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某種樂趣”及其相反
關燈
小
中
大
了。
戰後他當上了面包房的夥計,吃住都在那裡,算是擺脫了流浪兒的生活。
長到20歲的友田,有一天被征到海軍裡當兵。
“因為原子彈我成了孤兒,來到韓國,成了流浪兒,還得東奔西跑地逃戰争之難,好不容易找了個幹活的地方想喘口氣,又給征去當了兵。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倒黴?簡直沒法說!”他退伍之後,向廣島寫了幾封信,要求承認他是日本人,因此他有了回國的機會。
可是當時他已經24歲了,日本話他隻記住“早晨好”、“再見”這麼兩句。
廣島市長浜井信三給他當身份保證人,在廣島市找了工作,但一年之後去了大阪。
在一家韓國人開的街道小廠幹活,生活雖然苦一些,但是能用韓國話說話了,這對他來說就比什麼都強。
從電視片上看,友田已是中年人,娶妻生子。
一到夏天,因為原子病作祟,工作效率下降,一直被廠主評價為幹活誠實的友田今年請了假,前往韓國,為的是找到金山的下落。
金山如果健在,已經有80歲了,友田打聽到的消息隻是朝鮮戰争剛開始他全家就去了北方…… 我聽着紀實廣播,聽叙述者講他颠沛流離的生活路程中,不由得想起伏爾泰的《老實人或樂觀主義》。
本來,這個大肆誇張苦難、颠沛的故事,是一部堪稱實驗倫理道德思想的小說。
“被黑人海盜無數次毆打,甚至臀部的肉被割下來。
被保加利亞士兵用竹闆痛打。
宗教裁判遭笞刑,判絞刑,挨解剖,幹苦活劃橡皮船……”(岩波文庫版) 《書簡》裡也引用了同樣的文章,老實人接受哲學大師樂觀主義思想的教導,在三番五次的苦難之中也毫不動搖,如果有人問他樂觀主義是什麼,他總是理直氣壯地回答他的看法。
“‘啊!’天真漢回答說:‘即使遇到不幸,也把它看作全是善事而且像瘋子一般這麼說。
’” 友田經曆過原子彈轟炸和朝鮮戰争這樣的大災大難,經曆過各種困苦生活的磨煉,終于活了下來,但是他并沒有想過一切全是善事。
不過,從友田叙述的回憶之中,确實令人感到含有“某種樂趣”的氣氛,雖然細微,然而卻不乏光采。
在化為一片廢墟的廣島這片土地上,友田沒有一個日本人可以投靠,是朝鮮人金山接受了他,和他一起先搭建窩棚:“好啊,好啊,幹得不錯!别的不說,得先給咱倆弄個住處!”以後是去日本人大舉撤退中的韓國,告訴他,隻能叫他“阿保機”,然後帶他回去。
盡管金山的家人理所當然地指責金山“為什麼帶個日本人回來?”然而金山卻始終庇護着他。
正是戰争方酣的時候,戰況發生了變化,他得以回到漢城,他回到東大門市場看他的舊窩。
友田談到那時的情況是這麼說的:“可是到了夜裡,幾個不相識的孩子就來了。
起初我還不知道這些孩子是怎麼回事,一問才知道他們原來是朝鮮戰争中失去雙親的孤兒。
從此以後,我這原子彈孤兒就和他們開始了‘共同生活’。
” 紀實電視片上也描寫了友田在漢城的唱片商店找到25年前的流行歌“夢中故鄉”,放在電唱機上和大家一起唱,以及在他幹活的那面包房附近的河灘上吹口琴的鏡頭,這些當然會喚起友田的哀戚情緒,但是另一方面也有“某種樂趣”。
今天的友田生活于大阪市井之中,他的精神支柱就是老實人曆經苦難之後反複說的話:“種我們園地要緊”。
由此可見,《老實人或樂觀主義》和一般激勵人的文學作品具有共通的鼓舞人的意義,但同時也把人的生存之沉重擺在人們面前。
從友田的回憶中清楚地看出,他和中野重治所寫的文化水平低,孤獨,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幸,幹脆利落地全家自殺的人們根本不同,有真正的人的力量。
而且,這種力量肯定也是人控告從原子彈直到朝鮮戰争、社會罪惡、陷人以悲慘等等的巨大力量。
如果用“某種樂趣”這句話提示,可能不怎麼響亮。
但是,如果通過中野重治的文學作品,再加上友田的經曆而充實這句話時,我們是不是就發現,我們已經有了甚至可以說準确而嚴密的“某種樂趣”的定義? 我曾懷疑過,白天的電視節目常播放平常祭神節日擡的神輿的耍鬧,并不怎麼令人發笑,但是年輕的觀衆卻像被人撓了胳肢窩似地發笑,如果讓這些觀衆從顯像管上每天都看這些,他們就不會感到“某種樂趣”,為了用撓胳肢窩使人發笑以補償欠缺部分,才采用現場直播的辦法。
與世界的核體系。
