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日記本是爸爸給我買的,他說,這樣可以記詞,還有很多作用。
我會努力的。
今天是兒童節,在院子裡升了鯉魚旗。
晚上媽媽做了很多好吃的,真是開心的一天” 以上是禦廚佑介第一篇日記的内容,從字面上很難推斷出他的确切年齡。
但感覺上應該比數學筆記本上的六年級要小一些。
我繼續看了下去。
“五月六日晴天今天參加了學校的歌詠比賽,我唱了一首大草原。
體育課的時候藤本在跳箱的時候差點受傷,真危險。
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
” “五月七日陰天老師今天請假了。
所以我們一天都沒有學習,我很開心。
但是把這事兒跟家裡一說,我爸爸卻訓斥我,這時候更應該好好學習。
吃晚飯的時候我肚子有點痛,所以吃了藥。
” “五月八日陰天今天老師來上課了。
據說是得了感冒。
” 到這裡每一天都認真的寫着,但是可能很快厭煩了或者是不能寫了,五月八日之後出現了三天的空白,一下子就跳到了五月十二日。
“五月十二日陰天轉晴今天很熱,大家也都叫着熱死了熱死了。
大掃除完用水洗手的時候順便把腳也洗了一下,真舒服。
大家說想到海邊去,我很喜歡遊泳。
回到家裡,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短袖的衣服。
” “五月十六日晴天山田君把塑料模型帶到了學校裡。
我怎麼也裝不好” 接着,下一個日期跳到了六月一日,好像偷懶了半個月。
他本人對這件事似乎也很自責,又寫了以下的文章。
“六月一日陰天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會好好地寫日記的。
爸爸說,不用寫很多,哪怕光寫一個日期也好,還說不用每天都寫,要是不方便星期六的晚上一定要寫。
這樣也不怎麼麻煩,我就決定這麼做” 就像他承諾的一樣,之後至少每星期會寫上一篇,星期六也會寫點東西。
不過經常也會出現隻寫了一個天氣的情況。
“上面會不會寫到這個房子裡的事情呢”沙也加在旁邊也同時在看着這本日記。
“我也這麼想,所以正在看呢”我又往後翻了一頁,“但總覺得這戶人家就是父母和佑介組成的三口之家,沒有其他人出現呢” 到了八月份出現一個新人物。
“八月二日晴轉陣雨我正在玩水槍的時候,大嬸給我們帶來了西瓜,大嬸挑西瓜的本領可是最棒的。
和媽媽他們三個人分着吃了。
大嬸說孩子還一個人在家裡睡着,所以匆匆忙忙回去了。
牽牛花的藤沒有伸長,所以沒法寫生長日記。
” 這個“大嬸”是住在附近的嗎? “對‘大嬸’這個稱呼你記起來什麼嗎?”我問沙也加。
她默默搖了搖頭。
我又往後翻了幾頁,盡管不是很頻繁,但“大嬸”這個稱呼在日記中又出現過幾次。
對于僅僅住在附近的人而言,好像串門的次數也多了一點,而且她好像還幫忙作着家務。
不久又看到以下這篇文章。
“十月五日晴天大嬸把女兒也帶來了。
就像玩具一樣小,據說現在還寄放在托兒所裡。
好象等她長大點能進小學之後,大嬸就可以像之前那樣來我們家了。
因為大嬸做的飯特别好吃,所以我盼望着這一天能快點來到” 從文章來看,這個女人應該是以前禦廚家的保姆,不過生了孩子之後就暫時辭去了工作。
從她一趟趟造訪來看,她的家應該離這兒不遠。
因為佑介的日記一周就寫一兩次,所以相對于頁碼,時間過得更快,不一會兒的工夫這一年接近了年底,到了聖誕節。
“十二月二十四日晴轉陰今天很冷,結業式的時候也哆哆嗦嗦抖個不停。
因為第二學期的成績進步了一點,所以媽媽表揚了我。
