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失勢

關燈
的高力士,因而查出太平公主派的動向和結黨的規模。

     “他們不久就會有所動作。

    在這幹人采取行動時,我們把他們一網打盡吧!”高力士就讨滅太平公主派的計劃,對玄宗做了進言。

     玄宗即位的翌年——先天二年(由于這一年十二月改元為“開元”,所以也是開元元年)七月。

     事情在五裡霧的狀态之下。

    這樣的狀态最令人不安。

    倘若知道毒殺之事敗露,還可以采取應對手段,然而宮中看似沒有什麼動靜,元氏不但沒有被拘捕,連被調查都沒有。

     莫非毒藥無效?——但依據元氏的秘密聯絡宣稱,她确實已把拿到的毒藥混進赤箭粉裡,這種來自西域的劇毒不可能無效。

    赤箭是一種強壯劑,或許是玄宗一時沒有興緻所以沒有喝。

    太平公主派實在無法忍受這樣混沌不明的狀态。

     “現在隻有舉兵一途!”首腦太平公主于是下了這個決斷。

     由常元楷和李慈發動羽林兵(禁衛軍),宮中則由窦懷貞、蕭至忠等宰相團内應——這是他們制訂的計劃。

     高力士很快察覺了這個動向。

     郭元振、王毛仲、姜皎、李令問、王守一、李守德等人是玄宗派幹将。

    他們迅速暗中召集兵員,配置在各重要場所。

    這是針對太平公主派之動向而做的部署,因此,在準備上可謂徹底周密;然而太平公主派卻絲毫沒有察覺到玄宗派的動向。

     “請等到武德殿羽林兵開始蠢動,再發出攻擊命令。

    ” 雖然用詞客氣,三十二歲的宦官高力士,對諸将發出了實際上的指令。

     當時由于上皇以太極殿為居處,因此,玄宗以武德殿為執行政務的場所,太平公主派羽林兵企圖襲擊的就是這個地方。

     “攻啊!” 左羽林大将軍常元楷剛下這道命令,虔化門突然在霎時間八字大開,出現了三百餘名軍兵。

     “這是勅命!你們謀反之事已東窗事發!快斬掉常元楷和李慈!”王毛仲大聲叱喝道。

    由于從虔化門出現的隊伍極為整齊,臨時被調參加政變的羽林兵畢竟是軍人,一看就知道情勢對己方不利。

    他們是有備而來的,在這個情形之下和他們交鋒,絕對會吃虧! “因假冒命令而被調動前來的羽林兵,隻要當場丢下武器,一概不予問罪!”聽到這個命令時,羽林兵紛紛把弓箭、刀劍等兵器丢到地下。

    太平公主派的叛亂,至此歸于失敗。

    常元楷和李慈當場被斬,蕭至忠和岑羲被逮捕後處斬,窦懷貞企圖逃逸,在被包圍後自缢而亡。

    這是七月三日的事。

     上皇睿宗聽說發生異變登上承天門樓。

    郭元振跑到他面前報告道:“上皇請放心,是皇上誅殺了窦懷貞這一批叛徒。

    如今事情已過,一切平安如舊。

    ” 不久,玄宗也來到承天門樓。

     “啟禀父親大人,是懷貞等人圖謀不軌,兒臣因而先發制人,将之誅殺。

    大唐還是萬歲萬萬歲! “是嗎?那就好……” 雖然口說“那就好”,睿宗卻面露陰郁。

    這位軟心腸的君主,擔心唯一的妹妹太平公主的安危。

     今後軍國政刑一切全交由皇帝裁決。

    朕将以無為養志,以遂素心。

     七月四日,上皇發此诏書,決定在百福殿隐居。

    他憔悴的背影,令人不忍卒睹。

     結果還是未能救太平一命…… 他退位後,之所以每五日上朝一次,裁決重要事項,為的是要保護這個妹妹。

    想不到這個做法反而給太平公主派的人馬精神上的鼓勵。

    為此,他深感後悔。

     太平公主一度逃入山中寺院,卻于三日之後出來,在自宅賜死。

    不過民間的傳言是: ——上皇含淚向自己的兒子請命,太平公主因而得免一死,隻是表面上發布為賜死。

    …… 《太上皇實錄》則記載,太平公主被“禁锢終身”。

    總之,武則天以來濃厚的女人氣息,算是從政治場面上消失了。

    玄宗也由見習皇帝成為了真正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