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個人的體驗》發行之時的評論
關燈
小
中
大
——您就從這種心境出發,寫出了反映個人生活的,卻不是私小說的《個人的體驗》。
也許,這就是作為小說家的大江先生真正意義上的出發,同時也是日本現代文學一個嶄新的開始……在您創作這部作品前不久,還寫過一部題為《空中怪物阿貴》的小說,其出場人物夫婦倆與醫生共謀,試圖殺死腦後部長着很大瘤子的新生兒。
這兩部作品之間的關系…… 我運用在那以前寫作短篇小說的技巧來把握這個主題。
首先,我需要做一個嘗試,于是就寫出了《空中怪物阿貴》。
然後,就想在此基礎之上,再寫一部與此不同的、全新的小說。
有一個記者叫做山口瞳,他同時還是一個作家,他就批判我,說是“所謂體驗,不全都是些個人性的東西嗎?這是一個同義重複的題名”。
我倒是認為,在這個體驗之中,既有共性的東西,也有個人一般性的體驗。
而通過人類共性的體驗創作出來的,就是我們大家的曆史了。
在這其中,會出現隻有個人才能體驗到的、完全孤立的體驗。
考慮到這一點之後,我就寫下了那部作品。
我想要重新審視把一般性的、可能的體驗,以非常特殊的形式,緊緊黏附在個人身上的這種手法。
這就是創作這部小說的動機。
于是,我創造出了鳥這麼個人物,同時也曾努力将其從自己身上分割開來。
當時,我試圖通過創作這部小說來确認一個事實——與智育發育緩慢并患有智障的孩子共同生活下去,那就是自己今後的人生!接着,我就寫了主人公下定決心的那一段,然後流暢地寫完了其後的大約三個頁碼。
也就是鳥對嶽父嶽母說了從醫生那裡聽來的話語——那孩子如果最終可以自己設法吃飯、自己去洗手間,或許就能夠成長起來。
這樣一來,也就能夠存活下去了。
小說在這裡就結束了。
這部小說剛一出版,就遭到三島由紀夫的批判:“這是一部必須以大團圓收尾的那類小說。
”在當時,我覺得那個部分是自然形成的。
于是我就反駁說,想要與孩子共同生活下去的決心非常重要,使得主人公作了如此決定。
其後,便如同自然湧瀉而出的水流一般寫了下去,而且沒做任何修改。
後來,這個反駁又遭到了江藤淳的批判。
另外,美國一家出版社在出英文版本時,也曾要求對這一段進行改寫,卻被我拒絕了。
然後,就一直到了今天。
——您的這種不愉快心情,在《緻令人懷念的歲月的信》裡,也曾做過詳細的叙述。
小說裡有一個場面給我留下了強烈印象,是文本中的叙述者兼作家“K君”,從敬愛的義兄那裡收到他特地在“我覺得即便删去也未嘗不可的部分”下畫上線條的那幾個頁碼: 已經是秋末了。
鳥為孩子出院而去腦外科主任處告辭剛一回來,隻見嶽父嶽母圍擁着懷抱嬰兒的妻子,正在特護兒病房前微笑着等候自己。
“恭喜你,鳥,孩子很像你呀。
”嶽父招呼道。
“是呀,”鳥謹慎地說。
嬰兒手術過後隻經過一周,便有點兒人的模樣,再過一周時間,長得就開始像鳥了。
“我把頭部的X光片借了出來,回去後再請您看。
頭蓋骨缺損部位的直徑隻有幾毫米,說是目前正在愈合之中。
腦子裡面的實質部分并沒有溢出來,因而不是腦疝,隻是單純的肉瘤。
聽說在割下的肉瘤裡,有兩個乒乓球狀的白色堅硬物體。
” “手術得以成功,真是太好了!”嶽父看準饒舌的鳥的話語稍有停歇,便應聲說道。
“手術持續進行并一再輸血時,鳥輸了好幾次血,終于像被吸血鬼德拉庫拉咬住的那位小姐一樣面色蒼白①。
”嶽母說,“鳥就像奮起的獅子一般活躍。
” 嬰兒懼怕急劇變化的環境,畏縮地緊緊閉合上嘴唇,用尚無視力的眼睛窺視着大人們的模樣。
那是我在模仿日本古典中訂正字句的手法,就是那種對于錯處不加塗抹,隻畫上記号指出錯誤的手法。
當然,至于小說的完成,我現在也還覺得最後那部分存在問題。
