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争之前,主要生産轟炸機的投彈裝置。
以朝鮮停戰為契機,轉而開拓新的領域。
彈子球機、bingo機①[bingo機;一種室内遊戲機。
盤面有許多方格,将球投入格内,之後合計投中數字與手中牌上的數字]、自動賭博機、投币點唱機、爆玉米花機、自動售貨機·..…即所謂和平産業。
首台彈子球機是1952年完成的。
不賴,結結實實,價格也便宜,但缺乏娛樂性。
借用《彈子球》雜志上的評語,就是‘如蘇聯陸軍女兵部隊官配乳罩般的彈子球機’。
當然,作為生意是成功的。
向墨西哥等中南美國家出口。
那些國家沒有專業技術人員。
所以較之機械性能複雜的,還是少有故障結實耐用的受歡迎。
” 喝水時間裡,他們沉默不語。
看樣子,他為沒有幻燈用的幕布和長教鞭而感到十分遺憾。
“問題是——如您所知——美國,也就是世界上的彈子球産業處于由四家企業壟斷的狀态。
戈德裡布、巴厘、芝加哥制币、威利阿姆斯,也就是所謂四巨頭吧。
而這時吉爾巴特突然沖殺進來。
激戰持續了大約五年。
在1957年,吉爾巴特撤退不再搞彈子球。
” “撤退?” 他點頭喝了口似乎并不想喝的咖啡,用手帕一再擦拭嘴角。
“恩,敗下陣來。
當然,公司本身是賺了一把,通過向中南美出口賺的。
所以撤退,是因為不想讓傷口開得太大……總之,制造彈子球機需要極其複雜的專利技術,需要許多名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需要統領他們的策劃者,需要覆蓋全國的營銷網。
還需要貯存常備零件的代理商,需要任何地點的彈子球機出故障時都能在5小時内趕去排除的維修工。
遺憾的是,新加盟的吉爾巴持公司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于是他們含淚撤軍,其後大約7年時間裡繼續制造自動售貨機和克萊斯勒汽車的自動雨刷。
但他們根本沒有對彈子球死心。
” 說到這裡,他緘口打住,從上衣袋取出香煙,在桌面上磕齊,用打火機點燃。
“是沒有死心,他們有他們的自尊。
這回在秘密工廠研制。
他們把四巨頭的退休人員悄悄拉來成立了課題組,給予巨額研究經費,并下達這樣一道命令:5年内造出不次于四巨頭任何産品的彈子球機:那是1959年的事。
公司方面也有效利用了這5年的時間。
他們利用其他産品,建立了從溫哥華到WAIKIKI的完整的營銷網。
至此一切準備就緒。
“卷土重來的第一台機按計劃在1964年推出的就是‘巨浪’。
” 他從皮包取出剪貼夾,打開遞給我。
上面有大約從雜志上剪下于“巨浪”整機圖,有球區圖,有外觀設計圖,甚至指令卡都貼了去。
“這台機的确别具一格,史無前例的妙筆無所不在。
僅以連環模式為例,‘巨浪’采用的模式來自其獨有技術。
這台機受到了歡迎。
” ‘當然,吉爾巴特公司這一千奇百怪的手法在今天是不足為奇了。
但在當時絕對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制作得非常精心。
首先是結實。
四巨頭的使用年限大約為3年,而它是5年。
第二是投機性的淡化,而以技巧為主。
……那以後,吉爾巴持公司按此思路生産幾種名機。
‘東方快車’、‘空中導航’、‘恍惚美洲’……無不受到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宇宙飛船’成了他們的最後機型。
” “宇宙飛船’同前四種大異其趣。
前四種以追求新奇為能事,而‘宇宙飛船’極其正統而簡便。
采用的無一不是四巨頭已經采用的機關。
正因如此,反倒成了極具挑戰性的機型。
确有這個自信。
他像給學生講課似的娓娓而談。
我一邊頻頻點頭,一邊喝咖啡。
咖啡喝完了喝水,水喝完了吸煙。
“‘宇宙飛船’的确匪夷所思,乍看并無優勢可言。
可是操作起采卻有與衆不同之處。
球經相同,球道相同,但就是有什麼與其他機不同。
而那個什麼如毒品一般把人吸住不放。
至于為什麼卻無由得知。
……我所以說‘宇宙飛船’慘道厄運,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它的超卓不凡沒有為人們所理解,及至人們終于理解了又為時已晚;二是公司倒閉了。
制作得太用心了。
吉爾巴特公司被多元大型聯合企業兼并了。
總部說不需要彈子球部門,如此而已。
‘宇宙飛船’一共生産了一幹五百餘台。
