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結怨苗疆客 邂逢活華陀
關燈
小
中
大
到處張揚,如果此時對經澄之坦直地說明,倒是有些“交淺言深”之感。
常言道:“匹夫無罪,懷壁其罪”,這條“赤火鍊”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罕見奇珍,到處張揚,容易引起旁人的窺伺,也容易為自己帶來意外的麻煩。
夏心甯如此一頓之後,便拱手含糊地說道:“小弟月前與古老前輩有過口頭之約,相約在君山見面,隻是為了一點小事。
既然經兄不清楚古老前輩,待小弟到得君山之後,再行察訪。
” 經澄之頓時臉上掠過一層紅光,眼神也随之一閃,但是,和方才一樣,立即恢複原狀,平靜如常,點點頭說道:“到達君山之後,夏兄如有任何差遣,請随時告知,小弟極願效勞。
” 夏心甯拱拱手謝道:“萍水相逢,承兄台允許乘寶舟,已是感之不盡,何敢再多相煩,經兄的美意,小弟心領了。
經兄請用餐,小弟暫時告退,少時寶舟啟行,請招呼一聲即可。
” 拱拱手便要告辭離座,經澄之突然伸手攔住他說道:“夏兄何必離去,小弟即刻便可以陪兄台啟程。
” 當時不由分說,立即招呼店家一聲:“記在帳上。
”便和夏心甯一同出了酒樓,出得嶽陽城,向湖畔走去。
此時,正是夕陽西下,湖中反映起萬道金蛇,随着波濤,閃動起伏,幾陣漁舟晚唱,背着西下的夕陽,揚着帆,孕着晚潮風急,滿戴着魚蝦而歸。
這景色較之白天所見,又别有一番情調。
夏心甯随着經澄之來到湖邊,跳上一艘“浪裡鑽”,一聲吆喝,舟上的人解纜蕩槳,斜對着夕陽,向湖心劃去。
所謂“浪裡鑽”,是一些住居于湖泊的武林世家,用來做水上航行的工具。
這種船特點是身子極長,左右各有八匹槳,一旦全力劃開,破浪沖濤,極為快速。
夏心甯自幼生長在山地,不僅是不谙水性,而且連舟船都很少乘駛。
所以,他乍一見到這種形狀奇特的“浪裡鑽”,心裡就充滿一種新奇之感。
及至起碇開行,蕩槳的八個大漢,揚槳一落之際,舟行似箭,一去何止兩三丈。
夏心甯站在船頭,迎着晚潮風急,藍衫吹得獵獵有聲,看得前面一望無際,逐漸蒼茫的洞庭湖,心中為之開朗,而且還有無比的興奮,他才體會到“乘風破浪”的意味,也才體會到“飄飄欲仙”的情調。
這時候,他真想放聲高歌一阕,以發洩心頭歡愉之情。
吱呀一聲,隻覺得當時舟身一顫,随着便緩緩地停了下來。
夏心甯正是迎風而立,意興盎然之際,小舟如此一停,不由地使他微微一愕,眺望前面,遠處偶有兩三點早亮的燈光,在那裡搖曳,分明君山相距還遠。
回顧身後,嶽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四周所有的就隻有水,一片黑茫茫的水,和逐漸洶湧的波浪。
低頭下看,舟内八個彪形大漢,俱是一式豎槳不動,隻剩下這隻窄長的“浪裡鑽”,在那裡汩汩地随着風浪在波動。
夏心甯再看船尾,隻見經澄之正緩緩地從舵位上站起來,臉上仍然是那麼平靜,夏心甯不覺拱手問道:“請問經兄!此去君山尚有多遠?” 經澄之站在船梢答道:“不遠!前面燈火搖曳,便是君山。
” 夏心甯又問道:“既然前去不遠,我們為何……” 夏心甯發覺自己似乎是有點責問的語氣,立即半途将話停了下來。
經澄之忽然露出一絲微笑,兩邊嘴角微微向下一撇,帶着有一點得意的意味說道:“你是奇怪我們為何半途停而不前是麼?那是因為我在半途之中,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要向夏兄請教明白,而這個問題又無法使我到達君山再問,所以,隻好耽擱一點時間,先來向夏兄請教。
