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賀恭一郎的闡明(終)
關燈
小
中
大
我就對日高抱持某種固定的看法。
這個看法是從何而來的呢?終于我想到一件事情。
我想起你一開始寫的,案發當天的紀錄。
那份紀錄裡,我隻注意與案情直接相關的部分。
不過,事實上,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暗藏着一條意味深遠的線索。
看你的臉色,你應該已經猜到我要說什麼了吧?嗯,是的,我講的是殺貓那件事,那隻貓是你殺的吧? 我找到了農藥。
你屋外的陽台擺了兩個盆栽,裡面的上驗出農藥的成分。
你做完毒丸子之後,不知要怎麼處理剩下的東西,于是就把它和那些土混在一起,是吧? 找到的農藥和從貓屍上化驗出的農藥屬于同一種。
嗯,屍體還沒有全部化掉,飼主把它裝進箱子,埋在院子裡。
鄰居的貓很讨厭,你曾聽日高提起這件事吧?或是你讀過那篇名為《忍耐之極限》的短文?不,你們倆的感情那麼好,應該是直接聽他講的吧。
你做好了毒丸子,趁日高夫婦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放到他們家的院子裡,于是貓被殺死了。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理由隻有一個,就是我從剛才一直講的,為了營造日高的形象。
因為這次事件,我對藝文界多少有些了解。
我記得在做作品評論的時候,經常會用上“性格描寫”這句話。
當作者想讓讀者了解某個人物的時候,直接說明陳述遠不如配上适當的動作和台詞,讓讀者自己去建構人物的形象。
這就是“性格描寫”吧。
你在寫那篇假筆記時就已經想到,必須打一開始就讓日高的殘酷形象根植在讀者——也就是警方的心裡,而你設想好的橋段就是貓被毒害的事件。
案發當日,你在日高家的庭院遇到貓的飼主新見太太,應該算是意外。
不過,這對你而言正好。
以這番偶遇作為筆記的開頭,日高殺貓的事就更具真實性了。
說來慚愧,我完全被你的把戲給誤導了。
我逮捕了你,明明知道你最先寫的筆記不可相信,卻沒料到連殺貓的那段也是假的,一直沒有把自己對日高的印象給矯正過來。
我隻能說,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覺得這是你本次布下的所有陷阱裡,最高明的一樁。
而當我發覺這個殺貓陷阱時,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說不定,你制造這個陷阱的目的也就是你此次犯案的目的——也就是說,你最終的目的在貶低日高的人格。
這樣一想,這起案件總算真相大白了。
我剛剛陳述你的犯罪動機時,說到你是為了隐瞞國中時代的可憎過去,所以才殺了日高。
關于這一點,你沒有否認,而我也一直認為是這樣。
不過,我是這麼想的,這隻不過是讓你決定殺人的導火線而已。
我試着想像,從你對日高起了殺意,一直到你實現計劃為止,這其中的心路曆程有着怎樣的轉折。
基于上述的理由,你必須制造一個殺害日高的适當動機。
然而,你必須想出一個被公布時,世人同情的目光會集中到自己身上,反倒是被害者日高受人唾棄的動機。
在此考量之下,你捏造了與日高初美的不倫關系,并進而想出被逼做影子作家的故事。
如果順利的話,你甚至能夠得到日高問世作品之正牌作者的美譽。
正因為懷着這樣的目的,你才會複制大量的手抄稿,弄到自己的手指都長繭,甚至不惜在寒夜裡,費上那麼大的功夫去拍一卷假的錄影帶。
你得花幾個月,才能做到這樣周全的準備?如果光為了隐瞞過去,弄個比較容易懂的動機不就好了? 你費盡心思想出計劃,就為了破壞日高辛苦構築的一切。
而殺人這件事,隻是這個計劃的一小部份而已。
就算被逮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
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态啊? 說老實話,我實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邏輯的理由。
不過,野野口先生,你也是這樣吧?說不定連你自己都理不清? 我想起十年前親身經驗的某件事。
