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的名字叫黑
關燈
小
中
大
自己和自己的榮譽。
有些人則投靠了互相為敵的各個小王子和總督,開始在他們手下繪制一些巴掌大小的書籍,其中最多也隻有三五頁插圖。
到處可見書寫潦草、倉促繪制而成的廉價書本,正好符合那些普通士兵、粗俗帕夏和嬌寵王子們的品味。
” “他們願意為多少錢幹活?”奧斯曼大師問。
“我聽說那麼有名的薩德齊先生為一位烏茲别克騎兵繪制一本《珍奇異獸》,隻拿了四十金币。
我在艾爾祖魯姆一位剛剛東征回來的鄙俗帕夏的營帳裡,看見一本猥亵圖片的畫冊,裡頭包括名家錫亞兀什的作品。
有一些尚未放棄繪畫的大畫師則制作單張圖畫販賣,那些畫甚至不屬于任何一本書,不屬于任何一個故事。
觀察那些單張圖畫時,你不會去考慮它是哪一個故事的哪個場景,你會去欣賞圖畫本身,純粹是為了飽飽眼福。
比如說,你可能稱贊:‘這跟真的馬一模一樣,美極了。
’然後你會基于這點付錢給畫家。
戰争和交媾的圖畫相當搶手。
一場人數衆多的戰鬥場景已經降到了三百銀币,且幾乎沒有人來預訂。
為了賤價吸引買家,有些人幹脆隻在未上膠的粗紙上畫黑白畫,連一絲一毫的顔料都不塗。
” “我有一位極具天賦而極為知足的鍍金師,”奧斯曼大師說,“他筆下的作品非常高雅,因此我們稱呼他為‘高雅先生’。
然而他離開了我們。
已經六天了,到處都找不到他。
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 “怎麼可能會有人想離開這麼一間畫坊,這麼一個溫馨的家呢?”我說。
“蝴蝶、橄榄、鹳鳥與高雅,這四位我從他們學徒時代訓練出來的年輕大師,目前遵照蘇丹陛下的吩咐在家裡工作。
”奧斯曼大師說。
這麼做,表面上是為了讓他們能夠更舒服地繪制畫坊所有人都參與的慶典叙事詩。
這一次,蘇丹并沒有在宮廷内院為他的細密畫師們設置一個特别工作室,而是命令他們在家中進行繪制。
這個安排很可能是為了我姨父的書而下的命令,想到這一點,我陷入了沉思。
奧斯曼大師的話中到底有幾分暗示? “努裡先生,”他叫來一名蒼白而駝背的畫師,“領我們黑大師作一場畫坊‘巡視’!” “巡視”是蘇丹殿下每兩個月一次參觀細密畫家畫室時的例行儀式,有一段振奮人心的時期,蘇丹陛下非常認真注意畫坊裡的活動。
在财務大臣哈茲姆、編年史詩大臣羅克曼,以及畫坊總監奧斯曼大師的陪同下,蘇丹陛下會聽取介紹畫師們正在繪制哪一本書的哪幾頁,誰為哪一頁鍍金、誰為哪一幅圖上色,然後再一個接一個,介紹所有參與人員的工作,包括着色師、格線師、鍍金師,以及心靈手巧的細密畫大師們。
看到他們舉行一場假的儀式讓我很難過,真的“巡視”再也不曾舉辦,因為負責大部分手抄繪本寫作的編年史詩大臣羅克曼大人,如今已年老力衰出不了門了;因為奧斯曼大師時常在一陣盛怒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因為代号為蝴蝶、橄榄、鹳鳥與高雅的四位大師在家裡工作;同時更因為蘇丹陛下在畫坊裡不能再像個孩子般激動起來。
就如許多細密畫家一樣,努裡先生一事無成地老去,不曾充實地享受生活,也沒有專精他的手藝。
不過,他并沒有白白地躬身在工作台前變成駝背:他始終仔細留意畫坊裡發生的一切,留心誰畫了哪一幅精美的圖畫。
我興緻勃勃地第一次欣賞到傳說中的慶典叙事詩,書中描述蘇丹陛下王子們的割禮慶典。
還在波斯時,我就聽過許多關于這個曆時五十二天的割禮慶典故事,全伊斯坦布爾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參加了這一慶典活動,而當時作為紀念這項盛事的這本書籍尚在繪制當中。
翻開我面前的第一幅圖畫,它所描繪的是在已故易蔔拉欣帕夏官邸的涼廊下,世界的保護神蘇丹陛下,正在凝視着下方賽馬場裡的慶典活動,臉上的表情流露出他十分滿足。
他的臉孔,盡管五官沒有細膩到可以讓一個人在衆人中分辨出他來,筆鋒卻極為熟練而充滿敬意。
這幅畫橫跨兩頁,蘇丹殿下在左頁,在他的左邊則是站在圓拱形柱廊裡和窗口的許多大臣、帕夏,以及波斯、鞑靼、法蘭克與威尼斯的使臣。
由于他們不是君王,因而他們的眼睛是倉促而随意畫的,并沒有特别注視什麼,隻是大緻觀望着廣場裡的活動。
稍後,我注意到在其他圖畫中,盡管牆上的裝飾、樹木、屋瓦的風格與顔色有所不同,但位置安排和畫面的結構都是重複的。
等到書法家寫完内文,插畫完成,書本裝訂好後,讀者翻閱書頁時,就會看到蘇丹和受邀而來的人群都站在同樣的位置,以同樣的目光看着同樣的賽馬場,但通過截然不同的色彩,就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慶典活動。