” 夏心甯一聽,不覺大為愕然,要有任何問題,何不等到君山再問?如此停舟湖心,豈不是有些強迫的意思麼? 夏心甯一想到這裡,臉色一沉,立即說道:“經兄既然如此迫不及待,就請問來,小弟洗耳恭聽。
” 經澄之微笑着說道:“請問夏兄,你前來君山究竟是為了何事?” 夏心甯勃然大怒,朗聲說道:“方才小弟已經說過,此行前來拜訪活華陀古老前輩,經兄如此停舟問話,形同逼問口供,難道這就是勝家莊待客之道麼?” 經澄之依然沒有動怒,含着微笑說道:“請勿動怒!我還沒有請教清楚,夏兄前來尋找古老前輩,又究竟為了何事?” 夏心甯此時有一種被騙上當的感覺,怒極而笑,哈哈一聲,指着經澄之說道:“本來話無不可對人言,不過像你這樣問話,縱然是一啟口之間的事,我也不屑于告訴你。
經澄之!我夏某不過是乘搭你的便舟,不是你的階下囚,不能容你如此詢問。
如果你不前去君山,請你掉轉回頭,嶽陽樓下多的是樓船,可以任我搭乘。
” 經澄之忽然也哈哈一笑說道:“怎麼?你已經知難而退了麼?不過既然來到此地,要讓你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否則要來就來,要走就走,君山豈不是成了宵小猖獗之地麼?” 夏心甯大怒,厲聲喝道:“經澄之!你滿口胡言說些什麼?你若再要如此胡言亂語,就休怪我傷了和氣。
” 經澄之說道:“隻要你能說出前來君山所為何事,那才真正是不傷和氣的根本之道。
” 夏心甯喝道:“我到君山前來拜見古老前輩為的何事,與你經澄之何幹?為何要你來問?” 經澄之突然長笑一聲,身形一閃,就在這隻“浪裡鑽”上,倏地向前欺身三尺,右手一擡,伸手向前一抓,閃電出招,抓向夏心甯的左臂。
夏心甯一見果然動起手來了,舟上地方窄小,閃避不開,隻見他左肘突然向下一壓,右掌反腕向上一迎,掌刃削向經澄之的脈門,右手一圈,倏又一翻,向前拍出一掌,拍向經澄之的左脅。
經澄之微微冷笑,哼了一聲,縮掌吸胸,盤肘上點“七坎”,落步下攻“三蕉”,上下兩招,分進合擊。
夏心甯腳下自然地一滑,巧妙無比地閃開對方一腳,遽又二指疾伸,點向緻命的“鎖喉”。
這樣一閃一攻,都運用得恰到好處,經澄之脫口贊了一聲:“來得好!” 人随着向後一撤,又回到原來的舵位上。
向夏心甯點頭說道:“果然不錯!怪不得膽敢單人隻影,前來君山搗鬼,隻不過你的膽氣雖大,智慧卻是有限,試想就憑你這點微末道行,就能在勝家莊生事麼?” 夏心甯一聽對方口口聲聲說他是别具用心前來君山,知道此時已經是百口莫辯,再向他說明,也是白費力氣,而且,在這種情形之下,任何一個稍有點性情的人,也不能接受對方這樣無理強逼,也決不會再去向之解說。
但是,夏心甯心裡也明白,小舟此刻是停在湖心,四周都是水茫茫的一片,要是對方在水裡弄什麼手腳,夏心甯隻有束手就縛的份兒。
此時此地,夏心甯的心裡隻有一個想法:“先下手為強,我一定要先發制人。
” 意念如此一決,突然一拔長劍,脫手一招“九疑中伏”,劍身大顫,化出十數朵劍花,向經澄之迎頭罩去。
這一招“九疑中伏”是九疑劍法中最具攻擊性的一招狠招,劍劍似虛,劍劍似實,使人猶豫在閃避與招架之間,便要折于這一招劍法之下。
夏心甯存心一招得手,于是出手便是絕招。
經澄之乍一見時,脫口“咦”了一下,随着一個哈哈,人像一條飛魚,嗖地一聲,躍于湖中,頃刻沒于那一片黑茫茫的湖水之中。
