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風媒花
關燈
小
中
大
01
我一邊等着車隊動起來,一邊望着雨刷單調地來回。
卡車的優點是駕駛席高,能看到幾輛車之前的情況。
隻是感受到這個優點時通常都是堵車的時候,反倒讓人急躁。
如果看到前面的情況不樂觀,反而更會激發這種急躁,這麼想的話,也許這就不是優點而是缺點了。
前面的車是個體出租車。
之前是輕型汽車,再之前是小轎車,小轎車前面是印着廣告公司标志的商務車,最前面擋着車隊運行的則是在停車點讓乘客上下車的一輛大客車。
——磨磨蹭蹭的。
為了消解急躁而拍着方向盤的時候,放在旁邊插水杯位置的手機響了。
電子屏幕上顯示着“社長”的字樣。
“喂,您辛苦了。
” “小亮,現在走到哪兒了?” 急性子的社長總是直奔主題。
“剛剛上了十七号路。
” “谷内石材的進貨科來了電話,吵着讓快點把石頭拉走。
我都和他們說了今天是五十日【每相逢“五”和“十”的日子是日本公司的對賬日。
】。
” 谷内石材是委托我們搬運貨物的顧客之一,每月要求我們配送一次。
内容就是将石頭搬運給印材店或者墓石店,石頭都很重,是我們并不願意做的工作之一。
“到了就快點給他們搬石頭吧。
” “我這腰可受不了哦。
” “小亮還年輕,沒事沒事,才二十二嘛。
” “今天就二十三了。
” “今天生日?” 社長的聲音大得很誇張。
“喂,友惠,今天是小亮的生日!” 友惠是社長的夫人,在全公司隻有八個員工的福山運輸裡擔任副社長。
漂亮、知性、文靜,讓人很是好奇為什麼會和社長那樣的人結婚。
在事務所看到他們——雖然不太禮貌吧——就會想起以前播出的《天才笨蛋伯》裡的爸爸和媽媽。
但是社長和友惠并沒有孩子。
如果有的話,應該和我年紀差不多。
他們倆這麼照顧我,疼愛我,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吧。
“友惠說要給你買蛋糕哦。
” “不用破費了。
” “你喜歡什麼樣的?” “那就蒙布朗吧。
” “真不像你!” 電話裡傳來類似怒吼一樣的笑聲,我正在等着他笑完好回他幾句話的時候,電話竟然挂斷了。
“什麼情況……” 我抱怨着将手機放回原處。
每次過生日都有一定會想起的東西。
那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姐姐送我的、做成書的形狀的陶制儲錢罐。
“封面”和“書脊”上寫着藍色的英文标題,從遠處看真像一本高檔的書。
姐姐攢下零花錢買下儲錢罐,還特意用硬紙殼做了一個盒子,作為禮物送給我。
第二天,我帶着盒子到當時經常聚在一起玩電子遊戲的朋友家去。
我把儲錢罐從盒子裡拿出來,讓他們“看看這本書”,當他們都表示出興趣的時候,我就一副炫耀的樣子告訴他們其實這是儲錢罐。
每當朋友家來了新玩伴的時候,我都會故技重施一番,高興得不得了。
車隊前進了。
我加了一擋,跟着前面的出租車緩速前進時,看到公交站那邊有兩把小傘向這邊移動。
紅色和黃色的傘。
大概是一對小學生姐弟,兩個人長得非常像。
弟弟歪着傘對着姐姐在說什麼。
雖然聽不到聲音,但是看起來像是在撒嬌。
回話的姐姐側臉上浮現着寵愛弟弟到無以複加程度的微笑。
突然,我想起了自己。
以前姐姐對我不也是這樣的嗎?姐姐和我差三歲,她雷厲風行,我腿短,笨手笨腳。
不知這對姐弟要去哪裡,兩個人并排撐着傘從卡車邊走過。
沒什麼理由,我從後視鏡中觀察着他們的去向。
那對姐弟也終究會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分别生活吧。
比如弟弟用兩噸的卡車運貨,姐姐從大學畢業從事腦力勞動。
比如自己的弟弟憎恨母親,姐姐因此而悲哀,經常歎息。
終于車隊開始正常行進,那對姐弟的傘從後視鏡裡消失。
我一邊換擋踩下油門,一邊回想起姐姐來。
和我生日差一天的姐姐明天就二十六歲了。
她一直沒有男朋友,半開玩笑地說今年也要一個人孤獨地過生日,于是我答應請她吃飯。
說是請她吃飯,但也不是什麼高級料理,隻是一起去家庭餐館而已。
即便如此姐姐還是很高興。
我打算開着破爛車去她的公寓接她,吃完飯将之前在百貨商店買的禮物送給她,讓她也體會一下約會的感覺。
