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風聲鶴唳也 草木皆兵乎
關燈
小
中
大
’留置于前,又有‘返魂香’留置于後,好了!如今一切齊全,隻等我們回到莊上。
勝家二老的毒,便可以藥到毒除,霍然而愈了!” 夏心甯對于“返魂香”三個字,感到陌生,他也不便多問,正好此時樓船已經靠近勝家莊的碼頭,更無此閑暇再細談他事。
三個人飛快地跳上雙馬飛車,直向莊上駛去。
馬車在白石道上風馳電掣地奔馳,不消多少時間,便抵達勝家莊。
活華陀匆匆地領着夏心甯和勝黛雲姑娘,直奔進内書房。
勝姑娘更是迫不及待,走進書房,隻見勝家二老躺在榻上,就如同睡熟了一樣,安詳已極,所不同的,隻是沒有一點氣息。
勝姑娘止不住有無限的惶恐,她向身旁的活華陀輕輕地問道:“古伯伯!他們兩位老人家會真的安然無恙麼?” 活華陀呵呵地笑道:“勝姑娘!原先老朽尚要利用濃醋沖開關竅,然後以真力輔助,沖開重樓,需要時間較長。
現在有了‘返魂香’,不消一個時辰,老朽包你可以與勝家二老交談。
” 他說着話,先将窗戶閉上,然後點上三枝香,輕輕将門阖上,和夏心甯、勝黛雲悄悄地坐在外間。
此刻夕陽已經銜山,窗牖上抹着一層殘紅,遠處幾聲知了,也漸漸地拖着疲乏的尾聲,在暮霭蒼茫中安息了。
勝家莊上隻剩下一片甯靜。
而且在甯靜中,還有一種肅穆與莊嚴氣氛。
夏心甯忽然傾着身子,凝神傾聽,他仿佛聽到一點點氣息的聲音。
忍不住興奮地悄聲說道:“雲妹妹!你聽到沒有?” 勝姑娘也聽到了,那種難以言喻的喜悅,使她臉上的笑靥,始終沒有平複,她含笑向夏心甯點點頭,轉而又向活華陀說道:“古伯伯!想不到‘千日醉’有如此厲害,而‘返魂香’又是這般靈驗,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
” 活華陀點頭笑道:“一粒‘千日醉’,三枝‘返魂香’,都是罕世奇珍,價值連城,這次若不是虧得這兩種藥,縱然能在半月之内取回‘赤火鍊’,隻怕也不能有如今這樣圓滿。
” 夏心甯忽然問道:“依老前輩之見,這位送藥的前輩高人,是否和勝家二老前輩是舊識?” 活華陀呵呵笑道:“這是自然!豈止是相識,恐怕還有深厚的友誼,否則,何至于如此熱心相助?” 勝姑娘立即接着說道:“既是舊時老友,又何故如此遮遮掩掩避不見面?” 活華陀搖搖頭說道:“這就不是我們這些局外人所能夠了解的了!” 他說着話,擡起頭來,望了一下即将昏黑的天色,便站起身來,招呼掌燈,又匆匆到後面的一間小房裡,捧出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叫夏心甯推開書房的門,一齊走了進來,燈光照耀之下,隻見勝家二老躺在那裡,呼吸如常,就真正如同睡熟了一樣,那三枝“返魂香”,也隻剩下一點點。
活華陀放下手中的參湯,走到榻前,伸手搭脈,沉思了一會,說道:“此時‘千日醉’已經醉意消退,隻是勝家二老長期受毒糾纏,耗盡真力,所以一時醒不過來,隻要輔以一口參湯,益氣提神,立刻蘇醒。
” 勝姑娘立即捧起參湯,慢慢地各灌了一口。
說來真的靈驗,參湯下腹,一陣“咕噜噜”的響聲,在五腑六髒之間,往來滾動,不消片刻時間,勝家二老各自一個翻身,坐将起來。
勝黛雲姑娘随手丢掉手中的參湯,激動地叫了一聲“爹”,人卻向聶老夫人身上伏去,淚水盈眶地叫了一聲“娘”! 勝子清老莊主笑呵呵地說道:“雲兒!你們已經将‘赤火鍊’取回來了麼?” 勝姑娘偎在聶老夫人的懷裡,點點頭,忽又帶着眼淚笑道:“是爹爹和娘吉人天相,孩兒和夏……夏哥哥總算不辱所命,将‘赤火鍊’取回來了。
