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須彌十三式
關燈
小
中
大
盡已濕透。
嶽騰見老人眼中神光,忽閃忽暗,心知他對此一問題,已到了将解不解之際,連忙遵照恩師所示,笑道:“老前輩可否将這經文,倒背一遍試試。
” 老人眼中神光一閃,旋又緩緩閉上,按照嶽騰所說,将迦羅真經,又由尾至頭倒着背誦起來。
他這一倒背經文,腦中靈光,愈加閃得厲害,心知已到了緊要關頭之際,于是暗将經文愈背愈快。
背着,背着,腦中靈光已不再閃,而像結成了一個火球般的,照得自己靈台通明,心湖如鏡,對于全篇要義,已霍然貫通,而達到大乘之境。
他這一領悟,不由得心頭大喜,接着又是一陣哈哈狂笑,直笑得地動壁搖,碎石蓬飛。
俄兒,笑聲突斂,靜容說道:“小哥兒此問,的确難答,經老夫再三考慮,僅得四句可解,那就是:‘慧向意誠,靈向心動,先覺者心之體也,先知者心之用也。
’小哥兒,老夫答得可算對麼?” 嶽騰點了點頭,笑道:“對啦!對啦!老前輩答得一點沒錯。
” 老人雙目一亮,又沉聲說道:“據老夫所知,這迦羅禅功,決非一般功力可比,潛修此種功力,必需從思維之中,乃能得到道行,看小哥兒年紀輕輕,怎會對這種禅功,有如此進境?” 嶽騰躬身一揖,道:“晚輩對迦羅禅功,根本尚未入門,豈敢妄談進境二字,隻不過晚輩于下山途中,恩師由後追來,特别授向此問,”略頓,道:“當時他老人家告訴晚輩若有人能答得此問,就請此人速往泰山,與他老人家會晤,他老人家願交這個朋友……” 忽見老人身軀微抖,精目睇眺,情緒又複激動起來。
接着仰首一陣長笑,但笑聲未落,卻又變成哭聲,而且淚珠成串,滂沱而下。
嶽騰怔了一怔,暗道:他怎麼又哭啦哩! 此時,老人淚流滿須,聲聲哭道:“恩師呀!恩師,原來這是你老人家一番苦心,有意成全于我,你老人家對我之恩,真比天高地厚……” 他聲聲哭來,句句血淚,真是大為傷心,緻使嶽騰内心難忍,星目一眨,滿腔熱淚,順腮而下。
嶽騰雖是在一灑同情之淚,但内心卻大為驚異,暗道:他怎麼也喊起師父來了,他自己就這麼老,那麼他的師父,真不知老成什麼樣子。
少頃,老人哭聲方止,含笑問道:“小哥兒,你可曾聽人說過三十年前,武林中有位東嶽狂生淩霄劍客,這個人麼?” 嶽騰點點頭道:“晚輩曾聽人說過,此人還是宇内四奇之首哩。
” 老人得意一笑,又道:“這東嶽狂生淩宵劍客,小兄弟是否想與他一見?” 嶽騰朗笑道:“這種蓋代奇人,晚輩自然極欲拜見,但不知……” 老人哈哈一笑,接口說道:“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話聲未了,伸手就向臉上一摸。
嶽騰頓覺兩眼一亮,忽然面前出現一位天庭飽滿,地角豐隆,黑發短須,約有五十餘歲的清瘦老者。
嶽騰微微一怔,仔細看來,隻覺這老人相貌堂堂,神情氣朗,甚是慈祥,但鳳目不怒而威,又令人頻生敬仰之心。
隻見他手中拿着一張白發曳長,須發般結的人皮面具,對着自己盈盈含笑,閃閃眸目之中,卻流露着無限親切之情。
老人威儀,似是天生,緻使嶽騰不禁肅然起敬,連忙拜了下去,并道:“原來老前輩就是……” 老人左手一伸,挽住嶽騰下拜之勢,含笑說道:“小師弟,你别再喊我老前輩了,因為你那師尊,也就是愚師兄的授業恩師,從現在起,你就喊我師兄好啦。
” 嶽騰猛然一振,驚道:“什麼!你是我師兄?” 東嶽狂生淩宵劍客,點頭笑道: “正是!小師弟,你覺得很奇怪麼,其實,不但你不知道,就是武林之中,又有幾人曉得我東嶽狂生就是……就是……他老人家的門下哩。
” 他原想說出恩師名号,但思起恩師再三訓誡之言,故又隻得作罷。
