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第四景

關燈
” “這才像話,”薩姆神采奕奕地說,“大家合作。

    對我而言情況很明白,兇手在上周六晚上,或者說周日清晨,溜進卧室想在梨子裡下毒。

    梨子是要給露易莎的,那個人知道她第二天早上會吃。

    當兇手還在房間裡的時候,黑特太太醒過來,做了什麼動作或喊出聲來,兇手一時慌亂就往她的頭打下去,可能根本就沒有意思要殺她,隻是要讓她住口。

    那個老女魔之死,依我看,是意外。

    布魯諾同意我的看法,我看不出有什麼值得懷疑的理由。

    ” “換句話說,”哲瑞·雷恩先生喃喃地說,“你和布魯諾先生都相信,謀殺黑特太太是非蓄意的,是在不可預料的情況下臨時犯罪?” “對。

    ”薩姆說。

     “我完全同意。

    ”布魯諾說。

     “那麼,先生們,”雷恩和氣地說,“你們兩位錯了。

    ” “我——你是什麼意思?”布魯諾質問——一副防禦的态勢。

     “我的意思是這樣。

    我心中毫無疑問,黑特太太被殺是蓄意的,甚至在兇手尚未踏入那間卧房以前,她就已經是陰謀中的受害對象,而且,兇手根本就沒有意思要毒死露易莎·卡比安!” 他們沉默地咀嚼這段話,那兩個人的眼中都充滿疑惑,一副等待解答的表情。

    雷恩平靜而審慎地提供答案。

     “我們先從,”他先在爐火前坐下,沾一口酒之後說,“露易莎·卡比安說起。

    表面上的證據是什麼?從針筒和毒梨子看來,似乎很顯然,二氯化汞是針對露易莎而來——她喜歡水果,而唯一的另一個習慣從同一個碗裡拿水果吃的黑特太太,一般來說并不喜歡水果,特别是讨厭梨子。

    有一隻梨子被下了毒,所以表面上看來,兇手故意選一種他知道露易莎會吃而黑特太太不會吃的水果,這顯然就造成謀取露易莎的性命是主要動機的印象,如你們兩位先生所認定——事實上,這個理論還因為一項事件而愈為加強,就是在此二度陰謀的前兩個月,第一次謀害她性命的陰謀在最後一刻功敗垂成。

    ” “是,先生,”巡官說,“對我來說事實看來如此。

    如果你能證明不是這麼一回事,你就比我厲害。

    ” “我能證明,巡官,”雷恩平靜地回答,“請仔細聽我說,如果兇手期待露易莎·卡比安會吃那顆梨子,那麼你們兩人就說對了。

    但是他真的期待她會去吃那顆毒梨子嗎?” “怎麼,當然了。

    ”布魯諾一臉訝異。

     “抱歉我必須反駁你,可是他并沒有。

    基于下列理由:從一開始我們就可以假定,兇手,無論是家庭的成員或者不是,至少對房子裡最隐秘的細節都一清二楚。

    這個假定是很有根據的,例如說,他知道露易莎每天下午兩點半在餐廳喝蛋酒奶;例如說,他對這座房子清楚到能夠發現顯然沒有其他人曉得的一件事——連接實驗室和卧室的煙囪和壁爐的秘密;例如說,他知道收藏曼陀林琴的确切地點,他當然也對實驗室和裡面的東西十分熟悉。

     “顯然,這些都足以證明,這名罪犯對所有完成他的計劃所需的細節全然知悉。

    現在,如果他知道這些事項,他必須也知道露易莎對她的食物和飲料十分挑剔,因此必須了解她不會吃腐爛或者過熟的水果。

    總之,也沒有多少人會——特别是當裝那隻爛梨子的同一個碗裡還有其他成熟、新鮮、沒有腐壞的同類水果時。

    而且謝林醫生的分析報告中指出,那隻梨子在注射二氯化汞之前就已經腐壞了,由此看來,兇手是刻意用一隻爛梨子下毒。

    ” 他們聽得屏氣凝神,雷恩淡淡一笑,“這個事實不讓你們覺得很奇怪嗎,兩位先生?在我看來這委實太不尋常。

     “現在,你們可能提出異議,可能會說這是意外——房間裡那麼黑,他可能無意間從碗裡拿到一隻爛梨子而不自知。

    甚至這麼講也沒有辦法完全說得通,因為即使隻靠觸摸,也很容易可以分辨水果有沒有腐爛,手指觸在腐爛的果皮上會比較滑溜。

    可是假設我們讓這個說法成立——選到一顆爛梨子純粹是意外,我仍可以證明并非如此。

     “如何證明?事實上,阿布寇太太已經作證,在謀殺案之夜那個下午,她隻放兩顆梨子在水果盅裡,當晚十一點半,史密斯小姐也親眼看到水果盅裡隻有兩顆梨子,而且兩顆都成熟、新鮮、沒有腐爛。

    然而案發後的早晨,我們發現碗裡有三顆梨子。

    結論:一定是兇手放進去第三顆——而且是腐爛的——梨子,既然我們依可信的證詞得知,原來的兩顆梨子都很新鮮。

    因此證明,在一顆爛梨子裡下毒乃是蓄意的行為;也就是說,兇手自行提供他自己的爛梨子,那隻梨子是從外面帶進來的。

     “但是為什麼兇手要刻意帶一顆腐爛的水果到犯罪現場,當他明知有新鮮的同類水果在水果盅裡,而且他陰謀的受害者不會去吃那腐爛的?唯一可能的答案是:他從來就沒有打算要讓她去吃那顆水果,我願意用我的名譽為這段絕無謬誤的辯證邏輯做保證。

    ” 兩位聽衆都沒話說。

     “換句話說,”雷恩接下去講,“你們兩人假定兇手相信露易莎·卡比安會去吃那顆毒梨子是錯的,他知道她不會,而且既然他也一定知道,唯一另一位水果盅的分享人,黑特太太,根本也不可能吃梨子……那麼這整個毒梨子事件就各方面邏輯來看,純粹是一個障眼法,是兇手意圖使警方相信露易莎是兇殺對象所采取的手段。

    ” “慢着,”巡官急忙開口,“假使,如你所說,卡比安那女人不會去吃那顆水果,那麼兇手又如何能期望他的假下毒一定會被發現?” “問得好,薩姆。

    ”地方檢察官說。

     “因為,不管他的動機是什麼,”薩姆繼續說,“除非被人發現,否則他的把戲一點用處也沒有,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雷恩面不改容地回答,“很精明地補充,巡官。

    你說,除非警方發現陰謀者的毒梨子,否則他下毒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如果無人發現梨子被下了毒,就沒有人會知道有人企圖毒害露易莎——而這正是兇手意欲達成地效果。

    ” “非常好。

    有三種可能的管道,兇手可以循之期待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