不過真正要說……” 活華陀忽然插口笑着說道:“勝姑娘!不是老朽打擾你們樂叙天倫,‘赤火鍊’既然已經在手,我們還是及早治療的好。
” 他又含笑向勝子清和聶老夫人說道:“勝姑娘和夏老弟,自雷公山以至洞庭,日夜兼程,備極辛勞。
今天還是讓他們早點去休息,明日一早,我們應該全莊舉行一次慶賀,大家作竟日之歡。
” 勝姑娘本來是要留在書房裡,親自侍候雙親療毒,這時候一聽活華陀如此一說,知道他是有意要他們離開書房。
同時,她也的确感到無限的倦意,周身酸痛。
當下便和夏心甯告退,離開了書房。
且說夏心甯随勝姑娘離開書房之後,便有人引導他去沐浴更衣,用餐休息。
由于數日來的鞍馬勞頓,夏心甯躺上床,雖然一時思潮如湧,卻敵不過倦意無邊,頃刻之間酣然入夢。
這一覺睡得香甜無比,不知道睡了多久,忽然被一陣涼意,将夏心甯冷醒轉來。
洞庭君山,雖然白天也是酷熱,但是,一到夜晚,便是涼風習習,尤其到了夜半,更有涼意襲人之感。
夏心甯醒來以後,睜眼一看,窗外一片月色,清光如瀉,他再也睡不着了,在睡覺以前的各種心思,又都及時地湧上心頭。
他披衣起來,悄悄地推開房門,走到院子裡,仰望夜空,冷月如鈎,疏星數點,哪裡像是炎夏初秋?分明是深秋初冬的氣象。
他漫步在院子裡,仰望着那冷冷的鈎月,不由得輕輕自語道:“這趟雷公山之行,使我才真正地認清了自己的功力,還是差得太遠。
照目前這種情形看來,明年元宵,泰山玉皇頂之會,我能比得過誰?還談什麼報仇雪恨?”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輕輕一聲歎息,兩行清淚,滾滾下來。
忽然,他又想到天柱山的冷三公,他雖然自謙萬象劍法不是天下第一劍法,但是,如果他能夠悉數以傳,配合上自己的“九疑劍法”,雖然不能說是“天下無敵”,至少比現在要強出許多,可是,冷三公臨時立意不傳,隻是交給他一個小小的布包,說是他年遇到一個彈古筝的人,便将這個小布包交給他,要求他傳授天下第一劍法。
夏心甯長歎一聲說道:“我到何處去找這位彈古筝的高人?” 就在他如此長歎出聲,無限感慨之際,忽然,一陣柔和如水的樂聲,像是一縷柔絲,在随風悠悠地飄着。
夏心甯怔然聽了一會,突然渾身一震,自語叫道:“古筝!這是古筝的聲音!” 這的确是古筝的聲音。
輕挑緩撚,像是一舉細泉,那樣幽幽地流過,響起那樣令人悅耳動心的聲音。
忽然,古筝的聲音一變,那是夏心甯最熟悉的一首“漁舟晚唱”,聽來使人想到夕陽西下,晚潮帶風,漁舟背負着将落的殘晖,慢搖着槳,輕輕扯着帆,信口唱着歌,搖向歸家的路途。
夏心甯讓這一陣古筝,撩撥得心情大振,禁不住想道:“巧啊!我正想起冷三公的吩咐,卻于此時響起了古筝的聲音,難道這真是天意麼?原來這第一劍法,是藏在勝家莊麼?” 他想到心情激動處,立即伸手向自己胸前摸去,可是,當他的手剛一觸到那個小布袋,忽然他又想道:“不對!冷三公分明是說,古筝所彈的曲調,是我所聽不懂的,才是我所要找的人。
目前這隻曲調,卻是我最熟悉的‘漁舟晚唱’,與冷三公所說的條件,根本不合。
” 一腔興奮,頃刻之間,又化作冰冷。
雖然如此,但是,由于這個彈古筝的人,太過高明,同樣的一支曲調,經過他的古筝彈出來,便令人有迥然不同的意境。
夏心甯本是一個擅韻律的人,所以,雖然是在失望之餘,很快地便被這動人的樂聲所吸引住了,不覺腳下慢慢地随着古筝的聲音,向院落那邊走過去。
