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救情人彈指除奸
關燈
小
中
大
得種種情由合到一起,方能彙成這種機緣,所以說若說世間并無醫治少俠之法那也不能算是過份。
” 楊過本想問問都要哪些情由合到一起,但聽得方丈說得如此高深莫測,知道那機緣定是非人力之所能及的,問了也是待增一份煩惱,便住口不再問了,轉頭看思忘時,見他好似對自己的病能不能夠治得好并不十分關心,禁不住心下略感奇怪。
孩子大了,就有了自己的心思,楊過想。
次日清晨,合寺僧衆集結在寺後山坡上,将那無色禅師火化了。
思忘在心中生出許多的感慨。
楊過想起與無色的交往,又想起了襄陽城中殉難的郭靖,竟是神情郁郁,半日無語。
楊守一直跟在思忘身邊,看見思忘不語,便乖乖地跟在他身後,也是一句話也不說。
葬禮過後,楊過帶同諸人辭别方丈及衆僧下山,方丈帶同無相,紫面金通及達摩堂的十八名弟子将衆人進送到少室山下,方始告别回寺。
郭襄見少林寺僧人都走了,也向衆人告别,欲要到四川去漫遊。
未了笑對老頑童道: “我自先去自在追逐一番,待你幫我尋回那寶劍,我便陪着你玩上一年兩年,隻盼你要快些幫我找到,不要等我成了老太婆,那可走不動了,既便陪着你,也定然無越之極。
” 老頑童尚未回答,楊過先自問道:“怎麼,是那柄倚天劍麼? 怎麼會失了的?”說話之間神色嚴肅,好似極重大的事情發生了一般。
郭襄見他神情那般嚴肅,想到倚天劍是父母憑着他贈送的金鐵重劍所鑄,内中的重大幹系想他可能也知曉,便一五一十地将那口客店之中寶劍如何被竊,老頑童如何與那竊劍之人相鬥等種種情形說了。
楊過聽了郭襄的述說之後,皺緊了眉頭,半晌沉默不語。
楊守本來極玩鬧的,見了揚過的神情,也變得一聲不吭,慣在思忘身邊,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看郭襄,又看看楊過。
老頑童道:“楊兄弟,你也不用這般的愁眉苦臉,不就是那柄倚天寶劍麼,我看丢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你的黯然銷魂掌那般的出神入化,比之任何寶劍隻怕都要略勝一籌半籌。
那柄寶劍我看也沒什麼好,隻不過比普通的寶劍略長那麼一尺而已,你略勝一籌半籌,那寶劍長一尺半尺,你與那寶劍正好旗鼓相當,打成平手,若加上我老頑童的追逐掌法,腳法腚法,那自是必勝無疑。
” 郭襄嚷道:“你這麼說,那不是存心不幫我攏那寶劍麼?”說完了,故意作出生氣的樣子。
老頑童道:“非也,非也,我隻是不要楊兄弟這麼愁眉苦臉,卻沒有說不幫你我那寶劍。
愁眉苦臉同找那寶劍半點幹系也沒有,著有了幹系,隻怕那寶劍定然是找不到了。
” 楊守聽他說得有趣,好奇地問道:“怎麼愁眉苦臉跟找那寶劍有了幹系便攏不到那寶劍了呢?” 老頑童道:“你想,我若愁眉苦臉的到處去找那寶劍,那偷劍之人一看我的臉就知道我定然是丢了東西,勢必就把那柄寶劍好好地藏起來,我便定然是找不到了。
但假若我老頑童歡歡樂樂,遙遙自在,那偷劍之人便不會疑心是我丢了東西,就會粗心大意地将那倚天劍拿出來把玩,我便趁機将那寶劍奪了回采,豈不是大大地妙麼?” 楊守聽了,拍手笑道:“好好,果然是有些幹系!” 老頑童道:“還是小姑娘比大人更聰明一些。
” 這一句話卻把楊守說得口起嘴生起氣來。
楊守雖與周暮渝年齡相仿,但終日幽居古墓,絕少涉足江湖,是以當真便如小姑娘一般,不似周募渝那麼膽大闖蕩,敢做敢為。
