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問題。

     窦恩伯格從事醫務工作這些年以能夠跟上醫學的發展從不落伍為榮。

    他下定決心不讓新來的年青人超過,無論是技術方面或是知識方面,他總要走在前面。

    為此他貪婪地廣泛閱讀,直到今天也從不稍辍。

    他訂了許多醫學雜志,有時也投些稿,也經常參加醫學會議,從中吸收一些新知識。

    在他從事醫務工作的早期,分科還不象如今這樣周密,他就已預見到攻下一個專業的必要性。

    他選擇了婦産科,是從沒有後悔過的。

    他時常覺得他的專業有助于他保持年青的心理狀态。

     因此在三十年代中期,當美國醫務專業理事會開始成立時,窦恩伯格就已經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成名了。

    婦産科理事會根據所謂“老資格”條款給了他一個理事免試合格證明。

    這是他一直引以為榮的,這也更促使他努力跟上醫學的前進步伐。

     但是他并不嫌棄青年人。

    如果他認為這個人好,又誠心誠意地工作,他總要想方設法給他幫助,提些建議。

    他很欽佩和尊重歐唐奈。

    他認為這個年青的外科主任是三郡醫院的台柱子。

    随着歐唐奈的改革和醫院工作的改進,他自己的積極性也更加得到了發揮。

     他有好多朋友,有些是他的産科同事,有些是和他風馬牛不相及的人。

     皮爾遜就是屬于後面這種朋友。

    在業務上這兩個人在許多方面的看法并不一樣。

    例如窦恩伯格知道皮爾遜近來讀書不多。

    他估計在某些知識領域裡,這位老病理醫師落後于時代了,在管理方面有昨天會議上揭露的問題。

    盡管如此,這兩個人的交情卻已随着年月而加深。

    窦恩伯格發現在有些醫務會議上常常不知不覺要站在皮爾遜一邊,當私下有人批評病理科的時候,他也常常會為他辯解。

    十天以前在外科死亡讨論會上,窦恩伯格的插話就有給皮爾遜辯護的味道。

    他猜想别人會知道他和約瑟夫之間的密切關系的。

    吉爾·巴列特怎麼說來着:“你是他的朋友;而且他和産科大夫是沒有碴子的。

    ”在此之前,他把這句話都忘了,現在想起來覺得這話裡有刺,有點象一句氣話。

    他覺得有點過意不去。

    巴列特是個好醫生,窦恩伯格暗暗記住,下次見面時要特别對他客氣些,以便補救一下。

     可是他自己的問題怎麼辦?退休好還是不退好?如果退,什麼時候退? 最近盡管他十分注意自己的健康,總覺得有點不勝疲勞之苦。

    雖然他一輩子一直在搞夜間出診工作,最近卻有點象不大容易堅持下去的樣子。

    昨天吃午飯的時候,他曾經聽見皮膚科醫生科什大夫對一個新來的實習醫生說:“你應該參加我們的皮膚科,小夥子。

    我十五年都沒出過夜診。

    ”窦恩伯格和大家一起笑了,可是内心裡卻不免有些羨慕。

     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

    如果他發現自己真的不行了,他決不對付着拖下去。

    目前他還挺好,腦子很清楚,手不顫,眼不花。

    他對自己身體情況的變化十分注意,他準備一旦發現自己有不行的苗頭,就不再猶豫,馬上收拾抽屜回家去。

    他看見許多别的大夫留戀得太久了。

    他決不願意學他們。

     就目前來說,還可以暫時混三個月,以後再考慮這個問題。

     這時他已經把煙絲塞緊了,伸手去拿火柴,剛要劃一根,電話鈴響了。

     他放下了煙鬥和火柴,拿過電話,說:“我是窦恩伯格大夫。

    ”打電話的是他的一個病人。

    她在一小時以前開始感到陣痛。

    現在羊水已經破了。

    這個産婦是二十來歲的年青人,第一胎。

    她在電話裡聲音微弱,有點不接氣,好象在盡量壓制着自己的緊張情緒。

     窦恩伯格象往常一樣平心靜氣地問:“你丈夫在家嗎?” “在家,大夫。

    ” “把東西收拾一下讓他開車把你送到醫院來。

    到這裡以後我馬上來看你。

    ” “好的,大夫。

    ” “告訴你丈夫開車穩當點兒,不要闖紅燈。

    時間還很充裕。

    你瞧着吧。

    ”他可以感覺到就在電話裡說這麼幾句話,已經幫助産婦克服了一些緊張情緒。

    這是他常做的事,他認為這和治療一樣有效。

    但是這時他覺得自己也開始有些緊張,一個新的病例總使他有這種感覺。

    照理,他應該早就失去這種感覺了,從事醫務工作多年以後應該能使你變得無動于衷,沒有什麼感情上的波動才對。

    可是他卻從來沒有變成這樣——也許是因為一直到現在他還對自己的這項工作有着最深的感情的緣故。

     他伸手去拿煙鬥,又改變了主意,立刻拿起了電話。

    他得通知一下産科,他有一個病人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