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裔地
關燈
小
中
大
危險人物也正在注意自己的行動。
老宰相已離開東海岸地區赴尼加拉大瀑布觀光,預定從溫哥華返國。
孫文等人也預定搭白星航運(WhiteStarLines)公司的麥竭斯底号()赴英國。
在麥竭斯底号出航的前幾天某黃昏,孫文在離中國城不遠的披露街漫步而行。
這天他準備投宿于貝·洛奇(音譯)旅館。
從那兒往左轉便會進入治安不佳地區。
充斥着像是“道諾曼巷”、“龐帝多·洛斯特”(Bandit’sRoost,黑幫巢穴)這類光聽名字便令人感到不安的場所。
政府也想改善環境,去年才在俗稱“偷竊街”的附近蓋了一座茂比利灣(MulberryBend)公園。
“請盡量靠右邊走!” 身後傳來這句廣東話。
“謝謝!……” 孫文轉頭,邊笑着邊如此說道。
他認得這個聲音,那是在聯勝商店前的長椅子上曾交談過的周榕。
“天色一暗,在這一帶就得小心啊!” 周榕趨步向前,與孫文并肩而行。
“李鴻章已經西行,你不必跟着去嗎?” 孫文問道。
“吳平跟去,我被留下來。
有人傳話,說事情已了可以回去了……” “事情已了?孫文我才正想去英國呢!” “英國有大清國公使館的諜報專家在。
那些人比我更高明。
我已經沒什麼事可辦……失業啰!” “那就回去吧。
說什麼失業,應該還會有新的任務給你吧!” “比起那些事,我倒甯可要你這份差事。
” “我這份差事?是指跟監我的這個工作嗎?” “正是。
” 周榕說道。
孫文剛剛停下了腳步,盯着周榕的臉孔直瞧。
“在擔任你這份工作期間,我喜歡上你這個人。
若跟你搭同船會有諸多不便,我還是搭别的船去吧。
” 周榕說完這話,歎了一口大氣。
對周榕此人,楊提醒孫文隻能相信一半。
孫文原本認為可以相信八成,但基于楊的忠告而将可信度降至五成。
話雖如此,此人自有其魅力所在,明明是清廷密探,卻讓人不禁産生好感。
健談的孫文認為對方是個值得暢談一番的對象。
“你說過自己是東莞人吧。
” 孫文打開話匣子。
“沒錯!你是香山人。
同是生于珠江三角洲的老鄉……我的父親是美國捕鲸船上的廚子。
在這一帶漂泊多年後染病,我常聽他說起美國之事……同樣的事講了不知多少遍。
” 周榕亦健談,簡直不輸給孫文。
“你何不來我住處,咱倆邊喝茶邊長談。
” 孫文提出邀約。
楊的忠告在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不,雖然我尊敬楊,但卻非被他操控的布偶,我自有自己的主張。
“若不嫌麻煩,那再好不過……你今天是住貝·洛奇,對吧?” 周榕說道。
“你竟然全知道,真是沒辦法。
我也不再相瞞了。
” 孫文說完這話,笑了。
“哪裡,這間貝·洛奇是我介紹給楊的啊!” 一聽周榕如此說,孫文不禁一驚。
楊和周榕之間的關系讓人搞不清。
楊知道孫文和周榕談過話,提出若相信那人将陷于危險的忠告。
孫文因而将可信度降至五成。
然而,楊介紹給孫文的旅館豈非又是來自周榕的牽線? 事情或許跟想象的相反。
例如楊其實才是為清廷效命而搜集反清陣營的情報,這種假設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啊! 一面與周榕并肩而行,孫文一面在内心裡嘀咕着:可能一半一半吧。
搭船前的數日間,除周榕外,林炳文和楊等人也都來過。
不論孫文如何變換住處,他們總是能正确無誤地找上門來。
應該還有其他的幾個人正緊盯着孫文的行蹤。
在出發的前一天,林炳文見了孫文,出言相邀: “去看戲吧!” 中國城裡原本有塊小空地供演戲之用。
在舊金山也有許多業餘劇團巡回至全美的唐人街公演,當然也會來紐約。
剛開始是權貴人家為父母祝壽或因喜事而請來劇團,免費招待客人看戲。
在幾年前,披露街至宰也街(DoyersStreet)的内凹處蓋了一間經常性的劇院。
取名為中國京劇院,隆重開幕,門票為二十五分錢。
大部分是上演《三國演義》、《水浒傳》,當然台詞也都是使用廣東話。
林炳文聽不太懂,但對故事情節倒是很清楚,因而能看得懂大概。
孫文在小時尚未赴夏威夷之前,常看“台灣戲班”的演出。
那是來自台灣的一團,但說話卻完全能聽懂,或許演員是和孫文同樣的客家人吧。
但從那時起便不曾再看過戲。
“有志于政治者必須知道庶民喜歡什麼、痛恨什麼。
” 林炳文用這話邀孫文看戲。
“非常值得參考。
今後多在洋人圈裡過生活,我必須喚醒自己切莫忘記這種中國氣氛。
我會多加留意的。
” 孫文說道。
一旦到英國,那裡幾乎沒有唐人,跟夏威夷和美國的情況截然不同。
“此去雖是一人,但憑逸仙兄不論去到何處都會有友人的。
” “我希望認識像炳文兄這樣的友人。