禮物是給喜歡讀書的姐姐準備的皮制書套,邊角上裝飾着一隻小豬。
路上再次堵塞起來。
我将頭靠在靠背上,一根一根地掰響手指。
十根都掰完後,又開始撓下巴。
之後看向手表,谷内石材的社長應該又給事務所打電話了吧。
我們的社長已經夠急性子了,那邊的社長更是急性子到讓人生厭的程度。
——想着這些的時候,電話果然響了。
可是并不是來自社長。
電子屏幕上顯示的是姐姐的名字。
姐姐說她住院了。
02 “一兩件貨就讓老山替你送吧。
” “可以嗎?” “你去看姐姐吧。
” 社長重新分配,給我争取了時間,于是第二天的下午一點過後,我開着卡車奔赴醫院。
雨仍在下。
内科病房的樓下潮乎乎的,到處都是看病的人留下的鞋印,清潔員正在用抹布擦拭。
遠處傳來拍手般的拖鞋聲,大概是小孩子吧。
走樓梯上了二樓,不經意間母親的聲音傳人耳中。
我下意識地停下腳步,慢慢向病房裡探去。
“那我就回去了。
” “不好意思啊,店裡那麼忙。
” “這是鑰匙。
你的屋子可真是煞風景。
” “就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
” 似乎母親從姐姐家裡取來了住院必要的東西。
“出院的時候再聯系。
” 母親的腳步聲向我接近,我急忙回轉身,快步進入一個挂着“談話室”牌子的地方。
坐在長椅子上喝着袋泡咖啡的老人吃驚地用深陷的眼睛看着我。
牆角擺着一台自動售貨機,我站在前面,手伸進褲兜兒做出選擇東西的樣子。
背後的腳步聲逐漸接近,到了談話室附近的時候,停了一會兒,不過兩秒鐘之後又以和之前一樣的節奏離開了。
剛才母親注意到我了吧?可是她沒有和我搭話就走了。
喉中一股苦澀湧上來,我走出談話室。
“咦?” “呦。
” 穿着樸素長袖襯衫的姐姐明明才見過沒多久,卻覺得她瘦了好多: “亮,剛才——” 她大概是想問剛才在走廊裡看沒看見母親,不過話說到一半她就停住了。
我不想聽到關于媽媽的話題,撲通一聲坐在床邊的折疊椅上,在姐姐繼續開口之前問道: “結果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 “身體。
” 昨天的電話裡她隻說在工作中暈倒被送往醫院,在檢查結果出來之前,她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啊……就是疲勞過度。
本來就有點貧血。
” “就這些?” 有一瞬姐姐移開了目光,然後又看向我說: “一直就不太對勁,吃飯的時候吞咽很困難。
大夫給我做了B超,說是發現了息肉。
” “在哪兒?” “這附近。
” 姐姐指向瘦弱的胸部下面一點的位置。
“那是哪兒?” “食道。
連接嘴和胃,像通道一樣的。
” 不知該說她過分恭敬還是什麼,說着說着就說到基本常識是姐姐的毛病。
這大概也是一種職業病。
“這間病房像教室似的。
” “嗯。
住院了也沒離開教室。
” 姐姐是小學老師,今年第一次帶班。
說起來是從今年春天開始的,過度疲勞是因為這個嗎? “大概要在醫院住多久?” “現在還不知道。
明天是精密檢查。
對不起,亮,不能一起吃飯了。
” 對了,今天是姐姐的生日,特意買的禮物——書套——還放在家裡。
“姐姐才是,過生日還要在醫院躺着,夠郁悶的。
” “我無所謂啦。
” 這是姐姐的口頭禅。
我無所謂啦,我怎樣都行啦。
就像這樣,姐姐總是把最後剩下的蛋糕讓給我,忍着不看想看的電視節目把電視讓給我,一起去看電影隻有一個座位的話,一定會讓我坐,一直都是這樣。
回想起來父親去世的時候也是,姐姐為了我而忍住悲傷。
在火葬場入殓的時候,親戚們都先去了等候室,我趴在大廳的地上哭着不走。
這時姐姐一直握着我的手。
什麼都沒說,緊緊地握着我的手到産生疼痛。
像這樣被姐姐握着手,我才能覺得自己身上的悲傷有一半随着父親被火化了。
如果那時姐姐也和我一樣放聲大哭的話,自己的悲傷一定會加倍放大,大到自己無法消解的程度。
一直以來,如果和姐姐一起笑,歡樂就會加倍;和姐姐一起哭,悲傷也會加倍。
中學三年級的姐姐很清楚這一點。
“亮,你吃飯了嗎?” “還沒。
” 姐姐沒有化妝的臉上浮起一絲嚴肅。
“從事體力勞動還不吃飯。
” “一直在幹活,沒有時間吃。