穿過院落,經過一個月亮門,迎面是一個不小的荷池,池中矗立假山,數十株荷葉,三五枝蓮花,錯落其間。
荷池周圍,幾棵垂柳,拖曳着萬縷垂絲,随着微風飄動。
從月亮門向左拐,有一座回欄的朱橋,橫于荷池之上,月色從垂柳中分灑下來,将這片荷池景色,點綴得更是如詩如畫。
古筝的聲音,是從荷池對岸,一間房裡,飄送過來。
夏心甯不敢造次,隻是停足于朱橋這端,靜靜地欣賞着那随着柳絲飄動的樂聲。
忽然,弦音頓寂,杳然無聲。
夏心甯雖然是意猶未盡,卻也不便久留,隻好悄悄地退回去。
正在他回到月亮門的附近,忽然,弦音再起,古筝的聲音,像是驟然而至,一陣微風吹動了寂寞,響起了和鳴。
夏心甯腳下剛剛一停,立即心頭大大地一震,驚訝地自語道:“這是什麼曲調?” 這是夏心甯所不能辯識的曲調,時而高亢,時而低柔,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回腸蕩氣。
高亢時,有殺伐之聲,低柔時,如喁喁細語。
夏心甯空有滿腹五音六律,卻不能聽出這是什麼曲調?不但不能聽明白曲調,而且自己的一顆心,随着那陣陣而來的古筝聲,時而興奮,時而低沉……。
夏心甯畢竟是夙根不凡的人,他為古筝所迷,但是,卻能及時清醒,突然,他一震而起,口中喃喃地說道:“這就是冷三公要我找尋的人啊!” 這一瞬間的覺悟,仿佛是一盆甘露淋向當頂,心神為之興奮一清。
這才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夏心甯滿心高興,轉身向荷池九曲回欄朱橋走去。
他剛剛一踏上朱橋,突然,聽到“铮”地一聲,弦斷了一根,古筝也随之杳然! 夏心甯不覺為之一愕,這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問道:“深夜何人至此?” 夏心甯一聽這說話的聲音,竟是勝家二老之一,名傳武林的九步追魂天報應聶向真聶老夫人,這更是使他為之一怔,感到相當的意外。
夏心甯不敢稍有怠慢,立即應聲答道:“晚輩夏心甯。
” 随即聽到一聲輕微的歎息,稍停,九曲回欄朱橋的對岸,一陣沉重的門鬥生澀的轉動,月光之下,緩緩地走出來一個人,站在九曲回欄朱橋的盡頭,滿頭銀絲,手拄拐杖,正是聶老夫人。
夏心甯趕緊上前幾步,停在橋的這一端,行禮問候說道:“老前輩!已經安好了!” 聶老夫人含着微笑點點頭,少頃,她招招手說道:“孩子!你過來!” 夏心甯依言走過去,站在聶老夫人身邊,他忽然感覺到聶老夫人的兩道眼神,淩厲迫人地盯在他臉上,使他不由得一陣心驚,慢慢地低下頭,不敢平視。
聶老夫人突然問道:“孩子!你是被古筝的聲音引來的麼?” 夏心甯低聲說道:“晚輩一覺醒來,忽然聽到一陣優美的古筝,便信步逐聲而來,不知道是老前輩在此,有擾清興,晚輩知罪了。
” 聶老夫人嗯了一聲,點點頭,仿佛是自語,又仿佛是向夏心甯說道:“在九疑山十有數年,精谙音韻,原是意料中的事。
” 夏心甯此時突然大膽的問道:“請問老前輩,方才那一曲變幻無常的曲調,是什麼牌名?” 聶老夫人仿佛一驚,沒有回答他的話,夏心甯又接着說道:“晚輩大膽問老前輩,這一曲調,是否為老前輩經常喜愛撫彈?是否在這一曲調之上,有一件堪為記憶的往事?晚輩如此冒昧問來,如有失禮之處,請老前輩懲處,晚輩情願領罰。
