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結怨苗疆客 邂逢活華陀

關燈
撥“五五梅花銀星飛箭”,無一不被冷三公那飄動的身法,閃避得不沾絲毫,而且一點也沒有拖泥帶水的現象。

     夏心甯站在那裡呆住了,他自問“九旋劍法”已經深得外公的真傳,尤其是在自己假想中攻招,較之真正動手過招,更要得心應手,竟對這個身法毫無辦法,甚至于沒有一點威脅,這種身法一旦用來對付敵人,豈不是可以在任何情形之下,都可以安然而自保麼? 正是夏心甯如此思潮如湧,驚歎不已之際,突然隻見冷三公挺身一旋而起,人從潭水上面翩然而起一丈,再悠悠地回到夏心甯身邊,笑呵呵地向夏心甯問道:“小子!你在此地發呆,可曾看到什麼沒有?” 夏心甯答道:“老前輩方才在潭水上面起舞,那是一種罕世少見的奇妙身法,晚輩真是看得呆了。

    ” 冷三公一聽夏心甯如此一說,臉上笑容一收,頗有贊許之意地“哼”了一聲,接着又問道:“小子!你既然知道這是一種奇妙的身法,你也看了這麼久,不知你究竟記下了多少?” 夏心甯真沒有想到冷三公會有如此一問,心裡一震,但是,他立即在心裡回憶了一遍。

    因為他曾經先後用各種招式攻了三四十招,反反複複地看到相同的身法,有一十二種,每種身法又有兩種姿态。

    他看得仔細,所以也記得清楚。

    當時他遲疑了一會,沒有立即回答。

     冷三公頓時有無限失望之意,廢然長歎一聲說道:“小子!難道你連一點也沒有記下來麼?” 夏心甯這才回過神來,嗫嚅地說道:“晚輩愚魯笨拙,隻能記下一十二招二十四式不同的身法。

    ” 冷三公本已極端失望,此時一聽夏心甯如此一說,霍然一震,幾乎跳了起來,瞪大眼睛問道:“小子!你說什麼?你說已經記下了多少?” 夏心甯依然含有歉意地說道:“晚輩雖然記下一十二招二十四式,但是,還未盡然記得十分清楚。

    ” 冷三公當時長長地松了一口氣,伸手一拍夏心甯的肩頭,大聲說道:“這樣說來,還是老夫看走了眼,果然!果然!我正奇怪靈叟的外孫為何如此笨拙,原來是老夫自己識人不深。

    慚愧!慚愧!來!來!你且下去在那紅綠木牌之上,依式走一遍看看。

    ” 他說着話,便伸手到石壁的隙中,搬弄了一下,那潭中正在翻騰激蕩的水,漸漸緩慢下來,那二十四塊木牌子雖然照舊往來穿梭随着水流而飄動,但是,飄動的速度,比方才要慢許多。

     夏心甯先向冷三公躬身行禮,說了一句:“晚輩獻醜了。

    ” 禮畢倏地一轉身,藍衫一陣飄動,腳下展開“登萍渡水”的輕功,照準其中一塊紅色木牌落下。

    随即凝神默念,回憶方才所看到的各種姿态步法,在那些紅綠木牌之上,飄忽流動,翩翩起舞。

     夏心甯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分緊張與忙亂,愈到後來,他發覺每一個姿态與身式彼此之間,都有一種連帶的關系,他悟到這一點以後,竟能在每一個身式施展之餘,便能掌握機先,預為迎合下一個姿态與身式。

    如此一來,他飄動飛舞的身形,愈顯得純熟與優美。

     二十四個身式剛一施展完畢,夏心甯反身一掠,一式“倒穿畫堂”,微拽着藍衫,飄回到原來的地方。

     冷三公搶步上前,突然一伸左手,一把抓住夏心甯的手臂,滿臉興奮,大聲嚷道:“小子!真難為你!真難為你!” 夏心甯惶然地連聲說道:“老前輩過誇!還請老前輩指正。

    ” 冷三公這才放下手,呵呵地笑道:“當年老夫與你外公同師習藝之時,自命天賦極高,可是今日一見,才知道後生實在可畏。

    ” 夏心甯抓住一句話立即問道:“老前輩原來與晚輩外公是同門……” 冷三公突然臉色一變,頓時一揮手煩躁地說道:“不說這些,誰叫你問這些事?” 夏心甯被他這種忽怒忽喜的情形,弄得愕然,站在那裡不知道應該如何說話才是。