” “快把那邊的煎蛋吃了。
”
卡車的優點是駕駛席高,能看到幾輛車之前的情況。
隻是感受到這個優點時通常都是堵車的時候,反倒讓人急躁。
如果看到前面的情況不樂觀,反而更會激發這種急躁,這麼想的話,也許這就不是優點而是缺點了。
前面的車是個體出租車。
之前是輕型汽車,再之前是小轎車,小轎車前面是印着廣告公司标志的商務車,最前面擋着車隊運行的則是在停車點讓乘客上下車的一輛大客車。
——磨磨蹭蹭的。
為了消解急躁而拍着方向盤的時候,放在旁邊插水杯位置的手機響了。
電子屏幕上顯示着“社長”的字樣。
“喂,您辛苦了。
” “小亮,現在走到哪兒了?” 急性子的社長總是直奔主題。
“剛剛上了十七号路。
” “谷内石材的進貨科來了電話,吵着讓快點把石頭拉走。
我都和他們說了今天是五十日【每相逢“五”和“十”的日子是日本公司的對賬日。
】。
” 谷内石材是委托我們搬運貨物的顧客之一,每月要求我們配送一次。
内容就是将石頭搬運給印材店或者墓石店,石頭都很重,是我們并不願意做的工作之一。
“到了就快點給他們搬石頭吧。
” “我這腰可受不了哦。
” “小亮還年輕,沒事沒事,才二十二嘛。
” “今天就二十三了。
” “今天生日?” 社長的聲音大得很誇張。
“喂,友惠,今天是小亮的生日!” 友惠是社長的夫人,在全公司隻有八個員工的福山運輸裡擔任副社長。
漂亮、知性、文靜,讓人很是好奇為什麼會和社長那樣的人結婚。
在事務所看到他們——雖然不太禮貌吧——就會想起以前播出的《天才笨蛋伯》裡的爸爸和媽媽。
但是社長和友惠并沒有孩子。
如果有的話,應該和我年紀差不多。
他們倆這麼照顧我,疼愛我,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吧。
“友惠說要給你買蛋糕哦。
” “不用破費了。
” “你喜歡什麼樣的?” “那就蒙布朗吧。
” “真不像你!” 電話裡傳來類似怒吼一樣的笑聲,我正在等着他笑完好回他幾句話的時候,電話竟然挂斷了。
“什麼情況……” 我抱怨着将手機放回原處。
每次過生日都有一定會想起的東西。
那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姐姐送我的、做成書的形狀的陶制儲錢罐。
“封面”和“書脊”上寫着藍色的英文标題,從遠處看真像一本高檔的書。
姐姐攢下零花錢買下儲錢罐,還特意用硬紙殼做了一個盒子,作為禮物送給我。
第二天,我帶着盒子到當時經常聚在一起玩電子遊戲的朋友家去。
我把儲錢罐從盒子裡拿出來,讓他們“看看這本書”,當他們都表示出興趣的時候,我就一副炫耀的樣子告訴他們其實這是儲錢罐。
每當朋友家來了新玩伴的時候,我都會故技重施一番,高興得不得了。
車隊前進了。
我加了一擋,跟着前面的出租車緩速前進時,看到公交站那邊有兩把小傘向這邊移動。
紅色和黃色的傘。
大概是一對小學生姐弟,兩個人長得非常像。
弟弟歪着傘對着姐姐在說什麼。
雖然聽不到聲音,但是看起來像是在撒嬌。
回話的姐姐側臉上浮現着寵愛弟弟到無以複加程度的微笑。
突然,我想起了自己。
以前姐姐對我不也是這樣的嗎?姐姐和我差三歲,她雷厲風行,我腿短,笨手笨腳。
不知這對姐弟要去哪裡,兩個人并排撐着傘從卡車邊走過。
沒什麼理由,我從後視鏡中觀察着他們的去向。
那對姐弟也終究會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分别生活吧。
比如弟弟用兩噸的卡車運貨,姐姐從大學畢業從事腦力勞動。
比如自己的弟弟憎恨母親,姐姐因此而悲哀,經常歎息。
終于車隊開始正常行進,那對姐弟的傘從後視鏡裡消失。
我一邊換擋踩下油門,一邊回想起姐姐來。
和我生日差一天的姐姐明天就二十六歲了。
她一直沒有男朋友,半開玩笑地說今年也要一個人孤獨地過生日,于是我答應請她吃飯。
說是請她吃飯,但也不是什麼高級料理,隻是一起去家庭餐館而已。
即便如此姐姐還是很高興。
我打算開着破爛車去她的公寓接她,吃完飯将之前在百貨商店買的禮物送給她,讓她也體會一下約會的感覺。
禮物是給喜歡讀書的姐姐準備的皮制書套,邊角上裝飾着一隻小豬。
路上再次堵塞起來。
