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這種提法不太好聽,但事實就是這樣的。

     他有時也納悶:那些參加葬儀的人知道不知道經過解剖的屍體裡邊還有多少東西。

    在做完象這樣的解剖以後,可能要好幾個星期才處理内髒器官,要看病理科的工作忙閑而定。

    那時,還要留下内髒器官小的組織标本,長期保存。

     “有沒有例外情況呢?”那個女學生還要接着問下去。

    這回皮爾遜倒沒有煩。

    麥克尼爾心想這是碰上他今天脾氣比較好吧。

    這位老大夫也有好脾氣的時候。

     “有的,”他答道。

    “在沒有進行屍體解剖以前,我們必須首先取得死者家屬的同意。

    有時家屬沒有提什麼條件,象這次這樣。

    那我們就可以檢查整個軀體和頭部。

    另外也可能我們隻得到家屬有條件的同意。

    例如有的家庭可能特别提出要保留顱腔内部完整。

    我們醫院尊重家屬的意見。

    ” “謝謝,大夫。

    ”不管發問的姑娘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現在她似乎已經全明白了。

    但是皮爾遜還沒說完。

     “有時你們也會遇到為了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要求把内髒器官和屍體一起埋葬。

    在那種情況下,我們當然也照辦。

    ” “是天主教堅持這種要求嗎?”另一個姑娘問道。

     “大多數并不,但有些天主教醫院是這樣要求的,那就常會給病理醫生增加一些困難。

    ”在他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他以譏笑的目光瞟了麥克尼爾一眼。

    他倆都明白皮爾遜心裡想的事情。

    城裡一座較大的天主教醫院定了一條規矩:一切解剖出來的器官都要放回屍體殡葬。

    但有時醫院的病理科會耍個小花樣。

    象這座醫院的病理科就常常準備一套備用的内髒。

    每做一次屍體解剖,就用備用的一套填進去,把取出的一套留下慢慢檢查。

    檢查完了以後又留給下一個屍體用。

    因此,這些病理醫師的工作總是先走了一步。

     麥克尼爾知道,皮爾遜雖然不是天主教徒,卻不贊成這種做法。

    不管你對這老頭有什麼看法,這一點他卻是很堅決的。

    他堅持嚴格按照家屬的要求做,一絲不苟。

    有時在填寫屍體解剖單時常用:“限打開腹腔。

    ”他知道有些病理醫生能用切開腹腔這一刀口做完整的屍體解剖。

    有一個人還這樣說過:“打開腹腔,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從内部掏出一切,包括舌頭。

    ”但是,麥克尼爾想,皮爾遜确有這個優點:他決不允許這種做法。

    在三郡醫院,“打開腹腔”的意思就是隻檢查腹部。

     皮爾遜又在聚精會神地檢查着屍體。

     “現在我們繼續檢查……”皮爾遜停住了,注意地往下面看。

    他摸到一把解剖刀,小心撥弄着。

    突然“啊!”了一聲。

     “麥克尼爾!塞登斯!你們看看這個。

    ”皮爾遜閃了閃身,病理科住院醫師先伏在剛才皮爾遜注意的部位上看了看,點點頭。

    原來那覆蓋肺髒的透亮的胸膜已經增厚,并且有了幹酪狀壞死組織。

    這是一個結核病竈。

    是老病竈還是新病竈馬上會弄清楚的。

    他閃開位置讓塞登斯來看。

     “摸摸肺,塞登斯,”皮爾遜說。

    “我猜想你大概可以找到一些證據。

    ”外科住院醫師捏住了肺,用手指摸着。

    馬上摸着了表面下邊的空洞。

    他擡起眼睛看看皮爾遜,點點頭。

    麥克尼爾去拿了病曆,用一把幹淨的解剖刀一頁一頁地翻過去,免得弄髒了它。

     “進院時拍過X光片子嗎?”皮爾遜問。

     住院醫師搖了搖頭。

    “病人當時休克。

    這裡記着沒有做X光檢查。

    ” “我們切開看看。

    ”皮爾遜沖護士們說着走回解剖台。

    他把肺拿到一邊,在一個肺葉中間利索地切了一刀,确實是纖維性空洞型肺結核,已到晚期。

     這個肺已呈馬蜂窩狀,好象在許多連到一起的乒乓球中間切了一刀似的。

    這是一種傳染性的惡性病變,隻有心髒病才比它更快地使人緻死。

     “你們看出來了嗎?”塞登斯回答了皮爾遜的問題。

    “是的。

    看起來在他未死以前,究竟是肺結核還是心髒病先使他緻死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

    ” “我們誰都一樣,到底死于什麼病,總是個沒準的事。

    ”皮爾遜接着對那些小護士講道:“這個人患着晚期肺結核。

    正象剛才塞登斯大夫講的,這個病很快會使他緻死的。

    似乎他本人和他的醫生都不知道他有這個病。

    ”現在皮爾遜脫下了手套和解剖衣。

    塞登斯心想,他的表演結束了,下面該是跑龍套和劇務人員打掃清理了。

    麥克尼爾和他将把那些主要器官放在桶裡,注明病例号碼。

    其餘器官放回屍體,加上填充物,然後再粗略縫上刀口。

     用一支縫棒球的大粗針就行,因為他們開刀的部位将用衣服覆蓋,看不出來。

     屍體将推到停屍房等待殡葬。

     皮爾遜穿上了原來穿着的化驗室的白大衣,點上一支新的雪茄。

    誰都知道皮爾遜還有一個特點。

    他所到之處總扔下顆顆沒吸完的雪茄煙頭。

    一般總是别人給他拾起來扔進煙灰缸。

    他又對小護士們說:“在你們今後工作中總會遇到病人死去的事。

    到那時候,你們就要請死者的最近親屬同意,給病人做屍體解剖。

    有時由醫生出面,有時得由你們出面去講。

    你們有時會遇到一些阻力。

    要一個人同意肢解他們所愛的人,即便這是在他死後,也是困難的。

    這是可以理解的。

    ”皮爾遜說到這兒停住了。

    一時裡,塞登斯覺得對這個老頭子得重新估計一下。

    歸根到底,這個人似乎還不是沒有溫情、沒有人性的人。

     皮爾遜接下去說:“當你們需要一些理由,一些說服别人使他們相信屍體解剖的必要性的理由時,我希望你們記得今天看到的這個情況,拿它作個例子。

    ”他拿雪茄向台子上一指,說:“這個人已經得了很久的肺結核了。

    可能他已經傳染了周圍的人——他的家屬、和他一起工作的人,甚至這座醫院的人。

    如果不做屍體解剖,這些人也可能和這個人一樣,患了肺結核到晚期還沒有發現。

    ”有兩個實習護士不覺從解剖台前往後退了兩步。

     皮爾遜搖搖頭說:“照理這裡沒有傳染的危險。

    肺結核是呼吸系統的病。

    但是因為今天我們發現了這種情況,今後要對和這個人有過密切接觸的人進行觀察。

    幾年之内要作定期檢查。

    ”塞登斯真沒想到,他自己竟被這些話感動了。

    他心裡在想:皮爾遜這些話講得好,而且,他自己也是相信他的這些話的。

    他發現,自己就在這個時候喜歡起這個老頭子了。

     皮爾遜就象猜中了塞登斯的心思一樣,沖着塞登斯看了看,調皮地笑着說:“病理科也有它的勝利的喜悅,塞登斯大夫。

    ”他沖着小護士們點點頭,走了。

    在他的身後,留下一團雪茄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