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相逢如陌路 反目不留情

關燈
東嶽泰山奇峰突起于泰安城以北,雄偉磅礴,氣勢雄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話,隻要是登臨過泰山的人,當知其言不誣。

     這年元宵節,正好趕上一場大雪,六出齊飛,滿山瓊瑤,一夜之間,東嶽泰山成了琉璃世界。

     晨起,大雪雖停,陰霾仍在,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在如此雪止之時,泰安城裡幾乎是家家閉産,納福圍爐,誰還願意在外面挨凍?可是不然,從泰安前往東嶽泰山的路上,三五成群,三三兩兩,為這條道路點綴了平時罕有的熱鬧。

     少時,泰山登山道路上,人影亂閃,積雪紛飛,一個個都像點水蜻蜓一樣,沿途微沾而起,向山上急馳狂奔。

     山行愈來愈高,道路愈來愈險,慢說此時大雪盈尺,險夷不分,就是在平日舉步之間,随時有失足萬丈深壑的危險。

    這些登山的人,漸漸地分出功夫的高低來了,有的人仍然是疾起疾落,電射雷奔,但是,有的人卻不得不自己衡量,小心翼翼,緩下身形,慢慢地向上攀登。

     這時候,突然一陣吆喝,一乘軟轎,上面坐着一位白發如銀的老婆婆,閉着眼睛,躺在軟轎裡,睡成一團,軟轎旁邊插着一根拐杖,那龍頭之上,懸挂着兩片亮晶晶的鐵片,此刻發出叮叮當當脆亮的聲音。

     擡軟轎的是兩個壯漢,一身黑色短衫短褲,腳登草鞋,在積雪之上,奔跑如飛。

    軟轎後面跟着一個身穿白色長衫的年輕人,步履輕盈,行動飄逸,這種天氣,穿着一身單薄的長衫,絲毫也看不出有寒冷之意。

     使人奇怪的,這位年輕人臉如黃臘,枯幹死闆,分明是蒙着一層人皮面具,掩住了他原來的真面目。

     這一人一轎飛快掠過途中行人,在那尺餘深的積雪上,也不過才印下淺淺的幾個腳印子,功力驚人,使人側目。

     有人驚訝地問道:“這轎内的老婆婆是誰?擡轎子的人,輕功都是這樣了得,這老婆婆想必更是不凡!” 旁邊有人識得的便接着說道:“連她你都不認識,你還到泰山玉皇頂上來湊熱鬧?即使你沒有見過,難道你也沒有聽說過‘羊姥姥’的大名麼?” “羊姥姥”的大名,立即震驚了另一個人,不覺脫口叫道:“啊呀!她就是傳說中‘三長兩短’的羊姥姥,她今天一來,泰山玉皇頂上又有好戲看了。

    看來今天我們這趟泰山之行,跑得不冤,看到一場熱鬧。

    ” 旁邊又有人問道:“軟轎後面跟的那個年輕人,功力非常不得了,不曉他又是什麼人?傳說中的羊姥姥是不傳門人的,這年輕人是誰呢?” 大家一路上打着啞謎,不消多久工夫,便到了玉皇頂。

     這是一場非常奇怪的集會,也是一場難得一見的盛會。

     玉皇頂的附近,凡是能站人的地方,都三三兩兩站了各形各色的人,大家真正是“不約而來”,甚而至于有遠從迢迢千裡之外趕到此地,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來的都是與事無關之人,當事人卻一個也沒有露面,玉皇頂上那一塊小小的平地,仍舊是空蕩蕩,靜悄悄,沒有一個人影。

     站在一塊懸岩上的武當派玉虛子,他正手拈着颔下長髯,含着微笑說道:“史大俠!隻怕今天這事,我們要白跑一趟了。

    ” 華山派神劍追風史元龍微微一皺眉頭,眼光向對面玉皇頂上掃視了一下,搖搖頭說道:“道兄休要性急,那安武陽也是叫得響的人物,他在半年以前在武陽山莊所說的話,天下群雄言猶在耳,他怎好爽約不來?如果那位姓夏的年輕人,果真是有一天二地之恨,他更是非來不可。

