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琴鍵盤上的按鍵都不齊,音調也不怎麼理想,但整體來說還算在能接受的範圍。
鋼琴師坐在嘎嘎作響的椅子上,伸展手指把八十八個鍵都試了一下,确認了幾個和弦的音。
五度、七度、九度、十一度。
他看上去并不算滿意那琴聲,但隻是通過這樣按着鍵盤,像是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物理上的滿足。
灰田覺得這樣敏捷而強韌的手指動作,一定是相當有名的鋼琴手吧。
大緻上搞清楚鋼琴的狀态後,綠川從挎包中拿出一個用布做的小袋子,小心的放在了鋼琴上。
袋子是用上等的布料做成的,開口的地方用紐扣紮了起來。
灰田想到這裡面說不定是誰的骨灰。
他的動作給人一種印象,演奏鋼琴時這樣把袋子放在鋼琴上,已然是他的習慣了。
接着,綠川有些猶豫似的彈起了“roundmidnight”。
一開始,像是把腳伸到小溪裡試探一下水流速度、找尋落腳的地方那樣,他用心仔細地一個一個彈着和音。
主旋律結束後,緊接着是一長段的即興adlib。
随着時間過去,他的手指就像如魚得水那樣,更加敏捷而開闊的活動了起來。
左手鼓舞着右手,右手刺激着左手。
灰田青年雖然不怎麼懂爵士,但湊巧知道塞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Monk所做的這首曲子,感受到了綠川的演奏實在是出色—— 他的演奏裡埋藏着深邃的靈魂,足以讓人可以忽略鋼琴的音高問題。
在深山裡的一所中學的音樂教室裡,隻有自己一個作為聽衆來傾聽,身體内部的污穢感覺就像被洗淨了一般。
音樂那份率直的美與充滿臭氧的清爽空氣、透明冷澈的溪流重合呼應在一起。
綠川也專注于演奏,現實中的雜事像是從他的身邊消失泯滅了。
灰田青年還沒有見過投入到這種地步的人。
他的眼睛絲毫沒有離開過綠川那像獨立的生物一樣動着的十根手指。
過了大約十五分鐘,曲子彈完了,綠川從包裡拿出厚毛巾把臉上的汗細細擦拭去,然後像是冥想一般閉了一會眼睛。
一會兒後說道:“這樣就可以了,已經足夠了。
差不多回去了吧。
”他伸出手拿起鋼琴上的小布袋,再次鄭重地放回包裡。
“那個袋子裡是什麼?” “是護身符喲。
”綠川坦言。
“像是鋼琴的守護神之類的麼?” “不,大概可以說是我的分身吧。
”綠川說道,略帶疲倦的微笑浮現在他嘴角。
“這又是件有些奇妙的故事了。
但故事很長,現在要說那個的話太累了啊。
” 在這裡灰田暫時中斷了故事,看了看牆壁上的鐘,然後看了看作。
當然在作眼前的,是身為兒子的灰田。
但是因為年齡基本相同,在作的意識中他們父子的形象自然的重合在了一起。
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像是兩個不同的時間領域會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
作忽然生出種錯覺,也許這些遭遇實際上不是父親所經曆的,而是在這裡的兒子本人。
也許是他假借父親的身份,來叙說自己的體驗呢。
“說得太晚了呢。
要是覺得困了的話,後續就下次再說吧。
” 作說,沒關系,還一點都不困。
實際上,因為想聽下去,困意徹底沒了很是清醒。
“那樣的話就繼續說了。
我也還不困。
”灰田說道。
************** 綠川在灰田面前彈鋼琴,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在中學的音樂教室裡十五分鐘彈完《roundmidnight》之後,他對鋼琴的興趣就徹底消失了。
即便灰田青年暗示說:“不彈鋼琴也可以麼?”,他也隻是沉默的搖了搖頭。
綠川再也不打算彈鋼琴了,因此灰田也放棄了。