嶽騰仍是半信半疑,楞怔的望着老人出神。
少頃,東嶽狂生長歎一聲,道: “唉!這話說來太長,待愚兄慢慢講給你聽吧。
” 嶽騰一聲不語,靜待老人講他這番經過。
老人閉目一陣沉思,似在考慮如何把話去繁就簡,而作長話短說。
※※※ 許久,方見東嶽狂生淩宵劍客,睜開眼來,慢慢講出一番經過。
原來在三十多年前,淩霄劍客奉命下山之時,乃師因他生性驕狂,最易招惹麻煩,故再三訓誡于他絕不許他說出師承何人。
那時淩霄劍客隻不過二十出頭,雖不敢說盡得乃師心傳但不論文采武功,均可與武林中任何高手,一争長短,同時,又兼他生得一表人才,禀性傲骨,就更加令他志大心雄,豪氣奪人。
當他下山之時,正逢二聖、三妖、三奇、十魔當道,共被譽為武林中十八高人。
淩霄劍客既然雄心勃勃,豪情萬丈,自然要找這些高人,一較勝負,後來在河南伏牛山的絕魂谷中,遇上十魔中的萬蛇尊者,兩人激鬥五百餘合,才赢了一招,把老魔一掌震傷而逃。
三月以後又在黃河渡口,遇上烈火神君,兩人見面之下連拼四十八掌,拼鬥八百餘合,仍是不分勝負。
結果,都因有要事在身,相約下次遇上再鬥。
烈火神君在十魔之中,乃是極負盛名之人,平素驕世傲物,性如烈火,而又心狠手辣但為人卻在正邪之間。
淩霄劍客一上手,居然能與他硬拼四十八掌,對拆八百餘招,而未落絲豪下風,實是難得。
況且淩霄劍客那次因見烈火神君,手中并物兵刃,故也僅以師傳的三陽神掌,和遁影九式身法對敵,始終都沒使用那更俱威力的蒼冥神劍。
自此以後,淩霄劍客聲名大噪,頭角嶄露,江湖傳言紛紛,其名望聲威,大有直追三奇之勢。
直到有一日在川鄂交界之處,遇到名列三奇之一的白雲大師,一個诙諧成性,一個驕狂過人,是故一言不合,動起手來。
到了千招以後,淩霄劍客以遁影九式身法,方克住白雲大師的純陽妙步,緻使大和尚小挫而去。
白雲大師既受小挫,卻激起三奇之一的另一高人,八荒神丐洪九公的不服之氣,便與淩霄劍客約鬥于桓山絕頂,那真是一場罕見罕聞的惡鬥,兩人先以掌法相拼,後又以兵刃力敵,激鬥兩天兩夜,拼了近三千絕招,仍是铢镏并較,無分軒轾。
後來兩人由于惺惺相惜,握手言歡,結為莫逆之交。
自此以後,東湖上紛紛傳言,隻知有一位英俊少年,為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被列為宇内四奇之一。
那時其他三奇,最年輕的也有三十五六,唯淩霄劍客,僅隻二十出頭,簡直像一陣旋風,刮遍大地,其名望聲威,竟相傳送。
據雲:有一次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被十魔之中的陰風鬼王,和天殘老邪,以及非十魔中的另一高手,招魂婆等三人圍攻。
按說十魔武功,雖有高低,但差别甚微,尤其幾個中魔頭,其功力招法,與宇内四奇相較,并無差異,而淩霄劍客獨鬥三人,自是兇多吉少。
結果,淩霄劍客大發神威,盡展絕學,雖然在重傷之下,仍能掌傷鬼王,劍劈閻婆;但他自己也傷得奄奄一息,幸得老化子八荒神丐及時趕到,才把天殘老邪趕跑。
經過這番惡鬥以後,淩霄劍客隐隐乎即被人們,尊為宇内四奇之首,這名譽得來也真是不易哩。
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講到這裡,照理說應該是得意,高興,但他卻黯然輕歎一聲,道: “唉!可惜那時二聖、三妖,均在互相追逐,緻使愚兄未能與他等一較勝負,直到現在,愚兄遠引以為憾,這隻有留待以後再說了。
” 此人真狂妄得可以,這大把年紀,又在此困坐了三十年,而争名好勝之心,猶未稍減,可見年輕之是該是何等驕狂了。
