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層層相疊的殺機
關燈
小
中
大
麼肯定呢?”
“因為最關心兒子高考的人就是他了,比我這個當媽的還要關心。
他總是給兒子施加壓力,所以我很擔心。
每次他說完,我就趕快安慰兒子。
” “這麼關心啊?” “是的。
他曾說無論怎麼樣都要上一流大學,不然就斷絕父子關系。
當然,也不全是這麼嚴厲的話。
他也曾說,為了兒子高考,他願做一切努力。
而且還向兒子許諾,隻要能考上大學,兒子想要什麼都行。
這樣的一個父親,怎麼會拿着兒子考試要用的文具去别的地方呢?我絕對不相信。
” “嗯……”吉敷好像陷入了沉思。
“肯定是什麼地方弄錯了。
”佐佐木佳子又說道。
遭到如此堅決的否定,吉敷也隻能靜靜沉思了。
“這一次陪兒子來東京考試,是您先生提出的嗎?” “當然了。
” “這個,怎麼說好呢,您先生有沒有和誰結仇啊?” “結仇?什麼意思?” 吉敷講述了二月十日早上發生的事——一個流浪漢模樣的男子拿着裝有汽油的塑料瓶從巴士後門上車,對其他人連看都不看,直接往佐佐木德郎的包上倒汽油。
從森下町客棧的登記薄等線索來看,這個男的可能叫光岡。
而佐佐木看到光岡的臉,就條件反射似的往外跑。
吉敷話音剛落,夫人就說:“啊……我覺得他不會和别人結仇。
他辦事很周到,很注意人際關系。
既不喝酒,也不賭博。
最重要的是,他好像特意控制自己的交際範圍。
因為他的工作和錢的關系太大了。
” “他的工作和錢關系很大?” “對,他自稱是專業人員。
” “專業人員?” “是的。
他的工作多是把大額現金帶去某地,或者開車送去。
雖然有專門做這種工作的人,但因為他是科長,比較有信譽,所以也經常做現金運輸的活兒。
因為這樣,他會注意不和危險人物打交道。
” “哦……”兩名刑警都陷入了沉思。
但是,二月十日早上佐佐木的舉動和他所遭遇的災難仍然是個謎。
不過,吉敷聽了佐佐木夫人的話,好像看到了希望。
現金運輸就是把錢裝在包裡,手提着把錢帶去。
那一天佐佐木也提着包,而且那個包被澆了汽油。
是不是犯人誤以為那個包裡裝着現金呢。
佐佐木來東京,是不是為了運輸現金呢。
但即使是這樣,為什麼非要在包上澆汽油呢。
“那現金運輸是從哪裡送到哪裡?” “這個,一般是從公司送到銀行,或者從銀行到送公司。
有時候有的酒店或按摩房的老闆急需用現金,他也會去送。
” “是用現金運輸車嗎?” “原則上是這樣,但習慣了之後也會打車或走路去。
” “是放在鉛做的箱子裡還是什麼東西裡?” “現金嗎?他說就放在普通的黑色提包裡。
” “這樣啊。
” 這樣的話,别人就有可能認為佐佐木當時提的包裡是放的現金了。
“佐佐木先生,有沒有可能到東京來送錢?”吉敷問道。
夫人聽後,立刻在臉前擺着手說:“這絕對不可能。
我想他都沒在東京總部露過面,也沒有認識的人。
再說現金運輸這種事情在鹿兒島也不多見。
偶爾,對方身邊沒有信得過的人的時候,他才會直接去送。
所以……” “唔,說的也是。
” 常識上也當如此。
既然是為了陪兒子到東京參加高考,怎麼會願意承擔現金運輸這麼重大的責任呢。
“那二月十号早上,或者九号晚上,您先生有沒有給您打過電話呢?” “沒有。
” “您兒子說,十号早上,您先生好像給哪裡打過電話。
您有什麼線索嗎?” “沒有,就像我剛才說的,他在東京沒有私人的交情。
” “嗯……” 當天對佐佐木夫人的問詢就到此結束了。
之後吉敷索性給N證券公司東京本部打了個電話。
正如夫人所說,佐佐木根本沒在總部露過面,自然總部也不會托佐佐木運輸現金了。
吉敷又給九州分公司打了個電話,得到的答複是一樣的。
公司不可能把現金運輸的任務交給因私事去東京的營業科長。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整個案件還是一個謎。
佐佐木的行為是謎,縱火犯光岡的行為也是個謎。
那家夥為什麼偏偏要往佐佐木的提包上澆汽油呢?而且那個提包裡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吉敷感到束手無策。
沒想到,第二天,審問就取得重大進展。
光岡在連續沉默了五天後終于開口說話了,而且道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
第九節 光岡好像沒怎麼睡覺,顯得非常疲憊。
一雙大眼睛下面的黑眼圈更嚴重了。
“如果我交代了,是不是可以放我走?”光岡用苦澀的聲音有氣無力地問道。
說完他就低頭看着桌子,發出了一聲不知是歎氣還是呻吟的聲音。
“得看你交代什麼。
”吉敷冷冷地說。
“和我沒關系!”光岡突然歇斯底裡起來。
他好像有些神志模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什麼叫和你沒關系?”小谷也冷冷地說,“在巴士上放火的不就是你嗎?” 光岡聽後沉默了好一會兒,嘟囔出一句:“你要這麼說的話……” “你承認嗎?承認縱火?目擊者有很多呐,我們早就知道是你了。
” “雖然是這樣,但……” “既然你承認了,我們有很多事要問你。
你說,為什麼做和七年前一樣的事情?”吉敷出聲了。
“七年前?”光岡擡起頭,眼睛充着血。
“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十九号的案子。