你還記得嗎?我們班的小孩在畢業典禮之後,用刀子刺傷了一直以來欺負他的學生。
當時那個欺負人的主謀曾說了這麼一句經典台詞:“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 野野口先生,你的心境應該也跟當時的他一樣吧?在你的心裡深藏着對日高的恨意,這仇恨深得連你自己都無法解釋,而它正是造成這次事件的緣由。
這股恨意到底從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細地調查你兩人的過去,然而發現沒有任何理由足以讓你怨恨日高。
他是個非常好的少年,又是你的恩人。
你和藤尾正哉曾經聯手一起欺負他,他卻反過來救了你。
不過,我知道這樣的恩德反而招緻了怨恨。
因為在他面前,你不可能沒有自卑感。
接着你長大成人了,你又不得不陷進嫉妒日高的泥淖裡。
這世上你最不想輸給他的人,竟然率先一步成為作家。
我試着想像你獲知他奪得新人獎時的心境,不禁全身汗毛都豎立起來。
即使如此,你還是去拜訪了日高,因為你打心底想要成為作家。
你相信和日高保持聯系将助你早日完成夢想,于是,你暫時鎮封住心底隐藏的恨意。
然而,你的人生是那麼的坎坷。
是運氣不好,還是才能不夠?我不得而知。
總之你不但沒能成功,還得了癌症。
我相信你心裡的封印是在覺悟死亡的那一刻解開的,你無法忍受就這麼抱着對日高的恨意離開人世。
而引燃這股恨意的是日高握有你過去秘密的事實。
以上是我所想的事實真相,你有沒有什麼話要說? 既然你沉默不語,我可以将它解釋成默認嗎? 好像說得太久,連我的口也幹了。
啊,對了,我再補充一點。
從你和你母親過去的言行,我感到你們好像對日高還有住在附近的人存着某種偏見。
不過,我敢說不論如何醜惡的偏見,它的産生絕對不是曆史或地方的錯。
青少年時期,你之所以讨厭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因為你母親不自覺流露出的那份輕蔑吧,我想這有必要澄清一下。
最後,我打從心裡祝你手術成功。
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你能夠活下來。
因為法庭正等着你—— (全文完)
這個看法是從何而來的呢?終于我想到一件事情。
我想起你一開始寫的,案發當天的紀錄。
那份紀錄裡,我隻注意與案情直接相關的部分。
不過,事實上,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暗藏着一條意味深遠的線索。
看你的臉色,你應該已經猜到我要說什麼了吧?嗯,是的,我講的是殺貓那件事,那隻貓是你殺的吧? 我找到了農藥。
你屋外的陽台擺了兩個盆栽,裡面的上驗出農藥的成分。
你做完毒丸子之後,不知要怎麼處理剩下的東西,于是就把它和那些土混在一起,是吧? 找到的農藥和從貓屍上化驗出的農藥屬于同一種。
嗯,屍體還沒有全部化掉,飼主把它裝進箱子,埋在院子裡。
鄰居的貓很讨厭,你曾聽日高提起這件事吧?或是你讀過那篇名為《忍耐之極限》的短文?不,你們倆的感情那麼好,應該是直接聽他講的吧。
你做好了毒丸子,趁日高夫婦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放到他們家的院子裡,于是貓被殺死了。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理由隻有一個,就是我從剛才一直講的,為了營造日高的形象。
因為這次事件,我對藝文界多少有些了解。
我記得在做作品評論的時候,經常會用上“性格描寫”這句話。
當作者想讓讀者了解某個人物的時候,直接說明陳述遠不如配上适當的動作和台詞,讓讀者自己去建構人物的形象。
這就是“性格描寫”吧。
你在寫那篇假筆記時就已經想到,必須打一開始就讓日高的殘酷形象根植在讀者——也就是警方的心裡,而你設想好的橋段就是貓被毒害的事件。
案發當日,你在日高家的庭院遇到貓的飼主新見太太,應該算是意外。
不過,這對你而言正好。
以這番偶遇作為筆記的開頭,日高殺貓的事就更具真實性了。
說來慚愧,我完全被你的把戲給誤導了。
我逮捕了你,明明知道你最先寫的筆記不可相信,卻沒料到連殺貓的那段也是假的,一直沒有把自己對日高的印象給矯正過來。