盡管就他自己而言,很想再一次好好聽一聽綠川的演奏的。
綠川有着真正的才能。
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的音樂具有在物理上肉體上打動聽者的能力。
集中精神聽他的音樂的話,就會真切的感覺自己前往别的地方去了。
可不是簡單就能有的感覺。
擁有這種非同一般的資質,對他本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麼呢,灰田青年沒有實感理解不了。
那對擁有者是至福,還是重負呢?是恩寵,還是詛咒呢?或者是同時包含着以上所有呢。
不管哪一種,綠川給人印象他并不怎麼幸福。
他臉上的表情大抵就是在憂郁和不關心之間反反複複吧。
偶然浮現在嘴角的微笑也是壓抑而帶着理性的嘲弄的。
有一天,灰田青年在後院砍好柴火搬運的時候,綠川向他搭話道。
“你喝酒麼?”他問道。
“會喝一點兒。
”灰田青年說。
“一點兒就行了。
今天晚上能陪我麼?一直一個人喝也厭了。
”綠川說道。
“就是傍晚有雜活,要到七點半左右。
” “那樣就行,七點半左右來我房間。
” 七點半時,灰田青年去了綠川的房間。
晚飯讓人預備了兩人份的,也準備了熱好的酒。
兩人相對而坐地喝酒,吃飯。
準備的飯菜綠川一半都沒吃,專注着自酌自飲。
他不說跟自己有關的事,詢問着灰田的老家(秋田),在東京的大學生活的種種。
知道他是哲學系的學生之後,問了幾個專業性的問題。
關于黑格爾的世界觀,關于柏拉圖的著作。
這麼談着,灰田便知道綠川曾系統的精讀過那些書,好像也不是隻讀無害的推理小說的。
“這樣啊,你相信邏輯啊。
”綠川說道。
“是的。
基本上相信邏輯,并且依賴着它。
本來哲學就是邏輯的學問。
”灰田青年說。
“會讨厭不符邏輯的東西麼?” “沒有什麼喜歡或是讨厭。
不會從腦中去抗拒不符邏輯的東西。
因為我并不是信仰着邏輯。
我覺得邏輯的事物
鋼琴師坐在嘎嘎作響的椅子上,伸展手指把八十八個鍵都試了一下,确認了幾個和弦的音。
五度、七度、九度、十一度。
他看上去并不算滿意那琴聲,但隻是通過這樣按着鍵盤,像是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物理上的滿足。
灰田覺得這樣敏捷而強韌的手指動作,一定是相當有名的鋼琴手吧。
大緻上搞清楚鋼琴的狀态後,綠川從挎包中拿出一個用布做的小袋子,小心的放在了鋼琴上。
袋子是用上等的布料做成的,開口的地方用紐扣紮了起來。
灰田想到這裡面說不定是誰的骨灰。
他的動作給人一種印象,演奏鋼琴時這樣把袋子放在鋼琴上,已然是他的習慣了。
接着,綠川有些猶豫似的彈起了“roundmidnight”。
一開始,像是把腳伸到小溪裡試探一下水流速度、找尋落腳的地方那樣,他用心仔細地一個一個彈着和音。
主旋律結束後,緊接着是一長段的即興adlib。
随着時間過去,他的手指就像如魚得水那樣,更加敏捷而開闊的活動了起來。
左手鼓舞着右手,右手刺激着左手。
灰田青年雖然不怎麼懂爵士,但湊巧知道塞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Monk所做的這首曲子,感受到了綠川的演奏實在是出色—— 他的演奏裡埋藏着深邃的靈魂,足以讓人可以忽略鋼琴的音高問題。
在深山裡的一所中學的音樂教室裡,隻有自己一個作為聽衆來傾聽,身體内部的污穢感覺就像被洗淨了一般。
音樂那份率直的美與充滿臭氧的清爽空氣、透明冷澈的溪流重合呼應在一起。
綠川也專注于演奏,現實中的雜事像是從他的身邊消失泯滅了。
灰田青年還沒有見過投入到這種地步的人。
他的眼睛絲毫沒有離開過綠川那像獨立的生物一樣動着的十根手指。
過了大約十五分鐘,曲子彈完了,綠川從包裡拿出厚毛巾把臉上的汗細細擦拭去,然後像是冥想一般閉了一會眼睛。