” “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光岡一頭霧水。
“對,五十五年八月,同樣是新宿,同樣是K帝都巴士,同樣的車站。
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
”光岡搖了搖頭。
“什麼?不知道?”小谷立刻從椅子上跳起來。
光岡猛的縮起瘦弱的肩膀。
“就是說完全是偶然了?一樣的地方、一樣的巴士、一樣的手段?你敢說不知道五十五年的那個案子?” “不知道……” 光岡用細弱的聲音回答。
這時,小谷踢了一下椅子腿,光岡慢慢的癱倒在地上,就好像西裝從衣架上掉下來一樣。
小谷抓住他的上臂,把他拉起來。
然後用手穿過光岡的右手和腰窩,抓住他脖子後面。
光岡什麼也不說,任小谷擺弄。
“你這是幹嗎?”吉敷問道。
“稍微練練逮捕技術。
”小谷說。
“停手。
” 小谷放開他,光岡咚的一聲從椅子摔到地上。
“你真的不知道五十五年的那個案件?” “啊,我真的不知道,我不騙你。
”光岡回答。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小谷問道。
吉敷也不說話,等着光岡回答。
“所以,我說,和我沒關系……”光岡又流露出苦澀的語調。
“怎麼沒關系了?!你給我好好說清楚!”小谷怒喝道,“你最好搞清自己的處境!五天都不說話,把我們害得不輕。
我們就要打算放棄你了。
到了第五天,你像個大爺似的開口了,你是不是想說什麼‘我那天早上并沒想殺那車上的人’之類的啊?真是胡扯!”小谷大聲訓斥道。
光岡聽了立馬條件反射似的叫起來:“所以我說,那個,警官啊,因為那個太恐怖了,所以不敢說。
我當時真的沒想殺那些乘客……” “什麼?!你還真是……” “小谷,等一下,讓他說。
” “警官你聽我說,事情不是那樣的。
我根本沒想要殺人。
我隻是,隻是按别人的吩咐辦事而已……” “吩咐?!”吉敷和小谷一起高聲反問道。
“怎麼回事?受誰的吩咐?” “我不知道他叫什麼。
當時我正在新宿睡覺,他走過來,給了我一千日元,還請我喝了杯酒。
之後……”光岡痛苦得說不下去了。
“然後?” “太難受了……我現在很渴,有沒有啤酒什麼的……” “你别做夢了!” “那麼,茶水也行……” “你說完就讓你喝,快說!” “這不是侵犯人權嗎……” “什麼?!你還知道這麼先進的詞兒呐?你不是想喝茶嗎,那就快點交代。
” “然後,他請我喝酒……然後他說,二月十日早上七點十分,到K商場前的K帝都車站去,往開往中野車庫的巴士上倒汽油、再放把火。
他說做完事給我錢……” “他說要給你錢?給你多少錢?” “五十萬。
” “哦?五十萬啊。
那你就照做了?” “嗯。
” “找你的那家夥什麼樣?” “戴着銀邊眼睛,看起來是個白領……” 雖然有磁帶在錄音,吉敷還是記下了每個要點。
“嗯,還有呢?” “那男的挺瘦的……” “年齡呢?” “五十左右吧。
” “你對他有印象嗎?” “印象?” “在那之前見過他嗎?” “完全沒見過。
” “要是再見到他,能認出來嗎?” “能是能……”光岡欲言又止。
小谷正好插話問道:“他隻說讓你放火?沒有什麼特殊要求?” “不是,他說了。
” “什麼要求?” “他讓我一定要把他的手提包燒掉,讓我一上車就往他的包上倒汽油……” “什麼?!”吉敷和小谷又一起高聲問道。
“那麼,吩咐你辦事的那個人也在巴士上了?” “是的,他在。
雖然那天他沒戴眼睛,但我一眼就認出他了。
” “就是說,他讓你去燒他自己坐的那輛巴士?” “嗯。
” “那你說的這個男的,就是被出租車撞死的那個證券師?” “對。
” 吉敷和小谷啞口無言。
這樣一來,光岡也不可能再見到他了。
“那你是說,”小谷開始說話了,“那個證券師——佐佐木德郎——找到你、又請你喝酒,然後讓你在二月十号早晨去他乘坐的巴士放火燒車,是不是?” “對。
”光岡回答的很幹脆。
“他為了什麼?” “這種事我不知道。
” “你不是在撒謊胡說吧?!” “我沒有撒謊!絕對是實話!”光岡叫起來。
“那你為什麼之前一直不說?” “那是因為,我怕你們不信……” “顯然啊,這種鬼話誰信啊!怎麼可能有人讓别人放火燒自己坐的巴士呢!” “你看!我就說你們不會信。
我們這種人說的話,你們一概不信!那你為什麼要問我呢?!” “你還敢胡說八道!快說實話!”小谷把光岡的頭按到桌子上。
光岡又一言不發了。
“小谷你等等,他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 小谷一下子轉過頭來看着吉敷,眼神裡還有幾分怒氣。
“至少我們要試着想一下,或許佐佐木德郎有什麼目的,所以要坐上會被放火的巴士。
” 小谷湊向吉敷,為了不讓光岡聽到,他小聲說:“但佐佐木是個刻闆的家夥,還是東大畢業的精英證券師啊。
” “啊,我知道了。
越是這種人越是貪财。
” “貪财?” “對,精英人物一般都覺得,自己這麼高學曆的人,應該更有錢才對。
所以為了錢,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
” “您是說他是為了錢?” “這個,我隻是舉個例子。
” “但放火燒巴士車,怎麼能弄到錢呢?” “這個就不明白了。
