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識别監控台前的值班軍官按着電子計算機的鍵盤,将“不明”鍵轉換成“敵機”鍵。
頓時,彩色屏幕上的白圓圈變成了紅色半圓,狀況顯示屏上出現了一系列數據:機數1,馬赫1.5度11,000米,爬髙度0…… 電子計算機同時算出,可以最先攔截到目标的,是宮崎縣新田原基地的攔截戰鬥機,此情況現在狀況顯示屏上。
接着,其它各基地的攔截戰鬥機,及導彈到達目标的先後順序也一個接一個地顯示了出來。
在二樓坐鎮的指揮官向新田原航空基地發出緊急起飛的指令。
同時命令福岡縣春日陸上自衛隊的奈基和霍克地對空導彈基地作好發射準備。
并向日美綜合戰作戰總部通報情況,請求指示。
三分鐘後,從新田原緊急起飛的兩架F——104T“榮光”号欄截戰鬥機的符号出現在巨大型彩色屏幕上,其航迹迅速 朝着同敵機的預期航線交會點延伸。
此時是清晨五點。
位于宮崎市北方約二十公裡的新田原基地。
在警戒待機室裡,田村一等空尉和藤田三等空佐正在喝咖啡,突然,紅燈普亮,警铳大作,他倆趕緊抓起抗荷手套,大步沖出屋去。
他倆屬于五分鐘待機組,即必須在警鈴響後的五分鐘内升空。
所以他們桔黃色的飛行服上已經套上了防水衣,并背着落水後自動充氣的橡皮筏和降落傘。
天才蒙蒙亮。
地勤人員已經從待機室左側的一個機庫中拖出兩架F——104T攔截戰鬥機。
發動機正在加溫,從排氣口噴出橙黃色的火焰,在拂曉的昏暗中,看上去就象有生命的實體。
在手持卡賓槍的衛兵和德國純種狼狗的瞀戒下,兩人朝着各自心愛的座機奔去。
藤田三佐跳上1号機,田村一尉跳上2号機,迅速戴上了耳機同氧氣面罩相連的飛行頭盔,然後關上了座艙蓋。
在事先就被拉到了跑道頭上的飛機上,田村旋開小風門,用25秒鐘樟視了一遍100多個儀表和開關。
耳機裡傳來美軍管制下的日本天空,規定全都必須使用英語,這時,隻見藤田座機的排氣口噴出的火焰已經變成藍白色的了。
“明白。
” “可以起飛,打開巴吉系統開關。
” 塔台發出指示。
藤田松開制動,座機便象火箭一樣開始加速,藍色的排氣火焰照亮了機身下面的跑道。
跑完最初的四分之一類哩隻用了10秒鐘。
這樣的速度,是任何賽車也望塵莫及的。
全長近三公裡的跑道的終端迎面沖來,藤田用力拉起半圓型的主操縱杆,尖銳的機頭随即昂起,刹那間,即将破曉的天空就在前面。
相隔五秒鐘,田村的座機也離地飛起。
高度10000米時,兩人打開了氧氣開關,把氧氣通進增壓的飛行頭盔中。
兩分鐘後,雙機上升到11000米,随即便轉為水平飛行。
雙機座艙前面的熒光屏上出現了一個光點,操縱飛機隻要随時将光點套在熒光屏中心,就可以準确無誤地攔截到目标,這就是馬吉系統的可貴之處。
如果是手動式,就不會這麼輕松。
在機載雷達捕捉到目标之前,飛行員必須不停地接收來自地面雷達基地的無線指示,及時修正航向。
否則,機載雷達休想發現目标,更談不上攔截敵機了。
雙機已經達到馬赫2.2的最高速度。
兩人雖然有些緊張,卻并未感到過份的不安。
迄今為止,他們已經曆過幾十次緊急起飛了。
自從航空自衛隊成立以來,各基地緊急起飛的總次數近2千次。
雖然有時碰到的隻不過是偏離了航線的民用飛機或大群的候鳥。
可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蘇聯飛機。
但侵犯了日本海岸線三海裡即五公裡半以内領空的僅有兩架,而且在受到警告之後,也都立即老老實實地離開了。
不用說,接近日本領空的目的是企圖偵察雷達波長及控測距離,戰鬥機性能,通訊頻率等。
隻要掌握了日本雷達的波長,就可以使雷達變成瞎子。
盡管巴吉系統的各基地雷達全都安裝了反幹擾裝置,但如果敵人施放更強大的幹擾波,仍免不了要遭到
