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武勝文代豹約期鬥技,俞劍平聞訊驚悉雠友
關燈
小
中
大
全是三四十年前的舊話了。
快馬韓若活着,足有一百多歲了。
咱們說的是現在。
”二馬道:“現在麼,我們雖到過遼東,可沒聽說有這麼個快馬袁。
” 智囊姜羽沖眼盯着青年壯士于錦、趙忠敏,看二人的神情,分明知道,可是智囊當着人不敢問,于是轉臉向俞劍平示意。
俞劍平也不肯問,因為以前曾誤疑過于、趙。
又明知于、趙與飛豹子相識,當然不能率然出口了。
于錦、趙忠敏因衆人以前曾疑他給飛豹子做奸細,後将一封私信當衆打開,衆人疑心頓釋;可是于、趙心中生氣,立即告辭要走。
經俞劍平再三慰解,一場誤會縱得隔過去,于、趙從此恍如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了。
胡孟剛瞪着大眼,看定于錦,也有心要問問;于錦把臉色一沉,露出不屑來。
胡孟剛也噤住了,可是非常暴躁,不住地罵街,罵飛豹子不是東西。
衆人攔他道:“劫镖的是俞镖頭的師兄啊!” 松江三傑說道:“衆位也不必猜議了。
反正俞夫人一到,飛豹子的行藏必無遁形。
現在我們應該怎樣呢?是等俞夫人,還是照舊準時踐約?要是踐約,我們該打點走了。
” 俞劍平遲疑道:“我打算還是準時踐約。
不過,既知飛豹子就是我們袁師兄,不能不多加小心罷了。
這一來,向他讨镖,還得另想措詞的了。
”說時目光一瞬,看了看胡孟剛道:“我要請問袁師兄,我們師門不和,你可以單找我說話,不要連累了朋友。
”俞劍平言下面露怅惘,微有難色;他實在願候妻子到後再去踐約,借此可以知道袁師兄身邊都有些什麼樣的人物。
袁師兄本是一個富家子弟,今于三十年後,忽然做大盜,劫官帑,犯着很重的案,保不定他已步趨下流,受宵小蠱惑,真個投身綠林了。
若能獲知袁師兄三十年來的景況,便可推斷他的劫镖本意,也就可以相機應付了。
俞劍平眼看着胡孟剛、智囊姜羽沖;姜羽沖就眼看着俞劍平,說道:“俞大哥,我們不必猶豫了,我們就這麼辦。
此刻還是徑奔北三河,一面準備踐約,一面等候嫂夫人。
等到了更好;等不到,我們就屆時相機支吾,這是最周全的辦法。
武勝文指定的那個會見場地,我們必須先期看明。
與其派人去,不如俞大哥親自去一趟。
”大家都以為然。
郝穎先道:“索性我們全去吧。
我們在這裡,瞎猜了一會子,未免是議論多,成功少。
”這些武師們嘻笑道:“郝師傅又掉文了。
” 俞、胡、姜三人立即打點,和老少群雄或騎或步,前往北三河。
并派出許多人,把各路卡子上的能手,盡量抽調,請他們一齊集會鬥場。
就是四面的卡子,也往當中縮緊,以北三河、火雲莊為中心,打圈兜擠過來。
現在仍依本議,凡是硬手,各卡子最多隻留一人,其餘一律克期奔赴北三河。
俞、胡并請金槍沈明誼仍辛苦一趟,去催俞夫人;不必再上火雲莊來了,也請她徑赴北三河。
并告訴俞夫人,此間已與飛豹子定期會見,請她速到為妙,無須轉邀能人了。
因這裡急等她來到,好由夫妻二人齊以同門誼氣,向飛豹子索讨镖銀。
商定,镖行群雄又一陣風的奔北三河去了。