夏心甯沒有料到對方竟然不還手、不招架,一下就閃墜到湖中,不用說,就憑經澄之方才那樣悠然躍身入湖看來,必然是水中能手。
如今他一下湖,事情就比自己所想的要糟得多了。
夏心甯總算是臨危不亂,一招未得手,立即霍然一翻,站在船尾,納劍入鞘,朗聲向那八個掌槳的大漢說道:“請各位即刻揮槳劃船,我們彼此本來無仇無怨,用不着再傷和氣。
” 那八個大漢,宛如耳聾一般,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夏心甯知道他們不動手,自己是毫無辦法可行,當時右掌一擡,掌心扣足十成真力,朗聲喝道:“你們有誰自信能接下我這一掌,否則你們可以想到違抗的後果。
” 他說到此地,凝氣翻腕,開掌吐聲,對準着船梢湖面上,淩空劈出一掌。
掌風剛剛脫手,隻見湖水咕咚一聲,頓時被擊成一個深達一尺餘的大洞,四周水花飛濺七八尺有餘。
夏心甯這樣劈空一掌,舟中兩旁坐的那八個大漢,并沒有反應,倒是這隻小舟,突然被這水浪一激,掌風反彈之力,破浪迎風,頓時向前沖了兩三丈遠。
夏心甯見狀心裡一怔,俄而恍然大喜,暗忖道:“我何不用一連串的劈空掌力,催舟前行?雖然這樣消耗真力太多,但是總比幹耗在此地為妙。
” 他意念一決,轉身站到船梢,擡掌作勢,正要開始連續發掌,突然,身後咕咚、咕咚……一連好幾聲,但覺得舟身一輕,微微地搖晃了幾下,等他回頭看時,舟上分列而坐的八個大漢,都已經飄到湖中,頃刻之間,去得無影無蹤。
夏心甯心知不妙,但是,他仍然作最後的努力,他要仰仗自己的掌力催舟,脫離開他們水下弄鬼的範圍。
正在他揚掌拍出一掌劈空掌力的時候,忽然水中嗖地一下,水淋淋地冒出半截人身,停在小舟之旁不遠,笑哈哈地對夏心甯說道:“你不自量力,偏要到君山來搗鬼生事,隻好請你暫時委屈一下了。
” 夏心甯此時真痛恨經澄之這種惡意栽誣的行為,當時将心一橫,閃電将衣襟一掀,右手一揚,大喝一聲:“惡賊!看箭!” 九疑山的“五五梅花銀星飛箭”非比尋常,是靈叟費南翁最傑出的暗器,一經出手,就鮮能躲閃得開。
經澄之一見他衣襟一掀,心知不好,立即就有一蓬銀星閃電飛來。
經澄之一扭身飛閃到五六尺之外,可是已經遲一瞬,叭地一下,左肩上已經中了一隻小箭,勁道極強,深入肩骨,若不是閃避得快,對消了一點力量,恐怕已經透穿而過了。
經澄之無視于肩頭的流血,冷冷地對夏心甯說道:“姓夏的!本來我還準備留你一條活命,現在我要讓你在洞庭湖内喂魚蝦。
” 他說着話一扭身,頃刻沒于水内。
夏心甯此時站在船上,已經沒有了主意,眼見得那小舟不停地滴滴溜溜打轉,而手足無措。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嘩地一聲,水下面突然出現兩三個人,齊聲大喝:“下吧!” 頓時隻覺得小舟一側,夏心甯随着一個翻身,跌落到湖中。
他隻感覺到一陣湖水清涼之後,便失去了知覺。
等他醒來之後,首先發現的,便是渾身上下都已經被一根筋繩捆着,沒有一點掙紮的餘地。
他再回眼四顧,原來他又置身在那隻“浪裡鑽”的小舟上。
八個大漢如飛的揮動木槳,小舟迎着風浪,飛也似的向前駛行。
經澄之依然是那件青衫,看去好像沒有濕,嘴角露着一點笑意,望着夏心甯點點頭說道:“姓夏的!有道是:虎無傷人意,人倒有害虎心。
你這一箭,是我經澄之有生以來第一次身受,就憑你這一箭,再加上你存心不良來到君山,我再也不能饒你。