”吉敷仔細思考着,“按光岡的話來說,佐佐木讓他先往自己的包上倒汽油,一定要把寶包燒着……” “但那個包裡什麼也沒有啊。
隻有他兒子考試用的文具。
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 “是啊。
”吉敷又陷入了沉思,“這一點真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光岡剛才交代的内容提供了很多信息。
之後,他又一股腦地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他叫光岡二郎,四十二歲,出生在福島縣。
此外,由于佐佐木德郎意外死亡,光岡隻拿到了二十五萬預付款。
本來他們說好,事成後佐佐木再付給他剩下的二十五萬,并約好二月二十一日在東京站銀鈴[1]那裡付款。
案件還有一部分尚未明了。
通過光岡的交代,事件的主線已經顯露出來,但又有多了一個謎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銀鈴——東京站八重洲出口地下通道處有一個銀色的金屬鈴铛,常被作為聚會碰頭地點标志。
(譯者注) 第十節 之後,吉敷馬上給K賓館打了電話。
吉敷想見一下佐佐木的妻子,看她覺得光岡的證言有多大的可信度。
接電話的是佐佐木的兒子,他說他母親為了準備葬禮,已經在返回鹿兒島的路上了,大概當晚能到。
這下可麻煩了,現在正有許多事情要問他的妻子……吉敷在想是不是要去一趟鹿兒島。
他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面色凝重,雙臂相抱。
他在仔細思量光岡的證言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或者說有多大的真實性。
一番考慮後,吉敷覺得光岡沒應該有撒謊,如果他要撒謊的話,至少會撒一個正常一點的謊吧。
光岡可以撒謊說自己是受人所托,但委托人自己也坐上目标巴士、并要求光岡點着他的提包,這種事情恐怕他編造不出來吧。
也許光岡證言的離奇性正說明了它的真實性。
那麼為什麼這起案件和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十九日的案件如出一轍呢?按光岡的話來說,他并不知道七年前的案件。
如果光岡的縱火行為是受人指示的,他不知道之前的案子倒也說得通。
可能是委托人知道那起事件吧——也就是說委托人想再現七年前的那起縱火案。
為什麼委托人佐佐木德郎要再現那起事件呢?是不是因為他自己曾經曆過那場縱火案?而且,如果他想讓自己導演的這場事件被認作是偶然事件的話,就必須制造一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而且不能制造成普通縱火案的樣子。
于是,他決定利用七年前的那起案件。
這類犯罪是不存在倫理性動機的,而是所謂的“變态者的沖動犯罪”。
這種犯罪常常是類似案件的重演。
比如,有犯人在鐵路上放石頭來阻礙列車運行,那麼就會有人模仿這種犯罪。
佐佐木是不是想把這次縱火案僞裝成模仿式的犯罪,所以他才選擇了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車站?可能他覺得這樣可以讓兩起案件看起來相互關聯。
這樣一來,就出現很多前後矛盾的地方。
佐佐木的兒子說他每晚都離開K賓館去外面,回來時總是喝過酒,并抱怨身上髒,還會撣西服。
這應該是因為他每晚都在物色合适的人選替他放火。
就算是流浪漢,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答應。
要是付了定金,對方卻逃之夭夭,那就慘了。
而且即使仔細解釋、交代,糊塗的人也容易弄錯放火時間和巴士車次。
所以要找一個老實人,還不能告訴他整個犯罪計劃。
這就需要在很多人裡挑出合适的人選。
這很費時間,因為佐佐木需要每晚選中一個流浪漢,請他喝酒、和他商量、觀察他的性格。
應該就是因為這樣,佐佐木才會每晚都是喝過酒的模樣,而且抱怨“太髒了太髒了”。
吉敷也連日在新宿地下調研,每次回來後他也覺得西服很髒,想好好撣撣。
還有,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光岡拿着汽油瓶從後門一上車,佐佐木馬上就往外逃跑。
目擊乘客說佐佐木“好像認識縱火犯一樣”。
原來何止是認識。
因為是他自己花錢雇光岡來放火,所以他看到光岡肯定立馬就跑。
光岡開始倒汽油時手一直哆嗦。
佐佐木肯定也預測到光岡會緊張,很難說不會把汽油弄到自己身上。
還有,無論是佐佐木的妻子還是兒子,都說他在中野那邊沒有認識的人。
這一點也可以理解了。
佐佐木一開始就沒想去中野,他選擇那趟巴士,隻是想模仿昭和五十五年的那起案子。
所以即使在中野沒有親戚或朋友也沒什麼關系。
以上這些疑問暫時得到了解答。
總而言之,按光岡的交代,佐佐木支付五十萬的高額報酬——原本應該是五十萬,但最終光岡隻拿到一半的錢——讓光岡放火去燒自己坐的巴士。
但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關于他的動機,吉敷百思不得其解。
