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失勢

關燈
另外的方法”,當然是指毒殺。

     高力士——這個人好像天生就是為了伺候玄宗李隆基的。

     據傳,他是嶺南(廣東、廣西)蠻族首長馮盎的曾孫。

    南北朝時,北燕王馮弘移至南方,與當地蠻族首長結親,成就巨大勢力,到馮盎的時代,由于施政得宜,勢力更加龐大。

    後來,鑒真和尚第五度渡航日本失敗漂流時,甚受振州别駕(州次官)馮崇債的照顧,也頗受桂林都督馮古璞的歡迎。

    這些人都屬馮氏一族。

     據說,馮盎有三十個兒子,其曾孫之多,由此可以推算得出。

     武則天聖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嶺南讨擊使李千裡以兩名閹割少年呈獻中央。

    宦官之中以南方出身的人居多。

    種族繁衍是人類的本能,因此,對同族罪人閹割是絕無僅有之事;而南方由于異族甚多,因此成為宦官的主要供給來源。

     呈獻給皇室的少年宦官,當然得選擇眉目清秀、頭腦聰敏而且身心強健的人。

    少年宦官中的一個被命名為金剛,另一則被起名為力士。

     手持金剛杵,面露忿怒表情的“執金剛神”,在雲岡及龍門等初期石窟中多為單身,其後則将金剛力士一分為二,開始站立寺廟左右門前,其中的一尊開口,另一尊閉口,因而被稱為仁王、狛犬像。

     成對呈獻的這兩個人當中的金剛,後來如何不得而知,起碼這個人并沒有在曆史舞台上留下痕迹。

    兩人最初似乎伺候在喜好美少年的武則天身邊,但其中的力士因連坐某一起事件曾被逐出宮廷。

    後來,少年力士成為一個名叫高延福的宦官之養子,開始姓高。

    然後,由于與武三思結交,因而被允許再度進入宮中。

     青年高力士後來為皇子時代的玄宗李隆基看中。

    就年齡而言,高力士猶較玄宗年長一歲。

     發動讨滅韋氏的政變時,身在幕後的高力士雖然沒有赫赫武功,實際上貢獻極大。

    他片刻不離玄宗身邊,連梳洗、沐浴時也不敢到宮外,以粉骨碎身的态度為主子奉獻一切。

    玄宗不能對朝臣或将軍說的事情,也找高力士商量。

    高力士為報答知遇之恩,什麼事都肯做。

     太平公主派的參謀西域僧慧範拉攏一名元氏宮女,企圖毒殺玄宗。

    由于皇帝用餐時,一向有專人預先嘗食以試是否有毒,因此,毒殺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貧僧有妙策。

    ”慧範自信滿滿地說過這句話。

    結果,他絞盡腦汁想出的方法,還是被高力士識破。

     酒食一定要經過試毒,但用藥時則不然,這是宮中的習慣。

    由各地呈獻的藥草、金丹之類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兩名尚藥奉禦(正五品)四名侍禦醫(從六品)及四名直長(正七品)十個人一同仔細檢查後才納入殿中省尚藥局。

     由于在納入前已慎重檢查過,所以之後就不再複驗。

    這些藥材使用的都是珍貴材料,被視為是貴重的東西,沒有人敢在皇帝飲用之前先行嘗飲。

     過去的習慣确實如此,但高力士并沒有遵守這個習慣。

    他把尚藥局送來的一部分藥品,偷偷用以喂食豢養在禁苑某一區的獵狗。

    高力士是非常喜歡狗的人,經常親自照顧這些狗。

    因此,看見他在喂狗,沒有人奇怪。

    結果,喝了準備呈給皇帝飲用之藥的一部分之後,狗竟然在不到兩刻(三十分鐘)就一命嗚呼。

     高力士立刻就這個藥進行調查。

    尚藥奉禦在編制上有兩個,高力士隻找來其中的一人,先命令他必須絕對守密,然後令其着手調查。

     這一次煎的藥,隻把當日要用的分量從尚藥局帶出來,就剩餘的藥材進行驗查,再給獵狗喂食,結果并無異常現象。

     “毒一定是在端送煎好的藥時加進去的……” 高力士于是開始秘密監視當日端藥的元氏宮女。

    她根本不知道高力士以狗試毒這件事情。

     皇帝應該死了,卻還活着……毒藥是不是無效……我必須趕快向慧範大師報告。

    ——元氏急着想和慧範取得聯絡。

    暗中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