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賀恭一郎的獨白(二)
關燈
小
中
大
?”
日高理惠有片刻的猶豫,接着她好像下定了決心:“他不認為那是單純的意外,野野口先生是這麼說的。
” 這句證詞引起我的關注,我拜托她再說清楚一點。
“沒有什麼更清楚的,他就隻有這樣說而已。
當時我先生剛好離開座位,很難得隻剩我們兩個獨處,我已記不得他為何會提到這個,隻是這句話讓我一直忘不了。
” 這句話确實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不是意外,那又是什麼?當時他說明了嗎?” “嗯,這點我也問了,我問他那是什麼意思。
結果野野口先生好像話一說完就後悔了,他要我忘了剛剛他所講的,也要我不要告訴日高。
” “結果你怎麼做?你有跟你先生說嗎?” “沒有,我沒說。
剛才我也提過,我們總是避談初美的事,況且這種問題也不好随便問。
” 日高理惠那天的判斷應該沒錯吧? 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拿了相片給熟識日高初美的人确認。
譬如經常在日高家出入的編輯或是住在附近的人,結果大家都說相片的主角确實是初美沒錯。
問題來了,野野口修為何會有日高初美的照片? 光憑這個還不足以做出任何的結論吧?把圍裙放在野野口的房裡、從他那裡獲得項鍊的禮物、曾經打算和他共赴沖繩的女子會是日高初美嗎?那時她已是名作家日高邦彥的妻子,所以他們倆算是外遇了。
野野口修與日高邦彥再度相遇是在七年前,而日高初美是在五年前去世的,他們倆确實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培養感情。
此外,在野野口修的房裡找出的旅遊申請表上,上面寫的名字其中一人叫做野野口初子,會不會是初美的化名呢? 這些或許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我覺得它們絕對不可能和這次事件毫無瓜葛,而野野口修死都不肯透露的犯罪動機肯定也與這有關吧。
我打心裡認定,野野口修幫日高邦彥捉刀的事絕對沒錯,因為很多證據都指向這種情況。
隻是,為何他會甘于接受這樣的待遇呢?這點我怎麼都想不通。
根據警方手邊掌握的資料顯示,野野口未曾從日高那邊拿過什麼好處。
此外,從最近與編輯訪談的過程中,我也得知作家是不可能出售自己的作品的,比起錢,世人的肯定要重要得多。
或許野野口有很大的把柄落在日高的手裡?如果真是這樣,那會是什麼? 這時我不得不想到他與日高初美的關系。
當然,因為這樣就推論日高邦彥發現了奸情,以默許為條件,要脅野野口修幫自己代寫作品,未免太過牽強。
畢竟,初美死後野野口依然持續提供日高作品,這要作何解釋? 不管怎樣,有必要查明野野口修與這兩人的關系。
可惜的是他倆都已過世,沒辦法當面問個清楚。
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日高理惠的話突然竄入腦海。
她說野野口修認為初美的死并非單純的意外。
他說這句話是安着什麼心?如果不是意外的話,又會是什麼? 我着手調查那起交通事故。
檔案資料顯示,日高初美死于五年前的三月,深夜十一時左右,在前往便利商店購物的途中慘遭卡車輾斃。
事故現場剛好是彎道,視線不良,再加上當時又下着雨,而她打算穿越馬路的地方,并未畫上斑馬線。
警方最後得到的結論是,這起意外肇因于卡車司機的疏忽。
對于一邊是車子、一邊是行人的交通事故而言,是非常合理的判決。
不過,根據記錄顯示,司機本身好像并不承認那是自己的過失,他堅持是日高初美自己突然從馬路上沖出來。
如果這是真的,找不到現場目擊者的駕駛可算是倒黴了。
不過,這份供詞是不足采信的,因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警察都知道,幾乎所有撞死人的駕駛一開始都會推說是行人的錯。
不過,我試着站在假設的角度去想,如果那名司機的說法是正确的,如果真如野野口修所言并非單純的事故,那隻剩下兩種可能:自殺或是他殺。
如果是他殺的話,表示有人把她推了出去,真要是這樣,犯人必定也會出現在現場。
而且要等卡車到面前了,再把人推出去,然而若是這樣,司機沒看到兇手就奇怪了。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自殺,也就是說野野口修不認為日高初美的死是出于意外,他認為她是自殺死的。
為何他會這麼認為呢?難道掌握了什麼确實的證據?譬如說寄到他家的遺書什麼的。
