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當肯特·歐唐奈從外科下樓去院部的時候,從扶梯道一扇開着的窗戶飄進來離三郡醫院隻有兩條街的救主堂鐘塔的報時的鐘聲。

    由于從前鑄造時的毛病,這鐘聲一直是有些走調的。

    歐唐奈不由地擡起手對了對手表。

    這時一幫實習醫生匆匆忙忙從樓上下來,雜亂的腳步踏在樓梯上叮咚作響。

    他主動地讓了讓路。

    實習醫生們一看是醫管會主席,安靜了一些。

    一個一個走過去,尊敬地說:“早安,大夫。

    ”到了二層,歐唐奈站住了,讓一個推着輪椅的護士走過去。

    輪椅上坐着一個大約十歲的小姑娘,一隻眼睛上蒙着繃帶。

    一個婦女,顯然是小姑娘的母親,緊緊跟在旁邊。

     輪椅經過時他沖那護士笑了笑,但記不得她是誰了。

    那推車的護士卻暗自欣賞這位大夫。

    歐唐奈雖然已是四十開外的人了,但還能引起女人的回眸。

     他那高高的身材、挺直的腰闆、寬闊的雙肩、堅強的手臂,基本上還保持着大學時打橄榄球四分衛①時的體态。

    直到如今,在遇到難題或要做出困難的決定時,他還會習慣性地挺起胸,下意識地擺出一副象要阻擋對方球員沖過來截球的架式。

    盡管他有一身發達的筋骨,但行動卻很輕巧。

    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夏天打網球、冬天滑雪——使他一直維持着精力充沛和行動敏捷的特點。

     ①四分衛(Quarterback),橄榄球的球員位置名稱。

     歐唐奈并不是一個很俊俏的人,但他那粗線條的凹凸不平的臉龐(他的鼻子上還帶有一處踢橄榄球時留下的傷痕)卻偏偏常是女人喜愛的男人臉型。

    隻是,他的頭發卻顯示出了他的年歲:不久以前還是烏黑的,現在一下子就有些灰白了。

    就好象在生命的戰鬥中,黑色素突然認輸了,退出了戰鬥。

     歐唐奈忽然聽見後邊有人叫他,馬上停住了腳。

    那是外科的一位高級别的主治醫師比爾·羅弗斯。

     “你好,比爾?”歐唐奈很喜歡羅弗斯。

    這是一位很認真、很可靠、很高明的外科大夫。

    他的外科手術總是排得滿滿的。

    病人很信任他;因為他一向很坦率,有什麼說什麼。

    外科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也都很尊敬他:因為他不但總以自然和愉快的态度指導他們工作,對他們提出中肯的意見,而且能以平等态度待人——這一點并不是其他外科醫生都能做到的。

     他唯一的怪癖——如果能算得上什麼怪癖的話——那就是愛打特别紮眼的花領帶。

    歐唐奈一看見他這位同事今天打的這一條領帶,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

    這條領帶是在紫紅和檸檬黃底色上顯現着青綠色圓圈和大紅花紋的圖案。

    羅弗斯為了他的花領帶,受過不少譏笑。

    神經科的一位大夫最近還說:羅弗斯的領帶代表“表面平靜的火山掩蓋着内在的沸騰着的岩漿,終于在這裡找到了一個噴火口。

    ”羅弗斯并不在意,一笑置之。

    可是今天他似乎有些心事的樣子。

     “肯特,我想找你談談,”羅弗斯說。

     “去我辦公室嗎?”歐唐奈有些驚異。

    除非有什麼重要的事羅弗斯是不會找他的。

     “不用,在這兒說就行。

    肯特,是關于病理室的外科病理回報的事。

    ”他們走到一個窗戶跟前,躲開樓道上的來往行人。

    歐唐奈在想:我正擔心是這個問題呢。

    他對羅弗斯說:“怎麼了,比爾。

    ” “病理回報用的時間太長,長得不象話了。

    ”對這個問題歐唐奈很清楚。

    羅弗斯和其他外科醫生常常做腫瘤手術。

    開出腫瘤以後要給病理醫師皮爾遜大夫化驗。

    病理醫師要作兩項病理研究。

    第一項是在病人還處于麻醉狀态的時候,病理醫師在手術室旁邊的小化驗室裡用顯微鏡作冰凍切片檢查。

    這一檢查産生兩種可能結果,或是“惡性的”,意味着有癌細胞,需要對病人進行擴大根治手術;或是“良性的”,一般意味着把腫瘤切除後不需要再做什麼根治手術。

    如果冰凍切片是“惡性的”,手術就馬上進行。

    如果是“良性的”,外科醫生就可以結束手術,把病人送到麻醉恢複室。

     “冰凍切片沒有耽誤吧?”歐唐奈沒有聽到有什麼耽誤的情況,但還得問問清楚。

     “沒有,”羅弗斯說。

    “如果那個再耽誤,早就有人來向你大喊大叫了。

    是切除後組織切片病理回報的時間太長。

    ” “噢。

    ”歐唐奈拖點時間慢慢思索着。

    照次序應該是這樣的:在冰凍切片做過以後,切除的腫瘤送到病理室,在那裡,技術員準備幾個切片,可以在較好條件下仔細檢查。

    然後由病理醫師做檢查,提出最後意見。

    有時候,一個腫瘤在作冰凍切片時似乎是良性或可疑良性,但到第二次仔細檢查時可能證明為惡性。

    病理醫師在這時改變意見并非不正常現象。

    如果是這樣,就要重新把病人送回手術室進行必要的手術治療。

    因此病理醫師第二次報告的時間性很重要。

    歐唐奈理解這就是羅弗斯不滿的原因。

     羅弗斯接着說:“如果隻是偶爾一次,我是不會提出來的。

    我知道病理科很忙。

    我不是和約瑟夫·皮爾遜過不去。

    可是并不是一次,肯特,總是這樣的。

    ” “比爾,你說說具體情況吧,”歐唐奈說。

    他肯定羅弗斯一定有些具體事例才提這個意見。

     “那好吧。

    上星期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