這裡吵吵鬧圃,楊過仍在那裡思慮着,忽然問道:“小妹妹,那人是左手用劍的麼?” 郭襄于此一節印象至為深刻,聽得他問,忙道:“初時他用右手使劍,那劍法好似并不十分高明,但後來到交左手,好似忽然之間換了個人似的,劍法比之先前高明了許多。
” 楊過點了點頭,再無懷疑。
那郭襄繼續提醒道:“他初時用的是全真劍法,後來劍交左手時,用什麼劍法,我也沒有能夠看得出來。
” 揚過向思忘道:“你的無招無式劍法練得還好麼?可有碰到過敵手沒有?” 思忘想了一下道:“我剛被劫到六合谷中之時曾遇到一個叫何足道的,他曾與我鬥了許多招,其他我所遇到的人便誰也沒有能夠與我鬥到三招以上了。
” 郭襄一聽之下,大為驚訝,問道:“便是那昆侖三聖何足道麼?他的武功可是相當不錯那!” 思忘點頭道:“正是,他琴彈得好呢。
” 楊過從來沒有聽過何足道的名頭,但聽思忘說他居然能夠接得下思忘的無招無式刨法,禁不住也暗自佩服他。
楊過輕輕一躍,伸手在樹上折了兩段樹枝,一段交給思忘,一段自己拿在手裡,沖思忘點了點頭。
思忘心中湧起一股溫暖之感,童年在古墓之時,每當爸爸要指點自己功夫,便都是這麼樣的沖他點一點頭,那是鼓勵他放手進招的意思。
思忘自從服食了氣血雙珠,隻在四方酒家門前于迫不得已時用過一次劍,現下手中雖拿着半段樹枝,情不自禁地心下一陣興奮,好似手中是真的寶劍—股。
他天生喜愛劍,就如同别人天生喜歡馬、喜歡雲彩一般。
因此隻要手中一拿到劍,他的心中就湧起一陣無名的興奮。
他的手随便之極地拎着那半段樹枝,緩緩地擡了起來。
楊過看他那麼随便地拿着樹枝的樣子,打從心眼裡喜歡。
他知道,思忘的無招無式劍法已然練成了,練到了随便之極的,真正的無招無式的地步。
長眉老人與老頑童好奇地看着他父子二人以枝代劍在那裡比劃着.初時覺得平淡無奇,簡直是有些雜亂無章,類似街頭頑童的動作也幾乎進入了劍式用法之中,禁不住看得直是眉頭緊皺。
老頑童看着看着,已然開口說道:“這便是無招無式劍法麼? 我看也太沒有招式,臨敵之際隻怕要接些打那是免不了的,我看你揚兄弟的黯然銷魂掌還可以,這劍麼……”猛然之間,他被長眉老人止住了,轉頭看時,見長眉老人兩眼直勾勾地瞪視着場中的父子二人,那目光好似是貪财的商人發現了大堆的沒有主顧的财寶一般。
郭襄此時也看得入了迷。
她人聰明,在這一幹人中,悟性也是最高的一個。
初時她看到思念緩緩舉劍,楊過亦不敢稍饅地跟着舉劍,便已然覺出他父子二人所使的絕不是尋常的招式劍法。
帶着這樣的心情,他二人的劍法她自然是比别人更易看懂一些,不到盞茶之時,她的眼前猛地一亮,終于看懂了他父于二人的劍式招法。
這一刻也是她一生的重大轉折點,此後的峨媚派劍法,便是由此一刻而起了。
她心中想道:“比起他父子二人,什麼全真劍法,玉女劍法,甚至包括外公的落英劍法和玉蕭劍法,都成了兒戲一般。
他父子二人的劍法才是真正的劍法,若把劍練到這般境界時,隻怕是世間再難找到敵手了,與人交手,那可當真是無趣之極,免不了要在武功上感到寂寞。
” 其實郭襄猜對了,已經有一人練成了此種劍法.因此終生郁郁,但求一敗而不可得,這個人便是長眉老人的師尊,楊過的隔代師父獨孤求敗。
長眉老人癡癡地看着兩人鬥劍,漸漸地淚水流滿了眼眶,把眼睛已然弄得模糊了,他仍自那般癡癡地看着。
老頑童也終于明白過來、驚訝之極地張大了眼睛。
說到嗜武成癖,隻怕在場之人誰也比不上老頑童。
他若迷上了什麼功夫,那定然非得鑽研透徹不可。
此刻他看明白了楊過父子二人的劍法之中的無窮無盡的奧妙,禁不住心曠神怡,口中發出孩童似的不由自主的呵呵聲。
兩人雖然都在緩慢地移動樹技,如同拿着半段樹枝在漫步跳舞一般,但老頑童已然看清,他父子二人每人手中的半段枯枝在緩慢的一揮之間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已然使完了數百千