包裡裝着兒子考試要用的文具——好像要完成這個計劃就必須裝上兒子的文具似的——不但不去陪兒子考試,反而花五十萬導演一場K商場前的縱火事件。
為什麼?! 為了錢?這樣可以拿到錢嗎? 他讓光岡一定要點着自己的手提包,但包裡隻有兒子的文具,燒掉這樣的一個包和拿錢有什麼關系呢。
這其中肯定有什麼理由。
若是為了某個理由,這樣的情況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不對,不是這樣。
不能被提包所迷惑,佐佐木不是為了燒提包。
他之所以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包被燒掉,是為了制造一個确實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财産被燒毀,自己是這起縱火案的受害者。
那麼佐佐木為什麼要讓把自己僞裝成新宿縱火案的受害者呢?恐怕是為了錢吧。
可能在東京遇到縱火案的話,他就可以拿到錢。
現在手上資料不全,再怎麼想也想不出頭緒,隻能是空想。
隻有他的親人才能做出推測吧,或者他的同事可能也知道一些情況。
這些相關資料都要在鹿兒島收集,這下又要麻煩鹿兒島警署的留井了。
—— 現在吉敷手上的材料基本上隻有A報紙的剪報,報道主力賽馬選手向黑社會團夥洩露自己馬匹的狀況。
另外還有鹿兒島出身、昭和六十年在東京被殺的壺井合三。
他的死、他死時穿着的淺灰綠色薄夾克和鴨舌帽、以及在鹿兒島時給他錢花的俱樂部女招待。
此外吉敷還掌握一個情況——壺井離開鹿兒島的前幾天,佐佐木家二樓的屋頂掉了下來。
那天好像是八月十九号。
八月十九号?吉敷的思緒停留在這個日子上。
現在才注意到啊!八月十九号——昭和五十五年的新宿巴士縱火案不也是八月十九号嗎?! 吉敷急忙翻開筆記本确認那天的日期。
沒錯,兩件事都發生在八月十九号。
難道是偶然? 吉敷想了想,覺得可能的确是偶然。
因為很難将這兩件事聯想到一起。
用同樣的日子把兩件事聯系在一起未免太過牽強。
不管怎麼說,佐佐木家房頂掉落一事和這次的案件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除此之外已經了解的情況還有——佐佐木德郎是東大畢業的精英人物,性格刻闆;而壺井合三認識黑社會團夥的成員,還和俱樂部女招待同居過一段時間。
所以很難想像佐佐木和壺井在鹿兒島會有來往。
雖然留井是這麼介紹的,但佐佐木在兩年前殺害壺井的嫌疑還是很大。
将這兩人聯系起來的關鍵就是A報紙的剪報。
因為這則剪報很有可能是從壺井手上轉移到佐佐木手上的。
吉敷想不明白。
已經知道的這些情況能解釋光岡交代的事情嗎。
這些支離破碎的事情能能不能順利的結合到一起呢。
最好的線索就是那則A報紙的剪報。
但是事件當事人——騎手松永榮吉卻說沒有叫壺井合三或佐佐木德郎的人聯系過他。
現在還有幾件事沒能落實。
首先——佐佐木真的殺害了壺井嗎?兩人根本不可能認識啊。
就算認識,佐佐木應該也沒有理由非要至壺井于死地。
但就現有的物證來看,佐佐木的确有可能是殺害壺井的兇手。
若佐佐木不是兇手,又如何解釋他手上有那則剪報呢。
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壺井是在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四日那個星期六的晚上被殺的,前一天的星期五,佐佐木破天荒向公司請了假。
在那之前和之後,佐佐木沒請過第二次假。
這一點非常值得注意——他肯定是有什麼大事才請假的,難道有比殺人更重大的事嗎? 從現在的情況看,尚未發現其他人有殺害壺井的嫌疑,但這可能是調查不足所導緻的。
說不定還存在其他嫌疑犯。
而掌握着這個線索的就是在鹿兒島時曾拿錢給壺井的那個女招待——“城堡”俱樂部的茂野惠美。
她可能知道一些有助于破案的信息。
看來關鍵還是這個女招待。
如果她知道壺井和佐佐木的交往情況以及昭和六十年壺井來東京的理由,那麼找到她,就可能會發現佐佐木殺害壺井的動機。
或許還能解釋這次離奇的縱火案。
不管怎麼樣,都要讓她開口。
這時,留井打來了電話。
吉敷一上來就詢問了女招待的情況。
但留井回答說: “沒有用啊,吉敷先生。
完全沒有進展,簡直成了瓜達康納爾島持久戰[1]了。
她一句有用的話都沒說。
我也不能強迫他,真是束手無策啊。
” “可是……”吉敷正要強調女招待的證言有多麼重要時,留井先開口了: “不行啊,我真的幹不了這活兒。
您能不能過來一趟試試看啊?哎呀,一般招數對這個女的都沒有用。
” “她這麼不愛說話啊。
” “不是,她不是不愛說話,沒用的事情滔滔不絕的說了好多,但不論什麼時候見她,她總是喝的酩酊大醉。
” “是酒精中毒嗎?” “而且很嚴重,就差點送醫院了。
我都喝不過她。
吉敷先生,您酒量大嗎?” “這個,我不怎麼喝酒。
” “這樣啊,哎,真愁人,看來是沒戲了。
” “你不是去問她話嗎?也不用非得邊喝邊說吧?” “哎,要是誰能和她說話卻不用喝酒,我就服了他了。
” 吉敷把話筒從嘴邊拿開,輕輕歎了一口氣——他決定要去趟鹿兒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那瓜達康納爾島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對日本發動的戰役。