嶽騰卻在暗暗想道:他既是四奇之首淩霄劍客,而又是恩師之徒,可是誰又敢把他鎖在這裡呢? 正欲以話相詢,卻聽東嶽狂生又道: “十魔中人,個個難纏,其中尤以天殘老邪最為狡黠,愚兄為了要報那次重傷之仇,追蹤老邪至疆藏一帶,幾次眼看就要得手,但又被老邪狡計兔脫,直到有一次在西藏的查羅勒湖附近,才把他制服。
” “當愚兄正要一劍活活把他劈死,那知老邪毫無骨氣的跪地求饒,并願以一部曠世奇書,換他這條老命,愚兄點頭應允,接過書來一看,竟是一本迦羅真經,當時便饒了老賊,急急奔返中原。
” 講到這裡,忽見他精神一振,提高聲音說道: “那知我還未走出藏區,後面就一連追來十二個喇嘛僧人,雙方交談之下,方知天殘老邪,乘對方三位長老坐關之際,偷得這本迦羅真經,而施移禍江東之計,那時愚兄年僅二十五歲,好勝心重,雖知上了老賊大當,但那肯将書退還于人,于是就在克瑪爾草原上,展開一場血戰。
喇嘛僧人的武功,别走蹊徑,另成一道,這些喇嘛僧人,雖然隻是對方第三代弟子,但各人武功,個個不弱,人數既多,而又悍不畏死,經過一日一夜的苦鬥,雖被愚師兄劈了五個,重傷三人,但其餘四僧仍是猛攻不懈……。
” 這時,忽見他眼泛異彩,神色特異的又道: “正在愚師兄精疲力盡,自信必死之際,忽有人從空而降,那時我已力脫昏去,但此人卻身懷絕世奇學,一手抱着愚師兄,僅以一手對敵未及盞茶工夫,那四人喇嘛僧人,盡被誅絕在地,無一生還。
” 此時老人神采飛揚,眉聚喜氣,極為得意的笑道: “後來愚師兄就與那位高人,結伴同遊,東返中原,那時,該是愚師兄,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了。
” 說到這裡,倏然住口,似在回憶那一段快樂往事。
他雖未說出那位高人是誰,但隻要稍有閱曆之人,就不難比他那異樣的神采之中,即知必是一位紅粉佳麗,巾幅奇英。
許是這老人年輕之時,也曾有過一段绮麗韻事。
可是,嶽騰不但毫無江湖閱曆,而且渾金璞玉,那會對師兄這種異樣神色,加以注意。
少頃,淩霄劍客又複說道: “愚師兄與那位高人分别以後,我就将書揣回東嶽,原以為定可讨得恩師歡喜,那知卻被他老人家大罵一頓,并令愚兄立刻将書送還人,同時,聽恩師口氣,他老人家當時對迦羅禅功,已有小成。
” “誰知恩師正在訓誨愚師兄之時,對方三大長老之一的獨尊喇嘛,帶領六個二代弟子,已來到咱們連雲洞外,恩師雖曾再三示意歉意,但均被對方拒絕,結果隻有一戰。
” 淩霄劍客突然驚叫一聲,道: “嗨!喇嘛僧人的武學,端的不凡,尤其這獨尊喇嘛更是了得,一上手就以迷宗絕學,占盡先機,把恩師他老人家迫得有守無攻,連連後退……” 話聲到此戛然面止,接着又緩緩閉上雙目,但嶽騰卻聽得正在興頭,不由急聲問道: “師兄,那一來怎麼樣啦?師兄,你快說啊。
” 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聽他對自己一連喊了兩聲師兄,心中甚為高興,當下撫須一笑道:“小師弟,你别急,初時他老人家隻不過心存仁厚,自覺弟子理虧不忍下手,後來直到忍無可忍,方始還招,五百合後,就已扳回劣勢,再三百合,業已逐漸占到上風,迫得對方有守無攻了……” 嶽騰才轉憂為喜,正要高興得發笑,忽見師兄神色黯然,一面低下頭去,一面繼續道:“恩師雖在逐漸占到上風,可是,愚師兄則就慘啦,被對方六個二代弟子,逼得手忙腳亂,險象環生了。
” “幸得老化子八荒神丐及時趕到。
”淩宵劍客展顔笑道:“于是以二對六,又鬥了兩天兩夜,方把六個喇嘛弟子打發幹淨。