有些人則投靠了互相為敵的各個小王子和總督,開始在他們手下繪制一些巴掌大小的書籍,其中最多也隻有三五頁插圖。
到處可見書寫潦草、倉促繪制而成的廉價書本,正好符合那些普通士兵、粗俗帕夏和嬌寵王子們的品味。
” “他們願意為多少錢幹活?”奧斯曼大師問。
“我聽說那麼有名的薩德齊先生為一位烏茲别克騎兵繪制一本《珍奇異獸》,隻拿了四十金币。
我在艾爾祖魯姆一位剛剛東征回來的鄙俗帕夏的營帳裡,看見一本猥亵圖片的畫冊,裡頭包括名家錫亞兀什的作品。
有一些尚未放棄繪畫的大畫師則制作單張圖畫販賣,那些畫甚至不屬于任何一本書,不屬于任何一個故事。
觀察那些單張圖畫時,你不會去考慮它是哪一個故事的哪個場景,你會去欣賞圖畫本身,純粹是為了飽飽眼福。
比如說,你可能稱贊:‘這跟真的馬一模一樣,美極了。
’然後你會基于這點付錢給畫家。
戰争和交媾的圖畫相當搶手。
一場人數衆多的戰鬥場景已經降到了三百銀币,且幾乎沒有人來預訂。
為了賤價吸引買家,有些人幹脆隻在未上膠的粗紙上畫黑白畫,連一絲一毫的顔料都不塗。
” “我有一位極具天賦而極為知足的鍍金師,”奧斯曼大師說,“他筆下的作品非常高雅,因此我們稱呼他為‘高雅先生’。
然而他離開了我們。
已經六天了,到處都找不到他。
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 “怎麼可能會有人想離開這麼一間畫坊,這麼一個溫馨的家呢?”我說。
“蝴蝶、橄榄、鹳鳥與高雅,這四位我從他們學徒時代訓練出來的年輕大師,目前遵照蘇丹陛下的吩咐在家裡工作。
”奧斯曼大師說。
這麼做,表面上是為了讓他們能夠更舒服地繪制畫坊所有人都參與的慶典叙事詩。
這一次,蘇丹并沒有在宮廷内院為他的細密畫師們設置一個特别工作室,而是命令他們在家中進行繪制。
這個安排很可能是為了我姨父的書而下的命令,想到這一點,我陷入了沉思。
奧斯曼大師的話中到底有幾分暗示? “努裡先生,”他叫來一名蒼白而駝背的畫師,“領我們黑大師作一場畫坊‘巡視’!” “巡視”是蘇丹殿下每兩個月一次參觀細密畫家畫室時的例行儀式,有一段振奮人心的時期,蘇丹陛下非常認真注意畫坊裡的活動。
在财務大臣哈茲姆、編年史詩大臣羅克曼,以及畫坊總監奧斯曼大師的陪同下,蘇丹陛下會聽取介紹畫師們正在繪制哪一本書的哪幾頁,誰為哪一頁鍍金、誰為哪一幅圖上色,然後再一個接一個,介紹所有參與人員的工作,包括着色師、格線師、鍍金師,以及心靈手巧的細密畫大師們。
看到他們舉行一場假的儀式讓我很難過,真的“巡視”再也不曾舉辦,因為負責大部分手抄繪本寫作的編年史詩大臣羅克曼大人,如今已年老力衰出不了門了;因為奧斯曼大師時常在一陣盛怒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因為代号為蝴蝶、橄榄、鹳鳥與高雅的四位大師在家裡工作;同時更因為蘇丹陛下在畫坊裡不能再像個孩子般激動起來。
就如許多細密畫家一樣,努裡先生一事無成地老去,不曾充實地享受生活,也沒有專精他的手藝。
不過,他并沒有白白地躬身在工作台前變成駝背:他始終仔細留意畫坊裡發生的一切,留心誰畫了哪一幅精美的圖畫。
我興緻勃勃地第一次欣賞到傳說中的慶典叙事詩,書中描述蘇丹陛下王子們的割禮慶典。
還在波斯時,我就聽過許多關于這個曆時五十二天的割禮慶典故事,全伊斯坦布爾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參加了這一慶典活動,而當時作為紀念這項盛事的這本書籍尚在繪制當中。
翻開我面前的第一幅圖畫,它所描繪的是在已故易蔔拉欣帕夏官邸的涼廊下,世界的保護神蘇丹陛下,正在凝視着下方賽馬場裡的慶典活動,臉上的表情流露出他十分滿足。
他的臉孔,盡管五官沒有細膩到可以讓一個人在衆人中分辨出他來,筆鋒卻極為熟練而充滿敬意。
這幅畫橫跨兩頁,蘇丹殿下在左頁,在他的左邊則是站在圓拱形柱廊裡和窗口的許多大臣、帕夏,以及波斯、鞑靼、法蘭克與威尼斯的使臣。
由于他們不是君王,因而他們的眼睛是倉促而随意畫的,并沒有特别注視什麼,隻是大緻觀望着廣場裡的活動。
稍後,我注意到在其他圖畫中,盡管牆上的裝飾、樹木、屋瓦的風格與顔色有所不同,但位置安排和畫面的結構都是重複的。
等到書法家寫完内文,插畫完成,書本裝訂好後,讀者翻閱書頁時,就會看到蘇丹和受邀而來的人群都站在同樣的位置,以同樣的目光看着同樣的賽馬場,但通過截然不同的色彩,就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慶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