    ” 話尚未說完,就聽到對面不遠有人冷呵呵地說道:“武當華山兩派今天竟聯袂而來,看來存心不善,不過,今天這場合能人太多,兩位若要不知高低,隻怕就要自取其辱。

    ” 玉虛子臉色一沉,眼光盯在對面石壁上,隻見有一個老頭,翹着一個山羊胡須的下巴,一臉冷淡的笑容,看來叫人難堪。

     玉虛子是武當派當代掌門人的大師兄,功力極高,劍術精絕,為人修養也還不錯,他宣了一聲“無量佛”,沉聲說道:“原來是段老施主!貧道今日幸會。

    段老施主,方才所說的話,貧道不解,貧道今日與史大俠齊來泰山,隻是由于半年以前在武陽山莊……” 對面那蓄有山羊胡子的小老頭,立即又是冷呵呵地笑道:“玉虛子!出家人不打诳語,你今天為何要對老朽說假話?當年武陽山莊安武陽弄的把戲,老朽也在當場,豈有不知内情之理。

    老實說,今天來到這泰山玉皇頂上的人,包括老朽和你玉虛子在内,誰又不是為了‘五陽秘笈’而來?” 玉虛子勃然說道:“段一玄!你不能以己之心度人……” 段一玄笑道:“當初安武陽誤露一招‘五陽霹靂掌’的功力,因此,這位姓夏的小子與安武陽的争執,大家都自然地會聯想到是為了這部奇書,這已經不是一件秘密,你這位武當派的大道長,又何必如此欲蓋彌彰。

    ” 段一玄這老頭子話說得很是尖刻,當時說得玉虛子幾乎是啞口無言,但是,這位武當派的高手,心機很快,立即閃電一轉,朗聲說道:“段一玄!你以己之心,衡量他人,謬之毫厘,誤之何止千裡?不錯!誠如你方才所說的,安武陽和那位姓夏的年輕朋友,是為了‘五陽秘笈’之争,已成為不宣之秘!但是,貧道今日此來,并非為了‘五陽秘笈’,而是為了要會這位姓夏的朋友。

    ” 段一玄哦了一聲很奇怪地問道:“你們是來助拳的麼?” 玉虛子這時候嚴肅地說道:“姓夏的年輕朋友既然為‘五陽秘笈’與安武陽相争,他一定是昔日藍衫客的後代門人,所以……” 段一玄突然鼓掌呵呵笑道:“對了!你們這些擅長使劍的門派,曾經吃過藍衫客的虧,今天要在他的門人身上撈回面子。

    嗯!你辯得很好!老朽今天倒要看看你如何鬥他!喏!瞧他已經來了。

    ” 随着他伸手一指,周圍的人都不約而同轉身看去。

     果然,遠遠地山下來了一人。

     這個人來得極快,隻見他在那一片晶瑩的積雪之上,如同一點流星,向山上電射而來。

     有人眼快,立即分辯出來人是誰,便脫口叫道:“那不是武陽山莊和安武陽面約今天之會的姓夏的那小子麼?看他這一身輕功,分明是來者不善。

    ” 沒有經過多久,夏心甯便在衆目睽睽之下,以閃電飄風的身形,掠過衆人眼前,突然以孤鶴振翅的架式,一仰身,曳衣一拔,沖天而起四丈多高,然後又以“列子禦風”的姿态,悠悠的飄下,落到玉皇頂上一塊積雪的石頭上,周圍立即響起一陣彩聲。