” 忽然他又擡起頭來哈哈一笑,面現得意之色,道:“打完以後,愚師兄雖被累得精疲力
嶽騰見老人眼中神光,忽閃忽暗,心知他對此一問題,已到了将解不解之際,連忙遵照恩師所示,笑道:“老前輩可否将這經文,倒背一遍試試。
” 老人眼中神光一閃,旋又緩緩閉上,按照嶽騰所說,将迦羅真經,又由尾至頭倒着背誦起來。
他這一倒背經文,腦中靈光,愈加閃得厲害,心知已到了緊要關頭之際,于是暗将經文愈背愈快。
背着,背着,腦中靈光已不再閃,而像結成了一個火球般的,照得自己靈台通明,心湖如鏡,對于全篇要義,已霍然貫通,而達到大乘之境。
他這一領悟,不由得心頭大喜,接着又是一陣哈哈狂笑,直笑得地動壁搖,碎石蓬飛。
俄兒,笑聲突斂,靜容說道:“小哥兒此問,的确難答,經老夫再三考慮,僅得四句可解,那就是:‘慧向意誠,靈向心動,先覺者心之體也,先知者心之用也。
’小哥兒,老夫答得可算對麼?” 嶽騰點了點頭,笑道:“對啦!對啦!老前輩答得一點沒錯。
” 老人雙目一亮,又沉聲說道:“據老夫所知,這迦羅禅功,決非一般功力可比,潛修此種功力,必需從思維之中,乃能得到道行,看小哥兒年紀輕輕,怎會對這種禅功,有如此進境?” 嶽騰躬身一揖,道:“晚輩對迦羅禅功,根本尚未入門,豈敢妄談進境二字,隻不過晚輩于下山途中,恩師由後追來,特别授向此問,”略頓,道:“當時他老人家告訴晚輩若有人能答得此問,就請此人速往泰山,與他老人家會晤,他老人家願交這個朋友……” 忽見老人身軀微抖,精目睇眺,情緒又複激動起來。
接着仰首一陣長笑,但笑聲未落,卻又變成哭聲,而且淚珠成串,滂沱而下。
嶽騰怔了一怔,暗道:他怎麼又哭啦哩! 此時,老人淚流滿須,聲聲哭道:“恩師呀!恩師,原來這是你老人家一番苦心,有意成全于我,你老人家對我之恩,真比天高地厚……” 他聲聲哭來,句句血淚,真是大為傷心,緻使嶽騰内心難忍,星目一眨,滿腔熱淚,順腮而下。
嶽騰雖是在一灑同情之淚,但内心卻大為驚異,暗道:他怎麼也喊起師父來了,他自己就這麼老,那麼他的師父,真不知老成什麼樣子。
少頃,老人哭聲方止,含笑問道:“小哥兒,你可曾聽人說過三十年前,武林中有位東嶽狂生淩霄劍客,這個人麼?” 嶽騰點點頭道:“晚輩曾聽人說過,此人還是宇内四奇之首哩。
” 老人得意一笑,又道:“這東嶽狂生淩宵劍客,小兄弟是否想與他一見?” 嶽騰朗笑道:“這種蓋代奇人,晚輩自然極欲拜見,但不知……” 老人哈哈一笑,接口說道:“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話聲未了,伸手就向臉上一摸。
嶽騰頓覺兩眼一亮,忽然面前出現一位天庭飽滿,地角豐隆,黑發短須,約有五十餘歲的清瘦老者。
嶽騰微微一怔,仔細看來,隻覺這老人相貌堂堂,神情氣朗,甚是慈祥,但鳳目不怒而威,又令人頻生敬仰之心。
隻見他手中拿着一張白發曳長,須發般結的人皮面具,對着自己盈盈含笑,閃閃眸目之中,卻流露着無限親切之情。
老人威儀,似是天生,緻使嶽騰不禁肅然起敬,連忙拜了下去,并道:“原來老前輩就是……” 老人左手一伸,挽住嶽騰下拜之勢,含笑說道:“小師弟,你别再喊我老前輩了,因為你那師尊,也就是愚師兄的授業恩師,從現在起,你就喊我師兄好啦。
” 嶽騰猛然一振,驚道:“什麼!你是我師兄?” 東嶽狂生淩宵劍客,點頭笑道: “正是!小師弟,你覺得很奇怪麼,其實,不但你不知道,就是武林之中,又有幾人曉得我東嶽狂生就是……就是……他老人家的門下哩。
” 他原想說出恩師名号,但思起恩師再三訓誡之言,故又隻得作罷。
嶽騰仍是半信半疑,楞怔的望着老人出神。