故而如今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名機。
美國的‘宇宙飛船”收藏家交易價已達兩千美元,但估計從未成交。
” “為什麼?” “因為無人脫手。
誰也不肯放手。
不可思議的機型。
” 說罷,他習慣性地朗一限手表,吸煙。
我要了第二杯咖啡。
“日本進口了幾台?” “調查了,3台。
” “夠少的。
” 他點頭:“因為日本沒有吉爾巴特公司産品的經銷渠道。
一家進口代理店嘗試性進口了一點,于是有了這3台。
想再追加時,吉爾巴特父子公司已不複存在了。
” “這3台的去向可曉得?” 他攪拌幾下咖啡杯裡的砂糖,“咯吱咯吱”搔了括耳垂。
“一台進入新宿一家小娛樂廳。
前年冬天娛樂廳倒閉,機下落不明。
” “這我知道。
” “另一台進了澀谷一家娛樂廳,去年春天失火燒了。
當然,因為買了火災保險,誰也沒受損失,無非一台‘宇宙飛船’從這世上消失罷了。
……如此看來,隻能說是慘遭厄運。
” “就像馬爾他的鷹。
”我說。
他點頭:“可是,最後一台的下落我不清楚。
” 我把爵士酒吧的地址和電話号碼告訴他。
“不過現在沒有了,去年夏天處理掉了。
”我說。
他不勝憐惜地記在手冊上。
“我感興趣的是新宿那台。
”我說,“弄不清去向?” “可能性有幾種,最一船的可能性是廢棄了。
機器的周轉期非常之快。
通常3年就折舊。
與其花錢修理,還不如更新省錢。
當然也有流行間題。
所以要廢棄。
……第二種可能性是作為二手貨上市交易。
型号雖老但仍可利用的那類機往往流入哪裡的餐飲灑吧,在那裡陪伴醉酒者和生手終了此生。
第三——此情況非常罕見——也可能由收藏家買去了。
不過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是廢棄。
” 我把沒點火的煙夾在指問,黯然沉思。
“關于最後一種可能性,你能進行調查嗎7” “試試是可以的,但難度很大。
收藏家之間幾乎沒有橫向聯系,沒有花名冊沒有會刊。
……不過試試好了,我本人對‘宇宙飛船’多少有些興緻。
” “謝謝。
” 他把背沉進深凹的圈椅裡,吐了口煙。
“對了,你‘宇宙飛船’最佳戰績?” “十六萬五千。
”我說。
“厲害,”他不動聲色地說,“非比一般。
”說着,又搔了下耳。
以朝鮮停戰為契機,轉而開拓新的領域。
彈子球機、bingo機①[bingo機;一種室内遊戲機。
盤面有許多方格,将球投入格内,之後合計投中數字與手中牌上的數字]、自動賭博機、投币點唱機、爆玉米花機、自動售貨機·..…即所謂和平産業。
首台彈子球機是1952年完成的。
不賴,結結實實,價格也便宜,但缺乏娛樂性。
借用《彈子球》雜志上的評語,就是‘如蘇聯陸軍女兵部隊官配乳罩般的彈子球機’。
當然,作為生意是成功的。
向墨西哥等中南美國家出口。
那些國家沒有專業技術人員。
所以較之機械性能複雜的,還是少有故障結實耐用的受歡迎。
” 喝水時間裡,他們沉默不語。
看樣子,他為沒有幻燈用的幕布和長教鞭而感到十分遺憾。
“問題是——如您所知——美國,也就是世界上的彈子球産業處于由四家企業壟斷的狀态。
戈德裡布、巴厘、芝加哥制币、威利阿姆斯,也就是所謂四巨頭吧。
而這時吉爾巴特突然沖殺進來。
激戰持續了大約五年。
在1957年,吉爾巴特撤退不再搞彈子球。
” “撤退?” 他點頭喝了口似乎并不想喝的咖啡,用手帕一再擦拭嘴角。
“恩,敗下陣來。
當然,公司本身是賺了一把,通過向中南美出口賺的。
所以撤退,是因為不想讓傷口開得太大……總之,制造彈子球機需要極其複雜的專利技術,需要許多名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需要統領他們的策劃者,需要覆蓋全國的營銷網。
還需要貯存常備零件的代理商,需要任何地點的彈子球機出故障時都能在5小時内趕去排除的維修工。
遺憾的是,新加盟的吉爾巴持公司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于是他們含淚撤軍,其後大約7年時間裡繼續制造自動售貨機和克萊斯勒汽車的自動雨刷。
但他們根本沒有對彈子球死心。
” 說到這裡,他緘口打住,從上衣袋取出香煙,在桌面上磕齊,用打火機點燃。
“是沒有死心,他們有他們的自尊。
這回在秘密工廠研制。
他們把四巨頭的退休人員悄悄拉來成立了課題組,給予巨額研究經費,并下達這樣一道命令:5年内造出不次于四巨頭任何産品的彈子球機:那是1959年的事。
公司方面也有效利用了這5年的時間。