戰役由1942年8月展開,1943年2月以日本全面潰退而結束。
(譯者注)
他總是給兒子施加壓力,所以我很擔心。
每次他說完,我就趕快安慰兒子。
” “這麼關心啊?” “是的。
他曾說無論怎麼樣都要上一流大學,不然就斷絕父子關系。
當然,也不全是這麼嚴厲的話。
他也曾說,為了兒子高考,他願做一切努力。
而且還向兒子許諾,隻要能考上大學,兒子想要什麼都行。
這樣的一個父親,怎麼會拿着兒子考試要用的文具去别的地方呢?我絕對不相信。
” “嗯……”吉敷好像陷入了沉思。
“肯定是什麼地方弄錯了。
”佐佐木佳子又說道。
遭到如此堅決的否定,吉敷也隻能靜靜沉思了。
“這一次陪兒子來東京考試,是您先生提出的嗎?” “當然了。
” “這個,怎麼說好呢,您先生有沒有和誰結仇啊?” “結仇?什麼意思?” 吉敷講述了二月十日早上發生的事——一個流浪漢模樣的男子拿着裝有汽油的塑料瓶從巴士後門上車,對其他人連看都不看,直接往佐佐木德郎的包上倒汽油。
從森下町客棧的登記薄等線索來看,這個男的可能叫光岡。
而佐佐木看到光岡的臉,就條件反射似的往外跑。
吉敷話音剛落,夫人就說:“啊……我覺得他不會和别人結仇。
他辦事很周到,很注意人際關系。
既不喝酒,也不賭博。
最重要的是,他好像特意控制自己的交際範圍。
因為他的工作和錢的關系太大了。
” “他的工作和錢關系很大?” “對,他自稱是專業人員。
” “專業人員?” “是的。
他的工作多是把大額現金帶去某地,或者開車送去。
雖然有專門做這種工作的人,但因為他是科長,比較有信譽,所以也經常做現金運輸的活兒。
因為這樣,他會注意不和危險人物打交道。
” “哦……”兩名刑警都陷入了沉思。
但是,二月十日早上佐佐木的舉動和他所遭遇的災難仍然是個謎。
不過,吉敷聽了佐佐木夫人的話,好像看到了希望。
現金運輸就是把錢裝在包裡,手提着把錢帶去。
那一天佐佐木也提着包,而且那個包被澆了汽油。
是不是犯人誤以為那個包裡裝着現金呢。
佐佐木來東京,是不是為了運輸現金呢。
但即使是這樣,為什麼非要在包上澆汽油呢。
“那現金運輸是從哪裡送到哪裡?” “這個,一般是從公司送到銀行,或者從銀行到送公司。
有時候有的酒店或按摩房的老闆急需用現金,他也會去送。
” “是用現金運輸車嗎?” “原則上是這樣,但習慣了之後也會打車或走路去。
” “是放在鉛做的箱子裡還是什麼東西裡?” “現金嗎?他說就放在普通的黑色提包裡。
” “這樣啊。
” 這樣的話,别人就有可能認為佐佐木當時提的包裡是放的現金了。
“佐佐木先生,有沒有可能到東京來送錢?”吉敷問道。
夫人聽後,立刻在臉前擺着手說:“這絕對不可能。
我想他都沒在東京總部露過面,也沒有認識的人。
再說現金運輸這種事情在鹿兒島也不多見。
偶爾,對方身邊沒有信得過的人的時候,他才會直接去送。
所以……” “唔,說的也是。
” 常識上也當如此。
既然是為了陪兒子到東京參加高考,怎麼會願意承擔現金運輸這麼重大的責任呢。
“那二月十号早上,或者九号晚上,您先生有沒有給您打過電話呢?” “沒有。
” “您兒子說,十号早上,您先生好像給哪裡打過電話。
您有什麼線索嗎?” “沒有,就像我剛才說的,他在東京沒有私人的交情。
” “嗯……” 當天對佐佐木夫人的問詢就到此結束了。
之後吉敷索性給N證券公司東京本部打了個電話。
正如夫人所說,佐佐木根本沒在總部露過面,自然總部也不會托佐佐木運輸現金了。
吉敷又給九州分公司打了個電話,得到的答複是一樣的。
公司不可能把現金運輸的任務交給因私事去東京的營業科長。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整個案件還是一個謎。
佐佐木的行為是謎,縱火犯光岡的行為也是個謎。
那家夥為什麼偏偏要往佐佐木的提包上澆汽油呢?而且那個提包裡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吉敷感到束手無策。
沒想到,第二天,審問就取得重大進展。
光岡在連續沉默了五天後終于開口說話了,而且道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
第九節 光岡好像沒怎麼睡覺,顯得非常疲憊。
一雙大眼睛下面的黑眼圈更嚴重了。
“如果我交代了,是不是可以放我走?”光岡用苦澀的聲音有氣無力地問道。
說完他就低頭看着桌子,發出了一聲不知是歎氣還是呻吟的聲音。
“得看你交代什麼。
”吉敷冷冷地說。
“和我沒關系!”光岡突然歇斯底裡起來。
他好像有些神志模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什麼叫和你沒關系?”小谷也冷冷地說,“在巴士上放火的不就是你嗎?” 光岡聽後沉默了好一會兒,嘟囔出一句:“你要這麼說的話……” “你承認嗎?承認縱火?目擊者有很多呐,我們早就知道是你了。
” “雖然是這樣,但……” “既然你承認了,我們有很多事要問你。
你說,為什麼做和七年前一樣的事情?”吉敷出聲了。
“七年前?”光岡擡起頭,眼睛充着血。
“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十九号的案子。
