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頑童喜得棄嬰
關燈
小
中
大
,獨孤一生但求一敗,我身為其徒,為了滿足為師的願望,遍訪天下武學奇士,卻是誰也打不敗恩師,無奈隻好背棄師門,另覓絕學,以圖打敗恩師,以滿足他的願望。
沒想到恩師竟因此視人如獸,終日與雕為伍,再不見人,哈哈……”笑聲中竟似在哭。
衆人都是不解,均想世間竟有此等奇事,為了滿足恩師的願望,報答恩師,便必須背棄師門。
隻有楊過理解長眉老人的心思,暗想如若獨孤求敗是自己的恩師,自己報答恩師最好的辦法當真便是用别樣武功打敗恩師。
須知獨孤求敗乃天縱奇才,武學上的修為已達前無古人的境地,一生縱橫江湖,當真不見能有一種武功勝于自己,那份絕望與難過卻是比世間任何刑罰都要重的,單是這獨孤求敗四字實已說明一切了。
楊過沉吟良久,體昧長眉老人的一番苦心,當真是說不出的難過,說不出的凄涼。
世間背師之徒早遭唾罵,誰想到此中更有如此孝心之人呢。
偷眼向小龍女望去,見她也是一般的望着自己。
長眉老人笑畢,伸手抹了把眼淚,向楊過道:“小子,你亮劍罷!” 楊過這才發現手中竟然提着周伯通遞來的寶劍。
他見那劍甚是神異,頓時氣沉丹田,一日真氣向劍上吹去,那劍竟好似猛然重了五六十廳,向下一沉,接着傳來嗡的一聲長鳴。
鳴聲漸輕,那劍便也一分一分的輕了,到得後來,競似手中無物一般。
他心下一驚,知這寶劍與一般的寶劍相比,自比一般的寶劍更具神異。
内力強的人如若用此寶劍,當能使這柄薄如絹紙的利刃重愈千斤,内力弱的人大可使用此劍的輕盈靈動。
長眉老人仍是先前的法子,平伸右臂,掌中劍光閃爍。
但楊過自修習了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之後,于劍上的造詣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看到白眉老人的劍掌,知道那隻是一門上乘的武學,并非内力無窮無盡。
他想象獨孤求敗的以無劍勝有劍當是到了如此境地吧。
本想棄了寶劍同長眉老人肉掌相搏,但想到自己一戰實在也是系着已故的獨孤求敗的英名,隻好将劍握好了。
但楊過仍是沒有上前進招,卻低了頭沉思起來。
周伯通急道:“楊兄弟,你便會會他的劍掌,也替我中頑童出一口氣。
咱們中原五絕的英名可是都系在你身上叼,楊兄弟!” 這番話說得甚是誠懇,不似他平時的那般胡鬧。
楊過卻極是為難。
敗固然不好,勝也是不好。
如若勝了,獨孤求敗之名看來隻好千古叫下去了,這位武林前輩和面前這位老人都将大大失望。
但若敗了呢,難道面前這位老人就得償心願了嗎,難道獨孤求敗在九泉之下就不再寂寞了嗎? 長眉老人似看出了楊過的心思,朗聲說道:“小子,動手過招之後你便是獨孤求敗,如若不盡全力施為,便是欺師滅祖之罪,我須饒不得你,定然取你性命,為恩師清理門戶。
” 小龍女道:“你便是勝了他,也不是勝了你師父,你師父的心情也還是一樣的寂寞,何必又把勝敗看得那麼重了” 一燈合十:“善哉,善哉,敗亦勝,勝亦敗,勝自勝,敗自敗,勝敗又有什麼分别呢” 長眉老人覺出這番話禅理頗深,好象觸到了自己的某塊心病,一時不得要領,心想打完了這架再說,于是揮掌拍過來。
一片五彩劍光閃過,金屬撕裂空氣之聲傳出,接着是一聲沉悶的嗡聲。
原來楊過看到長眉老人那随意拍來的一掌乃是神妙無方的一招,知道若是躲過,定然陷入處處挨打的境地,是以内力充盈碧潭劍上,那劍瞬時重愈百斤,待得對方掌到胸前便揮劍迎了上去,隻震得手臂微麻,知道遇上了不世強敵。