少頃,東嶽狂生長歎一聲,道: “唉!這話說來太長,待愚兄慢慢講給你聽吧。
” 嶽騰一聲不語,靜待老人講他這番經過。
老人閉目一陣沉思,似在考慮如何把話去繁就簡,而作長話短說。
※※※ 許久,方見東嶽狂生淩宵劍客,睜開眼來,慢慢講出一番經過。
原來在三十多年前,淩霄劍客奉命下山之時,乃師因他生性驕狂,最易招惹麻煩,故再三訓誡于他絕不許他說出師承何人。
那時淩霄劍客隻不過二十出頭,雖不敢說盡得乃師心傳但不論文采武功,均可與武林中任何高手,一争長短,同時,又兼他生得一表人才,禀性傲骨,就更加令他志大心雄,豪氣奪人。
當他下山之時,正逢二聖、三妖、三奇、十魔當道,共被譽為武林中十八高人。
淩霄劍客既然雄心勃勃,豪情萬丈,自然要找這些高人,一較勝負,後來在河南伏牛山的絕魂谷中,遇上十魔中的萬蛇尊者,兩人激鬥五百餘合,才赢了一招,把老魔一掌震傷而逃。
三月以後又在黃河渡口,遇上烈火神君,兩人見面之下連拼四十八掌,拼鬥八百餘合,仍是不分勝負。
結果,都因有要事在身,相約下次遇上再鬥。
烈火神君在十魔之中,乃是極負盛名之人,平素驕世傲物,性如烈火,而又心狠手辣但為人卻在正邪之間。
淩霄劍客一上手,居然能與他硬拼四十八掌,對拆八百餘招,而未落絲豪下風,實是難得。
況且淩霄劍客那次因見烈火神君,手中并物兵刃,故也僅以師傳的三陽神掌,和遁影九式身法對敵,始終都沒使用那更俱威力的蒼冥神劍。
自此以後,淩霄劍客聲名大噪,頭角嶄露,江湖傳言紛紛,其名望聲威,大有直追三奇之勢。
直到有一日在川鄂交界之處,遇到名列三奇之一的白雲大師,一個诙諧成性,一個驕狂過人,是故一言不合,動起手來。
到了千招以後,淩霄劍客以遁影九式身法,方克住白雲大師的純陽妙步,緻使大和尚小挫而去。
白雲大師既受小挫,卻激起三奇之一的另一高人,八荒神丐洪九公的不服之氣,便與淩霄劍客約鬥于桓山絕頂,那真是一場罕見罕聞的惡鬥,兩人先以掌法相拼,後又以兵刃力敵,激鬥兩天兩夜,拼了近三千絕招,仍是铢镏并較,無分軒轾。
後來兩人由于惺惺相惜,握手言歡,結為莫逆之交。
自此以後,東湖上紛紛傳言,隻知有一位英俊少年,為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被列為宇内四奇之一。
那時其他三奇,最年輕的也有三十五六,唯淩霄劍客,僅隻二十出頭,簡直像一陣旋風,刮遍大地,其名望聲威,竟相傳送。
據雲:有一次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被十魔之中的陰風鬼王,和天殘老邪,以及非十魔中的另一高手,招魂婆等三人圍攻。
按說十魔武功,雖有高低,但差别甚微,尤其幾個中魔頭,其功力招法,與宇内四奇相較,并無差異,而淩霄劍客獨鬥三人,自是兇多吉少。
結果,淩霄劍客大發神威,盡展絕學,雖然在重傷之下,仍能掌傷鬼王,劍劈閻婆;但他自己也傷得奄奄一息,幸得老化子八荒神丐及時趕到,才把天殘老邪趕跑。
經過這番惡鬥以後,淩霄劍客隐隐乎即被人們,尊為宇内四奇之首,這名譽得來也真是不易哩。
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講到這裡,照理說應該是得意,高興,但他卻黯然輕歎一聲,道: “唉!可惜那時二聖、三妖,均在互相追逐,緻使愚兄未能與他等一較勝負,直到現在,愚兄遠引以為憾,這隻有留待以後再說了。
” 此人真狂妄得可以,這大把年紀,又在此困坐了三十年,而争名好勝之心,猶未稍減,可見年輕之是該是何等驕狂了。