這是镖客方面的動靜,火雲莊子母神梭武勝文那邊,把個飛豹子劫镖大盜窩藏在自己家中,也情知事情鬧大,可是他也有他的迫不得已。
他們此時自然更忙;散宴後,人出人進,邀這個,找那個;探這個,窺那個,人人臉上神情緊張,不知秘密的做些什麼。
火雲莊東藥王廟内,還有幾個镖客留連未走。
武勝文這邊不再派人前來窺伺;也不打着鄉團旗号,再來盤诘他們了。
留守镖客自然覺得詫異。
殊不知俞、胡、姜三人策馬一走,這邊潛蹤隐名的飛豹子,和代友延仇的子母神梭,立刻就知道了動靜。
于是由飛豹子起,他們散在各處的黨羽,和那個美青年雄娘子淩雲燕,立刻先一步,也秘密地到了北三河。
十二金錢俞劍平蒙在鼓裡,不深知敵情;飛豹子那邊卻是據明測暗,情形不同。
把俞、胡身邊的動靜,探得巨細皆知,而且俞劍平生平以拳、劍、镖三絕技自負,曾經打遍江南北,未逢敵手;飛豹子今與俞氏定期在北三河相會,好像有點冒險決鬥,決勝負于一旦似的。
其實不然,飛豹子此時早有了必操勝券的把握。
此次往北三河赴會,飛豹子早已斷定,憑自己一支煙杆,必搶上風;就不搶上風,也可以打個平手,自己穩立于不敗之地。
固然,他們師兄弟結隙已有三十年之久。
在這三十年中,飛豹子挾忿争名,苦練拳技,自知功候與日俱增;但是他會苦練,又怎敢擔保俞劍平不會苦練?那麼,飛豹子何以有這十成十的把握,敢和俞氏當衆明鬥呢?萬一失敗,自己又怎麼收場呢? 在起初,飛豹子奮起遼東,乍到江南尋釁時,他确是一股銳氣。
積累了三十年的忿郁不平,真有立即登門,立即交手,立即将俞劍平打倒的氣概。
然後乘勝仰天一笑,說一聲:“到底誰行誰不行?”丢下狂話,拔腳一走;把俞氏的金錢镖旗摘去,從此勒令姓俞的不準再在武林耀武揚威。
…… 飛豹子他确是抱這決心,他的謀士幫手縱然苦谏,他也不聽,他一定要這樣做。
他斬釘截鐵地說:“姓俞的武功,我是深知。
姓俞的自涉江湖,一帆風順;他的功夫就算天好,可是他身處順境,日久也易于擱下。
” 飛豹子又道:“他哪能比我?我飛豹子自闖蕩江湖起,哼,也不說闖蕩江湖起吧,我打由二十七歲,負氣離開丁門,我就沒有經過半天順心的事。
我受盡了折磨、頓挫、辛苦、艱難,人世間的憋氣,挨蹶的滋味,讓我一個人嘗飽了。
我如今整整苦曆三十年,就憑我兩隻胳膊,一顆心膽,闖出長白山半個天下來。
諸位朋友,你們知道我都受了些什麼?你們隻看見我現在一呼百諾,響遍關東了,你們知道我早年都受了些什麼?” 飛豹子虎目怒睜,對手下幫友道:“咱們不說别的,單說功夫吧。
你們看我什麼暗器都會接,都會打,你們可知我怎麼得來的呀?常言說得好,來的容易,去的模糊。
反過來說吧,來的不易,把握的就牢靠,你們全明白這個道理吧!” 飛豹子道:“我為了學打穴,光跑冤枉腿,就走了好幾省,磕了無數的頭,耗了十幾年工夫。
朋友,這‘十幾年’三個字,一張嘴就說出來;你要受受看,别說十幾年,就是十幾個月吧,哈哈!”大眼珠帶着激昂驕豪的神氣來。
他又說道:“我同時學接暗器,學打暗器,這又是十幾年。
一共十六年的苦學,三十年的苦練。
……唉,什麼三十年,簡直一輩子。