” 夏心甯此時心裡突然有一個奇怪的想法:“活華陀古照文為什麼要約我在洞庭君山和我相會?照這位姓經的行為看來,君山勝家莊不一定是個值得欽佩的地方。
” 他睥睨了經澄之一眼,也為自己産生一點悲哀,葬身在洞庭湖,是他所未能料及,也是他未能心甘的事。
經澄然忽然一擡手,八個大漢又一齊豎起木槳,任憑小舟在慢慢地飄流中停頓下來。
這時候經澄之雙手一把抓住夏心甯,高舉過頭,笑嘻嘻地說道:“姓夏的!你能葬身在這樣的名湖之中,總是你的幸運。
” 說罷脫手一扔,将夏心甯抛出好幾丈遠,撲通一聲,水花四濺,夏心甯落身水裡。
這次夏心甯自知必死,反倒心情平靜,沒有方才那種驚慌之意,所以,當他落身到湖裡的時候,他居然還保持了一段時期的清醒。
他隐約聽到經澄之一陣呵呵大笑聲,以及他吆喝催舟的聲音。
他也聽到一陣橹杈咿唔之聲,也仿佛看到一陣火光,反映到水裡現出一陣光亮。
此後,他就一切茫然了! 他仿佛自己的身子向下沉,又仿佛向上飄、向上飄…… 他不再寒冷,仿佛湖水也變得溫暖了,一陣熱騰騰的熱氣,蒙上他的臉,他貪婪地長長吸了一口氣,頓時仿佛有一股熱流,滑溜溜地一直流到丹田。
這時候,他才忍不住哼了一聲,那不是痛苦的呻吟,而是在極端難過的情形之下,轉向舒适的一種自然的呼聲。
就在他這一聲低哼脫口而出之後,他立即聽到一陣莺聲燕語,亂糟糟地有人說道:“快去回禀少莊主!這人已經醒來了!” 夏心甯這才仿佛一下回到清醒的境界,心裡一震,閃電想道:“是了!想必我是被人從湖中救了上來。
天見憐!合該我命不當絕。
” 這時候,他又聽到許多人七嘴八舌地叫:“少莊主來了!少莊主來了!” 随着一陣步履細碎之聲,方才那些嘈雜的人聲,都立即歸于甯靜。
夏心甯忍不住睜開眼睛一看。
但見一陣光芒耀目,使他幾乎睜不開眼睛。
但是,他卻适時的一個翻身坐了起來。
常言道:“匹夫無罪,懷壁其罪”,這條“赤火鍊”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罕見奇珍,到處張揚,容易引起旁人的窺伺,也容易為自己帶來意外的麻煩。
夏心甯如此一頓之後,便拱手含糊地說道:“小弟月前與古老前輩有過口頭之約,相約在君山見面,隻是為了一點小事。
既然經兄不清楚古老前輩,待小弟到得君山之後,再行察訪。
” 經澄之頓時臉上掠過一層紅光,眼神也随之一閃,但是,和方才一樣,立即恢複原狀,平靜如常,點點頭說道:“到達君山之後,夏兄如有任何差遣,請随時告知,小弟極願效勞。
” 夏心甯拱拱手謝道:“萍水相逢,承兄台允許乘寶舟,已是感之不盡,何敢再多相煩,經兄的美意,小弟心領了。
經兄請用餐,小弟暫時告退,少時寶舟啟行,請招呼一聲即可。
” 拱拱手便要告辭離座,經澄之突然伸手攔住他說道:“夏兄何必離去,小弟即刻便可以陪兄台啟程。
” 當時不由分說,立即招呼店家一聲:“記在帳上。
”便和夏心甯一同出了酒樓,出得嶽陽城,向湖畔走去。
此時,正是夕陽西下,湖中反映起萬道金蛇,随着波濤,閃動起伏,幾陣漁舟晚唱,背着西下的夕陽,揚着帆,孕着晚潮風急,滿戴着魚蝦而歸。
這景色較之白天所見,又别有一番情調。
夏心甯随着經澄之來到湖邊,跳上一艘“浪裡鑽”,一聲吆喝,舟上的人解纜蕩槳,斜對着夕陽,向湖心劃去。
所謂“浪裡鑽”,是一些住居于湖泊的武林世家,用來做水上航行的工具。
這種船特點是身子極長,左右各有八匹槳,一旦全力劃開,破浪沖濤,極為快速。
夏心甯自幼生長在山地,不僅是不谙水性,而且連舟船都很少乘駛。