     冷三公忽然又緩下臉色說道:“這個水潭,是老夫窮數年之功,将山泉從崖下鑿引而來,我鑿了二十四個洞,讓山泉從這二十四個洞孔裡沖出來之後,再随着既定的水槽流動。

     這二十四個洞孔,和二十四道水槽,就是符合各種閃避的身形,融和而成的方位。

    再用二十四塊木牌子在水面上習練。

     小子!你能在看過幾遍之後,熟記無訛,這份天資,是值得自慰。

    ” 冷三公停了一會,又接着說道:“這一套‘流水萍蹤步法’,如果你再能自行體會,仔細地多加熟練,将來你在武林之中,夠你自保而有餘。

    ” 他說完話,又迳自攀登峭壁,回到石洞裡去。

     夏心甯默察了一下那流水的形式,再回味一下方才自己所練過的身法,這才欣然而起,攀上石壁,迅速地回到石洞裡。

     他剛一進洞,就見冷三公左手握了一個鐵盒,右手提了一個很小的布袋,向他說道:“小子!此地你多留無益,你此刻去吧!” 夏心甯一聽他下逐客令,自然不能多作逗留,恭恭敬敬地向冷三公行禮,謝他傳授了“流水萍蹤步法”。

     冷三公忽然笑道:“小子!你沒有學到‘萬象劍法’,是否有些不滿之意?” 夏心甯惶然說道:“晚輩承老前輩青睐,授以絕世無雙的‘流水萍蹤步法’,已是天大之幸,何敢如此不知滿足,再生貪念?” 冷三公笑道:“你小子不生貪念固然應該,我老人家曾經親口許你而不曾履諾,是為不該!雖然說到這中間有我的原因,究竟不能使你完全心平氣靜。

    ” 夏心甯連忙急着辯道:“老前輩!……” 冷三公笑呵呵地搖着手,止住他說下去,然後接着說道:“你聽我說!老夫這裡給你一樣東西,你收藏在身邊,将來有一天遇到一個彈古筝的人,他所彈的曲調也是你聽不懂的,你便将這件東西交給他,向他要求傳你一套天下第一的劍法。

    ” 冷三公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本是笑呵呵的,可是說到後來,臉色變得非常凝重,神情也變得非常莊嚴。

    同時将右手拿的小布袋,交給夏心甯。

     夏心甯恭恭敬敬地接過這個小布袋,小心翼翼地藏在貼身處。

     冷三公又将左手那個小鐵盒子遞給夏心甯,說道:“你那條‘赤火鍊’曾經救了老夫一次,說不定将來還是有用無窮,你帶在身邊,以備急時之需,不過有一點你小子要注意,當‘赤火鍊’蛇吸飽了毒以後,你要立即倒提起來抖它一下,否則,萬一被它咬中一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 究竟什麼程度才算是“赤火鍊”吸飽了毒?冷三公沒有說明,夏心甯也沒有多問,萬密一疏,幾乎為後來釀下大禍。

     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夏心甯接受過“赤火鍊”蛇之後,向冷三公告辭,離開了天柱山飛來峰。

     當他來到山下,回首身後,但見那擎天一柱,高山雲表的飛來峰,心裡對冷三公這位很古怪的老前輩,有一分懷念,也有一分懷疑。

    他明明聽到冷三公自己說出,他與外公靈叟費南翁是同門師兄弟,為何等到問他的時候,不但不承認,而且立即予以嚴顔制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夏心甯肯定的相信,這中間一定有一段曲折的往事,他準備他日返回九疑山,一定要向外公問個明白。

     他放下滿懷起伏的思潮,登上大路,自己忽然停頓了一下,盤算着:此行究竟往何處去? 他想起九指神通樂德林這位老哥哥,據說是為他找一種有助功力的藥,遠下南疆,雖然分手之時,彼此約定明年元宵節,在泰山玉皇頂見面,但是,現在正是沒有事情,何不趁此機會,跑一趟南疆。

     但是,轉而一念:“在飛來峰上捉‘赤火鍊’的時候,遇到那位活華陀古照文,承他慨然贈送‘赤火鍊’。

    如今‘赤火鍊’已經解除了冷三公的劇毒,我自然應該立即趕到洞庭君山去,找這位武林名醫,将這條‘赤火鍊’還給他,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 兩途相較,夏心甯決定先到洞庭君山,去拜會活華陀古照文。

     從安徽境内的天柱山,到洞庭君山,水陸兼途,相去何止千裡?不過千裡雖遙,關山阻隔,在萍蹤四海,浪迹江湖的人看來,也算不得是一件大事。

     當下夏心甯一騎上道,沿途觀賞風光,也不消多少時日,便到了名聞宇内的嶽陽樓上,面對着浩瀚汪洋,一望無際的八百裡洞庭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是凡名勝古迹,如果有一則傳奇的故事,或者有過許多名人的詠哦歌頌,便會流傳人口,遠播盛名。

     據說昔日呂純陽曾有如此詩句:“三過嶽陽人不識,朗吟飛越洞庭湖。

    ” 因此,洞庭湖成了名湖,嶽陽樓成了名勝。

    這都是閑話。

    且說夏心甯這日到了嶽陽樓,登臨遠眺,但見水波粼粼,白浪細細,遠處幾點漁帆,點綴着浩瀚的湖面上,數隻白鹳,翺翔在白雲與碧水之間,遠處青螺一點,君山在望,真是一幅美極的大筆丹青,真不愧是名湖名勝。