今年又收到了聖誕禮物,是賽車模型。
去年是蒸汽車模型。
爸爸抱怨怎麼總是送些玩具,送點書會更好,還在電話裡發火了。
到晚上下了些小雪。
” “收到禮物是怎麼回事啊,會是誰送來的禮物呢?” “肯定是認識的人啊,親戚什麼的” “對親戚會在電話裡發火嗎?還抱怨不要總是送些玩具” “嗯……”沙也加又把這篇重新讀了一遍,“那你說是誰送來的啊?” “我不知道呢,所以想問問你的”我拉來一把椅子,撣去上面的灰塵坐了下來,覺得有點低。
“送給他兒子禮物還會抱怨的,至少應該是很熟的人,兄弟、父母什麼的” “父母是很有可能的”沙也加小聲同意。
“我們家人也經常向父母提出抗議,讓他們别太嬌慣女兒了” “哎?這種事情啊”我不由得凝視起她的臉,“在普通家庭經常發生的哎”帶點奚落她的口吻。
可能玩笑開過頭了,沙也加的眼睛立刻變得憂郁起來。
我連忙想要向她解釋,我不是故意要冷嘲熱諷的。
不料卻讓她搶了先,“我們不是普通家庭”聲音有點嘶啞,但語氣很堅決。
我意外地望着她,她看了看我,用更小的聲音說,“對不起,我希望你不要胡亂想象” 我少許沉默後,為了解開這突如其來的尴尬氛圍,又開始嘩啦嘩啦翻起日記本來。
“看上去把這本日記全看完要花好大的工夫呢” “我們先看看最後一天的日期吧”她又恢複之前的語調。
“好主意”我把日記本翻到了最後幾頁,然而那幾頁都是空白一片。
莫非這本日記還沒有寫完,佑介就已經離開這個家了嗎? 倒數十幾頁的地方開始寫東西了,最後一天的日期是二月十日,建國紀念日的前一天。
本想從頭浏覽下來的,不過讀到一半,又從頭開始看了起來,表情不自覺地開始僵硬。
“怎麼了?”沙也加問,“上面寫了什麼呀” “我不知道,但看上去不對勁”我回答。
“不對勁?” “嗯,你看看”我把日記本遞給她。
“二月十日晴天盡管肚子很痛,但還是去了學校。
我不想呆在家裡,本來想找老師談一談,但覺得大人還是靠不住的。
老師肯定會相信那個混蛋說的話,誰都不會相信我說的。
之後又會遭到那個混蛋的報複。
從學校回來後,那混蛋還躺在沙發上,趁他不注意我馬上就回到了自己房間。
發現“妙美”在我床上,和前幾天一樣,哇哇地哭着。
肯定又被那個混蛋欺負了” 我已經忍無可忍了,那個混蛋死了就好了” 等沙也加擡起頭,我說道,“新人物登場了吧?” “這裡的‘那個混蛋’” “雖然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人物,但當時的确是住在這裡。
因為佑介知道那個人躺在沙發上,也沒特别懷疑什麼” “會是親戚麼” “有可能吧,不過讀到這裡,我感覺佑介好像完全不歡迎這個人” “言下之意他好像受到了什麼非人的待遇呢,弄得要和老師商量的地步了呢” “肯定有什麼很深的過節吧,而且這裡又出來一個‘妙美’,應該是隻貓吧” “貓,妙美……”沙也加皺着眉,視線朝着斜下方。
“怎麼了?” “嗯……好像這個名字在哪裡聽到過” “那隻貓你也知道?” “有可能,但說那是一隻貓的話,總感覺有點格格不入”她苦笑着,“從剛剛開始我就一直在說這種話,卻什麼東西都想不出來” “别着急,要事情進展順利的話,還必須從一開始想起。
仔細讀完這本日記說不定就能獲得某些提示” “有道理”她把日記翻到前面一頁,日期是二月三日。
“二月三日陰天今天是立春,以前每到這天總要撒豆驅邪,但現在已經不撒了。
那個混蛋今天又喝得爛醉。
兇惡至極” “我真是搞不懂”我說,“這人到底是誰啊,而且父母也沒再提到過了” “果然還得按順序從前面開始讀起啊”,沙也加小聲歎息,“不過似乎要花很長時間呢,這差不多相當于一本單行本的厚度了吧” “我們把這本日記帶回去吧,可以回東京之後再慢慢看” 我之所以會這麼建議,是因為不想在這裡久呆,最晚也想在天黑之前趕回去。