你們看,我今年快六十了,我有一天停練沒有?” 袁振武又惡狠狠地說道:“姓俞的他可不然了!人家,哼!人家從在師門,就很得寵;沒出師門,又娶了好老婆。
出了師門,又幹镖行,幹镖行的有同門同派的朋友幫助,又有前輩提拔。
……我姓袁的是什麼?我敢說,一個人的光也沒沾着。
你想呀,我把名字都改了,連姓都差點換過;舊日的朋情友道,我自己全把它剝光。
我從二十七歲起,赤裸裸光杆一個人,幹,幹!……我好比重死另脫生;他比我,他也配!我一步一個苦,人家一步一個順。
人家一個勁的順心、順手、順氣,自然得意已極,就免不了忘掉人世艱難。
我敢說他的功夫練得未必紮實;就紮實,今日也必然早擱下了。
你想,他都成了名镖頭了,他還肯起早晚睡,像我這樣自找罪受,自找苦吃麼。
我敢保他現在必不如我。
……”說罷,虎目一張,把鐵煙袋狠狠一磕,順手又裝上一袋。
(葉批:字字有力!如同鐵口中迸出石來。
) 這是飛豹子初入關的豪語,也是實情。
但他這實情,隻看清一面,就是隻看清他自己這一面,他卻不曉得俞劍平那一面。
在這三十年來,俞劍平也沒一天放松了心,放松了手。
他幹的是镖行,乃是刀尖子生涯;固然憑人緣,靠交情,仍然依仗真實本領。
在這三十年間,俞劍平也和飛豹子一樣,起早睡晚,時刻苦學、苦練,未敢一日稍休。
飛豹子日日教他的門弟子,拿暗器打他自己;俞劍平也日日教他的門弟子打镖、試劍、操手、比拳。
若不然,俞劍平焉能保得住偌大的威名? 飛豹子與俞氏遠隔,一在遼東、一在江南。
飛豹子縱然“知己”,未免“不知彼”。
士别三日,便當刮目,何況三十年的悠久時光!飛豹子的性情剛強,料事稍疏,于是把俞劍平看低了,于是乎險些沒留退步。
快馬韓若活着,足有一百多歲了。
咱們說的是現在。
”二馬道:“現在麼,我們雖到過遼東,可沒聽說有這麼個快馬袁。
” 智囊姜羽沖眼盯着青年壯士于錦、趙忠敏,看二人的神情,分明知道,可是智囊當着人不敢問,于是轉臉向俞劍平示意。
俞劍平也不肯問,因為以前曾誤疑過于、趙。
又明知于、趙與飛豹子相識,當然不能率然出口了。
于錦、趙忠敏因衆人以前曾疑他給飛豹子做奸細,後将一封私信當衆打開,衆人疑心頓釋;可是于、趙心中生氣,立即告辭要走。
經俞劍平再三慰解,一場誤會縱得隔過去,于、趙從此恍如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了。
胡孟剛瞪着大眼,看定于錦,也有心要問問;于錦把臉色一沉,露出不屑來。
胡孟剛也噤住了,可是非常暴躁,不住地罵街,罵飛豹子不是東西。
衆人攔他道:“劫镖的是俞镖頭的師兄啊!” 松江三傑說道:“衆位也不必猜議了。
反正俞夫人一到,飛豹子的行藏必無遁形。
現在我們應該怎樣呢?是等俞夫人,還是照舊準時踐約?要是踐約,我們該打點走了。
” 俞劍平遲疑道:“我打算還是準時踐約。
不過,既知飛豹子就是我們袁師兄,不能不多加小心罷了。
這一來,向他讨镖,還得另想措詞的了。
”說時目光一瞬,看了看胡孟剛道:“我要請問袁師兄,我們師門不和,你可以單找我說話,不要連累了朋友。
”俞劍平言下面露怅惘,微有難色;他實在願候妻子到後再去踐約,借此可以知道袁師兄身邊都有些什麼樣的人物。
