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淩雲雙燕援豹傳柬,镖行群雄深夜求援

關燈
什麼陷阱。

    因此,镖行追趕之際,稍涉顧忌。

    等到镖客繞道上了沙洲,豹黨早已退得無影無蹤了。

     衆镖客立刻在沙洲上分撥列隊,要前後策應着,火速窮追下去。

    智囊姜羽沖忙尋了一株大樹,先登高一望,把長葫蘆似的一座小小沙洲,前後情勢匆匆看明。

    然後他請大衆稍待,先問水手,後向衆人說:“我望見北邊似有帆影,恐怕豹黨又已易陸而航。

    我們不能跟在他們身後,一味後趕;我們應當分撥追抄,可是橫抄的人必須會水。

    并且湖中是不是有豹黨臨時現設的伏樁,他們是否還會藏着大幫的人,我們現在全不知道。

    可是機會稍縱即逝,我們又不能不追。

    諸位高朋,小弟的意思,要請大家協力,分水旱兩路,入湖窮搜。

    我們卻是不免要涉險。

    ……” 大家哄然贊道:“好!我們應當這樣追。

    我們不怕險,我們為朋友義氣來的,怕險誰還會來呢?軍師,我們誰走水路,誰走旱路?”當下立刻分路。

    大家都認為豹黨走得盡管快,此刻也未必離開沙洲,故此隻請幾位武林前輩,率領熟洪澤、知地勢的人和全數會水的镖客,重複登舟,火速地掠湖而去。

    雖說此舉志在追豹,也等于探道。

    唯有沙洲這塊地方,由俞、胡、姜等大批的人趕來。

     當下,水陸并進,急往前追。

    在船上隻留下三兩個镖客,守護着受傷的無明和尚諸人。

    十二金錢俞劍平以下,都不顧勞累,也不怕洲上居民驚訝,一個個拔步趱行,急搜下去。

    洲本不大,隻有六七家漁戶和數處看青的村舍。

    洲心一片片青紗帳,轉望皆綠。

     衆镖客先趕到豹黨登岸處,往灘邊一望,遺迹猶在,人早沒了影。

    又折回北頭,分明看見北岸上,有泊舟的小碼頭;舟既可泊,當然豹黨可由此處逃走了。

    大家立在岸頭,遙望水面,一片汪洋,微見帆影,東一片,西一片,正不知哪一處是豹黨逃走之船。

    俞劍平、胡孟剛一齊望洋興歎,恨恨不已。

    更回望洲心,青紗帳掩映處,似有炊煙,可是看情形,這裡決不像大盜盤據之所。

    這地方太小,且隻有北和南東三處出入口,巨盜實不能在此割據稱雄。

     大家怅望良久,不顧勞乏,隻得往裡搜;先找到土民,試一打聽。

    果然此處隻是水田漁區,常日很太平,并無匪人出沒。

    再打聽剛才可有逃走的一百多人,從此沒過;據土民回答說:“剛才确有一大批争碼頭的人,也不知是在哪裡械鬥來着,剛才倒是奔上此洲。

    看樣子,人數很多,個個鴉雀無聲,急走不休;又好像是打群架,剛亮隊,還沒有交手似的。

    我們不敢湊近了看,怕惹出麻煩。

    後來他們就貼湖邊走了。

    ” 镖客忙問:“你們看見西湖岔,船上失火沒有?”土民答說:“看是看見起火冒煙了,可是誰也沒敢過去看。

    有一個年輕漁人剛跑過去,就被打群架的人硬給擋回來;拿刀動槍的,誰也不敢看了。

    ”據此問答,确知豹黨果然是路過此地,并非借地安窯。

    智囊姜羽沖說道:“不用打聽了,我們趕快地打水路追吧。

    ” 镖行大衆火速地退回,且退且搜索兩旁。

    忽有一個短衣男子,在樹林後一探頭,又縮進去;縮進去,又探出頭來,情形很蹊跷。

    好幾個青年镖客大喝一聲,持刀撲過去。

    沒影兒頭一個趕到,就要往前猛撲。

    隻見那人連連搖手,似無敵意,同時上眼下眼地打量衆人;衆镖客豁剌地将那人圍住。

     沒影兒魏廉、蛇焰箭嶽俊超喝問道:“你是幹什麼的?”這人年約三十多歲,衣衫褴破,分明是窮苦的漁夫,镖客沖來得兇,吓得這人縮成刺猬,連聲說道:“我是老百姓,我是漁船上的。

    你們諸位老爺可是镖行達官麼?”沒影兒喝道:“擡起手來,讓爺們搜搜。

    ” 這人答道:“你老不用搜,我身上有一錠銀子、一封信。

    這信是給镖行老爺們的。

    銀子是我的。

    ”說時,從衣襟下取出一張污穢的信條來。

    另有一錠銀子,他卻緊握在手中不釋,對沒影兒說:“這個字條兒,剛才有一位碼頭上的蔡頭兒,親手交給我的,教我當面遞給海州開镖局子的胡二爺。

    ” 此時衆镖客都走過來,已聽見此人的答話。

    鐵牌手胡孟剛道:“我就姓胡,是誰給我的信?”紙條兒早由沒影兒魏廉搶出,自己先看一眼,忙遞給俞、胡二位镖頭。

     胡孟剛最急躁,忙問漁人:“是什麼樣的人,給你的這封信?什麼長相?”口裡問,眼不閑,早将紙條抓過來,展開疾讀。

    草草一閱,頓足叫罵道:“好豹子,他真就倒打一耙!到底是誰把消息透給官兵的呢?教豹子可捉住詞了!”胡镖頭如瘋了似的,兩眼通紅,不知要咬誰好。

     十二金錢俞劍平接過紙條,見衆人都湊過來看,把漁人遣開,低聲念誦道:“胡镖頭,我與足下無冤無仇;北三河一會,本可當日了結。

    讵奈俞某違約失信,明來較技,暗下辣手;膽敢勾串官兵,陷害幫場之人。

    我友無端被累,所受池魚之殃,恐較足下更甚!足下不過失镖,吾友則已破家傾巢,吾何以對我友耶!胡镖頭,此非我無信,汝勿怨我,請質問令友。

    并煩尊口,轉告令友,今後天長地久,大仇已結,誓所必報。

    我若不能複興吾友已毀之家業,我若不能為彼雪恨複仇,我誓不與俞某并立于天地之間。

    别唉,胡镖頭!請告俞某,從今以後,江南北,山東西,若有大案掀起,即是區區不才報答十二金錢名镖頭妙計鴻施之計也。

    ” 那信下款沒有留名,照樣隻畫着一隻“插翅豹子”,塗抹得亂七八糟。

    看文筆字體,竟非豹子親筆,不知是何人替他寫的。

    這隻是一張毛頭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