     就憑這一手輕功,在場的各家高手,已經有不少人自忖不如,同時也使得在場的人,大家心裡都在暗暗估量:“看來今天這一場拚鬥,一定是驚天動地,亘古未聞。

    ” 夏心甯沒有在意周圍的彩聲,他昂起頭先向四周回顧一遍,然後朗聲說道:“半年之前,當着天下群雄,面約安武陽今天在此将一筆舊賬作一了斷,夏心甯如期赴約,但不知安武陽現在何處?” 山高雪厚,如此朗聲叱喝,頓時回音如潮,積雪亂飛,但是,玉皇頂上除了四周看熱鬧的人面面相觑之外,哪裡看得見安武陽的蹤影? 夏心甯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此時又悔又怒,熱血沸騰,不覺厲聲叱道:“安武陽也不是少名缺姓的人,為何如此臨事畏怯?” 他說了這兩句話之後,又轉身向四周拱拱手說道:“在場的各位武林同道江湖前輩,有哪位與安武陽相熟,請便中代傳一言,就說我夏心甯在泰山玉皇頂上,當着天下群雄,給安武陽帶去口信,他雖然今天畏死不來赴約,但是天下之大,隻怕沒有地方可以讓他安穩地躲過一生,叫他好好地引頸受戮。

    ” 夏心甯這幾句話,如此铿锵說來,十分氣壯,但是,當他剛剛說完話,就聽到有人冷冷地嗤笑了一聲,異常刺耳。

     夏心甯順着聲音看去,隻見一位小老頭,翹着一把山羊胡子,兩眼翻着朝天,臉上挂着一絲淡淡的笑容。

    夏心甯還沒有說話,隻聽得武當派的玉虛子在一旁冷冷地說道:“段一玄!看你這種表情,是要替安武陽捎去口信麼?” 夏心甯一聽“段一玄”三個字,心裡微微地一震,他仿佛聽到有人說過,武林之中,最會玩弄奸詐的人,就是尖嘴狐狸段一玄。

    這老狐狸今天來到此地,也不知他要出什麼刁壞的詭計。

     夏心甯想到這裡,眼睛不覺又朝那個小老頭看去,正好碰上他那一雙骨碌碌的小眼睛,正朝着這邊看過來,他一觸及夏心甯的眼神,突然一仰頭,咯咯地像枭鳥一樣怪笑起來。

    他沒有理會夏心甯,隻顧掉頭對玉虛子笑嘿嘿地說道:“老道!你這句話可真說中了!我段老頭既沒有驚人的本領想染指‘五陽秘笈’,也沒有興趣老遠來瞧熱鬧,我今天來到這裡,正是為了捎口信而來的。

    ” 他說到這裡,詭谲地笑了一笑,接着說道:“不過,我這個口信不是捎給安武陽,而是捎給這位大言不慚的夏老弟!” 夏心甯頓時臉色一沉,厲聲問道:“段一玄!我夏心甯與你毫無過節,請你休要如此惡意傷人!” 這位尖嘴狐狸段一玄哈了一聲,眯着眼睛,回過頭來說道:“夏老弟!你暫時不要冒火,我說你大言不慚,是有根據的!方才你揚言要追索安武陽的性命,其實安武陽早已來到了玉皇頂上,你自己眼力不靈,看事不明,還妄自說人家臨事畏懼,豈不是大言不慚?” 夏心甯怒叱喝道:“段一玄!……” 段一玄搖着雙手說道:“夏朋友!你休要對我段老頭生氣,老朽年老力衰,經不起你一掌,有本事你盡管去找安武陽拼命,犯不着跟我段老頭瞪眼。

    ” 夏心甯被段一玄這樣一逗,無名火起,心神不甯,但是,他警覺立生,頓時收斂住浮躁的心神,沉着地說道:“段老兄!既然承你看得起我夏心甯,等我和安武陽了斷一樁舊帳之後,再來向尊駕請教!” 段一玄突然呵呵地大聲笑道:“安老兒!你打個招呼吧!免得大家找不到你,盡找我出氣。

