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創作的幾點思考
關燈
小
中
大
首先,我由衷感謝科羅拉多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和中國現代文化研究所主辦這個會,感謝系主任LaurelRasplicaRodd教授、MadelineSpring教授的支持,感謝研究生院副院長DeanRodneyTaylor代表科羅拉多大學所緻的歡迎辭和大學圖書館館長DeanJamesWilliams的歡迎辭,以及他們所作的各種協助。
還要特别感謝此次會議的召集人葛浩文(HowardGoldblatt)教授和劉再複教授,以及會議的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各位秘書。
感謝各位遠道而來出席這個研讨會,尤其是李澤厚先生和倫敦大學的趙毅衡先生,他們兩位匆匆趕來,一位在會前跌倒,一位在路上扭傷了腳,雖都是小傷,我還是感到十分過意不去,希望兩位盡快痊愈。
關于我的作品讨論會,以前中國大陸曾召開過幾次,但我都沒有參加。
前年我故鄉海甯開了一次“海甯金學研究會成立會”,馮其庸先生、嚴家炎先生去參加了。
去年,杭州大學的學者們也舉行了一次研讨會,提出的論文内容很豐富。
今年春天,雲南省大理州舉行研讨會,嚴家炎教授、作家協會副主席鄧友梅先生、雲南省省委書記令狐安先生(他是金庸小說愛好者,自稱“令狐大俠”)、陳墨先生等都在會上發了言,我隻在開幕式中對參加者表示感謝之後就離開了。
我所以不敢參加,是因為這些會議的題目都叫做“金學研讨會”,題目太漂亮,我不敢接受。
北京的劉夢溪先生曾寫了篇文章說,隻有《紅樓夢》研究可稱“紅學”,其他的都不宜稱“學”。
李白、杜甫的詩篇不夠偉大嗎?但我們從來沒有“李學”、“杜學”。
我很同意他的意見。
這一類讨論會,最早提出的是劉再複先生,那時他在北京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他在一九八八年寫信給我,準備由他們研究所召開一次研讨會。
我失禮得很,沒有積極支持。
隻因為我覺得我寫的小說内容平凡,沒有多大深刻意義,不值得勞動許多學者先生們來研讨。
說到“金學”,萬萬不敢當。
我自己目前還在用功讀書,希望自己學有所成,将來能做一個學者,不敢讓真正的專家學者們來研究我的作品。
香港與台灣出版我小說的出版公司,前幾年計劃出一本叢刊,刊登讨論我小說的文字,想叫做“金學研究”。
我建議改名“金庸茶館”,大家在其中閑談,随便發表意見,現在“金庸茶館”在台灣與香港都已上了internet,讀者們在網上閑談,《中國時報》的副刊每星期刊載一次。
“金庸茶館”是中性的,大概不會惹人反感。
台北有人組織了個讀書會,叫“紙醉金迷會”。
台北金石堂書店中有人發起組織一個讀者會,到香港來旅行,并到我家來訪問,戲稱其名為“拜金團”,那是有點自嘲和開玩笑了,大家嘻嘻哈哈,因此我不感到尴尬,還請他們吃了飯。
這次開會之前,劉再複教授把确定的題目??“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告訴我,這個題目我能接受。
“金庸小說”四個字,符合實際,中性,我寫的确實是小說,不是詩。
再複兄還給我一份與會者的名單,我看到有這麼多的教授、作家、博士、博士侯選人參加,心就動了。
這不是因為給了我面子,而是覺得這麼多學者一定能給我指教,我不應失掉這個機會。
金庸作品正進行第三次修改 我在這裡要向大家透露一個小小的秘密:我的作品正在進行第三次的修改。
全部作品都準備出線裝本,但要在修改之後才出版。
現在我已改定了《書劍恩仇錄》,《碧血劍》正在修改中。
在第三次修改中,我能聽聽大家的指教,特别難得。
例如我在這次會上聽到華東師大李□先生的發言,就很受啟發,對修改《越女劍》一篇短篇就很有幫助。