我将頭靠在靠背上,一根一根地掰響手指。
十根都掰完後,又開始撓下巴。
之後看向手表,谷内石材的社長應該又給事務所打電話了吧。
我們的社長已經夠急性子了,那邊的社長更是急性子到讓人生厭的程度。
——想着這些的時候,電話果然響了。
可是并不是來自社長。
電子屏幕上顯示的是姐姐的名字。
姐姐說她住院了。
02 “一兩件貨就讓老山替你送吧。
” “可以嗎?” “你去看姐姐吧。
” 社長重新分配,給我争取了時間,于是第二天的下午一點過後,我開着卡車奔赴醫院。
雨仍在下。
内科病房的樓下潮乎乎的,到處都是看病的人留下的鞋印,清潔員正在用抹布擦拭。
遠處傳來拍手般的拖鞋聲,大概是小孩子吧。
走樓梯上了二樓,不經意間母親的聲音傳人耳中。
我下意識地停下腳步,慢慢向病房裡探去。
“那我就回去了。
” “不好意思啊,店裡那麼忙。
” “這是鑰匙。
你的屋子可真是煞風景。
” “就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
” 似乎母親從姐姐家裡取來了住院必要的東西。
“出院的時候再聯系。
” 母親的腳步聲向我接近,我急忙回轉身,快步進入一個挂着“談話室”牌子的地方。
坐在長椅子上喝着袋泡咖啡的老人吃驚地用深陷的眼睛看着我。
牆角擺着一台自動售貨機,我站在前面,手伸進褲兜兒做出選擇東西的樣子。
背後的腳步聲逐漸接近,到了談話室附近的時候,停了一會兒,不過兩秒鐘之後又以和之前一樣的節奏離開了。
剛才母親注意到我了吧?可是她沒有和我搭話就走了。
喉中一股苦澀湧上來,我走出談話室。
“咦?” “呦。
” 穿着樸素長袖襯衫的姐姐明明才見過沒多久,卻覺得她瘦了好多: “亮,剛才——” 她大概是想問剛才在走廊裡看沒看見母親,不過話說到一半她就停住了。
我不想聽到關于媽媽的話題,撲通一聲坐在床邊的折疊椅上,在姐姐繼續開口之前問道: “結果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 “身體。
” 昨天的電話裡她隻說在工作中暈倒被送往醫院,在檢查結果出來之前,她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啊……就是疲勞過度。
本來就有點貧血。
” “就這些?” 有一瞬姐姐移開了目光,然後又看向我說: “一直就不太對勁,吃飯的時候吞咽很困難。
大夫給我做了B超,說是發現了息肉。
” “在哪兒?” “這附近。
” 姐姐指向瘦弱的胸部下面一點的位置。
“那是哪兒?” “食道。
連接嘴和胃,像通道一樣的。
” 不知該說她過分恭敬還是什麼,說着說着就說到基本常識是姐姐的毛病。
這大概也是一種職業病。
“這間病房像教室似的。
” “嗯。
住院了也沒離開教室。
” 姐姐是小學老師,今年第一次帶班。
說起來是從今年春天開始的,過度疲勞是因為這個嗎? “大概要在醫院住多久?” “現在還不知道。
明天是精密檢查。
對不起,亮,不能一起吃飯了。
” 對了,今天是姐姐的生日,特意買的禮物——書套——還放在家裡。
“姐姐才是,過生日還要在醫院躺着,夠郁悶的。
” “我無所謂啦。
” 這是姐姐的口頭禅。
我無所謂啦,我怎樣都行啦。
就像這樣,姐姐總是把最後剩下的蛋糕讓給我,忍着不看想看的電視節目把電視讓給我,一起去看電影隻有一個座位的話,一定會讓我坐,一直都是這樣。
回想起來父親去世的時候也是,姐姐為了我而忍住悲傷。
在火葬場入殓的時候,親戚們都先去了等候室,我趴在大廳的地上哭着不走。
這時姐姐一直握着我的手。
什麼都沒說,緊緊地握着我的手到産生疼痛。
像這樣被姐姐握着手,我才能覺得自己身上的悲傷有一半随着父親被火化了。
如果那時姐姐也和我一樣放聲大哭的話,自己的悲傷一定會加倍放大,大到自己無法消解的程度。
一直以來,如果和姐姐一起笑,歡樂就會加倍;和姐姐一起哭,悲傷也會加倍。
中學三年級的姐姐很清楚這一點。
“亮,你吃飯了嗎?” “還沒。
” 姐姐沒有化妝的臉上浮起一絲嚴肅。
“從事體力勞動還不吃飯。
” “一直在幹活,沒有時間吃。
” “快把那邊的煎蛋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