” 聶老夫人站在那裡,顯然是被夏心甯這樣意外的一問,引得大驚,而且還有不少激動,她控制不住自己微微顫抖的雙唇,以一種帶有顫意的蒼老聲音問道:“孩子!你聽誰說的?是黛雲這孩子?還是另有别人?” 夏心甯這時候也不禁有一陣意外的激動,他跪在聶老夫人的面前,懇切地說道:“晚輩受一位高人之托,為老前輩帶來一件東西。
” 說着他便從身上取出那個布袋,雙手遞給聶老夫人。
聶老夫人伸手接過布袋,随手打開,口中說道:“孩子!休要多禮,你快起來。
” 言猶未了,她忽然脫口驚呼,瞪大了一雙眼睛,呆呆地站在那裡,望着自己的手,手掌上正平放着一枚銅鈕扣。
夏心甯一見這枚銅鈕扣,也為之錯愕不置。
這枚鈕扣正是夏心甯從九疑山外公那裡,帶交給冷三公,想不到冷三公竟會把這枚鈕扣,又叫他帶給一個彈古筝的人,而如今這個彈古筝的人,竟又是聶老夫人!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迷惑難解的事哩? 聶老夫人緩緩地收回自己的手,眼光落到夏心甯的身上,沉重地問道:“孩子!這枚鈕扣是你外公叫你帶來的麼?” 夏心甯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
還沒有等到他說話,聶老夫人就說道:“你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麼?” 夏心甯說道:“這枚鈕扣的确是晚輩外公所給,但是,他老人家并不是叫我送到君山來的。
” 聶老夫人緊接着問道:“叫你送到何處?” 夏心甯說道:“送到天柱山飛來峰,交給冷三公老前輩。
” 聶老夫人“啊”了一聲,臉上仍然是有無限的驚訝,她接着問道:“你為何又送到洞庭君山這裡來?” 夏心甯說道:“晚輩外公原意叫晚輩将鈕扣送到飛來峰,憑這枚鈕扣,要求冷老前輩,破格傳授‘
勝家二老的毒,便可以藥到毒除,霍然而愈了!” 夏心甯對于“返魂香”三個字,感到陌生,他也不便多問,正好此時樓船已經靠近勝家莊的碼頭,更無此閑暇再細談他事。
三個人飛快地跳上雙馬飛車,直向莊上駛去。
馬車在白石道上風馳電掣地奔馳,不消多少時間,便抵達勝家莊。
活華陀匆匆地領着夏心甯和勝黛雲姑娘,直奔進内書房。
勝姑娘更是迫不及待,走進書房,隻見勝家二老躺在榻上,就如同睡熟了一樣,安詳已極,所不同的,隻是沒有一點氣息。
勝姑娘止不住有無限的惶恐,她向身旁的活華陀輕輕地問道:“古伯伯!他們兩位老人家會真的安然無恙麼?” 活華陀呵呵地笑道:“勝姑娘!原先老朽尚要利用濃醋沖開關竅,然後以真力輔助,沖開重樓,需要時間較長。
現在有了‘返魂香’,不消一個時辰,老朽包你可以與勝家二老交談。
” 他說着話,先将窗戶閉上,然後點上三枝香,輕輕将門阖上,和夏心甯、勝黛雲悄悄地坐在外間。
此刻夕陽已經銜山,窗牖上抹着一層殘紅,遠處幾聲知了,也漸漸地拖着疲乏的尾聲,在暮霭蒼茫中安息了。
勝家莊上隻剩下一片甯靜。
而且在甯靜中,還有一種肅穆與莊嚴氣氛。
夏心甯忽然傾着身子,凝神傾聽,他仿佛聽到一點點氣息的聲音。
忍不住興奮地悄聲說道:“雲妹妹!你聽到沒有?” 勝姑娘也聽到了,那種難以言喻的喜悅,使她臉上的笑靥,始終沒有平複,她含笑向夏心甯點點頭,轉而又向活華陀說道:“古伯伯!想不到‘千日醉’有如此厲害,而‘返魂香’又是這般靈驗,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
