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名字叫黑
關燈
小
中
大
離開我從小生長的城市伊斯坦布爾十二年後,我像個夢遊者般再度歸來。
“土地召喚他回來。
”他們這麼形容快死的人,就我的情況而言,是死亡召喚了我。
初抵舊地時,我以為這裡隻有死亡;之後,我也遇見了愛情。
隻不過那時,我重回故土,如同我對曾經居住過的這個城市的記憶一樣,愛情是一段遙遠而早已忘卻的過去。
十二年前,就是在伊斯坦布爾,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我的姨表妹。
離開伊斯坦布爾僅僅四年之後,當我走遍波斯國那廣袤無垠的大草原、積雪覆蓋的山脈、哀傷憂愁的城市,遞送信件并收集稅款時,我發現,我已漸漸淡忘了留在伊斯坦布爾的小戀人的面容。
驚恐中,我努力地試圖記起她,但終究發現,無論你多麼愛她,人是會漸漸地忘卻那張久未見面的面孔的。
在東方,當帕夏的秘書、受帕夏之命東奔西跑度過的第六年,我已明白我幻想中的面孔已不再是我留在伊斯坦布爾的戀人的臉了。
之後,到了第八年的時候,我再次忘記了自己在第六年時心中誤認的那張臉,于是又編織出了一張截然不同的面孔。
到了第十二年,我以三十六歲的年紀回到這座城市時,痛苦地察覺我早已如此這般地把我戀人的容顔忘卻了。
十二年中,我的許多朋友、親戚和街區的熟人都已相繼死去。
我前往俯瞰金角灣的墓園探視,為母親及那些在我離開時過世的叔伯們禱告。
泥土的氣味混入我的回憶。
母親的墳墓旁,有人打破了一隻陶水罐,不知道為什麼,望着地上的碎片,我哭了起來。
我是為死去的人流淚嗎?還是因為十多年之後,我奇怪地發現自己仍然隻是在生命的開端?或者相反,是因為我已經感到自己已來到了人生旅途的終點?我不知道。
雪輕柔地落下,我失神地望着東飄西蕩的雪花,腦中昏亂地想像自己生命的種種,以緻迷了路,沒有注意到墓園的陰暗角落裡,一隻黑狗正盯着我瞧。
淚水止息後,我擦淨鼻子。
離開墓園時,我看見那隻黑狗沖我友善地搖着尾巴。
再後來,我租下了一位我父親一脈的親戚以前住過的房子,在城中安頓了下來。
女房東把我當作了她在戰場上被薩法維王朝士兵殺死的兒子,要幫我打掃房間并為我做飯。
就好像我不是安頓在伊斯坦布爾,而是臨時在世界另一個盡頭的某座阿拉伯城市,想要知道城市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似的我上了街,心滿意足地走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知道是馬路變得比以前窄了,還是我覺得是如此?在某些地方,道路擠在緊緊相鄰的房屋之間,我得貼着牆壁和大門走,才不會被滿載貨物的馬匹撞上。
城裡多了許多有錢人,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
我看見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如同一座堡壘,由高傲的馬匹拉着,就連在阿拉伯或波斯也找不到這樣的車。
在“焚毀的石柱”附近,我看到幾個衣衫褴褛的讨厭乞丐擠成一堆,四周飄散着從雞販市場傳出的臭氣。
其中一個瞎子空瞪着落下的雪花微笑着。
如果有人告訴我,伊斯坦布爾以前是個較為貧窮、狹小、快樂的城市,我大概不會相信,但我的内心正是這麼對我說的。
盡管我戀人的房子仍在原處,坐落在菩提樹和栗樹當中,但待我敲門詢問後,才知道屋子的主人已經換了。
我得知戀人的母親,我的阿姨,已經去世,而姨父和他的女兒皆已搬走。
從應門的人口中,我得知她們遭受了某種厄運。
這些人絲毫沒有察覺自己如何殘忍地傷透了你的心,摧毀了你的夢想。
我現在不想将這一切描述給你們聽,但我想告訴你們,當回憶起舊日花園裡菩提枝丫上垂懸着一根根小指粗細的冰柱,而夏日裡則是青蔥翠綠、陽光普照時,我看到如今這個花園充滿苦痛、積雪而疏于照顧,此情此景能讓人聯想到的,隻有死亡。
從姨父寄到大布裡士的一封信中,我已經得知了一些親戚們的遭遇。
信中他邀請我回到伊斯坦布爾,說他正在為蘇丹殿下編纂一本秘密書籍,而他需要我的幫助。
他聽說我在大布裡士時,有一段時間曾為奧斯曼的帕夏們、地方官員及伊斯坦布爾的客戶們制作書本。
伊斯坦布爾的客戶會付現金下訂單委托編寫手稿,我做的就是拿這筆錢到附近城市裡尋找那些雖對戰争和奧斯曼士兵不滿,但沒有投奔加茲溫或其他波斯城市的細密畫家及書法家,請這些身無分文、懷才不遇的大師們撰寫、繪畫并裝訂成書,再找人把完成的書送回伊斯坦布爾。
要不是年少時姨父灌輸我對繪畫與精緻書本的熱愛,我絕不可能有機會從事這項職業。
在我姨父曾經居住過一段時間的街道,一頭通往市場,在這街頭,有一位技藝精湛的理發師,他還在那家店裡,還在同樣的鏡子、剃刀、水罐和肥皂刷之間。