    ” 夏心甯一聽之下,為之大驚,敢情安武陽已經早已來到了玉皇頂上?果然是這樣,他是有意如此先挫一下夏心甯銳氣,讓他在氣勢上拔得頭籌,那麼夏心甯此來的一切情形,都是在他的算計之中了。

     夏心甯在如此一驚之餘,心裡也在暗暗地奇怪:“我一路上山之時,早已将玉皇頂的四周看個仔細,根本沒有發現安武陽的蹤迹,這老兒究竟藏在何處?莫不是段一玄有意逗我冤枉麼?” 他盡管心裡有些驚訝,但是在表面上,仍然是不動聲色,正準備旋轉一個回身再向四周仔細地察看一遍,忽然聽到安武陽的聲音,來自左側,是那樣安祥與沉着,并且還打着響亮的哈哈說道:“夏朋友!半年之前,老朽與夏朋友在武陽山莊訂下今日之約,老朽縱然不濟,也還不至如此不守信諾,隻是夏朋友來時,老朽來不及先打招呼,以緻夏朋友誤以失約畏怯相責,真叫老朽有口難辯。

    ” 夏心甯一聽,敢情是這兩個老狐狸串通搗鬼,這樣反擊一招,好不厲害,而且,安武陽這樣心平氣和地說來,俨然還是當年受人崇敬的安老爺子,明明是先在聲勢上争取同情,陷夏心甯于孤立無援的困境。

     夏心甯洞悉其奸之後,反倒穩下心情,順着聲音看去,眼光一掃之下,不由地一怔。

     隻見玉皇頂的左側,有一堵削陡的石壁,高約十餘丈,寸草不生,遍是苔痕,安武陽不知如何在那石壁之上,鑿了一個石縫,人正好貼着石縫站在上面,離下面約有七八丈高,誰會想到在那樣削陡的石壁之上,站着有人? 安武陽看到夏心甯轉過身來之後,他向夏心甯揮揮手說道:“夏朋友!請你稍安毋躁,老朽先向各位武林朋友交待幾句話,好在今天玉皇頂上彼此一定有一個了結,相信夏朋友不會急在此一時。

    ” 夏心甯這時候才知道自己一切,都已經落入安武陽這老狐狸的算計之中,自己如果不小心從事,今天這一會,後果不堪想像。

     他站在那裡點點頭說道:“有話請說,夏心甯一定等你說完所有想講的話,然後才與你算賬!” 安武陽笑呵呵地連聲道好,然後他向四周慢慢地看了一圈,緩緩地說道:“半年之前,老朽與這位夏朋友訂約,隻是為了彼此之間一點私事,沒有料到居然會驚動各家高人群集此間,老朽深覺榮寵有加,謹此緻謝。

    ” 安武陽抱拳一個羅圈揖,随着突然臉色一沉,接着說道:“老朽與這位夏朋友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說起來千言萬語,但是,長話短說,一句話關鍵之所在,就是由于這本武林奇書‘五陽秘笈’而起。

    ” 他說此話時,随手一指,隻見在他所站的石壁上,突然彈起一根細竹杆,想必是他事先綁好在石壁之上,這時候他指風一彈,截斷繩索,讓這根竹杆彈将起來。

     這根竹杆上,正吊着一本薄薄的書,遠遠地看去,眼力好的人,可以看出“五陽秘笈”四個字。

     安武陽這幾句話,就像是一滴水滴到沸油鍋裡一樣,立即引起玉皇頂上一陣騷動,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将眼光集中到那根竹竿子上端,所吊的那本“五陽秘笈”上。

     大家都在估量着,這本“五陽秘笈”此刻吊在半空中,離下面約有七八丈高,還沒有人能有這份能耐去淩空摘下來。

     如果要用暗器削斷竹杆,“五陽秘笈”又會掉到石壁之下,下面正有一個斷壑深有千尋,黑不見底。

     要不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