” 活華陀點頭笑道:“一粒‘千日醉’,三枝‘返魂香’,都是罕世奇珍,價值連城,這次若不是虧得這兩種藥,縱然能在半月之内取回‘赤火鍊’,隻怕也不能有如今這樣圓滿。
” 夏心甯忽然問道:“依老前輩之見,這位送藥的前輩高人,是否和勝家二老前輩是舊識?” 活華陀呵呵笑道:“這是自然!豈止是相識,恐怕還有深厚的友誼,否則,何至于如此熱心相助?” 勝姑娘立即接着說道:“既是舊時老友,又何故如此遮遮掩掩避不見面?” 活華陀搖搖頭說道:“這就不是我們這些局外人所能夠了解的了!” 他說着話,擡起頭來,望了一下即将昏黑的天色,便站起身來,招呼掌燈,又匆匆到後面的一間小房裡,捧出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叫夏心甯推開書房的門,一齊走了進來,燈光照耀之下,隻見勝家二老躺在那裡,呼吸如常,就真正如同睡熟了一樣,那三枝“返魂香”,也隻剩下一點點。
活華陀放下手中的參湯,走到榻前,伸手搭脈,沉思了一會,說道:“此時‘千日醉’已經醉意消退,隻是勝家二老長期受毒糾纏,耗盡真力,所以一時醒不過來,隻要輔以一口參湯,益氣提神,立刻蘇醒。
” 勝姑娘立即捧起參湯,慢慢地各灌了一口。
說來真的靈驗,參湯下腹,一陣“咕噜噜”的響聲,在五腑六髒之間,往來滾動,不消片刻時間,勝家二老各自一個翻身,坐将起來。
勝黛雲姑娘随手丢掉手中的參湯,激動地叫了一聲“爹”,人卻向聶老夫人身上伏去,淚水盈眶地叫了一聲“娘”! 勝子清老莊主笑呵呵地說道:“雲兒!你們已經将‘赤火鍊’取回來了麼?” 勝姑娘偎在聶老夫人的懷裡,點點頭,忽又帶着眼淚笑道:“是爹爹和娘吉人天相,孩兒和夏……夏哥哥總算不辱所命,将‘赤火鍊’取回來了。
不過真正要說……” 活華陀忽然插口笑着說道:“勝姑娘!不是老朽打擾你們樂叙天倫,‘赤火鍊’既然已經在手,我們還是及早治療的好。
” 他又含笑向勝子清和聶老夫人說道:“勝姑娘和夏老弟,自雷公山以至洞庭,日夜兼程,備極辛勞。
今天還是讓他們早點去休息,明日一早,我們應該全莊舉行一次慶賀,大家作竟日之歡。
” 勝姑娘本來是要留在書房裡,親自侍候雙親療毒,這時候一聽活華陀如此一說,知道他是有意要他們離開書房。
同時,她也的确感到無限的倦意,周身酸痛。
當下便和夏心甯告退,離開了書房。
且說夏心甯随勝姑娘離開書房之後,便有人引導他去沐浴更衣,用餐休息。
由于數日來的鞍馬勞頓,夏心甯躺上床,雖然一時思潮如湧,卻敵不過倦意無邊,頃刻之間酣然入夢。
這一覺睡得香甜無比,不知道睡了多久,忽然被一陣涼意,将夏心甯冷醒轉來。
洞庭君山,雖然白天也是酷熱,但是,一到夜晚,便是涼風習習,尤其到了夜半,更有涼意襲人之感。
夏心甯醒來以後,睜眼一看,窗外一片月色,清光如瀉,他再也睡不着了,在睡覺以前的各種心思,又都及時地湧上心頭。
他披衣起來,悄悄地推開房門,走到院子裡,仰望夜空,冷月如鈎,疏星數點,哪裡像是炎夏初秋?分明是深秋初冬的氣象。
他漫步在院子裡,仰望着那冷冷的鈎月,不由得輕輕自語道:“這趟雷公山之行,使我才真正地認清了自己的功力,還是差得太遠。
照目前這種情形看來,明年元宵,泰山玉皇頂之會,我能比得過誰?還談什麼報仇雪恨?”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輕輕一聲歎息,兩行清淚,滾滾下來。
