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風媒花
關燈
小
中
大
“病人就别管别人了——煎蛋?”
“店裡的東西,媽媽帶來的。
” 母親在荒涼的商業街經營着一家副食店。
本來是夫婦共同照顧的,父親去世後她一個人從進貨到接待客人負責到底。
不過給因内髒有問題而入院的女兒送副食店的快餐——她到底在想什麼?我再次感受到母親的愚蠢,不禁怒火中燒。
普普通通的塑料盒裡,胡亂地塞着煎雞蛋,被使蠻勁蓋上的蓋子壓得沒有了形狀。
姐姐用嘴示意我快吃了。
“我才不要,況且不就這麼一個嗎?” “不用管我。
” “也不用管我。
” 我不想吃母親做的東西。
從高中畢業離開家開始,我就決定再也不吃母親做的飯菜。
姐姐輕聲歎了口氣,望向窗外。
從窗簾的縫隙能看到外面無聲降下的雨滴。
雖然剛剛過了中午,天卻烏黑一片。
“息肉什麼的,不會錯了吧?” “雖然精密檢查是明天,但是大夫都說了。
” “就是因為是在精密檢查之前說的,所以才有可能錯。
” “不要咬文嚼字。
” 姐姐瞪了我一眼,然後仿佛自己也為此而吃了一驚一樣,嘴唇緊閉數秒之後又緩緩展開,露出一個模棱兩可的微笑。
“據說息肉現在基本上都能通過内視鏡手術摘除,摘除後不會留下傷口。
” 雨似乎下大了,窗外傳來電視裡風沙特效般的聲音。
“亮也二十三了啊。
” “時間過得快吧。
” “我當年給你的儲錢罐還留着嗎?” “當然了。
” ——假的。
每次過生日就想起那個儲錢罐,是因為它已經不在了。
在姐姐将它給我的第二天,在朋友家戲耍了大家一頓之後,我把儲錢罐放在箱子裡走上黃昏的歸途。
路上,為了躲開前面沖來的一輛自行車,箱子撞上了自動售貨機的一角,發出令人生厭的聲音。
——那之後很長時間,我都沒有打開那個箱子。
我不想知道自己弄壞了姐姐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害怕、傷心——就将箱子直接放進了櫃子裡。
每當姐姐問起,我就撒謊說我藏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在繼續存錢。
最後打開那個箱子是我上了三年級之後。
儲錢罐碎成三大塊,箱子的底部散落着陶器的粉屑。
至今我還鮮明地記得當時我坐在櫃子前,擺弄着碎片,一會兒複合一會兒分開,感覺鼻子裡一陣酸。
“亮,下雨天開車一定要小心哦。
” “知道啦。
我可是職業的。
” 不知為何,姐姐眯着眼在笑。
03 和母親的關系徹底破裂是因為父親的病。
母親從前就不是很開朗的人,隻是從早到晚在店裡的廚房扭動着稍胖的身子,默默地做着熟食塞到塑料盒裡。
不經常笑,總是像在暗處讀着很小的字一樣的眼神,說話時嘴裡像嚼着什麼東西似的讓人聽不清。
從小,這樣的母親就讓我很生氣,很是羨慕同學家裡開朗、苗條的母親。
可是母親畢竟還是母親,也說不上有多厭惡,就算再怎麼羨慕别人,也不會想到要是能換一下就好了之類的,隻是單純地對自己的母親懷有不滿。
不滿她的不開朗;不滿她那短粗的身材;不滿過生日時不給我買蛋糕。
将這些不滿變成厭惡并不能怪我,而是要怪母親的變化。
她要是沒有變化,我也不會由單純的不滿升級為厭惡。
父親的病是胰腺癌。
據說病因至今不明——早期很難發現,擴散速度也很快,所以被稱為“癌中王者”。
父親将他那些不知從哪兒聽來的知識講給我聽。
——所以說啊,我身體裡住着王哦—— 像這樣苦中作樂的父親實在是太可憐,太可憐了,我和姐姐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總是緊握着手。
雖然父親表面逞強,但是癌細胞擴散的效果明顯。
皮膚幹燥,頭發脫落,手指和腳趾間長出奇怪的黑斑。
平日裡盤腿或者赤裸着上身在榻榻米上小睡的父親現在穿着淺色的睡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不服氣似的盯着白色的天花闆,看起來無限哀傷,而目睹這一情景的我們更是無比難過。
所以我更加痛恨母親。
我知道父親和母親結婚并不是因為愛情,是在父親人院的時候。
父親的死期近在眼前,母親卻為之一變,簡直像是換了個人般充滿活力。
她不去探望父親,而是高高興興地掌管副食店,和顧客談笑風生,對一些下流笑話也報以下流的回答。