不過呀,如果把孩子置于當時連生存本身都很困難的狀态,把絕望的青年置于那孩子的身邊,就這樣結束小說的話,那麼,現在當我重新閱讀
也許,這就是作為小說家的大江先生真正意義上的出發,同時也是日本現代文學一個嶄新的開始……在您創作這部作品前不久,還寫過一部題為《空中怪物阿貴》的小說,其出場人物夫婦倆與醫生共謀,試圖殺死腦後部長着很大瘤子的新生兒。
這兩部作品之間的關系…… 我運用在那以前寫作短篇小說的技巧來把握這個主題。
首先,我需要做一個嘗試,于是就寫出了《空中怪物阿貴》。
然後,就想在此基礎之上,再寫一部與此不同的、全新的小說。
有一個記者叫做山口瞳,他同時還是一個作家,他就批判我,說是“所謂體驗,不全都是些個人性的東西嗎?這是一個同義重複的題名”。
我倒是認為,在這個體驗之中,既有共性的東西,也有個人一般性的體驗。
而通過人類共性的體驗創作出來的,就是我們大家的曆史了。
在這其中,會出現隻有個人才能體驗到的、完全孤立的體驗。
考慮到這一點之後,我就寫下了那部作品。
我想要重新審視把一般性的、可能的體驗,以非常特殊的形式,緊緊黏附在個人身上的這種手法。
這就是創作這部小說的動機。
于是,我創造出了鳥這麼個人物,同時也曾努力将其從自己身上分割開來。
當時,我試圖通過創作這部小說來确認一個事實——與智育發育緩慢并患有智障的孩子共同生活下去,那就是自己今後的人生!接着,我就寫了主人公下定決心的那一段,然後流暢地寫完了其後的大約三個頁碼。
也就是鳥對嶽父嶽母說了從醫生那裡聽來的話語——那孩子如果最終可以自己設法吃飯、自己去洗手間,或許就能夠成長起來。
這樣一來,也就能夠存活下去了。
小說在這裡就結束了。
這部小說剛一出版,就遭到三島由紀夫的批判:“這是一部必須以大團圓收尾的那類小說。
”在當時,我覺得那個部分是自然形成的。
于是我就反駁說,想要與孩子共同生活下去的決心非常重要,使得主人公作了如此決定。
其後,便如同自然湧瀉而出的水流一般寫了下去,而且沒做任何修改。
後來,這個反駁又遭到了江藤淳的批判。
另外,美國一家出版社在出英文版本時,也曾要求對這一段進行改寫,卻被我拒絕了。
然後,就一直到了今天。
——您的這種不愉快心情,在《緻令人懷念的歲月的信》裡,也曾做過詳細的叙述。
小說裡有一個場面給我留下了強烈印象,是文本中的叙述者兼作家“K君”,從敬愛的義兄那裡收到他特地在“我覺得即便删去也未嘗不可的部分”下畫上線條的那幾個頁碼: 已經是秋末了。
鳥為孩子出院而去腦外科主任處告辭剛一回來,隻見嶽父嶽母圍擁着懷抱嬰兒的妻子,正在特護兒病房前微笑着等候自己。
“恭喜你,鳥,孩子很像你呀。
”嶽父招呼道。
“是呀,”鳥謹慎地說。
嬰兒手術過後隻經過一周,便有點兒人的模樣,再過一周時間,長得就開始像鳥了。
“我把頭部的X光片借了出來,回去後再請您看。
頭蓋骨缺損部位的直徑隻有幾毫米,說是目前正在愈合之中。
腦子裡面的實質部分并沒有溢出來,因而不是腦疝,隻是單純的肉瘤。
聽說在割下的肉瘤裡,有兩個乒乓球狀的白色堅硬物體。
” “手術得以成功,真是太好了!”嶽父看準饒舌的鳥的話語稍有停歇,便應聲說道。
“手術持續進行并一再輸血時,鳥輸了好幾次血,終于像被吸血鬼德拉庫拉咬住的那位小姐一樣面色蒼白①。
”嶽母說,“鳥就像奮起的獅子一般活躍。
” 嬰兒懼怕急劇變化的環境,畏縮地緊緊閉合上嘴唇,用尚無視力的眼睛窺視着大人們的模樣。
那是我在模仿日本古典中訂正字句的手法,就是那種對于錯處不加塗抹,隻畫上記号指出錯誤的手法。
當然,至于小說的完成,我現在也還覺得最後那部分存在問題。
不過呀,如果把孩子置于當時連生存本身都很困難的狀态,把絕望的青年置于那孩子的身邊,就這樣結束小說的話,那麼,現在當我重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