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中原
關燈
小
中
大
能與宮崎滔天重逢,先前在惠州于一九○○年戰死之山田良政的弟弟山田純三郎也現身,繼承其兄之志為中國革命盡心盡力。
孫文一開始便不對日本政府抱持期待,相反地,他對犬養毅、頭山滿的友情卻有甚高評價。
在船艙内一人獨處時,孫文安靜地閉上雙眼。
重陽起義失敗至今已過十六寒暑,當初遭大清國視為叛徒而追緝受到香港禁止居留五年的處分。
大清國當局向日本、東南亞各殖民地政府提出驅逐孫文之要求,讓他在這個世界無地可安居。
在美國則經過一番努力後,才争取到居住的權利。
如今他不必再顧忌任何人,憑自己的一雙腳便能走遍全世界。
閉上的雙眼緩緩張開來瞧看——自由了。
長久以來遭剝奪自由的囚人終于被釋放到陽光燦爛的大地。
與久别重逢的宮崎夾雜着筆談聊了起來,孫文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種“組閣”的念頭。
外交選誰、财政選誰、教育選誰,等等。
——這樣不行! 孫文轉念一想,若任由思緒奔馳,那将是沒完沒了。
就在此時,他又想起梅屋莊吉,頗覺心情愉快。
梅屋莊吉是在十六年前重陽起義時相識的日本人之一,此人在香港開了一家照相館。
恩師康德黎是個照相迷,所以常帶着孫文去梅屋的店裡。
夜已深沉,但最近要思考的事情太多,往往無法成眠。
每當此時,他便找一本書來讀。
從清早起床到夜深入眠為止,孫文所思所想者皆是革命派的人才、應當交涉的對象袁世凱等。
在入睡前,他必須先将腦海中翻騰的思潮全部傾倒一空。
等腦袋淨空後,他便讀詩。
所讀的不是西洋詩,而是中國古典詩。
他的枕畔放着一本《蘇文忠公詩編集成》,那是蘇轼即蘇東坡的詩集。
蘇轼被卷入新法舊法之争,曾兩度遭貶谪。
第一次在四十五歲以後,入獄百日再加流放黃州五年,第二次從五十九歲起流放至廣東的惠州,繼而長期待在海南島,但在流放歲月之後終能返回中原。
孫文很尊敬蘇轼,原因在于蘇轼即使遭逢悲慘命運,亦始終保持樂觀心态,這點與孫文甚相似。
遭流放到惠州時,蘇轼寫下一首詩。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枇杷)楊梅(山桃)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妨長作嶺南人。
羅浮山位于惠州西北方,是産梅的名山。
枇杷、山桃等水果輪番成熟當令。
每天食荔枝三百顆。
他誦贊道,如此生活即使長久當個嶺南(廣東)人亦無妨。
朝起,孫文又翻翻蘇轼的詩集,翻到了這一頁。
餘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陽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沒處, 青山一發是中原。
原認為餘生要在海南的村落中度過,不料皇帝想起失勢的自己,派遣巫陽召喚我的魂魄。
遠處彼方的天空低垂,獵鷹的身影即将消逝于該處,如發絲一般的青山——啊,那裡不正是夢中的中原——祖國的正中央嗎? 雖然反對孫文的上海之行,胡漢民終究還是讓步,但折衷方案是由陳炯明代理廣東都督一職,自己則陪同孫文赴上海。
胡漢民始終無法信任曾出賣戊戌六君子的袁世凱。
“我也不信任他。
但和平推翻清朝的關鍵正握在他一人之手。
與其調動大軍犧牲衆多無辜者的性命,不如利用他反較為明智。
” 孫文說道。
“我是擔心他奪取我等的革命成果。
難道他不會繼承清朝的種種罪惡嗎?” 胡漢民說道。
孫文聞言笑着回答——“倘若他是那種人,那要打倒他豈非是樁易事?” 此時中華民國的臨時總統雖然預定是孫文,但實際上卻是大清帝國的總理大臣袁世凱。
不久,大清帝國覆滅,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的總統,孫文下野。
這些是南北和議所決定之事。
對着左舷的青山一發凝視良久。
一發細線逐漸變得粗大。
十二月二十五日,孫文抵上海。
黃興等人來到碼頭迎接。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文從上海抵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大總統。
一月一日是因為從這天起開始采用陽曆,一般民間仍是宣統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内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