袁師兄本是一個富家子弟,今于三十年後,忽然做大盜,劫官帑,犯着很重的案,保不定他已步趨下流,受宵小蠱惑,真個投身綠林了。
若能獲知袁師兄三十年來的景況,便可推斷他的劫镖本意,也就可以相機應付了。
俞劍平眼看着胡孟剛、智囊姜羽沖;姜羽沖就眼看着俞劍平,說道:“俞大哥,我們不必猶豫了,我們就這麼辦。
此刻還是徑奔北三河,一面準備踐約,一面等候嫂夫人。
等到了更好;等不到,我們就屆時相機支吾,這是最周全的辦法。
武勝文指定的那個會見場地,我們必須先期看明。
與其派人去,不如俞大哥親自去一趟。
”大家都以為然。
郝穎先道:“索性我們全去吧。
我們在這裡,瞎猜了一會子,未免是議論多,成功少。
”這些武師們嘻笑道:“郝師傅又掉文了。
” 俞、胡、姜三人立即打點,和老少群雄或騎或步,前往北三河。
并派出許多人,把各路卡子上的能手,盡量抽調,請他們一齊集會鬥場。
就是四面的卡子,也往當中縮緊,以北三河、火雲莊為中心,打圈兜擠過來。
現在仍依本議,凡是硬手,各卡子最多隻留一人,其餘一律克期奔赴北三河。
俞、胡并請金槍沈明誼仍辛苦一趟,去催俞夫人;不必再上火雲莊來了,也請她徑赴北三河。
并告訴俞夫人,此間已與飛豹子定期會見,請她速到為妙,無須轉邀能人了。
因這裡急等她來到,好由夫妻二人齊以同門誼氣,向飛豹子索讨镖銀。
商定,镖行群雄又一陣風的奔北三河去了。
這是镖客方面的動靜,火雲莊子母神梭武勝文那邊,把個飛豹子劫镖大盜窩藏在自己家中,也情知事情鬧大,可是他也有他的迫不得已。
他們此時自然更忙;散宴後,人出人進,邀這個,找那個;探這個,窺那個,人人臉上神情緊張,不知秘密的做些什麼。
火雲莊東藥王廟内,還有幾個镖客留連未走。
武勝文這邊不再派人前來窺伺;也不打着鄉團旗号,再來盤诘他們了。
留守镖客自然覺得詫異。
殊不知俞、胡、姜三人策馬一走,這邊潛蹤隐名的飛豹子,和代友延仇的子母神梭,立刻就知道了動靜。
于是由飛豹子起,他們散在各處的黨羽,和那個美青年雄娘子淩雲燕,立刻先一步,也秘密地到了北三河。
十二金錢俞劍平蒙在鼓裡,不深知敵情;飛豹子那邊卻是據明測暗,情形不同。
把俞、胡身邊的動靜,探得巨細皆知,而且俞劍平生平以拳、劍、镖三絕技自負,曾經打遍江南北,未逢敵手;飛豹子今與俞氏定期在北三河相會,好像有點冒險決鬥,決勝負于一旦似的。
其實不然,飛豹子此時早有了必操勝券的把握。
此次往北三河赴會,飛豹子早已斷定,憑自己一支煙杆,必搶上風;就不搶上風,也可以打個平手,自己穩立于不敗之地。
固然,他們師兄弟結隙已有三十年之久。
在這三十年中,飛豹子挾忿争名,苦練拳技,自知功候與日俱增;但是他會苦練,又怎敢擔保俞劍平不會苦練?那麼,飛豹子何以有這十成十的把握,敢和俞氏當衆明鬥呢?萬一失敗,自己又怎麼收場呢? 在起初,飛豹子奮起遼東,乍到江南尋釁時,他确是一股銳氣。
積累了三十年的忿郁不平,真有立即登門,立即交手,立即将俞劍平打倒的氣概。
然後乘勝仰天一笑,說一聲:“到底誰行誰不行?”丢下狂話,拔腳一走;把俞氏的金錢镖旗摘去,從此勒令姓俞的不準再在武林耀武揚威。