所以,他乍一見到這種形狀奇特的“浪裡鑽”,心裡就充滿一種新奇之感。
及至起碇開行,蕩槳的八個大漢,揚槳一落之際,舟行似箭,一去何止兩三丈。
夏心甯站在船頭,迎着晚潮風急,藍衫吹得獵獵有聲,看得前面一望無際,逐漸蒼茫的洞庭湖,心中為之開朗,而且還有無比的興奮,他才體會到“乘風破浪”的意味,也才體會到“飄飄欲仙”的情調。
這時候,他真想放聲高歌一阕,以發洩心頭歡愉之情。
吱呀一聲,隻覺得當時舟身一顫,随着便緩緩地停了下來。
夏心甯正是迎風而立,意興盎然之際,小舟如此一停,不由地使他微微一愕,眺望前面,遠處偶有兩三點早亮的燈光,在那裡搖曳,分明君山相距還遠。
回顧身後,嶽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四周所有的就隻有水,一片黑茫茫的水,和逐漸洶湧的波浪。
低頭下看,舟内八個彪形大漢,俱是一式豎槳不動,隻剩下這隻窄長的“浪裡鑽”,在那裡汩汩地随着風浪在波動。
夏心甯再看船尾,隻見經澄之正緩緩地從舵位上站起來,臉上仍然是那麼平靜,夏心甯不覺拱手問道:“請問經兄!此去君山尚有多遠?” 經澄之站在船梢答道:“不遠!前面燈火搖曳,便是君山。
” 夏心甯又問道:“既然前去不遠,我們為何……” 夏心甯發覺自己似乎是有點責問的語氣,立即半途将話停了下來。
經澄之忽然露出一絲微笑,兩邊嘴角微微向下一撇,帶着有一點得意的意味說道:“你是奇怪我們為何半途停而不前是麼?那是因為我在半途之中,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要向夏兄請教明白,而這個問題又無法使我到達君山再問,所以,隻好耽擱一點時間,先來向夏兄請教。
” 夏心甯一聽,不覺大為愕然,要有任何問題,何不等到君山再問?如此停舟湖心,豈不是有些強迫的意思麼? 夏心甯一想到這裡,臉色一沉,立即說道:“經兄既然如此迫不及待,就請問來,小弟洗耳恭聽。
” 經澄之微笑着說道:“請問夏兄,你前來君山究竟是為了何事?” 夏心甯勃然大怒,朗聲說道:“方才小弟已經說過,此行前來拜訪活華陀古老前輩,經兄如此停舟問話,形同逼問口供,難道這就是勝家莊待客之道麼?” 經澄之依然沒有動怒,含着微笑說道:“請勿動怒!我還沒有請教清楚,夏兄前來尋找古老前輩,又究竟為了何事?” 夏心甯此時有一種被騙上當的感覺,怒極而笑,哈哈一聲,指着經澄之說道:“本來話無不可對人言,不過像你這樣問話,縱然是一啟口之間的事,我也不屑于告訴你。
經澄之!我夏某不過是乘搭你的便舟,不是你的階下囚,不能容你如此詢問。
如果你不前去君山,請你掉轉回頭,嶽陽樓下多的是樓船,可以任我搭乘。
” 經澄之忽然也哈哈一笑說道:“怎麼?你已經知難而退了麼?不過既然來到此地,要讓你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否則要來就來,要走就走,君山豈不是成了宵小猖獗之地麼?” 夏心甯大怒,厲聲喝道:“經澄之!你滿口胡言說些什麼?你若再要如此胡言亂語,就休怪我傷了和氣。
” 經澄之說道:“隻要你能說出前來君山所為何事,那才真正是不傷和氣的根本之道。
” 夏心甯喝道:“我到君山前來拜見古老前輩為的何事,與你經澄之何幹?為何要你來問?” 經澄之突然長笑一聲,身形一閃,就在這隻“浪裡鑽”上,倏地向前欺身三尺,右手一擡,伸手向前一抓,閃電出招,抓向夏心甯的左臂。