野野口修應該知道日高初美自殺的動機吧?而那個動機是不是和他們的戀情有關? 我心想,她的不貞最終還是教丈夫發現了,為了不想承受被抛棄的命運,她悲觀地選擇了死亡?如果真是這樣,那她和野野口之間隻能算是玩玩而已。
看來,無論如何都必須針對日高初美進行調查。
得到上級的批準後,我和牧村刑警連袂拜訪她生前的娘家。
筱田家位于橫濱的金澤區,是一棟座落于高地上,院落扶疏的雅緻日式建築。
初美的雙親都還建在,不過這天她父親好像有事外出了,隻剩母親筱田弓江招待我們,她是一位嬌小、氣質高雅的婦人。
對于我們的造訪,她好像并不驚訝。
得知日高邦彥被殺的消息後,她就有預感警察遲早會找上門來,反倒是我們這麼晚才來,讓她頗為意外。
“從事那種工作的人,性情難免有些古怪。
特别是工作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就會發神經,初美是這樣抱怨過。
不過,平常沒事的時候,他倒是個體貼的好丈夫。
” 這是丈母娘對日高邦彥的評語。
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台面話?我無法判定。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特别是女人,我總是讀不出她們的真正想法。
據她說,筱田初美和日高邦彥是在兩人工作的小廣告公司認識的。
我們這邊也已經确認過,日高大概在那家公司待了兩年。
交往中,日高轉往出版社工作,不久兩人就結婚了。
很快的,他榮獲新人獎,成為真正的作家。
“開始我家那口子也在擔心,把初美交給一個常換工作的人,不知好還是不好。
不過老天保佑,那孩子好像不曾為錢傷過腦筋。
後來邦彥成了暢銷作家,我們正高興再也不用操心了,沒想到初美卻發生了那樣的事……人死了就什麼都完了。
” 筱田弓江的眼睛顯得有些濕潤,不過她強忍淚水,沒在我們面前哭出來。
經過五年,她似乎比較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聽說她是去買東西的途中發生了意外?”我不經意地問起事故發生的細節。
“嗯,事後邦彥告訴我,那天她打算做三明治當宵夜,卻發現吐司沒了,才出門去買。
” “我聽說卡車司機一直堅持是初美小姐自己沖出來的。
” “好像是這樣。
不過,初美從來就不是那麼毛躁的孩子。
隻是當晚視線不良,她又橫越連斑馬線都沒有的道路,難免會有疏忽,我想她那時可能比較心急吧。
” “那時候他們夫妻的感情怎樣?”
” 這句證詞引起我的關注,我拜托她再說清楚一點。
“沒有什麼更清楚的,他就隻有這樣說而已。
當時我先生剛好離開座位,很難得隻剩我們兩個獨處,我已記不得他為何會提到這個,隻是這句話讓我一直忘不了。
” 這句話确實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不是意外,那又是什麼?當時他說明了嗎?” “嗯,這點我也問了,我問他那是什麼意思。
結果野野口先生好像話一說完就後悔了,他要我忘了剛剛他所講的,也要我不要告訴日高。
” “結果你怎麼做?你有跟你先生說嗎?” “沒有,我沒說。
剛才我也提過,我們總是避談初美的事,況且這種問題也不好随便問。
” 日高理惠那天的判斷應該沒錯吧? 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拿了相片給熟識日高初美的人确認。
譬如經常在日高家出入的編輯或是住在附近的人,結果大家都說相片的主角确實是初美沒錯。
問題來了,野野口修為何會有日高初美的照片? 光憑這個還不足以做出任何的結論吧?把圍裙放在野野口的房裡、從他那裡獲得項鍊的禮物、曾經打算和他共赴沖繩的女子會是日高初美嗎?那時她已是名作家日高邦彥的妻子,所以他們倆算是外遇了。
野野口修與日高邦彥再度相遇是在七年前,而日高初美是在五年前去世的,他們倆确實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培養感情。
此外,在野野口修的房裡找出的旅遊申請表上,上面寫的名字其中一人叫做野野口初子,會不會是初美的化名呢? 這些或許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我覺得它們絕對不可能和這次事件毫無瓜葛,而野野口修死都不肯透露的犯罪動機肯定也與這有關吧。
我打心裡認定,野野口修幫日高邦彥捉刀的事絕對沒錯,因為很多證據都指向這種情況。
隻是,為何他會甘于接受這樣的待遇呢?這點我怎麼都想不通。
根據警方手邊掌握的資料顯示,野野口未曾從日高那邊拿過什麼好處。
此外,從最近與編輯訪談的過程中,我也得知作家是不可能出售自己的作品的,比起錢,世人的肯定要重要得多。