長眉老人亦自驚疑,這小子的内力實不在我下,以他小小年紀,這是怎麼練的? 他卻不知揚過自幼修習古墓派内功不算,更得神雕相助服食神異蛇膽,又在山溪中練劍、海潮中練劍數年之久,内力自是驚世駭俗。
長眉老人舉掌再上,楊過亦内力貫到劍上,把碧潭劍逼得重了,使出了玄鐵重劍劍法,每一招一式都将對手逼在身外。
周伯通拍掌笑道:“還是我揚兄弟,使劍的大行家,使劍的大行家!” 他贊兩句“使劍的大行家”,那既是贊揚過,也是替自己剛才的處境開脫,那是說他打不過長眉老人不過是自己不會使劍而已。
他卻沒有說錯,因為那劍的奧妙他不知道,隻道那是一柄尋常寶劍,用寶劍的手可以省些内力,那不用的右手倒是須得使足内力。
他想的是久戰之術,加之他的左右互搏分心二用之術,世間再無第二人能夠如他這般兩手同使,卻是一手招式一手内力了。
但楊過隻有一臂,不能彈劍,試劍之時的一日真氣頓使他看出了那寶劍的奧妙。
長眉老人一直被楊過的重劍逼住,近身不得,忽然兩掌一拍,嗡聲不絕。
這一次的嗡聲卻甚是刺耳。
小龍女這樣功力深厚之人也禁不住地搖晃一下。
先前那四個相鬥之人卻有三個摔倒了,隻剩那僧人在勉強撐持。
一燈和瑛姑也均感極不舒服,當下各自平心靜氣,用自身真力與抗。
待得第一聲嗡聲漸止,第二聲便即傳出,如此嗡聲七次,雙掌卻不停留地連攻了四十八招。
楊過一算,七七乃是四九之數,何以隻攻四十八招呢。
剛一轉念,隻見長眉老人劍光忽斂,揮掌拍來,他隻道這最後一招乃是掌法,雖知非同小可,仍是身子一側,右袖一甩迎了上去。
卻見長眉老人的雙掌猛然劍光暴長,楊過心知不妙,忙縱身而退,卻聽到嘩的一聲,如同無數柄劍擊在了那衣袖之上,那衣袖登時化作萬千隻蝴蝶般片片飄落。
楊過躲開了這緻命的一擊之後,猛然腦中一片雪亮,便如數十年的武功在這一時間全部貫通一般,一退便進,大開大合,又把長眉老人逼在了劍圈之外。
長眉老人雙掌互擊,故技重演,刺耳的嗡聲又起,衆人不禁都替楊過擔起憂來。
這時衆人忽然聽得隐隐有海潮之聲。
初時都覺自己聽錯了,待那海潮之聲轟轟不絕,與長眉老人的嗡聲相抗,竟是各領風騷,衆人才知潮聲起自楊過的劍上。
長眉老人更驚,那第七下擊掌竟是擊不下去,身不由主的倒退了幾步,仍是站立不穩。
揚過的劍上所傳出的海潮之聲競是伴以排山倒海的巨力推将過來。
潮聲不止,愈來愈大,衆人便如置身于一面小舟之上,被海潮托住搖蕩。
待得片刻,那潮聲有如萬馬奔騰,又如狂風卷地。
一燈等站在楊過身後尚且不覺,長眉老人卻是已距楊過七尺有餘尚不住倒退,有如面臨滔浪一般近身不得。
此時潮聲已自變作海嘯之聲。
這海嘯之聲有如海浪本身一般滔滔不絕,又如海洋本身廣闊無邊又寬宏博大,衆人雖置身其間卻不覺有甚損害,比之長眉老人的嗡聲卻不知博大有多少倍了。
一燈雙掌合十胸前日誦佛号。
那僧人居然雙膝撲地跪倒了,兩手高舉過頭,向空膜拜。
周伯通與瑛姑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隻小龍女又驚又喜地暗想:過兒和我分開這許多年,不知從哪兒學來這麼好的法術。
忽然長眉老人騰起身來,抓起那跌在地下的白衣人,什麼話也沒說就走了。
瞬間已在幾十丈外,這才傳來清晰的話聲:“我背棄師門,感念師父不殺之恩,師恩難報,今日相别。
寶劍乃師父所贈靈物,請代恩師收回。
” 楊過手執寶劍怔在當地,他萬沒想到此劍竟具如斯威力。
