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緻命的橘核
關燈
小
中
大
我草草翻了一遍我保存的有關1882年至1890年八年間福爾摩斯偵探案的記錄,發現離奇有趣的材料浩如煙海,多如牛毛,真不知道該舍棄哪些,又該選擇哪些。
有些案件已經在報上披露出來,廣為流傳,但是也有些案件不能讓我的朋友盡情發揮他的才能,而這種卓越才能又正是那些報紙非常想要報道的。
還有些案件就像有些沒頭沒尾的故事一樣,使得他無法施展他那非同一般的分析才能,隻能成為有始無終的懸案。
另外還有一些案件,他僅搞清楚了一部分,僅對部分情節做出了推測或臆斷,而缺乏他一向珍視的、準确無誤的邏輯依據。
在這最後的一類案件中,有一個案子情節異常複雜,結局撲朔迷離。
或許真相并非如此,或許從來沒有人知道真相,但我卻不能不把它講出來。
1887年我們經手過一系列案件,有的十分有趣,有的不那麼有趣,我把有關這些案件的記錄都保留了下來。
在這一年全年記錄的标題中,有關于下列案件的記載:"帕拉多爾大廈案";"業餘乞丐集團案"——這個業餘乞丐集團在一家家具商店庫房的地下室裡擁有一個極為奢靡的俱樂部;"美國帆船"索菲·安德森"号失事真相揭秘案";"烏法島上的格賴斯·彼得森案"。
記得在"坎伯韋爾投毒案"裡,福爾摩斯給死者的表上發條時,發現有人在兩小時前已經把表上緊了發條,從而證明在那段時間裡死者已經上床睡了。
這一發現對于偵破案情至關重要。
所有這些案件,也許有朝一日我會把大緻情況告訴讀者,但我現在要講的卻是其中最撲朔迷離、最怪誕的一個。
事情發生在9月下旬。
秋分時節的暴風雨異常猛烈,整整一天秋風秋雨愁煞人,即使堪稱人類文明結晶的倫敦城内,我們也失去了日常從事工作的心情,而不得不承認大自然的偉大和不可抗拒。
大自然是被關進鐵籠裡的未經馴服的猛獸,透過人類文明的栅欄向人類咆哮。
當夜幕降臨時,狂風暴雨也更加猛烈。
風時而大聲呼嘯而過,時而又像從壁爐煙囪裡發出來的嬰兒哭泣聲一樣低沉。
福爾摩斯坐在壁爐的一端,神情憂郁地編制着罪案記錄索引;而我坐在另一端,沉醉于一本克拉克·拉塞爾寫的有關海洋的小說,書寫得着實精彩。
這時屋外狂風怒号,瓢潑大雨漸漸像海浪一樣沖擊大地,和小說的主題遙相呼應,幾乎渾然一體了。
我妻子那時正回娘家探親,所以幾天來我又成為貝克街故居的常客了。
"嘿,"我擡頭望了望福爾摩斯,說:"門鈴在響。
今天晚上會是誰呢?是不是你的哪位朋友呢?" "除了你,我哪兒還有什麼别的朋友?"他回答道,"我并不喜歡有人來拜訪我。
" "那麼,或許是位客戶吧?" "如果是客戶,那麼案情一定很嚴重。
如果不嚴重,這樣的天氣誰還肯出來。
但是我覺得這人更可能是咱們房東太太的好朋友。
" 福爾摩斯猜錯了,因為我聽見過道上響起了腳步聲,接着有人敲門。
他伸手把照亮他的那盞燈轉向空椅子那邊,他肯定客人一定會坐在那裡,然後說:"請進。
" 一個二十二歲左右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他穿着考究,服裝整潔,舉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禮。
他手中的雨傘上滿是雨水,身上穿的長雨衣上的水珠閃閃發亮,看來他一路上飽經風吹雨打。
借着燈光他焦急地四下打量了一番。
這時我發現他臉色蒼白,雙目低垂,像是被某種巨大的憂慮壓得喘不過氣來。
"對不起,"他邊說邊戴上一副金絲夾鼻眼鏡,"希望我沒有給您帶來太大的麻煩!不過我怕我的傘和雨衣把您整潔的房間弄髒了。
" "把您的雨衣和傘交給我,"福爾摩斯說,"把它們挂在鈎子上,一會兒就會幹的。
我猜,您是從西南部來的吧。
" "對,我從霍爾舍姆來。
" "粘在您鞋尖上混合在一起的黏土和白垩土,很清楚地告訴我您是從那裡來的。
" "我是專門來向您求教的。
" "這容易。
" "還想請您幫助我呢。
" "那可能就有些麻煩了。
" "您的大名如雷貫耳,福爾摩斯先生。
我聽普倫德加斯特少校說過您是怎樣幫他擺脫坦克維爾俱樂部醜聞案件的。
" "啊!是的,人家告他玩牌時出老千。
" "他說沒有什麼能難得倒您。
" "太誇張了。
" "他還說您戰無不勝。
" "我也走過四次麥城-三次敗于男人之手,一次敗于一個女人。
" "可是,同您無數次的勝利比起來這不算什麼。