李□先生說,在吳越之争中,吳國是文化很高的文明之國,而越國則是文化很低的野蠻之國。
越王勾踐為了打敗吳國,使用了許多野蠻卑鄙的手段,勾踐實際上是個卑鄙小人。
卑鄙小人取得成功,這在中國曆史上好像是條規律。
我日後修改《
還要特别感謝此次會議的召集人葛浩文(HowardGoldblatt)教授和劉再複教授,以及會議的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各位秘書。
感謝各位遠道而來出席這個研讨會,尤其是李澤厚先生和倫敦大學的趙毅衡先生,他們兩位匆匆趕來,一位在會前跌倒,一位在路上扭傷了腳,雖都是小傷,我還是感到十分過意不去,希望兩位盡快痊愈。
關于我的作品讨論會,以前中國大陸曾召開過幾次,但我都沒有參加。
前年我故鄉海甯開了一次“海甯金學研究會成立會”,馮其庸先生、嚴家炎先生去參加了。
去年,杭州大學的學者們也舉行了一次研讨會,提出的論文内容很豐富。
今年春天,雲南省大理州舉行研讨會,嚴家炎教授、作家協會副主席鄧友梅先生、雲南省省委書記令狐安先生(他是金庸小說愛好者,自稱“令狐大俠”)、陳墨先生等都在會上發了言,我隻在開幕式中對參加者表示感謝之後就離開了。
我所以不敢參加,是因為這些會議的題目都叫做“金學研讨會”,題目太漂亮,我不敢接受。
北京的劉夢溪先生曾寫了篇文章說,隻有《紅樓夢》研究可稱“紅學”,其他的都不宜稱“學”。
李白、杜甫的詩篇不夠偉大嗎?但我們從來沒有“李學”、“杜學”。
我很同意他的意見。
這一類讨論會,最早提出的是劉再複先生,那時他在北京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他在一九八八年寫信給我,準備由他們研究所召開一次研讨會。
我失禮得很,沒有積極支持。
隻因為我覺得我寫的小說内容平凡,沒有多大深刻意義,不值得勞動許多學者先生們來研讨。
說到“金學”,萬萬不敢當。
我自己目前還在用功讀書,希望自己學有所成,将來能做一個學者,不敢讓真正的專家學者們來研究我的作品。
香港與台灣出版我小說的出版公司,前幾年計劃出一本叢刊,刊登讨論我小說的文字,想叫做“金學研究”。
我建議改名“金庸茶館”,大家在其中閑談,随便發表意見,現在“金庸茶館”在台灣與香港都已上了internet,讀者們在網上閑談,《中國時報》的副刊每星期刊載一次。
“金庸茶館”是中性的,大概不會惹人反感。
台北有人組織了個讀書會,叫“紙醉金迷會”。
台北金石堂書店中有人發起組織一個讀者會,到香港來旅行,并到我家來訪問,戲稱其名為“拜金團”,那是有點自嘲和開玩笑了,大家嘻嘻哈哈,因此我不感到尴尬,還請他們吃了飯。
這次開會之前,劉再複教授把确定的題目??“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告訴我,這個題目我能接受。
“金庸小說”四個字,符合實際,中性,我寫的确實是小說,不是詩。
再複兄還給我一份與會者的名單,我看到有這麼多的教授、作家、博士、博士侯選人參加,心就動了。
這不是因為給了我面子,而是覺得這麼多學者一定能給我指教,我不應失掉這個機會。
金庸作品正進行第三次修改 我在這裡要向大家透露一個小小的秘密:我的作品正在進行第三次的修改。
全部作品都準備出線裝本,但要在修改之後才出版。
現在我已改定了《書劍恩仇錄》,《碧血劍》正在修改中。
在第三次修改中,我能聽聽大家的指教,特别難得。
例如我在這次會上聽到華東師大李□先生的發言,就很受啟發,對修改《越女劍》一篇短篇就很有幫助。
李□先生說,在吳越之争中,吳國是文化很高的文明之國,而越國則是文化很低的野蠻之國。
越王勾踐為了打敗吳國,使用了許多野蠻卑鄙的手段,勾踐實際上是個卑鄙小人。
卑鄙小人取得成功,這在中國曆史上好像是條規律。
我日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