這個念頭似乎沙也加也察覺到了,她說“那也好,我們再看看有沒有其他能成為線索的東西” “我們再查找一下其他房間吧,能夠帶走的東西統統帶回去” “好的”沙也加同意。
正當我們要走出房間的時候,遠處什麼東西閃了一下,緊随着的,是轟隆轟隆的聲音。
“不妙”我說,“你說的沒錯,要變天了” “好像要下大雨了” 她還沒說完,開始傳來了啪嗒啪嗒雨落地的聲音,不一會兒,這聲音的間隔越來越短,最後變成了嘩啦嘩啦的雨聲。
“快走,等天暗下來的話再走就有點危險了” 我們走下樓梯,以防萬一又再次環顧了一下屋内,其間發現了幾處很奇怪的地方。
比如這戶人家竟然沒有一個電視機,二十三年前彩色電視應該已經相當普及了,當然沒有也不奇怪。
隻是感覺在這麼大的房子裡總該放上一台。
不光是電視機,其他的家用電器也實在是少得可憐。
洗衣機和吸塵器什麼的也沒有,甚至連電話都沒有一個。
當我提出這個疑問時,沙也加對此的回答是“全家人在逃離的時候都拿走了吧,或者可能全都變賣掉了” “要這樣的話還有更值錢的東西不是嗎,像鋼琴什麼的” “鋼琴可能沒人要啊,而家用電器誰都想要呢” “是這樣嗎?我倒是感覺這個家裡從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東西,比如電視機,以前有的話,該放哪裡呢?” “應該就是這間房間吧”她站在卧室的沙發旁說道。
“那放在這個房間的哪兒呢?” “嗯……”她環顧了一下屋内,然後面向着壁爐陷入了沉默。
“沒放置的地方吧?”我說,“如果這個房間裡放過電視機的話,這塊空間應該空出來才對,但這裡卻沒這樣的地方” “也是……”沙也加站在那兒,抱着胳膊。
“嗯,其實家用電器少這個問題可能也沒那麼嚴重,說不定是這家的房主的一貫風格。
我會努力的。
今天是兒童節,在院子裡升了鯉魚旗。
晚上媽媽做了很多好吃的,真是開心的一天” 以上是禦廚佑介第一篇日記的内容,從字面上很難推斷出他的确切年齡。
但感覺上應該比數學筆記本上的六年級要小一些。
我繼續看了下去。
“五月六日晴天今天參加了學校的歌詠比賽,我唱了一首大草原。
體育課的時候藤本在跳箱的時候差點受傷,真危險。
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
” “五月七日陰天老師今天請假了。
所以我們一天都沒有學習,我很開心。
但是把這事兒跟家裡一說,我爸爸卻訓斥我,這時候更應該好好學習。
吃晚飯的時候我肚子有點痛,所以吃了藥。
” “五月八日陰天今天老師來上課了。
據說是得了感冒。
” 到這裡每一天都認真的寫着,但是可能很快厭煩了或者是不能寫了,五月八日之後出現了三天的空白,一下子就跳到了五月十二日。
“五月十二日陰天轉晴今天很熱,大家也都叫着熱死了熱死了。
大掃除完用水洗手的時候順便把腳也洗了一下,真舒服。
大家說想到海邊去,我很喜歡遊泳。
回到家裡,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短袖的衣服。
” “五月十六日晴天山田君把塑料模型帶到了學校裡。
我怎麼也裝不好” 接着,下一個日期跳到了六月一日,好像偷懶了半個月。
他本人對這件事似乎也很自責,又寫了以下的文章。
“六月一日陰天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會好好地寫日記的。
爸爸說,不用寫很多,哪怕光寫一個日期也好,還說不用每天都寫,要是不方便星期六的晚上一定要寫。