” “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光岡一頭霧水。
“對,五十五年八月,同樣是新宿,同樣是K帝都巴士,同樣的車站。
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
”光岡搖了搖頭。
“什麼?不知道?”小谷立刻從椅子上跳起來。
光岡猛的縮起瘦弱的肩膀。
“就是說完全是偶然了?一樣的地方、一樣的巴士、一樣的手段?你敢說不知道五十五年的那個案子?” “不知道……” 光岡用細弱的聲音回答。
這時,小谷踢了一下椅子腿,光岡慢慢的癱倒在地上,就好像西裝從衣架上掉下來一樣。
小谷抓住他的上臂,把他拉起來。
然後用手穿過光岡的右手和腰窩,抓住他脖子後面。
光岡什麼也不說,任小谷擺弄。
“你這是幹嗎?”吉敷問道。
“稍微練練逮捕技術。
”小谷說。
“停手。
” 小谷放開他,光岡咚的一聲從椅子摔到地上。
“你真的不知道五十五年的那個案件?” “啊,我真的不知道,我不騙你。
”光岡回答。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小谷問道。
吉敷也不說話,等着光岡回答。
“所以,我說,和我沒關系……”光岡又流露出苦澀的語調。
“怎麼沒關系了?!你給我好好說清楚!”小谷怒喝道,“你最好搞清自己的處境!五天都不說話,把我們害得不輕。
我們就要打算放棄你了。
到了第五天,你像個大爺似的開口了,你是不是想說什麼‘我那天早上并沒想殺那車上的人’之類的啊?真是胡扯!”小谷大聲訓斥道。
光岡聽了立馬條件反射似的叫起來:“所以我說,那個,警官啊,因為那個太恐怖了,所以不敢說。
我當時真的沒想殺那些乘客……” “什麼?!你還真是……” “小谷,等一下,讓他說。
” “警官你聽我說,事情不是那樣的。
我根本沒想要殺人。
我隻是,隻是按别人的吩咐辦事而已……” “吩咐?!”吉敷和小谷一起高聲反問道。
“怎麼回事?受誰的吩咐?” “我不知道他叫什麼。
當時我正在新宿睡覺,他走過來,給了我一千日元,還請我喝了杯酒。
之後……”光岡痛苦得說不下去了。
“然後?” “太難受了……我現在很渴,有沒有啤酒什麼的……” “你别做夢了!” “那麼,茶水也行……” “你說完就讓你喝,快說!” “這不是侵犯人權嗎……” “什麼?!你還知道這麼先進的詞兒呐?你不是想喝茶嗎,那就快點交代。
” “然後,他請我喝酒……然後他說,二月十日早上七點十分,到K商場前的K帝都車站去,往開往中野車庫的巴士上倒汽油、再放把火。
他說做完事給我錢……” “他說要給你錢?給你多少錢?” “五十萬。
” “哦?五十萬啊。
那你就照做了?” “嗯。
” “找你的那家夥什麼樣?” “戴着銀邊眼睛,看起來是個白領……” 雖然有磁帶在錄音,吉敷還是記下了每個要點。
“嗯,還有呢?” “那男的挺瘦的……” “年齡呢?” “五十左右吧。
” “你對他有印象嗎?” “印象?” “在那之前見過他嗎?” “完全沒見過。
” “要是再見到他,能認出來嗎?” “能是能……”光岡欲言又止。
小谷正好插話問道:“他隻說讓你放火?沒有什麼特殊要求?” “不是,他說了。
” “什麼要求?” “他讓我一定要把他的手提包燒掉,讓我一上車就往他的包上倒汽油……” “什麼?!”吉敷和小谷又一起高聲問道。
“那麼,吩咐你辦事的那個人也在巴士上了?” “是的,他在。
雖然那天他沒戴眼睛,但我一眼就認出他了。
” “就是說,他讓你去燒他自己坐的那輛巴士?” “嗯。
” “那你說的這個男的,就是被出租車撞死的那個證券師?” “對。
” 吉敷和小谷啞口無言。
這樣一來,光岡也不可能再見到他了。
“那你是說,”小谷開始說話了,“那個證券師——佐佐木德郎——找到你、又請你喝酒,然後讓你在二月十号早晨去他乘坐的巴士放火燒車,是不是?” “對。
”光岡回答的很幹脆。
“他為了什麼?” “這種事我不知道。
” “你不是在撒謊胡說吧?!” “我沒有撒謊!絕對是實話!”光岡叫起來。
“那你為什麼之前一直不說?” “那是因為,我怕你們不信……” “顯然啊,這種鬼話誰信啊!怎麼可能有人讓别人放火燒自己坐的巴士呢!” “你看!我就說你們不會信。
我們這種人說的話,你們一概不信!那你為什麼要問我呢?!” “你還敢胡說八道!快說實話!”小谷把光岡的頭按到桌子上。
光岡又一言不發了。
“小谷你等等,他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 小谷一下子轉過頭來看着吉敷,眼神裡還有幾分怒氣。
“至少我們要試着想一下,或許佐佐木德郎有什麼目的,所以要坐上會被放火的巴士。
” 小谷湊向吉敷,為了不讓光岡聽到,他小聲說:“但佐佐木是個刻闆的家夥,還是東大畢業的精英證券師啊。
” “啊,我知道了。
越是這種人越是貪财。
” “貪财?” “對,精英人物一般都覺得,自己這麼高學曆的人,應該更有錢才對。
所以為了錢,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
” “您是說他是為了錢?” “這個,我隻是舉個例子。
” “但放火燒巴士車,怎麼能弄到錢呢?” “這個就不明白了。
”吉敷仔細思考着,“按光岡的話來說,佐佐木讓他先往自己的包上倒汽油,一定要把寶包燒着……” “但那個包裡什麼也沒有啊。