一會兒後說道:“這樣就可以了,已經足夠了。
差不多回去了吧。
”他伸出手拿起鋼琴上的小布袋,再次鄭重地放回包裡。
“那個袋子裡是什麼?” “是護身符喲。
”綠川坦言。
“像是鋼琴的守護神之類的麼?” “不,大概可以說是我的分身吧。
”綠川說道,略帶疲倦的微笑浮現在他嘴角。
“這又是件有些奇妙的故事了。
但故事很長,現在要說那個的話太累了啊。
” 在這裡灰田暫時中斷了故事,看了看牆壁上的鐘,然後看了看作。
當然在作眼前的,是身為兒子的灰田。
但是因為年齡基本相同,在作的意識中他們父子的形象自然的重合在了一起。
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像是兩個不同的時間領域會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
作忽然生出種錯覺,也許這些遭遇實際上不是父親所經曆的,而是在這裡的兒子本人。
也許是他假借父親的身份,來叙說自己的體驗呢。
“說得太晚了呢。
要是覺得困了的話,後續就下次再說吧。
” 作說,沒關系,還一點都不困。
實際上,因為想聽下去,困意徹底沒了很是清醒。
“那樣的話就繼續說了。
我也還不困。
”灰田說道。
************** 綠川在灰田面前彈鋼琴,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在中學的音樂教室裡十五分鐘彈完《roundmidnight》之後,他對鋼琴的興趣就徹底消失了。
即便灰田青年暗示說:“不彈鋼琴也可以麼?”,他也隻是沉默的搖了搖頭。
綠川再也不打算彈鋼琴了,因此灰田也放棄了。
盡管就他自己而言,很想再一次好好聽一聽綠川的演奏的。
綠川有着真正的才能。
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的音樂具有在物理上肉體上打動聽者的能力。
集中精神聽他的音樂的話,就會真切的感覺自己前往别的地方去了。
可不是簡單就能有的感覺。
擁有這種非同一般的資質,對他本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麼呢,灰田青年沒有實感理解不了。
那對擁有者是至福,還是重負呢?是恩寵,還是詛咒呢?或者是同時包含着以上所有呢。
不管哪一種,綠川給人印象他并不怎麼幸福。
他臉上的表情大抵就是在憂郁和不關心之間反反複複吧。
偶然浮現在嘴角的微笑也是壓抑而帶着理性的嘲弄的。
有一天,灰田青年在後院砍好柴火搬運的時候,綠川向他搭話道。
“你喝酒麼?”他問道。
“會喝一點兒。
”灰田青年說。
“一點兒就行了。
今天晚上能陪我麼?一直一個人喝也厭了。
”綠川說道。
“就是傍晚有雜活,要到七點半左右。
” “那樣就行,七點半左右來我房間。
” 七點半時,灰田青年去了綠川的房間。
晚飯讓人預備了兩人份的,也準備了熱好的酒。
兩人相對而坐地喝酒,吃飯。
準備的飯菜綠川一半都沒吃,專注着自酌自飲。
他不說跟自己有關的事,詢問着灰田的老家(秋田),在東京的大學生活的種種。
知道他是哲學系的學生之後,問了幾個專業性的問題。
關于黑格爾的世界觀,關于柏拉圖的著作。
這麼談着,灰田便知道綠川曾系統的精讀過那些書,好像也不是隻讀無害的推理小說的。
“這樣啊,你相信邏輯啊。
”綠川說道。
“是的。
基本上相信邏輯,并且依賴着它。
本來哲學就是邏輯的學問。
”灰田青年說。
“會讨厭不符邏輯的東西麼?” “沒有什麼喜歡或是讨厭。
不會從腦中去抗拒不符邏輯的東西。
因為我并不是信仰着邏輯。
我覺得邏輯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