” 孫文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
老宰相已離開東海岸地區赴尼加拉大瀑布觀光,預定從溫哥華返國。
孫文等人也預定搭白星航運(WhiteStarLines)公司的麥竭斯底号()赴英國。
在麥竭斯底号出航的前幾天某黃昏,孫文在離中國城不遠的披露街漫步而行。
這天他準備投宿于貝·洛奇(音譯)旅館。
從那兒往左轉便會進入治安不佳地區。
充斥着像是“道諾曼巷”、“龐帝多·洛斯特”(Bandit’sRoost,黑幫巢穴)這類光聽名字便令人感到不安的場所。
政府也想改善環境,去年才在俗稱“偷竊街”的附近蓋了一座茂比利灣(MulberryBend)公園。
“請盡量靠右邊走!” 身後傳來這句廣東話。
“謝謝!……” 孫文轉頭,邊笑着邊如此說道。
他認得這個聲音,那是在聯勝商店前的長椅子上曾交談過的周榕。
“天色一暗,在這一帶就得小心啊!” 周榕趨步向前,與孫文并肩而行。
“李鴻章已經西行,你不必跟着去嗎?” 孫文問道。
“吳平跟去,我被留下來。
有人傳話,說事情已了可以回去了……” “事情已了?孫文我才正想去英國呢!” “英國有大清國公使館的諜報專家在。
那些人比我更高明。
我已經沒什麼事可辦……失業啰!” “那就回去吧。
說什麼失業,應該還會有新的任務給你吧!” “比起那些事,我倒甯可要你這份差事。
” “我這份差事?是指跟監我的這個工作嗎?” “正是。
” 周榕說道。
孫文剛剛停下了腳步,盯着周榕的臉孔直瞧。
“在擔任你這份工作期間,我喜歡上你這個人。
若跟你搭同船會有諸多不便,我還是搭别的船去吧。
” 周榕說完這話,歎了一口大氣。
對周榕此人,楊提醒孫文隻能相信一半。
孫文原本認為可以相信八成,但基于楊的忠告而将可信度降至五成。
話雖如此,此人自有其魅力所在,明明是清廷密探,卻讓人不禁産生好感。
健談的孫文認為對方是個值得暢談一番的對象。
“你說過自己是東莞人吧。
” 孫文打開話匣子。
“沒錯!你是香山人。
同是生于珠江三角洲的老鄉……我的父親是美國捕鲸船上的廚子。
在這一帶漂泊多年後染病,我常聽他說起美國之事……同樣的事講了不知多少遍。
” 周榕亦健談,簡直不輸給孫文。
“你何不來我住處,咱倆邊喝茶邊長談。
” 孫文提出邀約。
楊的忠告在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不,雖然我尊敬楊,但卻非被他操控的布偶,我自有自己的主張。
“若不嫌麻煩,那再好不過……你今天是住貝·洛奇,對吧?” 周榕說道。
“你竟然全知道,真是沒辦法。
我也不再相瞞了。
” 孫文說完這話,笑了。
“哪裡,這間貝·洛奇是我介紹給楊的啊!” 一聽周榕如此說,孫文不禁一驚。
楊和周榕之間的關系讓人搞不清。
楊知道孫文和周榕談過話,提出若相信那人将陷于危險的忠告。
孫文因而将可信度降至五成。
然而,楊介紹給孫文的旅館豈非又是來自周榕的牽線? 事情或許跟想象的相反。
例如楊其實才是為清廷效命而搜集反清陣營的情報,這種假設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啊! 一面與周榕并肩而行,孫文一面在内心裡嘀咕着:可能一半一半吧。
搭船前的數日間,除周榕外,林炳文和楊等人也都來過。
不論孫文如何變換住處,他們總是能正确無誤地找上門來。
應該還有其他的幾個人正緊盯着孫文的行蹤。
在出發的前一天,林炳文見了孫文,出言相邀: “去看戲吧!” 中國城裡原本有塊小空地供演戲之用。
在舊金山也有許多業餘劇團巡回至全美的唐人街公演,當然也會來紐約。
剛開始是權貴人家為父母祝壽或因喜事而請來劇團,免費招待客人看戲。
在幾年前,披露街至宰也街(DoyersStreet)的内凹處蓋了一間經常性的劇院。
取名為中國京劇院,隆重開幕,門票為二十五分錢。
大部分是上演《三國演義》、《水浒傳》,當然台詞也都是使用廣東話。
林炳文聽不太懂,但對故事情節倒是很清楚,因而能看得懂大概。
孫文在小時尚未赴夏威夷之前,常看“台灣戲班”的演出。
那是來自台灣的一團,但說話卻完全能聽懂,或許演員是和孫文同樣的客家人吧。
但從那時起便不曾再看過戲。
“有志于政治者必須知道庶民喜歡什麼、痛恨什麼。
” 林炳文用這話邀孫文看戲。
“非常值得參考。
今後多在洋人圈裡過生活,我必須喚醒自己切莫忘記這種中國氣氛。
我會多加留意的。
” 孫文說道。
一旦到英國,那裡幾乎沒有唐人,跟夏威夷和美國的情況截然不同。
“此去雖是一人,但憑逸仙兄不論去到何處都會有友人的。
” “我希望認識像炳文兄這樣的友人。
” 孫文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