話,陶春田無法說下去,深恐他心裡不快,便笑問道:“陶老還隻說了半句話哩,怎麼也問起嶺峒主來了?” 吳璞方才想起,忙陪笑道:“正是呢,陶老有何高見,小弟洗耳恭聽。
” 陶春田道:“這不過是我的拙見罷了,二哥想邀請各派長老出面,自然是對的,但武當華山峨嵋點蒼相隔千萬裡,往來跋涉,一時隻怕未必能邀齊。
我正盤算現下恰巧這兒的幾位朋友皆是各派門下,裴二哥可以代個師兄許大俠出面,泰山點蒼也有人在這裡,令妹玉燕姑娘又是峨嵋高足,但不知是否方便出頭,此外武當沒有人在此。
我想隻消這兩處有人走一遭,便不愁邀齊各派人物了。
” 吳玉燕忙道:“陶老英雄說得是,我現在就回去去和家師說。
” 陶春田忙道:“且慢,我話還沒說完呢,靜因師太不是咱們江湖中人,我料她老人家未必肯來。
倘有一兩位門下能來也好,嶺峒主與峨嵋門下頗有交往,因此我想起了他。
” 吳玉燕道:“家師面前,有我面求,應非無望。
陶老這一算,隻少峨嵋武當,就好辦了。
我先隻愁幾派的人不易邀呢。
” 鐵木僧笑道:“陶老計算周詳,倒真有宰輔之才,但我料這兩個仇家未必肯依。
” 陶春田未及答言,柳複冷笑道:“陶老所說的,不過為顧全一個理字罷了。
他們如果不依,那便将他們擒了,送回昆侖交給赤陽子發落,又有何不可?” 陳雲龍首先鼓掌道好,柳複回顧裴敬亭道:“裴二哥以為如何?” 裴敬事隻微微一笑,不答他的活,卻向陶春田道:“還是聽聽陶老的主意。
” 陶春田搖手道:“柳二哥,咱們隻求息事甯人,如果大家一扯破臉就不好了。
依我想,最好吳二哥昆仲二人先到炬烈洞主苗區裡去暫避一下,待仇家尋來時,先由我們和他講理,或請他在這兒盤桓十天半月,待武當峨嵋的人趕到再作道理,那時他們見不到正主人,想來也不便發作。
” 吳璞尚在低頭沉吟,吳玉燕道:“二哥,你們多商量一陣罷,我可要走了。
” 衆人還持挽留,陶春田道:“九姑此刻心裡定然很急,讓她先走一步也好。
” 吳玉燕向衆人略一舉手,已回身走出廳外。
吳璞趕上來說道:“九妹珍重,早去早回。
” 吳玉燕隻道了聲:“我知道。
身形微動已出去老遠,飄然越牆而出。
隻兩閃便已不見。
衆人都贊歎,果然峨媚門下,不同凡響,接着又紛紛議論昆侖門下之事。
且說吳玉燕心急,匆匆縱出牆來,仍從後山行走;少時已到白狼溝。
玉燕在山迳上遙望,隻見前面許多人鬧鬧嚷嚷,内中多半是苗人,隻不見嶺不邪,一面暗暗奇怪,一面向着那一群人走去。
吳玉燕從前曾與兩位兄長去訪過炬烈洞主,這些苗人都認識她,見她走來全都紛紛過來行禮。
吳玉燕問道:“你們二王爺呢?” 苗人答道:“那後山岩上又出了怪事,二王爺親自帶着人趕去啦。
” 吳玉燕問道:“是什麼古怪,大蛇嗎?” 苗人道:“不知道是什麼,倒像是大蜈蚣。
”用兩手比着道:“單是腦袋就有這麼大。
” 吳玉燕笑喝道:“胡說八道。
那裡會有這樣大的娛蚣?”她原知苗人們性好誇大,隻當他們又是胡吹。
這時另一個苗人過來指着道旁說道:“姑娘那種仙丹還剩得有麼?這兒好幾個人又被蛇咬傷啦。
” 吳玉燕皺一皺眉,便從身上摸出一個綠玉小瓶來,說道:“這藥要我親自敷擦才行。
” 那些苗人全部笑着讓開路。
吳玉燕走近過去一看,隻見有五六個苗人睡在地上呻吟,傷處都在腳踝手腕,流出黑血,有的已昏迷不醒。
