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複興

關燈
“外面為何如此騷動?”武則天問道。

    盡管躺在病榻上,她還是充滿威嚴的。

    “由于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臣等奉太子之命誅殺逆賊。

    ”張柬之回答。

     由于皇太孫和皇孫女夫妻是因他們而被殺,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于是成為朝臣極端憎惡的對象。

     相對的,也有以阿谀張氏兄弟作為晉身之階的卑鄙小人,内史楊再思可謂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楊内史的容貌很像高麗人。

    ” 張易之的哥哥司禮少卿張同休說這句話時,楊内史立刻應道:“是嗎?那幹脆讓在下表演一段。

    ” 說完後,他立刻用紙摺成高麗式衣裳,當場跳起高麗舞,以博衆人一笑。

     某一個場合,有人以阿谀口氣贊美張昌宗的美貌:“六郎(指張昌宗)的臉真像蓮花,美極了!” 楊再思一聽到,猛然搖頭道:“沒這回事!” 在場的人全都因此感到詫異。

    因為這實在不像巴結張氏兄弟絕不落人後的楊再思的發言。

     “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時候,當事人張昌宗也在場。

    聽慣包括宰相在内的朝廷重臣經常贊美自己的張昌宗,怎麼能把楊再思說的這句話不當一回事呢? “六郎的臉像蓮花——此語差矣!”楊再思吸一口氣又說,“是蓮花美得像六郎呀!” 全場無不爆笑出聲,其中透露着因安然無事而長籲一口氣的氣息。

    倘若因此觸怒張昌宗,他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因為得以避免一場禍難,衆人莫不感到慶幸。

    不過當場也有少數幾個對張氏兄弟之專橫極為憎惡的人,悄悄發出侮蔑之聲。

     宮中當然不全都是像楊再思這樣以奉承為能事的人,其中也有不惜賭命貶抑張氏兄弟的正直之士。

     張易之和張昌宗由于随侍在武則天身邊,所以雖然專橫,卻絕不會因收賄之類的不正事件而被抓住小辮子。

    但他們的族人卻利用其權勢,幹着許多邪惡勾當。

    而居然有人敢于揭發。

    結果,司禮少卿張同休以及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帝室工房)少鑒張昌儀等張氏親族,于長安四年(公元七○四年)七月,以貪污為由被捕系獄。

    不過,他們很快就獲得釋放,隻以左遷為地方縣丞(縣之次官,從八品)了事。

     禦史大夫李承嘉和中丞桓彥範奏言道:“張同休兄弟貪污金額高達四千餘缯,張昌宗理應連坐解任才對。

    ” 糾纏官吏不正行為的機構是禦史台,首長為大夫(正三品),次官為中丞(從四品)。

    他們貫徹了連武則天的寵臣也不放過的堅定态度。

    他們膽敢如此,當然是抱有必死決心的。

     奇怪的是武則天的态度。

    隻因诽謗張氏兄弟她就殺掉自己的骨肉孫子,而彈劾張氏兄弟的官員卻未遭處死。

     宰相會議就禦史台提出的彈劾案件進行讨論時,張昌宗在席上為自己辯護道: “臣對國家有功,相信不應為這等小事遭罷免。

    ” “昌宗對國家有無功勞?”武則天如此垂問衆宰相,大家在尴尬的狀态之下噤若寒蟬。

    她有意救昌宗,這一點大家都很明白;但“有過功勞”這句話,誰說得出口呢? 有一個人啟口發言了。

    不是别人,正是跳高麗舞的那個楊再思。

    他的職務是内史,也就是中書省的首長中書令。

    武則天時代,中書省改名為鳳閣,首長因而被稱為内史。

    這是正二品官,所以當然是宰相中的一員。

     “冒宗調制神丹,聖上服用确有卓效。

    這是一項莫大功勞。

    ” 蓮花之事以及這一次的發言,以奉承為能事的楊再思,誠可謂非常富于機智。

     “哦,對!朕因服用神丹而得以無恙,這是一樁大功。

    兄弟不正連坐解任一事,可予免議。

    ” 武則天欣然做此裁決。

     此外也有鸾台(門下省)侍郎(次官,正三品)韋安石以及唐休璟等人認為張易之有罪而奏告,武則天卻調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