他當初以木劍擊潮,以為隻是練練内力,不料今日用此寶劍,方知當初獨孤求敗海潮
沒想到恩師竟因此視人如獸,終日與雕為伍,再不見人,哈哈……”笑聲中竟似在哭。
衆人都是不解,均想世間竟有此等奇事,為了滿足恩師的願望,報答恩師,便必須背棄師門。
隻有楊過理解長眉老人的心思,暗想如若獨孤求敗是自己的恩師,自己報答恩師最好的辦法當真便是用别樣武功打敗恩師。
須知獨孤求敗乃天縱奇才,武學上的修為已達前無古人的境地,一生縱橫江湖,當真不見能有一種武功勝于自己,那份絕望與難過卻是比世間任何刑罰都要重的,單是這獨孤求敗四字實已說明一切了。
楊過沉吟良久,體昧長眉老人的一番苦心,當真是說不出的難過,說不出的凄涼。
世間背師之徒早遭唾罵,誰想到此中更有如此孝心之人呢。
偷眼向小龍女望去,見她也是一般的望着自己。
長眉老人笑畢,伸手抹了把眼淚,向楊過道:“小子,你亮劍罷!” 楊過這才發現手中竟然提着周伯通遞來的寶劍。
他見那劍甚是神異,頓時氣沉丹田,一日真氣向劍上吹去,那劍竟好似猛然重了五六十廳,向下一沉,接着傳來嗡的一聲長鳴。
鳴聲漸輕,那劍便也一分一分的輕了,到得後來,競似手中無物一般。
他心下一驚,知這寶劍與一般的寶劍相比,自比一般的寶劍更具神異。
内力強的人如若用此寶劍,當能使這柄薄如絹紙的利刃重愈千斤,内力弱的人大可使用此劍的輕盈靈動。
長眉老人仍是先前的法子,平伸右臂,掌中劍光閃爍。
但楊過自修習了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之後,于劍上的造詣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看到白眉老人的劍掌,知道那隻是一門上乘的武學,并非内力無窮無盡。
他想象獨孤求敗的以無劍勝有劍當是到了如此境地吧。
本想棄了寶劍同長眉老人肉掌相搏,但想到自己一戰實在也是系着已故的獨孤求敗的英名,隻好将劍握好了。
但楊過仍是沒有上前進招,卻低了頭沉思起來。
周伯通急道:“楊兄弟,你便會會他的劍掌,也替我中頑童出一口氣。
咱們中原五絕的英名可是都系在你身上叼,楊兄弟!” 這番話說得甚是誠懇,不似他平時的那般胡鬧。
楊過卻極是為難。
敗固然不好,勝也是不好。
如若勝了,獨孤求敗之名看來隻好千古叫下去了,這位武林前輩和面前這位老人都将大大失望。
但若敗了呢,難道面前這位老人就得償心願了嗎,難道獨孤求敗在九泉之下就不再寂寞了嗎? 長眉老人似看出了楊過的心思,朗聲說道:“小子,動手過招之後你便是獨孤求敗,如若不盡全力施為,便是欺師滅祖之罪,我須饒不得你,定然取你性命,為恩師清理門戶。
” 小龍女道:“你便是勝了他,也不是勝了你師父,你師父的心情也還是一樣的寂寞,何必又把勝敗看得那麼重了” 一燈合十:“善哉,善哉,敗亦勝,勝亦敗,勝自勝,敗自敗,勝敗又有什麼分别呢” 長眉老人覺出這番話禅理頗深,好象觸到了自己的某塊心病,一時不得要領,心想打完了這架再說,于是揮掌拍過來。
一片五彩劍光閃過,金屬撕裂空氣之聲傳出,接着是一聲沉悶的嗡聲。
原來楊過看到長眉老人那随意拍來的一掌乃是神妙無方的一招,知道若是躲過,定然陷入處處挨打的境地,是以内力充盈碧潭劍上,那劍瞬時重愈百斤,待得對方掌到胸前便揮劍迎了上去,隻震得手臂微麻,知道遇上了不世強敵。