恢複“某種樂趣”,甚至應該說這才是最根本的生活目标。
戰後他當上了面包房的夥計,吃住都在那裡,算是擺脫了流浪兒的生活。
長到20歲的友田,有一天被征到海軍裡當兵。
“因為原子彈我成了孤兒,來到韓國,成了流浪兒,還得東奔西跑地逃戰争之難,好不容易找了個幹活的地方想喘口氣,又給征去當了兵。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倒黴?簡直沒法說!”他退伍之後,向廣島寫了幾封信,要求承認他是日本人,因此他有了回國的機會。
可是當時他已經24歲了,日本話他隻記住“早晨好”、“再見”這麼兩句。
廣島市長浜井信三給他當身份保證人,在廣島市找了工作,但一年之後去了大阪。
在一家韓國人開的街道小廠幹活,生活雖然苦一些,但是能用韓國話說話了,這對他來說就比什麼都強。
從電視片上看,友田已是中年人,娶妻生子。
一到夏天,因為原子病作祟,工作效率下降,一直被廠主評價為幹活誠實的友田今年請了假,前往韓國,為的是找到金山的下落。
金山如果健在,已經有80歲了,友田打聽到的消息隻是朝鮮戰争剛開始他全家就去了北方…… 我聽着紀實廣播,聽叙述者講他颠沛流離的生活路程中,不由得想起伏爾泰的《老實人或樂觀主義》。
本來,這個大肆誇張苦難、颠沛的故事,是一部堪稱實驗倫理道德思想的小說。
“被黑人海盜無數次毆打,甚至臀部的肉被割下來。
被保加利亞士兵用竹闆痛打。
宗教裁判遭笞刑,判絞刑,挨解剖,幹苦活劃橡皮船……”(岩波文庫版) 《書簡》裡也引用了同樣的文章,老實人接受哲學大師樂觀主義思想的教導,在三番五次的苦難之中也毫不動搖,如果有人問他樂觀主義是什麼,他總是理直氣壯地回答他的看法。
“‘啊!’天真漢回答說:‘即使遇到不幸,也把它看作全是善事而且像瘋子一般這麼說。
’” 友田經曆過原子彈轟炸和朝鮮戰争這樣的大災大難,經曆過各種困苦生活的磨煉,終于活了下來,但是他并沒有想過一切全是善事。
不過,從友田叙述的回憶之中,确實令人感到含有“某種樂趣”的氣氛,雖然細微,然而卻不乏光采。
在化為一片廢墟的廣島這片土地上,友田沒有一個日本人可以投靠,是朝鮮人金山接受了他,和他一起先搭建窩棚:“好啊,好啊,幹得不錯!别的不說,得先給咱倆弄個住處!”以後是去日本人大舉撤退中的韓國,告訴他,隻能叫他“阿保機”,然後帶他回去。
盡管金山的家人理所當然地指責金山“為什麼帶個日本人回來?”然而金山卻始終庇護着他。
正是戰争方酣的時候,戰況發生了變化,他得以回到漢城,他回到東大門市場看他的舊窩。
友田談到那時的情況是這麼說的:“可是到了夜裡,幾個不相識的孩子就來了。
起初我還不知道這些孩子是怎麼回事,一問才知道他們原來是朝鮮戰争中失去雙親的孤兒。
從此以後,我這原子彈孤兒就和他們開始了‘共同生活’。
” 紀實電視片上也描寫了友田在漢城的唱片商店找到25年前的流行歌“夢中故鄉”,放在電唱機上和大家一起唱,以及在他幹活的那面包房附近的河灘上吹口琴的鏡頭,這些當然會喚起友田的哀戚情緒,但是另一方面也有“某種樂趣”。
今天的友田生活于大阪市井之中,他的精神支柱就是老實人曆經苦難之後反複說的話:“種我們園地要緊”。
由此可見,《老實人或樂觀主義》和一般激勵人的文學作品具有共通的鼓舞人的意義,但同時也把人的生存之沉重擺在人們面前。
從友田的回憶中清楚地看出,他和中野重治所寫的文化水平低,孤獨,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幸,幹脆利落地全家自殺的人們根本不同,有真正的人的力量。
而且,這種力量肯定也是人控告從原子彈直到朝鮮戰争、社會罪惡、陷人以悲慘等等的巨大力量。
如果用“某種樂趣”這句話提示,可能不怎麼響亮。
但是,如果通過中野重治的文學作品,再加上友田的經曆而充實這句話時,我們是不是就發現,我們已經有了甚至可以說準确而嚴密的“某種樂趣”的定義? 我曾懷疑過,白天的電視節目常播放平常祭神節日擡的神輿的耍鬧,并不怎麼令人發笑,但是年輕的觀衆卻像被人撓了胳肢窩似地發笑,如果讓這些觀衆從顯像管上每天都看這些,他們就不會感到“某種樂趣”,為了用撓胳肢窩使人發笑以補償欠缺部分,才采用現場直播的辦法。
與世界的核體系。
恢複“某種樂趣”,甚至應該說這才是最根本的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