夏心甯一見果然動起手來了,舟上地方窄小,閃避不開,隻見他左肘突然向下一壓,右掌反腕向上一迎,掌刃削向經澄之的脈門,右手一圈,倏又一翻,向前拍出一掌,拍向經澄之的左脅。
經澄之微微冷笑,哼了一聲,縮掌吸胸,盤肘上點“七坎”,落步下攻“三蕉”,上下兩招,分進合擊。
夏心甯腳下自然地一滑,巧妙無比地閃開對方一腳,遽又二指疾伸,點向緻命的“鎖喉”。
這樣一閃一攻,都運用得恰到好處,經澄之脫口贊了一聲:“來得好!” 人随着向後一撤,又回到原來的舵位上。
向夏心甯點頭說道:“果然不錯!怪不得膽敢單人隻影,前來君山搗鬼,隻不過你的膽氣雖大,智慧卻是有限,試想就憑你這點微末道行,就能在勝家莊生事麼?” 夏心甯一聽對方口口聲聲說他是别具用心前來君山,知道此時已經是百口莫辯,再向他說明,也是白費力氣,而且,在這種情形之下,任何一個稍有點性情的人,也不能接受對方這樣無理強逼,也決不會再去向之解說。
但是,夏心甯心裡也明白,小舟此刻是停在湖心,四周都是水茫茫的一片,要是對方在水裡弄什麼手腳,夏心甯隻有束手就縛的份兒。
此時此地,夏心甯的心裡隻有一個想法:“先下手為強,我一定要先發制人。
” 意念如此一決,突然一拔長劍,脫手一招“九疑中伏”,劍身大顫,化出十數朵劍花,向經澄之迎頭罩去。
這一招“九疑中伏”是九疑劍法中最具攻擊性的一招狠招,劍劍似虛,劍劍似實,使人猶豫在閃避與招架之間,便要折于這一招劍法之下。
夏心甯存心一招得手,于是出手便是絕招。
經澄之乍一見時,脫口“咦”了一下,随着一個哈哈,人像一條飛魚,嗖地一聲,躍于湖中,頃刻沒于那一片黑茫茫的湖水之中。
夏心甯沒有料到對方竟然不還手、不招架,一下就閃墜到湖中,不用說,就憑經澄之方才那樣悠然躍身入湖看來,必然是水中能手。
如今他一下湖,事情就比自己所想的要糟得多了。
夏心甯總算是臨危不亂,一招未得手,立即霍然一翻,站在船尾,納劍入鞘,朗聲向那八個掌槳的大漢說道:“請各位即刻揮槳劃船,我們彼此本來無仇無怨,用不着再傷和氣。
” 那八個大漢,宛如耳聾一般,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夏心甯知道他們不動手,自己是毫無辦法可行,當時右掌一擡,掌心扣足十成真力,朗聲喝道:“你們有誰自信能接下我這一掌,否則你們可以想到違抗的後果。
” 他說到此地,凝氣翻腕,開掌吐聲,對準着船梢湖面上,淩空劈出一掌。
掌風剛剛脫手,隻見湖水咕咚一聲,頓時被擊成一個深達一尺餘的大洞,四周水花飛濺七八尺有餘。
夏心甯這樣劈空一掌,舟中兩旁坐的那八個大漢,并沒有反應,倒是這隻小舟,突然被這水浪一激,掌風反彈之力,破浪迎風,頓時向前沖了兩三丈遠。
夏心甯見狀心裡一怔,俄而恍然大喜,暗忖道:“我何不用一連串的劈空掌力,催舟前行?雖然這樣消耗真力太多,但是總比幹耗在此地為妙。
” 他意念一決,轉身站到船梢,擡掌作勢,正要開始連續發掌,突然,身後咕咚、咕咚……一連好幾聲,但覺得舟身一輕,微微地搖晃了幾下,等他回頭看時,舟上分列而坐的八個大漢,都已經飄到湖中,頃刻之間,去得無影無蹤。
夏心甯心知不妙,但是,他仍然作最後的努力,他要仰仗自己的掌力催舟,脫離開他們水下弄鬼的範圍。
正在他揚掌拍出一掌劈空掌力的時候,忽然水中嗖地一下,水淋淋地冒出半截人身,停在小舟之旁不遠,笑哈哈地對夏心甯說道:“你不自量力,偏要到君山來搗鬼生事,隻好請你暫時委屈一下了。