在店裡看到這樣的母親,我的胸中總是會泛起一股黑色的東西。
母親将做好的副食遞給客人看起來都像是對父親的背叛。
确實,父親有不好的一面。
頑固倔強,剛愎自用,對母親的态度很蠻橫。
喝了酒就大聲地唱東京養樂多燕子隊的應援歌,然後在榻榻米上讓鼾聲響徹房間。
早餐要是沒有香腸就會發怒。
現在想起來,讓做妻子很受不了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對于我和姐姐來說,他還是無可替代的父親。
我憎恨母親的變化。
讨厭母親。
甚至覺得父親的病就來自于母親。
就是因為母親對父親沒有愛情,才會說不清道不明地對父親的身體構成影響,最終導緻癌症。
青春期開始後,又在這樣的感情上澆了一把油。
連之前無話不說的姐姐,我也不再什麼都對她和盤托出。
每天都一個人郁悶不已,發着無名怒火。
姐姐放學後也不和同學玩了,而是到店裡幫忙。
之前的羽毛球社團也放棄了,不分節假日地幫着忙。
周三是店裡的休息日,但那一天還要幫忙打掃廚房和進貨。
中學畢業,高中畢業,直到去了國立的大學,姐姐一直過着這樣的生活。
姐姐長得并不差,卻一直沒有男朋友,隻是翻看着朋友去海外旅行回來的照片簿,仿佛自己也在其中一般。
“你姐姐怎麼樣?” 結束下午的配送,我一回到事務所,正在桌上整理文件的友惠就滿臉擔心地問我。
我簡單地說是因為勞累過度和息肉之後,友惠有點高興般的松了口氣。
“太好了,其實我們還真有點擔心。
” “擔心什麼?” “那什麼,不是聽說了小亮父親的病嘛。
” 我想了一會兒,明白了。
我以前對社長和友惠講過父親得癌症去世的事。
“癌症是會遺傳的吧?” “是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 頓了一會兒,友惠又接着說: “不會遺傳吧。
我家那位的爺爺也是因為癌症去世了,他爸爸倒還精神,也就是我的公公。
” “說話東北味的那位嗎?” 據說生活在東北農村的社長父親十分強硬,總是否定别人的意見,絕對不讓對方把話說完。
總覺得這和生前的父親多少有點像,所以即使沒見過面也印象很深。
“對對對,就是那個人。
” 友惠笑起來,眼角露出小小的魚尾紋。
她臉上集結着在母親臉上看不到的溫柔的線條。
友惠突然收起那些小皺紋說: “不過小亮,這時候一定要小心駕駛呀。
過于疲勞也好什麼也好,擔心什麼事的時候身體總是不容易好。
” 姐姐上了年歲之後也會變成這樣吧?我突然想到。
雖然不像友惠這麼漂亮,但有時她們倆在我的腦海裡會重疊。
至少絕對不會變成母親那樣。
不會變成那麼冷淡的人。
“大家已經都走了嗎?” 事務所裡隻有友惠。
“是呀,這個。
” 友惠将食指比成“コ”字的形狀,放在璃前向後仰了一下【在日本這一手勢代表喝酒。
】。
“真好啊。
” “昨天小亮一個人吃了蛋糕,所以老山說了,‘社長你也要照顧老家夥們。
’” 友惠學着老山獨特的口音。
老山是公司最老資格的駕駛員,還是社長高中時候的同學。
從東北來到這裡興辦運送公司的社長發廣告招聘駕駛員時,第一個來面試的就是老山。
“我知道他們在哪兒,告訴你嗎?” “啊,不用了。
已經晚了,而且我也沒有錢。
” 在白闆上确認了明天的天氣後,我到更衣室換上T恤和牛仔褲。
“帶傘了吧?” “帶了。
” 走出事務所時,發現門外長着綠色的草。
門廊的瓷磚縫隙裡,随着無形的微風輕輕擺動的草長得如稻草一般,隻是小很多。
“我把雜草除了吧?” “嗯?” “這裡。
” 友惠離開桌子,穿着拖鞋走過來。
低頭看瓷磚的友惠腦後生着幾根白發。
“是吊蚊帳草。
” “這種草還有名字?” “什麼東西都有名字哦。
啊,好久不見這種草了。
” 友惠微笑着,彎下身去拔下那棵草,不知她要做什麼。
隻見她迅速摘去根和葉,隻在手中留下長約十五厘米的莖,然後一端朝向我,示意着。
“咦?是三角形的。
” 我吃了一驚,這種草的莖的斷面是正三角形的。
“你小時候沒玩過這個嗎?” “怎麼玩?” “果然,小亮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懂啊。
你拿着那一邊。
——對,從一端開始慢慢撕開。
” 我握住三角形的斷面,向左右撕開。
莖毫無抗拒地向左右分開。
友惠在另一端做出同樣的動作。