忽然,他又想到天柱山的冷三公,他雖然自謙萬象劍法不是天下第一劍法,但是,如果他能夠悉數以傳,配合上自己的“九疑劍法”,雖然不能說是“天下無敵”,至少比現在要強出許多,可是,冷三公臨時立意不傳,隻是交給他一個小小的布包,說是他年遇到一個彈古筝的人,便将這個小布包交給他,要求他傳授天下第一劍法。
夏心甯長歎一聲說道:“我到何處去找這位彈古筝的高人?” 就在他如此長歎出聲,無限感慨之際,忽然,一陣柔和如水的樂聲,像是一縷柔絲,在随風悠悠地飄着。
夏心甯怔然聽了一會,突然渾身一震,自語叫道:“古筝!這是古筝的聲音!” 這的确是古筝的聲音。
輕挑緩撚,像是一舉細泉,那樣幽幽地流過,響起那樣令人悅耳動心的聲音。
忽然,古筝的聲音一變,那是夏心甯最熟悉的一首“漁舟晚唱”,聽來使人想到夕陽西下,晚潮帶風,漁舟背負着将落的殘晖,慢搖着槳,輕輕扯着帆,信口唱着歌,搖向歸家的路途。
夏心甯讓這一陣古筝,撩撥得心情大振,禁不住想道:“巧啊!我正想起冷三公的吩咐,卻于此時響起了古筝的聲音,難道這真是天意麼?原來這第一劍法,是藏在勝家莊麼?” 他想到心情激動處,立即伸手向自己胸前摸去,可是,當他的手剛一觸到那個小布袋,忽然他又想道:“不對!冷三公分明是說,古筝所彈的曲調,是我所聽不懂的,才是我所要找的人。
目前這隻曲調,卻是我最熟悉的‘漁舟晚唱’,與冷三公所說的條件,根本不合。
” 一腔興奮,頃刻之間,又化作冰冷。
雖然如此,但是,由于這個彈古筝的人,太過高明,同樣的一支曲調,經過他的古筝彈出來,便令人有迥然不同的意境。
夏心甯本是一個擅韻律的人,所以,雖然是在失望之餘,很快地便被這動人的樂聲所吸引住了,不覺腳下慢慢地随着古筝的聲音,向院落那邊走過去。
穿過院落,經過一個月亮門,迎面是一個不小的荷池,池中矗立假山,數十株荷葉,三五枝蓮花,錯落其間。
荷池周圍,幾棵垂柳,拖曳着萬縷垂絲,随着微風飄動。
從月亮門向左拐,有一座回欄的朱橋,橫于荷池之上,月色從垂柳中分灑下來,将這片荷池景色,點綴得更是如詩如畫。
古筝的聲音,是從荷池對岸,一間房裡,飄送過來。
夏心甯不敢造次,隻是停足于朱橋這端,靜靜地欣賞着那随着柳絲飄動的樂聲。
忽然,弦音頓寂,杳然無聲。
夏心甯雖然是意猶未盡,卻也不便久留,隻好悄悄地退回去。
正在他回到月亮門的附近,忽然,弦音再起,古筝的聲音,像是驟然而至,一陣微風吹動了寂寞,響起了和鳴。
夏心甯腳下剛剛一停,立即心頭大大地一震,驚訝地自語道:“這是什麼曲調?” 這是夏心甯所不能辯識的曲調,時而高亢,時而低柔,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回腸蕩氣。
高亢時,有殺伐之聲,低柔時,如喁喁細語。
夏心甯空有滿腹五音六律,卻不能聽出這是什麼曲調?不但不能聽明白曲調,而且自己的一顆心,随着那陣陣而來的古筝聲,時而興奮,時而低沉……。
夏心甯畢竟是夙根不凡的人,他為古筝所迷,但是,卻能及時清醒,突然,他一震而起,口中喃喃地說道:“這就是冷三公要我找尋的人啊!” 這一瞬間的覺悟,仿佛是一盆甘露淋向當頂,心神為之興奮一清。
這才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夏心甯滿心高興,轉身向荷池九曲回欄朱橋走去。
他剛剛一踏上朱橋,突然,聽到“铮”地一聲,弦斷了一根,古筝也随之杳然! 夏心甯不覺為之一愕,這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問道:“深夜何人至此?” 夏心甯一聽這說話的聲音,竟是勝家二老之一,名傳武林的九步追魂天報應聶向真聶老夫人,這更是使他為之一怔,感到相當的意外。
