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八年·倫敦

關燈
1 在世界犯罪史裡,找不到像一八八八年發生在倫敦的開膛手傑克事件那樣殘酷、血腥的案子了。

    不過,對喜愛推理的人而言,哪那個事件格外地令人玩味。

    雖然是那麼血腥及悲慘的事件,但現在回頭看哪個事件,手裡捧着那些資料時,誰都會從字裡行間感受到類似鄉愁的難得滋味。

    這種感覺很像是世界最苦的酒在經曆了百年的時光後,醞釀出最豐潤的甘美之味。

     在沒有汽車與科學搜證的時代所發生的血腥犯罪,讓身在一九八八年的我們有着略微苦澀的心情。

     如同以下的描寫: “灰色的九月早上,我混在看熱鬧的起哄人群之中,看着蓋着防水布的安妮奇怪的屍體,在擔架車喀拉喀拉的響聲中,通過漢伯利街。

    我的伯父在漢伯利街上經營一家咖啡店,媽媽經常一早就會去店裡幫忙。

    自從發生了傑克的殺人事件後,媽媽把我當成保镖,去咖啡店時就會帶着我一起走,為了禦寒,我全身裹着毛毯,我不覺得我保護得了媽媽,因為我隻是一個11歲的孩子。

     總之這天早上,我看到兩個警察擡着擔架,從29号的屋子裡出來。

    擔架經過時,淡淡的血從擔架車滴落到地面上。

    媽媽雖然趕我回家,可是那天正好是星期六,不同去上學,所以我假裝回家,其實是跟着擔架走,一直跑到老蒙塔古街的臨時停屍間。

    那些事好像昨天才發生的一樣,我記得非常清楚。

    ” 這是湯姆·卡蓮寫的《恐怖之秋》小說中一位叫阿爾弗雷德·亨利·雷恩的人物的證詞。

    事件發生的當時他才11歲,但因為《恐怖之秋》而被訪問時,他已經80歲了。

     倫敦是十九世紀末的世界中心。

    但這個被認為是世界最富有的城市裡,卻非常矛盾的擁有全世界最貧窮的地區。

     倫敦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地下鐵的城市,很多人都想着開膛手傑克是搭着那個最新的交通工具去到殺人現場的。

     不過,那個時代還沒有快速把屍體從好事者的眼前運走的汽車,即使是蘇格蘭場的倫敦警察,辦案的時候使用的也隻是行動緩慢的馬車;而照明夜晚馬路的,是朦胧的瓦斯街燈,使用電力照明的房子非常罕見。

     因為是那麼朦胧的世界,所以福爾摩斯也能在晚上時扮成老婆婆的模樣而不被發現,更何況是連瓦斯街燈都很少,而且是有霧的東區貧民窟的夜晚。

    那樣的夜裡,即使街上有什麼怪物在徘徊,不論誰都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就是那樣的時代所發生的案件。

     一八八八年的八月三十一日的淩晨,面對白教堂路的地下鐵車站——白教堂車站的屯貨區小路。

    即使是現在,屯貨區也是一條冷清的街道,更何況是十九世紀末的那個時候。

    到了晚上,白教堂的燈光隻能找到屯貨區的小路前端,小路後面根本是一片漆黑。

     小路的一邊是成排的艾塞克斯倉庫,另一邊則并列着商人階梯式住宅。

    小路的前面有學校的宿舍,隔着一條馬路的溫士洛普街有廢馬處理場。

     淩晨三點四十分,搬運蔬果的搬運工查爾斯·克勞斯經過屯貨區,在馬棚門前的水溝旁,看到一個蓋着防水布的東西。

     防水布是當時這個地區用來包裹供食用的解體馬匹的物品。

    查爾斯·克勞斯心想那大概是從某年運貨的馬車上掉下來的,便靠近水溝邊,想把那個東西撿起來。

    可是當他靠近看後,才發現那不是防水布,而是有一個人倒卧在水溝裡。

    因為四周很暗,倒卧在水溝裡的人身上的衣物看起來像防水布。

     此時正好有另一個搬運工約翰·保羅經過,他們兩個人便站在一起,看着倒卧在水溝裡的人。

     他們靠近看,發現水溝裡是一個女人。

    女人的左手伸向馬棚,黑色的麥稈帽掉落在旁邊地上,因為她身上的裙子皺巴巴的,所以兩位搬運工都認為女人是喝醉了,或者是遇到暴行了。

     “先把她叫起來再說吧!”克勞斯說着便蹲下去,用手摸了一下女人的臉。

    女人的臉還有一點點的餘溫,但是試着舉起女人的手時,發現她的手完全沒有力量,一放開她的手,她的手就自然掉落。

     “她死了。

    ”克勞斯把手縮回來後顫抖地說。

     他們兩個人都感覺到背脊發涼,想要立刻逃離現場。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同時聽到黑暗中傳來的腳步聲,便快速地往布萊迪街的方向跑去。