她的角度和我正好差九十度,我這邊裂
” 母親在荒涼的商業街經營着一家副食店。
本來是夫婦共同照顧的,父親去世後她一個人從進貨到接待客人負責到底。
不過給因内髒有問題而入院的女兒送副食店的快餐——她到底在想什麼?我再次感受到母親的愚蠢,不禁怒火中燒。
普普通通的塑料盒裡,胡亂地塞着煎雞蛋,被使蠻勁蓋上的蓋子壓得沒有了形狀。
姐姐用嘴示意我快吃了。
“我才不要,況且不就這麼一個嗎?” “不用管我。
” “也不用管我。
” 我不想吃母親做的東西。
從高中畢業離開家開始,我就決定再也不吃母親做的飯菜。
姐姐輕聲歎了口氣,望向窗外。
從窗簾的縫隙能看到外面無聲降下的雨滴。
雖然剛剛過了中午,天卻烏黑一片。
“息肉什麼的,不會錯了吧?” “雖然精密檢查是明天,但是大夫都說了。
” “就是因為是在精密檢查之前說的,所以才有可能錯。
” “不要咬文嚼字。
” 姐姐瞪了我一眼,然後仿佛自己也為此而吃了一驚一樣,嘴唇緊閉數秒之後又緩緩展開,露出一個模棱兩可的微笑。
“據說息肉現在基本上都能通過内視鏡手術摘除,摘除後不會留下傷口。
” 雨似乎下大了,窗外傳來電視裡風沙特效般的聲音。
“亮也二十三了啊。
” “時間過得快吧。
” “我當年給你的儲錢罐還留着嗎?” “當然了。
” ——假的。
每次過生日就想起那個儲錢罐,是因為它已經不在了。
在姐姐将它給我的第二天,在朋友家戲耍了大家一頓之後,我把儲錢罐放在箱子裡走上黃昏的歸途。
路上,為了躲開前面沖來的一輛自行車,箱子撞上了自動售貨機的一角,發出令人生厭的聲音。
——那之後很長時間,我都沒有打開那個箱子。
我不想知道自己弄壞了姐姐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害怕、傷心——就将箱子直接放進了櫃子裡。
每當姐姐問起,我就撒謊說我藏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在繼續存錢。
最後打開那個箱子是我上了三年級之後。
儲錢罐碎成三大塊,箱子的底部散落着陶器的粉屑。
至今我還鮮明地記得當時我坐在櫃子前,擺弄着碎片,一會兒複合一會兒分開,感覺鼻子裡一陣酸。
“亮,下雨天開車一定要小心哦。
” “知道啦。
我可是職業的。
” 不知為何,姐姐眯着眼在笑。
03 和母親的關系徹底破裂是因為父親的病。
母親從前就不是很開朗的人,隻是從早到晚在店裡的廚房扭動着稍胖的身子,默默地做着熟食塞到塑料盒裡。
不經常笑,總是像在暗處讀着很小的字一樣的眼神,說話時嘴裡像嚼着什麼東西似的讓人聽不清。
從小,這樣的母親就讓我很生氣,很是羨慕同學家裡開朗、苗條的母親。
可是母親畢竟還是母親,也說不上有多厭惡,就算再怎麼羨慕别人,也不會想到要是能換一下就好了之類的,隻是單純地對自己的母親懷有不滿。
不滿她的不開朗;不滿她那短粗的身材;不滿過生日時不給我買蛋糕。
将這些不滿變成厭惡并不能怪我,而是要怪母親的變化。
她要是沒有變化,我也不會由單純的不滿升級為厭惡。
父親的病是胰腺癌。
據說病因至今不明——早期很難發現,擴散速度也很快,所以被稱為“癌中王者”。
父親将他那些不知從哪兒聽來的知識講給我聽。
——所以說啊,我身體裡住着王哦—— 像這樣苦中作樂的父親實在是太可憐,太可憐了,我和姐姐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總是緊握着手。
雖然父親表面逞強,但是癌細胞擴散的效果明顯。
皮膚幹燥,頭發脫落,手指和腳趾間長出奇怪的黑斑。
平日裡盤腿或者赤裸着上身在榻榻米上小睡的父親現在穿着淺色的睡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不服氣似的盯着白色的天花闆,看起來無限哀傷,而目睹這一情景的我們更是無比難過。
所以我更加痛恨母親。
我知道父親和母親結婚并不是因為愛情,是在父親人院的時候。
父親的死期近在眼前,母親卻為之一變,簡直像是換了個人般充滿活力。
她不去探望父親,而是高高興興地掌管副食店,和顧客談笑風生,對一些下流笑話也報以下流的回答。
在店裡看到這樣的母親,我的胸中總是會泛起一股黑色的東西。
母親将做好的副食遞給客人看起來都像是對父親的背叛。