頓時,彩色屏幕上的白圓圈變成了紅色半圓,狀況顯示屏上出現了一系列數據:機數1,馬赫1.5度11,000米,爬髙度0…… 電子計算機同時算出,可以最先攔截到目标的,是宮崎縣新田原基地的攔截戰鬥機,此情況現在狀況顯示屏上。
接着,其它各基地的攔截戰鬥機,及導彈到達目标的先後順序也一個接一個地顯示了出來。
在二樓坐鎮的指揮官向新田原航空基地發出緊急起飛的指令。
同時命令福岡縣春日陸上自衛隊的奈基和霍克地對空導彈基地作好發射準備。
并向日美綜合戰作戰總部通報情況,請求指示。
三分鐘後,從新田原緊急起飛的兩架F——104T“榮光”号欄截戰鬥機的符号出現在巨大型彩色屏幕上,其航迹迅速 朝着同敵機的預期航線交會點延伸。
此時是清晨五點。
位于宮崎市北方約二十公裡的新田原基地。
在警戒待機室裡,田村一等空尉和藤田三等空佐正在喝咖啡,突然,紅燈普亮,警铳大作,他倆趕緊抓起抗荷手套,大步沖出屋去。
他倆屬于五分鐘待機組,即必須在警鈴響後的五分鐘内升空。
所以他們桔黃色的飛行服上已經套上了防水衣,并背着落水後自動充氣的橡皮筏和降落傘。
天才蒙蒙亮。
地勤人員已經從待機室左側的一個機庫中拖出兩架F——104T攔截戰鬥機。
發動機正在加溫,從排氣口噴出橙黃色的火焰,在拂曉的昏暗中,看上去就象有生命的實體。
在手持卡賓槍的衛兵和德國純種狼狗的瞀戒下,兩人朝着各自心愛的座機奔去。
藤田三佐跳上1号機,田村一尉跳上2号機,迅速戴上了耳機同氧氣面罩相連的飛行頭盔,然後關上了座艙蓋。
在事先就被拉到了跑道頭上的飛機上,田村旋開小風門,用25秒鐘樟視了一遍100多個儀表和開關。
耳機裡傳來美軍管制下的日本天空,規定全都必須使用英語,這時,隻見藤田座機的排氣口噴出的火焰已經變成藍白色的了。
“明白。
” “可以起飛,打開巴吉系統開關。
” 塔台發出指示。
藤田松開制動,座機便象火箭一樣開始加速,藍色的排氣火焰照亮了機身下面的跑道。
跑完最初的四分之一類哩隻用了10秒鐘。
這樣的速度,是任何賽車也望塵莫及的。
全長近三公裡的跑道的終端迎面沖來,藤田用力拉起半圓型的主操縱杆,尖銳的機頭随即昂起,刹那間,即将破曉的天空就在前面。
相隔五秒鐘,田村的座機也離地飛起。
高度10000米時,兩人打開了氧氣開關,把氧氣通進增壓的飛行頭盔中。
兩分鐘後,雙機上升到11000米,随即便轉為水平飛行。
雙機座艙前面的熒光屏上出現了一個光點,操縱飛機隻要随時将光點套在熒光屏中心,就可以準确無誤地攔截到目标,這就是馬吉系統的可貴之處。
如果是手動式,就不會這麼輕松。
在機載雷達捕捉到目标之前,飛行員必須不停地接收來自地面雷達基地的無線指示,及時修正航向。
否則,機載雷達休想發現目标,更談不上攔截敵機了。
雙機已經達到馬赫2.2的最高速度。
兩人雖然有些緊張,卻并未感到過份的不安。
迄今為止,他們已經曆過幾十次緊急起飛了。
自從航空自衛隊成立以來,各基地緊急起飛的總次數近2千次。
雖然有時碰到的隻不過是偏離了航線的民用飛機或大群的候鳥。
可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蘇聯飛機。
但侵犯了日本海岸線三海裡即五公裡半以内領空的僅有兩架,而且在受到警告之後,也都立即老老實實地離開了。
不用說,接近日本領空的目的是企圖偵察雷達波長及控測距離,戰鬥機性能,通訊頻率等。
隻要掌握了日本雷達的波長,就可以使雷達變成瞎子。
盡管巴吉系統的各基地雷達全都安裝了反幹擾裝置,但如果敵人施放更強大的幹擾波,仍免不了要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