     靠近的腳步聲主人是·約翰·尼爾巡警。

    他每三十分鐘會到這個地方來巡邏一次。

     淩晨三點四十五分,倒卧在馬棚門前的女性臉部,浮現在巡邏警察手中燈籠光芒中。

    巡警高舉着燈籠靠近女人,倒卧在水溝裡的女人的眼睛睜得老大。

     巡警蹲下去,利用燈籠的光仔細照着女人的身體。

    女人的咽喉上有一道很大的傷口,看得出已經有大量的血液從那個傷口噴出來過了,除了血液的腥臭外,空氣裡還有杜松子酒的味道。

    杜松子酒的氣味是從被割裂的咽喉裡飄散出來的。

     尼爾巡警先想到這女人可能是自殺的,所以在四周尋找用來自殺的刀子。

    可是根本找不到那樣的東西。

     另外,剛才跑走的哪兩個搬運工,則被在附近的巡邏的亞瑟·何恩巡警逮到帶回了現場。

    尼爾巡警已經了解到這是一樁殺人事件了,便立刻找來了在附近開業的拉爾夫·勒威林醫生。

     醫生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四點多了,死者從左耳下面到咽喉的中心,有一道4英寸的刀傷,和從咽喉下面到右耳的9英寸長的刀傷,把她的頸動脈割斷,湧出來的大量血液則滲入厚厚的衣服中。

     醫生大緻檢驗過屍體後,立刻要求把屍體送到老蒙塔古街的濟貧院屍體暫放場。

     此時醫生和巡警都隻注意到咽喉的傷口,并推定女人死亡的時間還沒有超過三十分鐘。

     尼爾巡警在淩晨三點十五分時,也曾經巡邏過現場,當時并沒有看到屍體;三點四十分尼爾巡警再到現場巡邏,就看到屍體了。

    因此可以認為兇手犯罪的時間點應該在三點十五分到四十分之間。

     天亮後,臨時停屍間進行了解剖的工作。

    脫掉受害人的衣服,才看到隐藏在衣服下面大大小小的傷口多到令人吃驚。

     除了咽喉的傷口以外,刀子還兩次深深刺進下腹部。

    第一刺從右側腹股溝刺下,并且拉割到左臀部。

    第二刺從下腹部刺下,往身體的中央切割,到達胸骨的地方。

    此外,腹部的表面上還有好幾道淺淺的傷口。

     醫生依他所看到的情況做判斷,認為從兇手的方向看過去的話,所以的傷口走向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兇手可能是左撇子。

    這就是後來造成轟動的“開膛手傑克”事件的開始。

     根據看到報紙的報導而跑到臨時停屍間的女人們的證詞,才知道死者是住在史比特區斯洛爾街(THAWLSTREET)18号的出租公寓,被稱為“波莉”的妓女。

     不久後,她的前夫接受警方的查詢,終于清楚“波莉”的本名與經曆。

     “波莉”本命瑪莉·安·尼古拉斯,42歲,出生地是倫敦南部的坎伯威爾,父親是一位鐵匠。

    20歲時和印刷工人威廉·尼古拉斯結婚。

    但是天生懶惰與愛喝酒的毛病,促使她在一八八一年時離婚。

    她有五個孩子,死時長子已經21歲。

     她的前夫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

    而警方在附近進行了偵察之後,并沒有找到任何的目擊者。

     離現場隻有數碼遠的地方,有一棟名叫“新小别墅”的分層住宅。

    當天晚上那棟住宅裡有一位住戶整夜沒有睡覺地在看書,但他說那晚沒有聽到任何慘叫或打鬥的聲音,整個晚上都非常安靜。

    根據這位住戶的證詞,警方内部有人提出“死者被害之後才被馬車運到現場”的看法。

     除了這位住戶外,在現場附近的鐵道調度場或廢馬處理廠徹夜工作的男人們也說,沒有聽到任何可疑的聲音。

     從死者死亡的狀況看來,被殺的時候應該流了很多血才對,但卻除了發現屍體的現場以外,附近沒有發現血迹,或任何落下來的一滴血。

    依這個條件看來,行兇的地點隻可能是發現屍體的現場。

     這個命案讓屯貨區在英國聲名大噪。

    送信件的郵差稱那裡是“殺人路”,讓當地的居民相當不愉快。

    百年後的今日,哪那個事件仍然餘波蕩漾,屯貨區已經改為達沃徳街。

     2 第二件命案被發現的時間,是一八八八年九月七日瑪莉·安·尼古拉斯舉行喪禮後的翌日早上。

     距離第一個殺人現場屯貨區西邊大約半英裡遠的地方,有一條叫做漢伯利街的馬路,那是一條比較寬且長的路。

    至于哪裡的街道景象又是如何呢?引用一下昭和初期(指西元一九二五年起)曾經去哪裡做過實地調查的作家牡逸馬(1)所寫的文章吧! 注(1):日本小說家,本命長谷川海太郎,1900-1935,以林不忘,牡逸馬、谷讓次這三個筆名分别做不同類型的創作,以筆名牡逸馬的創作則以犯罪實錄小說為主。

     “衣着簡陋、赤着腳的小孩從早到晚在馬路上亂跑。

    這個代表性貧民窟的街上,還住着許多以勞動者或以外國低級船員為對象的妓女。

    ” 這就是那條街的部分景象。

     漢伯利街上有一排廉價的出租房屋。

    漢伯利街29号的後院,就是發生這個命案的起點。

     這是一棟三層樓建的磚造排屋(2),面對馬路的門經常是關閉着的,住在這裡的人總是從院子裡通往後面的栅門出入。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大白天就會看到妓女或醉漢、流浪漢出出入入。

     九月八日上午六點過後,淡淡的朝陽開始射入排屋的後院,住在三樓的史比特區果菜市場的搬運工約翰·戴維斯因為要上班了,所以下樓到後院。

     就在他從石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