嶽騰卻在暗暗想道:他既是四奇之首淩霄劍客,而又是恩師之徒,可是誰又敢把他鎖在這裡呢? 正欲以話相詢,卻聽東嶽狂生又道: “十魔中人,個個難纏,其中尤以天殘老邪最為狡黠,愚兄為了要報那次重傷之仇,追蹤老邪至疆藏一帶,幾次眼看就要得手,但又被老邪狡計兔脫,直到有一次在西藏的查羅勒湖附近,才把他制服。
” “當愚兄正要一劍活活把他劈死,那知老邪毫無骨氣的跪地求饒,并願以一部曠世奇書,換他這條老命,愚兄點頭應允,接過書來一看,竟是一本迦羅真經,當時便饒了老賊,急急奔返中原。
” 講到這裡,忽見他精神一振,提高聲音說道: “那知我還未走出藏區,後面就一連追來十二個喇嘛僧人,雙方交談之下,方知天殘老邪,乘對方三位長老坐關之際,偷得這本迦羅真經,而施移禍江東之計,那時愚兄年僅二十五歲,好勝心重,雖知上了老賊大當,但那肯将書退還于人,于是就在克瑪爾草原上,展開一場血戰。
喇嘛僧人的武功,别走蹊徑,另成一道,這些喇嘛僧人,雖然隻是對方第三代弟子,但各人武功,個個不弱,人數既多,而又悍不畏死,經過一日一夜的苦鬥,雖被愚師兄劈了五個,重傷三人,但其餘四僧仍是猛攻不懈……。
” 這時,忽見他眼泛異彩,神色特異的又道: “正在愚師兄精疲力盡,自信必死之際,忽有人從空而降,那時我已力脫昏去,但此人卻身懷絕世奇學,一手抱着愚師兄,僅以一手對敵未及盞茶工夫,那四人喇嘛僧人,盡被誅絕在地,無一生還。
” 此時老人神采飛揚,眉聚喜氣,極為得意的笑道: “後來愚師兄就與那位高人,結伴同遊,東返中原,那時,該是愚師兄,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了。
” 說到這裡,倏然住口,似在回憶那一段快樂往事。
他雖未說出那位高人是誰,但隻要稍有閱曆之人,就不難比他那異樣的神采之中,即知必是一位紅粉佳麗,巾幅奇英。
許是這老人年輕之時,也曾有過一段绮麗韻事。
可是,嶽騰不但毫無江湖閱曆,而且渾金璞玉,那會對師兄這種異樣神色,加以注意。
少頃,淩霄劍客又複說道: “愚師兄與那位高人分别以後,我就将書揣回東嶽,原以為定可讨得恩師歡喜,那知卻被他老人家大罵一頓,并令愚兄立刻将書送還人,同時,聽恩師口氣,他老人家當時對迦羅禅功,已有小成。
” “誰知恩師正在訓誨愚師兄之時,對方三大長老之一的獨尊喇嘛,帶領六個二代弟子,已來到咱們連雲洞外,恩師雖曾再三示意歉意,但均被對方拒絕,結果隻有一戰。
” 淩霄劍客突然驚叫一聲,道: “嗨!喇嘛僧人的武學,端的不凡,尤其這獨尊喇嘛更是了得,一上手就以迷宗絕學,占盡先機,把恩師他老人家迫得有守無攻,連連後退……” 話聲到此戛然面止,接着又緩緩閉上雙目,但嶽騰卻聽得正在興頭,不由急聲問道: “師兄,那一來怎麼樣啦?師兄,你快說啊。
” 東嶽狂生淩宵劍客,聽他對自己一連喊了兩聲師兄,心中甚為高興,當下撫須一笑道:“小師弟,你别急,初時他老人家隻不過心存仁厚,自覺弟子理虧不忍下手,後來直到忍無可忍,方始還招,五百合後,就已扳回劣勢,再三百合,業已逐漸占到上風,迫得對方有守無攻了……” 嶽騰才轉憂為喜,正要高興得發笑,忽見師兄神色黯然,一面低下頭去,一面繼續道:“恩師雖在逐漸占到上風,可是,愚師兄則就慘啦,被對方六個二代弟子,逼得手忙腳亂,險象環生了。
” “幸得老化子八荒神丐及時趕到。
”淩宵劍客展顔笑道:“于是以二對六,又鬥了兩天兩夜,方把六個喇嘛弟子打發幹淨。
” 忽然他又擡起頭來哈哈一笑,面現得意之色,道:“打完以後,愚師兄雖被累得精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