隻有他兒子考試用的文具。
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 “是啊。
”吉敷又陷入了沉思,“這一點真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光岡剛才交代的内容提供了很多信息。
之後,他又一股腦地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他叫光岡二郎,四十二歲,出生在福島縣。
此外,由于佐佐木德郎意外死亡,光岡隻拿到了二十五萬預付款。
本來他們說好,事成後佐佐木再付給他剩下的二十五萬,并約好二月二十一日在東京站銀鈴[1]那裡付款。
案件還有一部分尚未明了。
通過光岡的交代,事件的主線已經顯露出來,但又有多了一個謎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銀鈴——東京站八重洲出口地下通道處有一個銀色的金屬鈴铛,常被作為聚會碰頭地點标志。
(譯者注) 第十節 之後,吉敷馬上給K賓館打了電話。
吉敷想見一下佐佐木的妻子,看她覺得光岡的證言有多大的可信度。
接電話的是佐佐木的兒子,他說他母親為了準備葬禮,已經在返回鹿兒島的路上了,大概當晚能到。
這下可麻煩了,現在正有許多事情要問他的妻子……吉敷在想是不是要去一趟鹿兒島。
他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面色凝重,雙臂相抱。
他在仔細思量光岡的證言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或者說有多大的真實性。
一番考慮後,吉敷覺得光岡沒應該有撒謊,如果他要撒謊的話,至少會撒一個正常一點的謊吧。
光岡可以撒謊說自己是受人所托,但委托人自己也坐上目标巴士、并要求光岡點着他的提包,這種事情恐怕他編造不出來吧。
也許光岡證言的離奇性正說明了它的真實性。
那麼為什麼這起案件和昭和五十五年八月十九日的案件如出一轍呢?按光岡的話來說,他并不知道七年前的案件。
如果光岡的縱火行為是受人指示的,他不知道之前的案子倒也說得通。
可能是委托人知道那起事件吧——也就是說委托人想再現七年前的那起縱火案。
為什麼委托人佐佐木德郎要再現那起事件呢?是不是因為他自己曾經曆過那場縱火案?而且,如果他想讓自己導演的這場事件被認作是偶然事件的話,就必須制造一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而且不能制造成普通縱火案的樣子。
于是,他決定利用七年前的那起案件。
這類犯罪是不存在倫理性動機的,而是所謂的“變态者的沖動犯罪”。
這種犯罪常常是類似案件的重演。
比如,有犯人在鐵路上放石頭來阻礙列車運行,那麼就會有人模仿這種犯罪。
佐佐木是不是想把這次縱火案僞裝成模仿式的犯罪,所以他才選擇了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車站?可能他覺得這樣可以讓兩起案件看起來相互關聯。
這樣一來,就出現很多前後矛盾的地方。
佐佐木的兒子說他每晚都離開K賓館去外面,回來時總是喝過酒,并抱怨身上髒,還會撣西服。
這應該是因為他每晚都在物色合适的人選替他放火。
就算是流浪漢,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答應。
要是付了定金,對方卻逃之夭夭,那就慘了。
而且即使仔細解釋、交代,糊塗的人也容易弄錯放火時間和巴士車次。
所以要找一個老實人,還不能告訴他整個犯罪計劃。
這就需要在很多人裡挑出合适的人選。
這很費時間,因為佐佐木需要每晚選中一個流浪漢,請他喝酒、和他商量、觀察他的性格。
應該就是因為這樣,佐佐木才會每晚都是喝過酒的模樣,而且抱怨“太髒了太髒了”。
吉敷也連日在新宿地下調研,每次回來後他也覺得西服很髒,想好好撣撣。
還有,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光岡拿着汽油瓶從後門一上車,佐佐木馬上就往外逃跑。
目擊乘客說佐佐木“好像認識縱火犯一樣”。
原來何止是認識。
因為是他自己花錢雇光岡來放火,所以他看到光岡肯定立馬就跑。
光岡開始倒汽油時手一直哆嗦。
佐佐木肯定也預測到光岡會緊張,很難說不會把汽油弄到自己身上。
還有,無論是佐佐木的妻子還是兒子,都說他在中野那邊沒有認識的人。
這一點也可以理解了。
佐佐木一開始就沒想去中野,他選擇那趟巴士,隻是想模仿昭和五十五年的那起案子。
所以即使在中野沒有親戚或朋友也沒什麼關系。
以上這些疑問暫時得到了解答。
總而言之,按光岡的交代,佐佐木支付五十萬的高額報酬——原本應該是五十萬,但最終光岡隻拿到一半的錢——讓光岡放火去燒自己坐的巴士。
但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關于他的動機,吉敷百思不得其解。
包裡裝着兒子考試要用的文具——好像要完成這個計劃就必須裝上兒子的文具似的——不但不去陪兒子考試,反而花五十萬導演一場K商場前的縱火事件。