吳玉燕歎息道:“怎麼會有這多蛇跑到這兒來?”說着使用出藥來給傷者敷上,順手将那綠玉小瓶放在身旁石頭上面。
衆苗人都圍成一圈議論,有的說這仙丹真是靈妙,便是死了也能救活。
有的也說必定是有人觸犯了上天,才會放出許多蛇來咬人。
吳玉燕聽得好笑,一心忙着救人,無暇答話;這時忽然有人分開人叢擠進來,日裡連聲問:“什麼仙丹,在那裡?” 說着一眼看到石上綠玉小瓶,便道:“就是這個嗎?我瞧瞧……”說着便伸手去拿。
吳玉燕忙喝:“别動。
”身後那人已将小瓶拿在手裡,嘴裡卻問:“這小瓶兒是你的嗎?能夠治蛇毒嗎?” 吳玉燕轉頭打量這人,見是十五六歲一個少年,長得尖臉削腮,一雙眸子卻精光四射,這時他兩眼正骨碌碌的朝着自己打量,不由有些生氣,便喝道:“快放下,别在這裡搗亂。
” 那少年嘴裡說:“看看有什麼要緊……”冷不防一個“燕子穿雲縱”從衆人頭頂上縱出去,飛步就跑。
吳玉燕大驚,顧不得再救人,也跟着縱身追上去。
那少年在山石上步履如飛,輕功極好。
須知吳玉燕乃是峨嵋門下弟子,功力極深,腳下自然極快,滿以為這一追趕,隻一瞬間便會将人擒住。
誰知那少年的輕功竟十分了得,玉燕追了一陣,雙方仍然相距二丈有餘,吳玉燕在後喝道:“渾小子,任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擒你回來。
”說着腳下用力,如一陣風似的撲上去,離那少年越來越近。
那少年一面急奔,一面還遙遙叫道:“你這人太小氣啦,人家借你的藥用一用,打什麼緊?你再這麼苦追不舍,我便将這瓶兒扔到山溝裡去,大家得不成。
” 吳玉燕恨他狡猾,又怕他真個将玉寶靈丹扔了,越發加力追趕,那少年偶一回顧,見吳玉燕已快到身後,心裡大驚,急忙連蹿帶縱,朝坡上奔去。
這斜坡十分陡峭,草木叢生,平常人慢說在上面奔跑,便是爬也爬不上去。
但這少年輕功極好,縱躍有如猿猴。
吳玉燕在後面也暗暗奇怪:那兒跑出來這麼個尖臉削腮的孩子,輕功卻如此了得。
當下一提氣,仍然緊追不舍。
那少年奔上山坡,隻道吳玉燕無法上來,選擇了旁邊凸出的一塊岩石,嗖的一聲竄上去,才回身向下瞧去。
誰知吳玉燕就在他這一停步轉身之時,已然追到,身形就如一隻大雁似的躍起,竟直向這岩石上撲來,這少年一見她的身法,便知自己不是人家對手,腳尖忙一用力,身形又向斜坡上飄落,再發力朝上奔跑。
吳玉燕見他又溜脫了,心裡暗罵:好狡猾的猴兒;仍然緊緊相随。
那少年輕功雖然極好,但内功火候來到,跑了一陣,已然漸漸乏力,便遙遙喝罵道: “喂,我說後面追來的姑娘,咱們倆人又沒有深仇大怨,何苦這麼逼我?”吳玉燕罵道: “胡說,你如不将丹藥還我,任你跑到三十三天,我也要捉你回來。
” 玉燕語音未了,忽聽有人喊道:“喂,喂,上面去不得的呀?” 這時兩人一逃一追,全都焦急萬分,無暇旁注,雖然聽得明白,也不曾留意,那少年眼見吳玉燕已到身後,情知逃不了,索性斜身一縱,跳到一塊斷崖上。
回過身來,雙掌一錯,喝道:“俗語說趕人不上百步,如今你追得我上天無路,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