他們利用其他産品,建立了從溫哥華到WAIKIKI的完整的營銷網。
至此一切準備就緒。
“卷土重來的第一台機按計劃在1964年推出的就是‘巨浪’。
” 他從皮包取出剪貼夾,打開遞給我。
上面有大約從雜志上剪下于“巨浪”整機圖,有球區圖,有外觀設計圖,甚至指令卡都貼了去。
“這台機的确别具一格,史無前例的妙筆無所不在。
僅以連環模式為例,‘巨浪’采用的模式來自其獨有技術。
這台機受到了歡迎。
” ‘當然,吉爾巴特公司這一千奇百怪的手法在今天是不足為奇了。
但在當時絕對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制作得非常精心。
首先是結實。
四巨頭的使用年限大約為3年,而它是5年。
第二是投機性的淡化,而以技巧為主。
……那以後,吉爾巴持公司按此思路生産幾種名機。
‘東方快車’、‘空中導航’、‘恍惚美洲’……無不受到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宇宙飛船’成了他們的最後機型。
” “宇宙飛船’同前四種大異其趣。
前四種以追求新奇為能事,而‘宇宙飛船’極其正統而簡便。
采用的無一不是四巨頭已經采用的機關。
正因如此,反倒成了極具挑戰性的機型。
确有這個自信。
他像給學生講課似的娓娓而談。
我一邊頻頻點頭,一邊喝咖啡。
咖啡喝完了喝水,水喝完了吸煙。
“‘宇宙飛船’的确匪夷所思,乍看并無優勢可言。
可是操作起采卻有與衆不同之處。
球經相同,球道相同,但就是有什麼與其他機不同。
而那個什麼如毒品一般把人吸住不放。
至于為什麼卻無由得知。
……我所以說‘宇宙飛船’慘道厄運,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它的超卓不凡沒有為人們所理解,及至人們終于理解了又為時已晚;二是公司倒閉了。
制作得太用心了。
吉爾巴特公司被多元大型聯合企業兼并了。
總部說不需要彈子球部門,如此而已。
‘宇宙飛船’一共生産了一幹五百餘台。
故而如今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名機。
美國的‘宇宙飛船”收藏家交易價已達兩千美元,但估計從未成交。
” “為什麼?” “因為無人脫手。
誰也不肯放手。
不可思議的機型。
” 說罷,他習慣性地朗一限手表,吸煙。
我要了第二杯咖啡。
“日本進口了幾台?” “調查了,3台。
” “夠少的。
” 他點頭:“因為日本沒有吉爾巴特公司産品的經銷渠道。
一家進口代理店嘗試性進口了一點,于是有了這3台。
想再追加時,吉爾巴特父子公司已不複存在了。
” “這3台的去向可曉得?” 他攪拌幾下咖啡杯裡的砂糖,“咯吱咯吱”搔了括耳垂。
“一台進入新宿一家小娛樂廳。
前年冬天娛樂廳倒閉,機下落不明。
” “這我知道。
” “另一台進了澀谷一家娛樂廳,去年春天失火燒了。
當然,因為買了火災保險,誰也沒受損失,無非一台‘宇宙飛船’從這世上消失罷了。
……如此看來,隻能說是慘遭厄運。
” “就像馬爾他的鷹。
”我說。
他點頭:“可是,最後一台的下落我不清楚。
” 我把爵士酒吧的地址和電話号碼告訴他。
“不過現在沒有了,去年夏天處理掉了。
”我說。
他不勝憐惜地記在手冊上。
“我感興趣的是新宿那台。
”我說,“弄不清去向?” “可能性有幾種,最一船的可能性是廢棄了。
機器的周轉期非常之快。
通常3年就折舊。
與其花錢修理,還不如更新省錢。
當然也有流行間題。
所以要廢棄。
……第二種可能性是作為二手貨上市交易。
型号雖老但仍可利用的那類機往往流入哪裡的餐飲灑吧,在那裡陪伴醉酒者和生手終了此生。
第三——此情況非常罕見——也可能由收藏家買去了。
不過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是廢棄。
” 我把沒點火的煙夾在指問,黯然沉思。
“關于最後一種可能性,你能進行調查嗎7” “試試是可以的,但難度很大。
收藏家之間幾乎沒有橫向聯系,沒有花名冊沒有會刊。
……不過試試好了,我本人對‘宇宙飛船’多少有些興緻。
” “謝謝。
” 他把背沉進深凹的圈椅裡,吐了口煙。
“對了,你‘宇宙飛船’最佳戰績?” “十六萬五千。
”我說。
“厲害,”他不動聲色地說,“非比一般。
”說着,又搔了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