" "是的,總的來說,我還算成功。
" "那麼,對于我的事,您應該也能解決。
" "把您的椅子挪得離壁爐近一些,講一講您的具體情況。
" "這個案子非同尋常。
" "到我這裡來談的案子都不一般。
我這兒快成了最高上訴法院了。
" "可是,先生,我想問您,在您辦過的案子中,有沒有聽說過什麼比我家族中發生的這一連串事故更加神秘、更難解釋?" "我對您要講的事很感興趣,"福爾摩斯說,"請您先告訴我們事情的概況,然後我會把我認為最重要的細節挑出來問您。
" 年輕人把椅子朝前挪了一下,把兩腳伸向爐邊,他的鞋子濕透了。
他說:"我叫約翰·奧彭宵。
我認為,我本人同這一可怕的事件無關。
那是上一代人的遺留問題,為了您對這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得從故事的最開始講起。
我的祖父有兩個兒子——我的伯父依萊亞斯和我父親約瑟夫。
我父親在康文特裡開了一家小工廠,自行車被發明出來後,他擴建了這個工廠,并獲得了奧彭宵防爆車胎的專利權,生意十分紅火,因此即使他後來将工廠出讓了,仍有一筆巨款可以保證他能過上富足的退休生活。
依萊亞斯伯父年輕時僑居美國,在佛羅裡達州開了一個種植園,據說經營得很不錯。
美國内戰期間,他投靠在傑克遜麾下,後來隸屬胡德部下做上校。
南軍統帥羅伯特·李投降後,他退伍還鄉,又回到他的種植園,在那裡又住了三四年。
大約在1869或是1870年,他回到歐洲,在蘇塞克斯郡霍爾舍姆附近買了一小塊地産。
他在美國發了大财,之所以離美返英,是因為他讨厭黑人,也不喜歡共和黨賦予黑人選舉權的做法。
他很怪癖,脾氣兇狠暴躁,發火時,說話極為粗魯,性情又極為孤僻。
他住在霍爾舍姆的這幾年,一直深居簡出,我都不知道他有沒有進過城。
他有一座花園,房子周圍有兩三塊地,可以在那裡鍛煉身體,可他卻往往一連幾個星期都不出家門。
他瘋狂地喝白蘭地,而且煙瘾很大,但他不喜歡社交,拒絕與人交朋友,甚至和自己的同胞弟弟也不交往。
"他并不關心我,實際上,他還是喜歡我的,因為他第一次見到我時,我還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
那是1878年的事,他已回國八九年了。
他央求我父親讓
有些案件已經在報上披露出來,廣為流傳,但是也有些案件不能讓我的朋友盡情發揮他的才能,而這種卓越才能又正是那些報紙非常想要報道的。
還有些案件就像有些沒頭沒尾的故事一樣,使得他無法施展他那非同一般的分析才能,隻能成為有始無終的懸案。
另外還有一些案件,他僅搞清楚了一部分,僅對部分情節做出了推測或臆斷,而缺乏他一向珍視的、準确無誤的邏輯依據。
在這最後的一類案件中,有一個案子情節異常複雜,結局撲朔迷離。
或許真相并非如此,或許從來沒有人知道真相,但我卻不能不把它講出來。
1887年我們經手過一系列案件,有的十分有趣,有的不那麼有趣,我把有關這些案件的記錄都保留了下來。
在這一年全年記錄的标題中,有關于下列案件的記載:"帕拉多爾大廈案";"業餘乞丐集團案"——這個業餘乞丐集團在一家家具商店庫房的地下室裡擁有一個極為奢靡的俱樂部;"美國帆船"索菲·安德森"号失事真相揭秘案";"烏法島上的格賴斯·彼得森案"。
記得在"坎伯韋爾投毒案"裡,福爾摩斯給死者的表上發條時,發現有人在兩小時前已經把表上緊了發條,從而證明在那段時間裡死者已經上床睡了。
這一發現對于偵破案情至關重要。
所有這些案件,也許有朝一日我會把大緻情況告訴讀者,但我現在要講的卻是其中最撲朔迷離、最怪誕的一個。
事情發生在9月下旬。
秋分時節的暴風雨異常猛烈,整整一天秋風秋雨愁煞人,即使堪稱人類文明結晶的倫敦城内,我們也失去了日常從事工作的心情,而不得不承認大自然的偉大和不可抗拒。
大自然是被關進鐵籠裡的未經馴服的猛獸,透過人類文明的栅欄向人類咆哮。
當夜幕降臨時,狂風暴雨也更加猛烈。
風時而大聲呼嘯而過,時而又像從壁爐煙囪裡發出來的嬰兒哭泣聲一樣低沉。
福爾摩斯坐在壁爐的一端,神情憂郁地編制着罪案記錄索引;而我坐在另一端,沉醉于一本克拉克·拉塞爾寫的有關海洋的小說,書寫得着實精彩。
這時屋外狂風怒号,瓢潑大雨漸漸像海浪一樣沖擊大地,和小說的主題遙相呼應,幾乎渾然一體了。
我妻子那時正回娘家探親,所以幾天來我又成為貝克街故居的常客了。
"嘿,"我擡頭望了望福爾摩斯,說:"門鈴在響。