我隻能說,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覺得這是你本次布下的所有陷阱裡,最高明的一樁。
而當我發覺這個殺貓陷阱時,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說不定,你制造這個陷阱的目的也就是你此次犯案的目的——也就是說,你最終的目的在貶低日高的人格。
這樣一想,這起案件總算真相大白了。
我剛剛陳述你的犯罪動機時,說到你是為了隐瞞國中時代的可憎過去,所以才殺了日高。
關于這一點,你沒有否認,而我也一直認為是這樣。
不過,我是這麼想的,這隻不過是讓你決定殺人的導火線而已。
我試着想像,從你對日高起了殺意,一直到你實現計劃為止,這其中的心路曆程有着怎樣的轉折。
基于上述的理由,你必須制造一個殺害日高的适當動機。
然而,你必須想出一個被公布時,世人同情的目光會集中到自己身上,反倒是被害者日高受人唾棄的動機。
在此考量之下,你捏造了與日高初美的不倫關系,并進而想出被逼做影子作家的故事。
如果順利的話,你甚至能夠得到日高問世作品之正牌作者的美譽。
正因為懷着這樣的目的,你才會複制大量的手抄稿,弄到自己的手指都長繭,甚至不惜在寒夜裡,費上那麼大的功夫去拍一卷假的錄影帶。
你得花幾個月,才能做到這樣周全的準備?如果光為了隐瞞過去,弄個比較容易懂的動機不就好了? 你費盡心思想出計劃,就為了破壞日高辛苦構築的一切。
而殺人這件事,隻是這個計劃的一小部份而已。
就算被逮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
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态啊? 說老實話,我實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邏輯的理由。
不過,野野口先生,你也是這樣吧?說不定連你自己都理不清? 我想起十年前親身經驗的某件事。
你還記得嗎?我們班的小孩在畢業典禮之後,用刀子刺傷了一直以來欺負他的學生。
當時那個欺負人的主謀曾說了這麼一句經典台詞:“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 野野口先生,你的心境應該也跟當時的他一樣吧?在你的心裡深藏着對日高的恨意,這仇恨深得連你自己都無法解釋,而它正是造成這次事件的緣由。
這股恨意到底從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細地調查你兩人的過去,然而發現沒有任何理由足以讓你怨恨日高。
他是個非常好的少年,又是你的恩人。
你和藤尾正哉曾經聯手一起欺負他,他卻反過來救了你。
不過,我知道這樣的恩德反而招緻了怨恨。
因為在他面前,你不可能沒有自卑感。
接着你長大成人了,你又不得不陷進嫉妒日高的泥淖裡。
這世上你最不想輸給他的人,竟然率先一步成為作家。
我試着想像你獲知他奪得新人獎時的心境,不禁全身汗毛都豎立起來。
即使如此,你還是去拜訪了日高,因為你打心底想要成為作家。
你相信和日高保持聯系将助你早日完成夢想,于是,你暫時鎮封住心底隐藏的恨意。
然而,你的人生是那麼的坎坷。
是運氣不好,還是才能不夠?我不得而知。
總之你不但沒能成功,還得了癌症。
我相信你心裡的封印是在覺悟死亡的那一刻解開的,你無法忍受就這麼抱着對日高的恨意離開人世。
而引燃這股恨意的是日高握有你過去秘密的事實。
以上是我所想的事實真相,你有沒有什麼話要說? 既然你沉默不語,我可以将它解釋成默認嗎? 好像說得太久,連我的口也幹了。
啊,對了,我再補充一點。
從你和你母親過去的言行,我感到你們好像對日高還有住在附近的人存着某種偏見。
不過,我敢說不論如何醜惡的偏見,它的産生絕對不是曆史或地方的錯。
青少年時期,你之所以讨厭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因為你母親不自覺流露出的那份輕蔑吧,我想這有必要澄清一下。
最後,我打從心裡祝你手術成功。
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你能夠活下來。
因為法庭正等着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