長眉老人亦自驚疑,這小子的内力實不在我下,以他小小年紀,這是怎麼練的? 他卻不知揚過自幼修習古墓派内功不算,更得神雕相助服食神異蛇膽,又在山溪中練劍、海潮中練劍數年之久,内力自是驚世駭俗。
長眉老人舉掌再上,楊過亦内力貫到劍上,把碧潭劍逼得重了,使出了玄鐵重劍劍法,每一招一式都将對手逼在身外。
周伯通拍掌笑道:“還是我揚兄弟,使劍的大行家,使劍的大行家!” 他贊兩句“使劍的大行家”,那既是贊揚過,也是替自己剛才的處境開脫,那是說他打不過長眉老人不過是自己不會使劍而已。
他卻沒有說錯,因為那劍的奧妙他不知道,隻道那是一柄尋常寶劍,用寶劍的手可以省些内力,那不用的右手倒是須得使足内力。
他想的是久戰之術,加之他的左右互搏分心二用之術,世間再無第二人能夠如他這般兩手同使,卻是一手招式一手内力了。
但楊過隻有一臂,不能彈劍,試劍之時的一日真氣頓使他看出了那寶劍的奧妙。
長眉老人一直被楊過的重劍逼住,近身不得,忽然兩掌一拍,嗡聲不絕。
這一次的嗡聲卻甚是刺耳。
小龍女這樣功力深厚之人也禁不住地搖晃一下。
先前那四個相鬥之人卻有三個摔倒了,隻剩那僧人在勉強撐持。
一燈和瑛姑也均感極不舒服,當下各自平心靜氣,用自身真力與抗。
待得第一聲嗡聲漸止,第二聲便即傳出,如此嗡聲七次,雙掌卻不停留地連攻了四十八招。
楊過一算,七七乃是四九之數,何以隻攻四十八招呢。
剛一轉念,隻見長眉老人劍光忽斂,揮掌拍來,他隻道這最後一招乃是掌法,雖知非同小可,仍是身子一側,右袖一甩迎了上去。
卻見長眉老人的雙掌猛然劍光暴長,楊過心知不妙,忙縱身而退,卻聽到嘩的一聲,如同無數柄劍擊在了那衣袖之上,那衣袖登時化作萬千隻蝴蝶般片片飄落。
楊過躲開了這緻命的一擊之後,猛然腦中一片雪亮,便如數十年的武功在這一時間全部貫通一般,一退便進,大開大合,又把長眉老人逼在了劍圈之外。
長眉老人雙掌互擊,故技重演,刺耳的嗡聲又起,衆人不禁都替楊過擔起憂來。
這時衆人忽然聽得隐隐有海潮之聲。
初時都覺自己聽錯了,待那海潮之聲轟轟不絕,與長眉老人的嗡聲相抗,竟是各領風騷,衆人才知潮聲起自楊過的劍上。
長眉老人更驚,那第七下擊掌竟是擊不下去,身不由主的倒退了幾步,仍是站立不穩。
揚過的劍上所傳出的海潮之聲競是伴以排山倒海的巨力推将過來。
潮聲不止,愈來愈大,衆人便如置身于一面小舟之上,被海潮托住搖蕩。
待得片刻,那潮聲有如萬馬奔騰,又如狂風卷地。
一燈等站在楊過身後尚且不覺,長眉老人卻是已距楊過七尺有餘尚不住倒退,有如面臨滔浪一般近身不得。
此時潮聲已自變作海嘯之聲。
這海嘯之聲有如海浪本身一般滔滔不絕,又如海洋本身廣闊無邊又寬宏博大,衆人雖置身其間卻不覺有甚損害,比之長眉老人的嗡聲卻不知博大有多少倍了。
一燈雙掌合十胸前日誦佛号。
那僧人居然雙膝撲地跪倒了,兩手高舉過頭,向空膜拜。
周伯通與瑛姑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隻小龍女又驚又喜地暗想:過兒和我分開這許多年,不知從哪兒學來這麼好的法術。
忽然長眉老人騰起身來,抓起那跌在地下的白衣人,什麼話也沒說就走了。
瞬間已在幾十丈外,這才傳來清晰的話聲:“我背棄師門,感念師父不殺之恩,師恩難報,今日相别。
寶劍乃師父所贈靈物,請代恩師收回。
” 楊過手執寶劍怔在當地,他萬沒想到此劍竟具如斯威力。
他當初以木劍擊潮,以為隻是練練内力,不料今日用此寶劍,方知當初獨孤求敗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