這樣也不怎麼麻煩,我就決定這麼做” 就像他承諾的一樣,之後至少每星期會寫上一篇,星期六也會寫點東西。
不過經常也會出現隻寫了一個天氣的情況。
“上面會不會寫到這個房子裡的事情呢”沙也加在旁邊也同時在看着這本日記。
“我也這麼想,所以正在看呢”我又往後翻了一頁,“但總覺得這戶人家就是父母和佑介組成的三口之家,沒有其他人出現呢” 到了八月份出現一個新人物。
“八月二日晴轉陣雨我正在玩水槍的時候,大嬸給我們帶來了西瓜,大嬸挑西瓜的本領可是最棒的。
和媽媽他們三個人分着吃了。
大嬸說孩子還一個人在家裡睡着,所以匆匆忙忙回去了。
牽牛花的藤沒有伸長,所以沒法寫生長日記。
” 這個“大嬸”是住在附近的嗎? “對‘大嬸’這個稱呼你記起來什麼嗎?”我問沙也加。
她默默搖了搖頭。
我又往後翻了幾頁,盡管不是很頻繁,但“大嬸”這個稱呼在日記中又出現過幾次。
對于僅僅住在附近的人而言,好像串門的次數也多了一點,而且她好像還幫忙作着家務。
不久又看到以下這篇文章。
“十月五日晴天大嬸把女兒也帶來了。
就像玩具一樣小,據說現在還寄放在托兒所裡。
好象等她長大點能進小學之後,大嬸就可以像之前那樣來我們家了。
因為大嬸做的飯特别好吃,所以我盼望着這一天能快點來到” 從文章來看,這個女人應該是以前禦廚家的保姆,不過生了孩子之後就暫時辭去了工作。
從她一趟趟造訪來看,她的家應該離這兒不遠。
因為佑介的日記一周就寫一兩次,所以相對于頁碼,時間過得更快,不一會兒的工夫這一年接近了年底,到了聖誕節。
“十二月二十四日晴轉陰今天很冷,結業式的時候也哆哆嗦嗦抖個不停。
因為第二學期的成績進步了一點,所以媽媽表揚了我。
今年又收到了聖誕禮物,是賽車模型。
去年是蒸汽車模型。
爸爸抱怨怎麼總是送些玩具,送點書會更好,還在電話裡發火了。
到晚上下了些小雪。
” “收到禮物是怎麼回事啊,會是誰送來的禮物呢?” “肯定是認識的人啊,親戚什麼的” “對親戚會在電話裡發火嗎?還抱怨不要總是送些玩具” “嗯……”沙也加又把這篇重新讀了一遍,“那你說是誰送來的啊?” “我不知道呢,所以想問問你的”我拉來一把椅子,撣去上面的灰塵坐了下來,覺得有點低。
“送給他兒子禮物還會抱怨的,至少應該是很熟的人,兄弟、父母什麼的” “父母是很有可能的”沙也加小聲同意。
“我們家人也經常向父母提出抗議,讓他們别太嬌慣女兒了” “哎?這種事情啊”我不由得凝視起她的臉,“在普通家庭經常發生的哎”帶點奚落她的口吻。
可能玩笑開過頭了,沙也加的眼睛立刻變得憂郁起來。
我連忙想要向她解釋,我不是故意要冷嘲熱諷的。
不料卻讓她搶了先,“我們不是普通家庭”聲音有點嘶啞,但語氣很堅決。
我意外地望着她,她看了看我,用更小的聲音說,“對不起,我希望你不要胡亂想象” 我少許沉默後,為了解開這突如其來的尴尬氛圍,又開始嘩啦嘩啦翻起日記本來。
“看上去把這本日記全看完要花好大的工夫呢” “我們先看看最後一天的日期吧”她又恢複之前的語調。
“好主意”我把日記本翻到了最後幾頁,然而那幾頁都是空白一片。
莫非這本日記還沒有寫完,佑介就已經離開這個家了嗎? 倒數十幾頁的地方開始寫東西了,最後一天的日期是二月十日,建國紀念日的前一天。
本想從頭浏覽下來的,不過讀到一半,又從頭開始看了起來,表情不自覺地開始僵硬。
“怎麼了?”沙也加問,“上面寫了什麼呀” “我不知道,但看上去不對勁”我回答。
“不對勁?” “嗯,你看看”我把日記本遞給她。
“二月十日晴天盡管肚子很痛,但還是去了學校。
我不想呆在家裡,本來想找老師談一談,但覺得大人還是靠不住的。
老師肯定會相信那個混蛋說的話,誰都不會相信我說的。
之後又會遭到那個混蛋的報複。