夏心甯不敢稍有怠慢,立即應聲答道:“晚輩夏心甯。
” 随即聽到一聲輕微的歎息,稍停,九曲回欄朱橋的對岸,一陣沉重的門鬥生澀的轉動,月光之下,緩緩地走出來一個人,站在九曲回欄朱橋的盡頭,滿頭銀絲,手拄拐杖,正是聶老夫人。
夏心甯趕緊上前幾步,停在橋的這一端,行禮問候說道:“老前輩!已經安好了!” 聶老夫人含着微笑點點頭,少頃,她招招手說道:“孩子!你過來!” 夏心甯依言走過去,站在聶老夫人身邊,他忽然感覺到聶老夫人的兩道眼神,淩厲迫人地盯在他臉上,使他不由得一陣心驚,慢慢地低下頭,不敢平視。
聶老夫人突然問道:“孩子!你是被古筝的聲音引來的麼?” 夏心甯低聲說道:“晚輩一覺醒來,忽然聽到一陣優美的古筝,便信步逐聲而來,不知道是老前輩在此,有擾清興,晚輩知罪了。
” 聶老夫人嗯了一聲,點點頭,仿佛是自語,又仿佛是向夏心甯說道:“在九疑山十有數年,精谙音韻,原是意料中的事。
” 夏心甯此時突然大膽的問道:“請問老前輩,方才那一曲變幻無常的曲調,是什麼牌名?” 聶老夫人仿佛一驚,沒有回答他的話,夏心甯又接着說道:“晚輩大膽問老前輩,這一曲調,是否為老前輩經常喜愛撫彈?是否在這一曲調之上,有一件堪為記憶的往事?晚輩如此冒昧問來,如有失禮之處,請老前輩懲處,晚輩情願領罰。
” 聶老夫人站在那裡,顯然是被夏心甯這樣意外的一問,引得大驚,而且還有不少激動,她控制不住自己微微顫抖的雙唇,以一種帶有顫意的蒼老聲音問道:“孩子!你聽誰說的?是黛雲這孩子?還是另有别人?” 夏心甯這時候也不禁有一陣意外的激動,他跪在聶老夫人的面前,懇切地說道:“晚輩受一位高人之托,為老前輩帶來一件東西。
” 說着他便從身上取出那個布袋,雙手遞給聶老夫人。
聶老夫人伸手接過布袋,随手打開,口中說道:“孩子!休要多禮,你快起來。
” 言猶未了,她忽然脫口驚呼,瞪大了一雙眼睛,呆呆地站在那裡,望着自己的手,手掌上正平放着一枚銅鈕扣。
夏心甯一見這枚銅鈕扣,也為之錯愕不置。
這枚鈕扣正是夏心甯從九疑山外公那裡,帶交給冷三公,想不到冷三公竟會把這枚鈕扣,又叫他帶給一個彈古筝的人,而如今這個彈古筝的人,竟又是聶老夫人!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迷惑難解的事哩? 聶老夫人緩緩地收回自己的手,眼光落到夏心甯的身上,沉重地問道:“孩子!這枚鈕扣是你外公叫你帶來的麼?” 夏心甯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
還沒有等到他說話,聶老夫人就說道:“你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麼?” 夏心甯說道:“這枚鈕扣的确是晚輩外公所給,但是,他老人家并不是叫我送到君山來的。
” 聶老夫人緊接着問道:“叫你送到何處?” 夏心甯說道:“送到天柱山飛來峰,交給冷三公老前輩。
” 聶老夫人“啊”了一聲,臉上仍然是有無限的驚訝,她接着問道:“你為何又送到洞庭君山這裡來?” 夏心甯說道:“晚輩外公原意叫晚輩将鈕扣送到飛來峰,憑這枚鈕扣,要求冷老前輩,破格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