…… 飛豹子他确是抱這決心,他的謀士幫手縱然苦谏,他也不聽,他一定要這樣做。
他斬釘截鐵地說:“姓俞的武功,我是深知。
姓俞的自涉江湖,一帆風順;他的功夫就算天好,可是他身處順境,日久也易于擱下。
” 飛豹子又道:“他哪能比我?我飛豹子自闖蕩江湖起,哼,也不說闖蕩江湖起吧,我打由二十七歲,負氣離開丁門,我就沒有經過半天順心的事。
我受盡了折磨、頓挫、辛苦、艱難,人世間的憋氣,挨蹶的滋味,讓我一個人嘗飽了。
我如今整整苦曆三十年,就憑我兩隻胳膊,一顆心膽,闖出長白山半個天下來。
諸位朋友,你們知道我都受了些什麼?你們隻看見我現在一呼百諾,響遍關東了,你們知道我早年都受了些什麼?” 飛豹子虎目怒睜,對手下幫友道:“咱們不說别的,單說功夫吧。
你們看我什麼暗器都會接,都會打,你們可知我怎麼得來的呀?常言說得好,來的容易,去的模糊。
反過來說吧,來的不易,把握的就牢靠,你們全明白這個道理吧!” 飛豹子道:“我為了學打穴,光跑冤枉腿,就走了好幾省,磕了無數的頭,耗了十幾年工夫。
朋友,這‘十幾年’三個字,一張嘴就說出來;你要受受看,别說十幾年,就是十幾個月吧,哈哈!”大眼珠帶着激昂驕豪的神氣來。
他又說道:“我同時學接暗器,學打暗器,這又是十幾年。
一共十六年的苦學,三十年的苦練。
……唉,什麼三十年,簡直一輩子。
你們看,我今年快六十了,我有一天停練沒有?” 袁振武又惡狠狠地說道:“姓俞的他可不然了!人家,哼!人家從在師門,就很得寵;沒出師門,又娶了好老婆。
出了師門,又幹镖行,幹镖行的有同門同派的朋友幫助,又有前輩提拔。
……我姓袁的是什麼?我敢說,一個人的光也沒沾着。
你想呀,我把名字都改了,連姓都差點換過;舊日的朋情友道,我自己全把它剝光。
我從二十七歲起,赤裸裸光杆一個人,幹,幹!……我好比重死另脫生;他比我,他也配!我一步一個苦,人家一步一個順。
人家一個勁的順心、順手、順氣,自然得意已極,就免不了忘掉人世艱難。
我敢說他的功夫練得未必紮實;就紮實,今日也必然早擱下了。
你想,他都成了名镖頭了,他還肯起早晚睡,像我這樣自找罪受,自找苦吃麼。
我敢保他現在必不如我。
……”說罷,虎目一張,把鐵煙袋狠狠一磕,順手又裝上一袋。
(葉批:字字有力!如同鐵口中迸出石來。
) 這是飛豹子初入關的豪語,也是實情。
但他這實情,隻看清一面,就是隻看清他自己這一面,他卻不曉得俞劍平那一面。
在這三十年來,俞劍平也沒一天放松了心,放松了手。
他幹的是镖行,乃是刀尖子生涯;固然憑人緣,靠交情,仍然依仗真實本領。
在這三十年間,俞劍平也和飛豹子一樣,起早睡晚,時刻苦學、苦練,未敢一日稍休。
飛豹子日日教他的門弟子,拿暗器打他自己;俞劍平也日日教他的門弟子打镖、試劍、操手、比拳。
若不然,俞劍平焉能保得住偌大的威名? 飛豹子與俞氏遠隔,一在遼東、一在江南。
飛豹子縱然“知己”,未免“不知彼”。
士别三日,便當刮目,何況三十年的悠久時光!飛豹子的性情剛強,料事稍疏,于是把俞劍平看低了,于是乎險些沒留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