” 楊過本想問問都要哪些情由合到一起,但聽得方丈說得如此高深莫測,知道那機緣定是非人力之所能及的,問了也是待增一份煩惱,便住口不再問了,轉頭看思忘時,見他好似對自己的病能不能夠治得好并不十分關心,禁不住心下略感奇怪。
孩子大了,就有了自己的心思,楊過想。
次日清晨,合寺僧衆集結在寺後山坡上,将那無色禅師火化了。
思忘在心中生出許多的感慨。
楊過想起與無色的交往,又想起了襄陽城中殉難的郭靖,竟是神情郁郁,半日無語。
楊守一直跟在思忘身邊,看見思忘不語,便乖乖地跟在他身後,也是一句話也不說。
葬禮過後,楊過帶同諸人辭别方丈及衆僧下山,方丈帶同無相,紫面金通及達摩堂的十八名弟子将衆人進送到少室山下,方始告别回寺。
郭襄見少林寺僧人都走了,也向衆人告别,欲要到四川去漫遊。
未了笑對老頑童道: “我自先去自在追逐一番,待你幫我尋回那寶劍,我便陪着你玩上一年兩年,隻盼你要快些幫我找到,不要等我成了老太婆,那可走不動了,既便陪着你,也定然無越之極。
” 老頑童尚未回答,楊過先自問道:“怎麼,是那柄倚天劍麼? 怎麼會失了的?”說話之間神色嚴肅,好似極重大的事情發生了一般。
郭襄見他神情那般嚴肅,想到倚天劍是父母憑着他贈送的金鐵重劍所鑄,内中的重大幹系想他可能也知曉,便一五一十地将那口客店之中寶劍如何被竊,老頑童如何與那竊劍之人相鬥等種種情形說了。
楊過聽了郭襄的述說之後,皺緊了眉頭,半晌沉默不語。
楊守本來極玩鬧的,見了揚過的神情,也變得一聲不吭,慣在思忘身邊,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看郭襄,又看看楊過。
老頑童道:“楊兄弟,你也不用這般的愁眉苦臉,不就是那柄倚天寶劍麼,我看丢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你的黯然銷魂掌那般的出神入化,比之任何寶劍隻怕都要略勝一籌半籌。
那柄寶劍我看也沒什麼好,隻不過比普通的寶劍略長那麼一尺而已,你略勝一籌半籌,那寶劍長一尺半尺,你與那寶劍正好旗鼓相當,打成平手,若加上我老頑童的追逐掌法,腳法腚法,那自是必勝無疑。
” 郭襄嚷道:“你這麼說,那不是存心不幫我攏那寶劍麼?”說完了,故意作出生氣的樣子。
老頑童道:“非也,非也,我隻是不要楊兄弟這麼愁眉苦臉,卻沒有說不幫你我那寶劍。
愁眉苦臉同找那寶劍半點幹系也沒有,著有了幹系,隻怕那寶劍定然是找不到了。
” 楊守聽他說得有趣,好奇地問道:“怎麼愁眉苦臉跟找那寶劍有了幹系便攏不到那寶劍了呢?” 老頑童道:“你想,我若愁眉苦臉的到處去找那寶劍,那偷劍之人一看我的臉就知道我定然是丢了東西,勢必就把那柄寶劍好好地藏起來,我便定然是找不到了。
但假若我老頑童歡歡樂樂,遙遙自在,那偷劍之人便不會疑心是我丢了東西,就會粗心大意地将那倚天劍拿出來把玩,我便趁機将那寶劍奪了回采,豈不是大大地妙麼?” 楊守聽了,拍手笑道:“好好,果然是有些幹系!” 老頑童道:“還是小姑娘比大人更聰明一些。
” 這一句話卻把楊守說得口起嘴生起氣來。
楊守雖與周暮渝年齡相仿,但終日幽居古墓,絕少涉足江湖,是以當真便如小姑娘一般,不似周募渝那麼膽大闖蕩,敢做敢為。
這裡吵吵鬧圃,楊過仍在那裡思慮着,忽然問道:“小妹妹,那人是左手用劍的麼?” 郭襄于此一節印象至為深刻,聽得他問,忙道:“初時他用右手使劍,那劍法好似并不十分高明,但後來到交左手,好似忽然之間換了個人似的,劍法比之先前高明了許多。
” 楊過點了點頭,再無懷疑。