确實,父親有不好的一面。
頑固倔強,剛愎自用,對母親的态度很蠻橫。
喝了酒就大聲地唱東京養樂多燕子隊的應援歌,然後在榻榻米上讓鼾聲響徹房間。
早餐要是沒有香腸就會發怒。
現在想起來,讓做妻子很受不了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對于我和姐姐來說,他還是無可替代的父親。
我憎恨母親的變化。
讨厭母親。
甚至覺得父親的病就來自于母親。
就是因為母親對父親沒有愛情,才會說不清道不明地對父親的身體構成影響,最終導緻癌症。
青春期開始後,又在這樣的感情上澆了一把油。
連之前無話不說的姐姐,我也不再什麼都對她和盤托出。
每天都一個人郁悶不已,發着無名怒火。
姐姐放學後也不和同學玩了,而是到店裡幫忙。
之前的羽毛球社團也放棄了,不分節假日地幫着忙。
周三是店裡的休息日,但那一天還要幫忙打掃廚房和進貨。
中學畢業,高中畢業,直到去了國立的大學,姐姐一直過着這樣的生活。
姐姐長得并不差,卻一直沒有男朋友,隻是翻看着朋友去海外旅行回來的照片簿,仿佛自己也在其中一般。
“你姐姐怎麼樣?” 結束下午的配送,我一回到事務所,正在桌上整理文件的友惠就滿臉擔心地問我。
我簡單地說是因為勞累過度和息肉之後,友惠有點高興般的松了口氣。
“太好了,其實我們還真有點擔心。
” “擔心什麼?” “那什麼,不是聽說了小亮父親的病嘛。
” 我想了一會兒,明白了。
我以前對社長和友惠講過父親得癌症去世的事。
“癌症是會遺傳的吧?” “是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 頓了一會兒,友惠又接着說: “不會遺傳吧。
我家那位的爺爺也是因為癌症去世了,他爸爸倒還精神,也就是我的公公。
” “說話東北味的那位嗎?” 據說生活在東北農村的社長父親十分強硬,總是否定别人的意見,絕對不讓對方把話說完。
總覺得這和生前的父親多少有點像,所以即使沒見過面也印象很深。
“對對對,就是那個人。
” 友惠笑起來,眼角露出小小的魚尾紋。
她臉上集結着在母親臉上看不到的溫柔的線條。
友惠突然收起那些小皺紋說: “不過小亮,這時候一定要小心駕駛呀。
過于疲勞也好什麼也好,擔心什麼事的時候身體總是不容易好。
” 姐姐上了年歲之後也會變成這樣吧?我突然想到。
雖然不像友惠這麼漂亮,但有時她們倆在我的腦海裡會重疊。
至少絕對不會變成母親那樣。
不會變成那麼冷淡的人。
“大家已經都走了嗎?” 事務所裡隻有友惠。
“是呀,這個。
” 友惠将食指比成“コ”字的形狀,放在璃前向後仰了一下【在日本這一手勢代表喝酒。
】。
“真好啊。
” “昨天小亮一個人吃了蛋糕,所以老山說了,‘社長你也要照顧老家夥們。
’” 友惠學着老山獨特的口音。
老山是公司最老資格的駕駛員,還是社長高中時候的同學。
從東北來到這裡興辦運送公司的社長發廣告招聘駕駛員時,第一個來面試的就是老山。
“我知道他們在哪兒,告訴你嗎?” “啊,不用了。
已經晚了,而且我也沒有錢。
” 在白闆上确認了明天的天氣後,我到更衣室換上T恤和牛仔褲。
“帶傘了吧?” “帶了。
” 走出事務所時,發現門外長着綠色的草。
門廊的瓷磚縫隙裡,随着無形的微風輕輕擺動的草長得如稻草一般,隻是小很多。
“我把雜草除了吧?” “嗯?” “這裡。
” 友惠離開桌子,穿着拖鞋走過來。
低頭看瓷磚的友惠腦後生着幾根白發。
“是吊蚊帳草。
” “這種草還有名字?” “什麼東西都有名字哦。
啊,好久不見這種草了。
” 友惠微笑着,彎下身去拔下那棵草,不知她要做什麼。
隻見她迅速摘去根和葉,隻在手中留下長約十五厘米的莖,然後一端朝向我,示意着。
“咦?是三角形的。
” 我吃了一驚,這種草的莖的斷面是正三角形的。
“你小時候沒玩過這個嗎?” “怎麼玩?” “果然,小亮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懂啊。
你拿着那一邊。
——對,從一端開始慢慢撕開。
” 我握住三角形的斷面,向左右撕開。
莖毫無抗拒地向左右分開。
友惠在另一端做出同樣的動作。
她的角度和我正好差九十度,我這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