” 夏心甯此時真痛恨經澄之這種惡意栽誣的行為,當時将心一橫,閃電将衣襟一掀,右手一揚,大喝一聲:“惡賊!看箭!” 九疑山的“五五梅花銀星飛箭”非比尋常,是靈叟費南翁最傑出的暗器,一經出手,就鮮能躲閃得開。
經澄之一見他衣襟一掀,心知不好,立即就有一蓬銀星閃電飛來。
經澄之一扭身飛閃到五六尺之外,可是已經遲一瞬,叭地一下,左肩上已經中了一隻小箭,勁道極強,深入肩骨,若不是閃避得快,對消了一點力量,恐怕已經透穿而過了。
經澄之無視于肩頭的流血,冷冷地對夏心甯說道:“姓夏的!本來我還準備留你一條活命,現在我要讓你在洞庭湖内喂魚蝦。
” 他說着話一扭身,頃刻沒于水内。
夏心甯此時站在船上,已經沒有了主意,眼見得那小舟不停地滴滴溜溜打轉,而手足無措。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嘩地一聲,水下面突然出現兩三個人,齊聲大喝:“下吧!” 頓時隻覺得小舟一側,夏心甯随着一個翻身,跌落到湖中。
他隻感覺到一陣湖水清涼之後,便失去了知覺。
等他醒來之後,首先發現的,便是渾身上下都已經被一根筋繩捆着,沒有一點掙紮的餘地。
他再回眼四顧,原來他又置身在那隻“浪裡鑽”的小舟上。
八個大漢如飛的揮動木槳,小舟迎着風浪,飛也似的向前駛行。
經澄之依然是那件青衫,看去好像沒有濕,嘴角露着一點笑意,望着夏心甯點點頭說道:“姓夏的!有道是:虎無傷人意,人倒有害虎心。
你這一箭,是我經澄之有生以來第一次身受,就憑你這一箭,再加上你存心不良來到君山,我再也不能饒你。
” 夏心甯此時心裡突然有一個奇怪的想法:“活華陀古照文為什麼要約我在洞庭君山和我相會?照這位姓經的行為看來,君山勝家莊不一定是個值得欽佩的地方。
” 他睥睨了經澄之一眼,也為自己産生一點悲哀,葬身在洞庭湖,是他所未能料及,也是他未能心甘的事。
經澄然忽然一擡手,八個大漢又一齊豎起木槳,任憑小舟在慢慢地飄流中停頓下來。
這時候經澄之雙手一把抓住夏心甯,高舉過頭,笑嘻嘻地說道:“姓夏的!你能葬身在這樣的名湖之中,總是你的幸運。
” 說罷脫手一扔,将夏心甯抛出好幾丈遠,撲通一聲,水花四濺,夏心甯落身水裡。
這次夏心甯自知必死,反倒心情平靜,沒有方才那種驚慌之意,所以,當他落身到湖裡的時候,他居然還保持了一段時期的清醒。
他隐約聽到經澄之一陣呵呵大笑聲,以及他吆喝催舟的聲音。
他也聽到一陣橹杈咿唔之聲,也仿佛看到一陣火光,反映到水裡現出一陣光亮。
此後,他就一切茫然了! 他仿佛自己的身子向下沉,又仿佛向上飄、向上飄…… 他不再寒冷,仿佛湖水也變得溫暖了,一陣熱騰騰的熱氣,蒙上他的臉,他貪婪地長長吸了一口氣,頓時仿佛有一股熱流,滑溜溜地一直流到丹田。
這時候,他才忍不住哼了一聲,那不是痛苦的呻吟,而是在極端難過的情形之下,轉向舒适的一種自然的呼聲。
就在他這一聲低哼脫口而出之後,他立即聽到一陣莺聲燕語,亂糟糟地有人說道:“快去回禀少莊主!這人已經醒來了!” 夏心甯這才仿佛一下回到清醒的境界,心裡一震,閃電想道:“是了!想必我是被人從湖中救了上來。
天見憐!合該我命不當絕。
” 這時候,他又聽到許多人七嘴八舌地叫:“少莊主來了!少莊主來了!” 随着一陣步履細碎之聲,方才那些嘈雜的人聲,都立即歸于甯靜。
夏心甯忍不住睜開眼睛一看。
但見一陣光芒耀目,使他幾乎睜不開眼睛。
但是,他卻适時的一個翻身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