謹以此誓于國民。
孫文淡然讀完這段前所未有帶着辭職預告的就任誓詞。
孫文一開始便不對日本政府抱持期待,相反地,他對犬養毅、頭山滿的友情卻有甚高評價。
在船艙内一人獨處時,孫文安靜地閉上雙眼。
重陽起義失敗至今已過十六寒暑,當初遭大清國視為叛徒而追緝受到香港禁止居留五年的處分。
大清國當局向日本、東南亞各殖民地政府提出驅逐孫文之要求,讓他在這個世界無地可安居。
在美國則經過一番努力後,才争取到居住的權利。
如今他不必再顧忌任何人,憑自己的一雙腳便能走遍全世界。
閉上的雙眼緩緩張開來瞧看——自由了。
長久以來遭剝奪自由的囚人終于被釋放到陽光燦爛的大地。
與久别重逢的宮崎夾雜着筆談聊了起來,孫文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種“組閣”的念頭。
外交選誰、财政選誰、教育選誰,等等。
——這樣不行! 孫文轉念一想,若任由思緒奔馳,那将是沒完沒了。
就在此時,他又想起梅屋莊吉,頗覺心情愉快。
梅屋莊吉是在十六年前重陽起義時相識的日本人之一,此人在香港開了一家照相館。
恩師康德黎是個照相迷,所以常帶着孫文去梅屋的店裡。
夜已深沉,但最近要思考的事情太多,往往無法成眠。
每當此時,他便找一本書來讀。
從清早起床到夜深入眠為止,孫文所思所想者皆是革命派的人才、應當交涉的對象袁世凱等。
在入睡前,他必須先将腦海中翻騰的思潮全部傾倒一空。
等腦袋淨空後,他便讀詩。
所讀的不是西洋詩,而是中國古典詩。
他的枕畔放着一本《蘇文忠公詩編集成》,那是蘇轼即蘇東坡的詩集。
蘇轼被卷入新法舊法之争,曾兩度遭貶谪。
第一次在四十五歲以後,入獄百日再加流放黃州五年,第二次從五十九歲起流放至廣東的惠州,繼而長期待在海南島,但在流放歲月之後終能返回中原。
孫文很尊敬蘇轼,原因在于蘇轼即使遭逢悲慘命運,亦始終保持樂觀心态,這點與孫文甚相似。
遭流放到惠州時,蘇轼寫下一首詩。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枇杷)楊梅(山桃)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妨長作嶺南人。
羅浮山位于惠州西北方,是産梅的名山。
枇杷、山桃等水果輪番成熟當令。
每天食荔枝三百顆。
他誦贊道,如此生活即使長久當個嶺南(廣東)人亦無妨。
朝起,孫文又翻翻蘇轼的詩集,翻到了這一頁。
餘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陽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沒處, 青山一發是中原。
原認為餘生要在海南的村落中度過,不料皇帝想起失勢的自己,派遣巫陽召喚我的魂魄。
遠處彼方的天空低垂,獵鷹的身影即将消逝于該處,如發絲一般的青山——啊,那裡不正是夢中的中原——祖國的正中央嗎? 雖然反對孫文的上海之行,胡漢民終究還是讓步,但折衷方案是由陳炯明代理廣東都督一職,自己則陪同孫文赴上海。
胡漢民始終無法信任曾出賣戊戌六君子的袁世凱。
“我也不信任他。
但和平推翻清朝的關鍵正握在他一人之手。
與其調動大軍犧牲衆多無辜者的性命,不如利用他反較為明智。
” 孫文說道。
“我是擔心他奪取我等的革命成果。
難道他不會繼承清朝的種種罪惡嗎?” 胡漢民說道。
孫文聞言笑着回答——“倘若他是那種人,那要打倒他豈非是樁易事?” 此時中華民國的臨時總統雖然預定是孫文,但實際上卻是大清帝國的總理大臣袁世凱。
不久,大清帝國覆滅,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的總統,孫文下野。
這些是南北和議所決定之事。
對着左舷的青山一發凝視良久。
一發細線逐漸變得粗大。
十二月二十五日,孫文抵上海。
黃興等人來到碼頭迎接。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文從上海抵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大總統。
一月一日是因為從這天起開始采用陽曆,一般民間仍是宣統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内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
謹以此誓于國民。
孫文淡然讀完這段前所未有帶着辭職預告的就任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