     夏心甯在嶽陽樓上浏覽之餘,心情為之豁然!但是,一時還不知道此去君山,應該怎樣去法?好在為時尚早,趁便進嶽陽城用過午飯,再作商量。

     當下心意已定,便在嶽陽城内選了一家酒樓,叫了三五味小菜,要了一壺酒,雖然夏心甯不會飲酒,但是人在心情開朗之時,也忍不住要小飲數杯,以助情趣。

     夏心甯淺酌幾杯之後,便招來店夥,随意問道:“此去君山如何走法?” 店夥一聽夏心甯打聽君山,立即改顔恭敬地說道:“小爺要前去君山方便得很,雇一隻小船,趁潮過去,不要多少時間。

    如果你要遇到勝家莊的人,搭乘他那種八匹槳的‘浪裡鑽’又快又安穩。

    ” 夏心甯當時略有奇怪問道:“勝家莊常常有船到嶽陽這邊來麼?” 店夥笑道:“小爺!你既然前去君山,敢情還不知道勝家莊麼?如今江湖上提到君山,就沒有不知道勝家莊的。

    勝家莊每月至少有兩次定期的班船,來到嶽陽。

    ” 夏心甯當時心裡一動,暗忖道:“當初活華陀古照文并沒有說明他在君山何處,照這種情形看來,莫非他就是住在這勝家莊?” 他如此一念轉定,便對店夥說道:“我正是前來拜訪勝家莊的,隻不過是以往沒有來過,如今路途陌生罷了!” 店夥賠笑說道:“這就是了!像小爺這等人才品貌,自然是勝家莊的座上客。

    喏!小爺你可真巧,說着說着,就有勝家莊的人來了。

    ” 夏心甯立即随着店夥的眼光向門口看去,當時不由地心裡一動。

     從門口進來一位年輕人,頭上戴着一頂文生巾,身穿一件青衫,卻又精繡了三道金色的闊邊,走動之間,閃閃有光。

    長眉飛入鬓角,雙睛顧盼有神,面如傅粉,唇若丹朱,生得無比俊秀,潇灑風流。

     店夥輕輕地說道:“這位便是勝家莊的表少爺經澄之經相公,少時小爺過去打個招呼,便可以搭他們的便船過去。

    勝家莊的人,都非常好客,何況小爺又是專程前來拜訪他們呢?” 夏心甯颔首微笑,他等待店夥走後,站起身來,走到那位勝家莊的表少爺經澄之的桌子旁邊,抱拳說道:“兄台請了!小弟夏心甯,冒昧前來打擾經兄雅興。

    ” 那經澄之本來低頭飲酒,無視身旁的一切,這時候突然一擡頭,兩道眼神就如同電光一閃,盯在夏心甯的臉上。

     夏心甯當時不覺心裡一震,閃電一轉暗自忖道:“這個人的眼光怎麼這樣淩厲逼人,而且眼神又是閃動得這麼厲害……” 經澄之注視了一會,這才放下酒杯,站起身來,抱拳說道:“這位夏兄!請恕小弟眼生,但不知有何指教?” 他說着話,随即潇灑地一擡手,讓夏心甯在他對面坐下。

     夏心甯坐下之後,又拱手說道:“經兄少時返回君山時,可否便中容小弟在貴舟得一席容身之地?” 經澄之兩道長眉一掀,微笑說道:“原來是這等事,夏兄隻要不嫌小舟狹窄不便,盡管上船。

    凡是到君山的人,都算是我們的客人,做主人的焉有不歡迎客人的道理。

    ” 說着他露齒輕松的一笑,表現出那種風流倜傥的潇灑風度,但是,夏心甯心裡倒覺得此人有些鋒芒太露,眼神太過活動的感覺。

     就在夏心甯拱手稱謝之餘,經澄之忽然問道:“請問夏兄前往君山有何貴幹?” 夏心甯說道:“小弟是前來拜訪一位武林前輩,久仰勝家莊在武林中的盛譽,但不知這位前輩,是否在勝家莊。

    ” 經澄之顯然有了極大的注意,雙目凝視着夏心甯,關切地追問道:“但不知是哪一位?” 夏心甯說道:“是一位武林名醫,人稱活華陀古照文古老前輩。

    ” 經澄之啊了一聲,眼神裡泛出一種奇異的光芒,稍露即逝,随即平靜得若無其事的搖搖頭說道:“勝家莊往來賓客極多,小弟雖在莊内,平時極少與賓客往還,所以,這位古老前輩究竟是否在莊上,倒無可奉告。

    ” 他停頓了一下,立即又接着問道:“夏兄是與這位古老前輩有約麼?找這位神醫前輩,為了何事?夏兄若便于相告,小弟也可稍盡棉薄,代為打聽。

    ” 夏心甯心裡當時微微一動,他想到關于“赤火鍊”的事,是不是應該告訴他?但是,他一轉念,覺得這件事實在不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