那郭襄繼續提醒道:“他初時用的是全真劍法,後來劍交左手時,用什麼劍法,我也沒有能夠看得出來。
” 揚過向思忘道:“你的無招無式劍法練得還好麼?可有碰到過敵手沒有?” 思忘想了一下道:“我剛被劫到六合谷中之時曾遇到一個叫何足道的,他曾與我鬥了許多招,其他我所遇到的人便誰也沒有能夠與我鬥到三招以上了。
” 郭襄一聽之下,大為驚訝,問道:“便是那昆侖三聖何足道麼?他的武功可是相當不錯那!” 思忘點頭道:“正是,他琴彈得好呢。
” 楊過從來沒有聽過何足道的名頭,但聽思忘說他居然能夠接得下思忘的無招無式刨法,禁不住也暗自佩服他。
楊過輕輕一躍,伸手在樹上折了兩段樹枝,一段交給思忘,一段自己拿在手裡,沖思忘點了點頭。
思忘心中湧起一股溫暖之感,童年在古墓之時,每當爸爸要指點自己功夫,便都是這麼樣的沖他點一點頭,那是鼓勵他放手進招的意思。
思忘自從服食了氣血雙珠,隻在四方酒家門前于迫不得已時用過一次劍,現下手中雖拿着半段樹枝,情不自禁地心下一陣興奮,好似手中是真的寶劍—股。
他天生喜愛劍,就如同别人天生喜歡馬、喜歡雲彩一般。
因此隻要手中一拿到劍,他的心中就湧起一陣無名的興奮。
他的手随便之極地拎着那半段樹枝,緩緩地擡了起來。
楊過看他那麼随便地拿着樹枝的樣子,打從心眼裡喜歡。
他知道,思忘的無招無式劍法已然練成了,練到了随便之極的,真正的無招無式的地步。
長眉老人與老頑童好奇地看着他父子二人以枝代劍在那裡比劃着.初時覺得平淡無奇,簡直是有些雜亂無章,類似街頭頑童的動作也幾乎進入了劍式用法之中,禁不住看得直是眉頭緊皺。
老頑童看着看着,已然開口說道:“這便是無招無式劍法麼? 我看也太沒有招式,臨敵之際隻怕要接些打那是免不了的,我看你揚兄弟的黯然銷魂掌還可以,這劍麼……”猛然之間,他被長眉老人止住了,轉頭看時,見長眉老人兩眼直勾勾地瞪視着場中的父子二人,那目光好似是貪财的商人發現了大堆的沒有主顧的财寶一般。
郭襄此時也看得入了迷。
她人聰明,在這一幹人中,悟性也是最高的一個。
初時她看到思念緩緩舉劍,楊過亦不敢稍饅地跟着舉劍,便已然覺出他父子二人所使的絕不是尋常的招式劍法。
帶着這樣的心情,他二人的劍法她自然是比别人更易看懂一些,不到盞茶之時,她的眼前猛地一亮,終于看懂了他父于二人的劍式招法。
這一刻也是她一生的重大轉折點,此後的峨媚派劍法,便是由此一刻而起了。
她心中想道:“比起他父子二人,什麼全真劍法,玉女劍法,甚至包括外公的落英劍法和玉蕭劍法,都成了兒戲一般。
他父子二人的劍法才是真正的劍法,若把劍練到這般境界時,隻怕是世間再難找到敵手了,與人交手,那可當真是無趣之極,免不了要在武功上感到寂寞。
” 其實郭襄猜對了,已經有一人練成了此種劍法.因此終生郁郁,但求一敗而不可得,這個人便是長眉老人的師尊,楊過的隔代師父獨孤求敗。
長眉老人癡癡地看着兩人鬥劍,漸漸地淚水流滿了眼眶,把眼睛已然弄得模糊了,他仍自那般癡癡地看着。
老頑童也終于明白過來、驚訝之極地張大了眼睛。
說到嗜武成癖,隻怕在場之人誰也比不上老頑童。
他若迷上了什麼功夫,那定然非得鑽研透徹不可。
此刻他看明白了楊過父子二人的劍法之中的無窮無盡的奧妙,禁不住心曠神怡,口中發出孩童似的不由自主的呵呵聲。
兩人雖然都在緩慢地移動樹技,如同拿着半段樹枝在漫步跳舞一般,但老頑童已然看清,他父子二人每人手中的半段枯枝在緩慢的一揮之間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已然使完了數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