或許野野口有很大的把柄落在日高的手裡?如果真是這樣,那會是什麼? 這時我不得不想到他與日高初美的關系。
當然,因為這樣就推論日高邦彥發現了奸情,以默許為條件,要脅野野口修幫自己代寫作品,未免太過牽強。
畢竟,初美死後野野口依然持續提供日高作品,這要作何解釋? 不管怎樣,有必要查明野野口修與這兩人的關系。
可惜的是他倆都已過世,沒辦法當面問個清楚。
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日高理惠的話突然竄入腦海。
她說野野口修認為初美的死并非單純的意外。
他說這句話是安着什麼心?如果不是意外的話,又會是什麼? 我着手調查那起交通事故。
檔案資料顯示,日高初美死于五年前的三月,深夜十一時左右,在前往便利商店購物的途中慘遭卡車輾斃。
事故現場剛好是彎道,視線不良,再加上當時又下着雨,而她打算穿越馬路的地方,并未畫上斑馬線。
警方最後得到的結論是,這起意外肇因于卡車司機的疏忽。
對于一邊是車子、一邊是行人的交通事故而言,是非常合理的判決。
不過,根據記錄顯示,司機本身好像并不承認那是自己的過失,他堅持是日高初美自己突然從馬路上沖出來。
如果這是真的,找不到現場目擊者的駕駛可算是倒黴了。
不過,這份供詞是不足采信的,因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警察都知道,幾乎所有撞死人的駕駛一開始都會推說是行人的錯。
不過,我試着站在假設的角度去想,如果那名司機的說法是正确的,如果真如野野口修所言并非單純的事故,那隻剩下兩種可能:自殺或是他殺。
如果是他殺的話,表示有人把她推了出去,真要是這樣,犯人必定也會出現在現場。
而且要等卡車到面前了,再把人推出去,然而若是這樣,司機沒看到兇手就奇怪了。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自殺,也就是說野野口修不認為日高初美的死是出于意外,他認為她是自殺死的。
為何他會這麼認為呢?難道掌握了什麼确實的證據?譬如說寄到他家的遺書什麼的。
野野口修應該知道日高初美自殺的動機吧?而那個動機是不是和他們的戀情有關? 我心想,她的不貞最終還是教丈夫發現了,為了不想承受被抛棄的命運,她悲觀地選擇了死亡?如果真是這樣,那她和野野口之間隻能算是玩玩而已。
看來,無論如何都必須針對日高初美進行調查。
得到上級的批準後,我和牧村刑警連袂拜訪她生前的娘家。
筱田家位于橫濱的金澤區,是一棟座落于高地上,院落扶疏的雅緻日式建築。
初美的雙親都還建在,不過這天她父親好像有事外出了,隻剩母親筱田弓江招待我們,她是一位嬌小、氣質高雅的婦人。
對于我們的造訪,她好像并不驚訝。
得知日高邦彥被殺的消息後,她就有預感警察遲早會找上門來,反倒是我們這麼晚才來,讓她頗為意外。
“從事那種工作的人,性情難免有些古怪。
特别是工作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就會發神經,初美是這樣抱怨過。
不過,平常沒事的時候,他倒是個體貼的好丈夫。
” 這是丈母娘對日高邦彥的評語。
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台面話?我無法判定。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特别是女人,我總是讀不出她們的真正想法。
據她說,筱田初美和日高邦彥是在兩人工作的小廣告公司認識的。
我們這邊也已經确認過,日高大概在那家公司待了兩年。
交往中,日高轉往出版社工作,不久兩人就結婚了。
很快的,他榮獲新人獎,成為真正的作家。
“開始我家那口子也在擔心,把初美交給一個常換工作的人,不知好還是不好。
不過老天保佑,那孩子好像不曾為錢傷過腦筋。
後來邦彥成了暢銷作家,我們正高興再也不用操心了,沒想到初美卻發生了那樣的事……人死了就什麼都完了。
” 筱田弓江的眼睛顯得有些濕潤,不過她強忍淚水,沒在我們面前哭出來。
經過五年,她似乎比較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聽說她是去買東西的途中發生了意外?”我不經意地問起事故發生的細節。
“嗯,事後邦彥告訴我,那天她打算做三明治當宵夜,卻發現吐司沒了,才出門去買。
” “我聽說卡車司機一直堅持是初美小姐自己沖出來的。
” “好像是這樣。
不過,初美從來就不是那麼毛躁的孩子。
隻是當晚視線不良,她又橫越連斑馬線都沒有的道路,難免會有疏忽,我想她那時可能比較心急吧。
” “那時候他們夫妻的感情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