今天晚上會是誰呢?是不是你的哪位朋友呢?" "除了你,我哪兒還有什麼别的朋友?"他回答道,"我并不喜歡有人來拜訪我。
" "那麼,或許是位客戶吧?" "如果是客戶,那麼案情一定很嚴重。
如果不嚴重,這樣的天氣誰還肯出來。
但是我覺得這人更可能是咱們房東太太的好朋友。
" 福爾摩斯猜錯了,因為我聽見過道上響起了腳步聲,接着有人敲門。
他伸手把照亮他的那盞燈轉向空椅子那邊,他肯定客人一定會坐在那裡,然後說:"請進。
" 一個二十二歲左右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他穿着考究,服裝整潔,舉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禮。
他手中的雨傘上滿是雨水,身上穿的長雨衣上的水珠閃閃發亮,看來他一路上飽經風吹雨打。
借着燈光他焦急地四下打量了一番。
這時我發現他臉色蒼白,雙目低垂,像是被某種巨大的憂慮壓得喘不過氣來。
"對不起,"他邊說邊戴上一副金絲夾鼻眼鏡,"希望我沒有給您帶來太大的麻煩!不過我怕我的傘和雨衣把您整潔的房間弄髒了。
" "把您的雨衣和傘交給我,"福爾摩斯說,"把它們挂在鈎子上,一會兒就會幹的。
我猜,您是從西南部來的吧。
" "對,我從霍爾舍姆來。
" "粘在您鞋尖上混合在一起的黏土和白垩土,很清楚地告訴我您是從那裡來的。
" "我是專門來向您求教的。
" "這容易。
" "還想請您幫助我呢。
" "那可能就有些麻煩了。
" "您的大名如雷貫耳,福爾摩斯先生。
我聽普倫德加斯特少校說過您是怎樣幫他擺脫坦克維爾俱樂部醜聞案件的。
" "啊!是的,人家告他玩牌時出老千。
" "他說沒有什麼能難得倒您。
" "太誇張了。
" "他還說您戰無不勝。
" "我也走過四次麥城-三次敗于男人之手,一次敗于一個女人。
" "可是,同您無數次的勝利比起來這不算什麼。
" "是的,總的來說,我還算成功。
" "那麼,對于我的事,您應該也能解決。
" "把您的椅子挪得離壁爐近一些,講一講您的具體情況。
" "這個案子非同尋常。
" "到我這裡來談的案子都不一般。
我這兒快成了最高上訴法院了。
" "可是,先生,我想問您,在您辦過的案子中,有沒有聽說過什麼比我家族中發生的這一連串事故更加神秘、更難解釋?" "我對您要講的事很感興趣,"福爾摩斯說,"請您先告訴我們事情的概況,然後我會把我認為最重要的細節挑出來問您。
" 年輕人把椅子朝前挪了一下,把兩腳伸向爐邊,他的鞋子濕透了。
他說:"我叫約翰·奧彭宵。
我認為,我本人同這一可怕的事件無關。
那是上一代人的遺留問題,為了您對這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得從故事的最開始講起。
我的祖父有兩個兒子——我的伯父依萊亞斯和我父親約瑟夫。
我父親在康文特裡開了一家小工廠,自行車被發明出來後,他擴建了這個工廠,并獲得了奧彭宵防爆車胎的專利權,生意十分紅火,因此即使他後來将工廠出讓了,仍有一筆巨款可以保證他能過上富足的退休生活。
依萊亞斯伯父年輕時僑居美國,在佛羅裡達州開了一個種植園,據說經營得很不錯。
美國内戰期間,他投靠在傑克遜麾下,後來隸屬胡德部下做上校。
南軍統帥羅伯特·李投降後,他退伍還鄉,又回到他的種植園,在那裡又住了三四年。
大約在1869或是1870年,他回到歐洲,在蘇塞克斯郡霍爾舍姆附近買了一小塊地産。
他在美國發了大财,之所以離美返英,是因為他讨厭黑人,也不喜歡共和黨賦予黑人選舉權的做法。
他很怪癖,脾氣兇狠暴躁,發火時,說話極為粗魯,性情又極為孤僻。
他住在霍爾舍姆的這幾年,一直深居簡出,我都不知道他有沒有進過城。
他有一座花園,房子周圍有兩三塊地,可以在那裡鍛煉身體,可他卻往往一連幾個星期都不出家門。
他瘋狂地喝白蘭地,而且煙瘾很大,但他不喜歡社交,拒絕與人交朋友,甚至和自己的同胞弟弟也不交往。
"他并不關心我,實際上,他還是喜歡我的,因為他第一次見到我時,我還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
那是1878年的事,他已回國八九年了。
他央求我父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