從學校回來後,那混蛋還躺在沙發上,趁他不注意我馬上就回到了自己房間。
發現“妙美”在我床上,和前幾天一樣,哇哇地哭着。
肯定又被那個混蛋欺負了” 我已經忍無可忍了,那個混蛋死了就好了” 等沙也加擡起頭,我說道,“新人物登場了吧?” “這裡的‘那個混蛋’” “雖然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人物,但當時的确是住在這裡。
因為佑介知道那個人躺在沙發上,也沒特别懷疑什麼” “會是親戚麼” “有可能吧,不過讀到這裡,我感覺佑介好像完全不歡迎這個人” “言下之意他好像受到了什麼非人的待遇呢,弄得要和老師商量的地步了呢” “肯定有什麼很深的過節吧,而且這裡又出來一個‘妙美’,應該是隻貓吧” “貓,妙美……”沙也加皺着眉,視線朝着斜下方。
“怎麼了?” “嗯……好像這個名字在哪裡聽到過” “那隻貓你也知道?” “有可能,但說那是一隻貓的話,總感覺有點格格不入”她苦笑着,“從剛剛開始我就一直在說這種話,卻什麼東西都想不出來” “别着急,要事情進展順利的話,還必須從一開始想起。
仔細讀完這本日記說不定就能獲得某些提示” “有道理”她把日記翻到前面一頁,日期是二月三日。
“二月三日陰天今天是立春,以前每到這天總要撒豆驅邪,但現在已經不撒了。
那個混蛋今天又喝得爛醉。
兇惡至極” “我真是搞不懂”我說,“這人到底是誰啊,而且父母也沒再提到過了” “果然還得按順序從前面開始讀起啊”,沙也加小聲歎息,“不過似乎要花很長時間呢,這差不多相當于一本單行本的厚度了吧” “我們把這本日記帶回去吧,可以回東京之後再慢慢看” 我之所以會這麼建議,是因為不想在這裡久呆,最晚也想在天黑之前趕回去。
這個念頭似乎沙也加也察覺到了,她說“那也好,我們再看看有沒有其他能成為線索的東西” “我們再查找一下其他房間吧,能夠帶走的東西統統帶回去” “好的”沙也加同意。
正當我們要走出房間的時候,遠處什麼東西閃了一下,緊随着的,是轟隆轟隆的聲音。
“不妙”我說,“你說的沒錯,要變天了” “好像要下大雨了” 她還沒說完,開始傳來了啪嗒啪嗒雨落地的聲音,不一會兒,這聲音的間隔越來越短,最後變成了嘩啦嘩啦的雨聲。
“快走,等天暗下來的話再走就有點危險了” 我們走下樓梯,以防萬一又再次環顧了一下屋内,其間發現了幾處很奇怪的地方。
比如這戶人家竟然沒有一個電視機,二十三年前彩色電視應該已經相當普及了,當然沒有也不奇怪。
隻是感覺在這麼大的房子裡總該放上一台。
不光是電視機,其他的家用電器也實在是少得可憐。
洗衣機和吸塵器什麼的也沒有,甚至連電話都沒有一個。
當我提出這個疑問時,沙也加對此的回答是“全家人在逃離的時候都拿走了吧,或者可能全都變賣掉了” “要這樣的話還有更值錢的東西不是嗎,像鋼琴什麼的” “鋼琴可能沒人要啊,而家用電器誰都想要呢” “是這樣嗎?我倒是感覺這個家裡從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東西,比如電視機,以前有的話,該放哪裡呢?” “應該就是這間房間吧”她站在卧室的沙發旁說道。
“那放在這個房間的哪兒呢?” “嗯……”她環顧了一下屋内,然後面向着壁爐陷入了沉默。
“沒放置的地方吧?”我說,“如果這個房間裡放過電視機的話,這塊空間應該空出來才對,但這裡卻沒這樣的地方” “也是……”沙也加站在那兒,抱着胳膊。
“嗯,其實家用電器少這個問題可能也沒那麼嚴重,說不定是這家的房主的一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