我們
“土地召喚他回來。
”他們這麼形容快死的人,就我的情況而言,是死亡召喚了我。
初抵舊地時,我以為這裡隻有死亡;之後,我也遇見了愛情。
隻不過那時,我重回故土,如同我對曾經居住過的這個城市的記憶一樣,愛情是一段遙遠而早已忘卻的過去。
十二年前,就是在伊斯坦布爾,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我的姨表妹。
離開伊斯坦布爾僅僅四年之後,當我走遍波斯國那廣袤無垠的大草原、積雪覆蓋的山脈、哀傷憂愁的城市,遞送信件并收集稅款時,我發現,我已漸漸淡忘了留在伊斯坦布爾的小戀人的面容。
驚恐中,我努力地試圖記起她,但終究發現,無論你多麼愛她,人是會漸漸地忘卻那張久未見面的面孔的。
在東方,當帕夏的秘書、受帕夏之命東奔西跑度過的第六年,我已明白我幻想中的面孔已不再是我留在伊斯坦布爾的戀人的臉了。
之後,到了第八年的時候,我再次忘記了自己在第六年時心中誤認的那張臉,于是又編織出了一張截然不同的面孔。
到了第十二年,我以三十六歲的年紀回到這座城市時,痛苦地察覺我早已如此這般地把我戀人的容顔忘卻了。
十二年中,我的許多朋友、親戚和街區的熟人都已相繼死去。
我前往俯瞰金角灣的墓園探視,為母親及那些在我離開時過世的叔伯們禱告。
泥土的氣味混入我的回憶。
母親的墳墓旁,有人打破了一隻陶水罐,不知道為什麼,望着地上的碎片,我哭了起來。
我是為死去的人流淚嗎?還是因為十多年之後,我奇怪地發現自己仍然隻是在生命的開端?或者相反,是因為我已經感到自己已來到了人生旅途的終點?我不知道。
雪輕柔地落下,我失神地望着東飄西蕩的雪花,腦中昏亂地想像自己生命的種種,以緻迷了路,沒有注意到墓園的陰暗角落裡,一隻黑狗正盯着我瞧。
淚水止息後,我擦淨鼻子。
離開墓園時,我看見那隻黑狗沖我友善地搖着尾巴。
再後來,我租下了一位我父親一脈的親戚以前住過的房子,在城中安頓了下來。
女房東把我當作了她在戰場上被薩法維王朝士兵殺死的兒子,要幫我打掃房間并為我做飯。
就好像我不是安頓在伊斯坦布爾,而是臨時在世界另一個盡頭的某座阿拉伯城市,想要知道城市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似的我上了街,心滿意足地走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知道是馬路變得比以前窄了,還是我覺得是如此?在某些地方,道路擠在緊緊相鄰的房屋之間,我得貼着牆壁和大門走,才不會被滿載貨物的馬匹撞上。
城裡多了許多有錢人,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
我看見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如同一座堡壘,由高傲的馬匹拉着,就連在阿拉伯或波斯也找不到這樣的車。
在“焚毀的石柱”附近,我看到幾個衣衫褴褛的讨厭乞丐擠成一堆,四周飄散着從雞販市場傳出的臭氣。
其中一個瞎子空瞪着落下的雪花微笑着。
如果有人告訴我,伊斯坦布爾以前是個較為貧窮、狹小、快樂的城市,我大概不會相信,但我的内心正是這麼對我說的。
盡管我戀人的房子仍在原處,坐落在菩提樹和栗樹當中,但待我敲門詢問後,才知道屋子的主人已經換了。
我得知戀人的母親,我的阿姨,已經去世,而姨父和他的女兒皆已搬走。
從應門的人口中,我得知她們遭受了某種厄運。
這些人絲毫沒有察覺自己如何殘忍地傷透了你的心,摧毀了你的夢想。
我現在不想将這一切描述給你們聽,但我想告訴你們,當回憶起舊日花園裡菩提枝丫上垂懸着一根根小指粗細的冰柱,而夏日裡則是青蔥翠綠、陽光普照時,我看到如今這個花園充滿苦痛、積雪而疏于照顧,此情此景能讓人聯想到的,隻有死亡。
從姨父寄到大布裡士的一封信中,我已經得知了一些親戚們的遭遇。
信中他邀請我回到伊斯坦布爾,說他正在為蘇丹殿下編纂一本秘密書籍,而他需要我的幫助。
他聽說我在大布裡士時,有一段時間曾為奧斯曼的帕夏們、地方官員及伊斯坦布爾的客戶們制作書本。
伊斯坦布爾的客戶會付現金下訂單委托編寫手稿,我做的就是拿這筆錢到附近城市裡尋找那些雖對戰争和奧斯曼士兵不滿,但沒有投奔加茲溫或其他波斯城市的細密畫家及書法家,請這些身無分文、懷才不遇的大師們撰寫、繪畫并裝訂成書,再找人把完成的書送回伊斯坦布爾。
要不是年少時姨父灌輸我對繪畫與精緻書本的熱愛,我絕不可能有機會從事這項職業。
在我姨父曾經居住過一段時間的街道,一頭通往市場,在這街頭,有一位技藝精湛的理發師,他還在那家店裡,還在同樣的鏡子、剃刀、水罐和肥皂刷之間。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