為什麼?! 為了錢?這樣可以拿到錢嗎? 他讓光岡一定要點着自己的手提包,但包裡隻有兒子的文具,燒掉這樣的一個包和拿錢有什麼關系呢。
這其中肯定有什麼理由。
若是為了某個理由,這樣的情況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不對,不是這樣。
不能被提包所迷惑,佐佐木不是為了燒提包。
他之所以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包被燒掉,是為了制造一個确實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财産被燒毀,自己是這起縱火案的受害者。
那麼佐佐木為什麼要讓把自己僞裝成新宿縱火案的受害者呢?恐怕是為了錢吧。
可能在東京遇到縱火案的話,他就可以拿到錢。
現在手上資料不全,再怎麼想也想不出頭緒,隻能是空想。
隻有他的親人才能做出推測吧,或者他的同事可能也知道一些情況。
這些相關資料都要在鹿兒島收集,這下又要麻煩鹿兒島警署的留井了。
—— 現在吉敷手上的材料基本上隻有A報紙的剪報,報道主力賽馬選手向黑社會團夥洩露自己馬匹的狀況。
另外還有鹿兒島出身、昭和六十年在東京被殺的壺井合三。
他的死、他死時穿着的淺灰綠色薄夾克和鴨舌帽、以及在鹿兒島時給他錢花的俱樂部女招待。
此外吉敷還掌握一個情況——壺井離開鹿兒島的前幾天,佐佐木家二樓的屋頂掉了下來。
那天好像是八月十九号。
八月十九号?吉敷的思緒停留在這個日子上。
現在才注意到啊!八月十九号——昭和五十五年的新宿巴士縱火案不也是八月十九号嗎?! 吉敷急忙翻開筆記本确認那天的日期。
沒錯,兩件事都發生在八月十九号。
難道是偶然? 吉敷想了想,覺得可能的确是偶然。
因為很難将這兩件事聯想到一起。
用同樣的日子把兩件事聯系在一起未免太過牽強。
不管怎麼說,佐佐木家房頂掉落一事和這次的案件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除此之外已經了解的情況還有——佐佐木德郎是東大畢業的精英人物,性格刻闆;而壺井合三認識黑社會團夥的成員,還和俱樂部女招待同居過一段時間。
所以很難想像佐佐木和壺井在鹿兒島會有來往。
雖然留井是這麼介紹的,但佐佐木在兩年前殺害壺井的嫌疑還是很大。
将這兩人聯系起來的關鍵就是A報紙的剪報。
因為這則剪報很有可能是從壺井手上轉移到佐佐木手上的。
吉敷想不明白。
已經知道的這些情況能解釋光岡交代的事情嗎。
這些支離破碎的事情能能不能順利的結合到一起呢。
最好的線索就是那則A報紙的剪報。
但是事件當事人——騎手松永榮吉卻說沒有叫壺井合三或佐佐木德郎的人聯系過他。
現在還有幾件事沒能落實。
首先——佐佐木真的殺害了壺井嗎?兩人根本不可能認識啊。
就算認識,佐佐木應該也沒有理由非要至壺井于死地。
但就現有的物證來看,佐佐木的确有可能是殺害壺井的兇手。
若佐佐木不是兇手,又如何解釋他手上有那則剪報呢。
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壺井是在昭和六十年八月二十四日那個星期六的晚上被殺的,前一天的星期五,佐佐木破天荒向公司請了假。
在那之前和之後,佐佐木沒請過第二次假。
這一點非常值得注意——他肯定是有什麼大事才請假的,難道有比殺人更重大的事嗎? 從現在的情況看,尚未發現其他人有殺害壺井的嫌疑,但這可能是調查不足所導緻的。
說不定還存在其他嫌疑犯。
而掌握着這個線索的就是在鹿兒島時曾拿錢給壺井的那個女招待——“城堡”俱樂部的茂野惠美。
她可能知道一些有助于破案的信息。
看來關鍵還是這個女招待。
如果她知道壺井和佐佐木的交往情況以及昭和六十年壺井來東京的理由,那麼找到她,就可能會發現佐佐木殺害壺井的動機。
或許還能解釋這次離奇的縱火案。
不管怎麼樣,都要讓她開口。
這時,留井打來了電話。
吉敷一上來就詢問了女招待的情況。
但留井回答說: “沒有用啊,吉敷先生。
完全沒有進展,簡直成了瓜達康納爾島持久戰[1]了。
她一句有用的話都沒說。
我也不能強迫他,真是束手無策啊。
” “可是……”吉敷正要強調女招待的證言有多麼重要時,留井先開口了: “不行啊,我真的幹不了這活兒。
您能不能過來一趟試試看啊?哎呀,一般招數對這個女的都沒有用。
” “她這麼不愛說話啊。
” “不是,她不是不愛說話,沒用的事情滔滔不絕的說了好多,但不論什麼時候見她,她總是喝的酩酊大醉。
” “是酒精中毒嗎?” “而且很嚴重,就差點送醫院了。
我都喝不過她。
吉敷先生,您酒量大嗎?” “這個,我不怎麼喝酒。
” “這樣啊,哎,真愁人,看來是沒戲了。
” “你不是去問她話嗎?也不用非得邊喝邊說吧?” “哎,要是誰能和她說話卻不用喝酒,我就服了他了。
” 吉敷把話筒從嘴邊拿開,輕輕歎了一口氣——他決定要去趟鹿兒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那瓜達康納爾島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對日本發動的戰役。
戰役由1942年8月展開,1943年2月以日本全面潰退而結束。
(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