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隐鬼

關燈
01 對着作業機翻看訂貨傳單的時候,店裡的電鈴響了。

     “我去一下。

    ” 我一邊起身一邊向母親打招呼。

    母親正坐在坐墊上,茫然地在桌子前用剪子剪着什麼。

    蜷縮着的身體後面,散亂着滿是切口的彩紙。

     沒有回應。

     我站起身,在身後将紙拉門關上,穿過蒸籠般炎熱的走廊。

    櫃台的對面站着一位常客,頭發已經半白,是在附近經營一家闆金工廠的吉岡先生。

    吉岡先生從父親那輩起就很照顧我家的店。

     “我想再拜托你刻一個人名章,又來了一個新的辦事員。

    ” “平素承蒙照顧。

    ” 我從櫃子的抽屜中取出橡皮印章的訂貨單遞給他。

     “之前的公司章還沒好吧?” “嗯,不好意思。

    今天我就做好給您送過去。

    ” “啊,沒事,我也不是太着急。

    ” 用圓珠筆在展示台兼櫃台的上面寫着訂貨單的吉岡先生,突然停下手中的筆,向我的背後望去。

     “塔子女士最近怎樣?” “還好,沒什麼變化。

    ” 吉岡先生似乎沒把我的話當做吉報,他皺起眉頭壓低了聲音。

     “有什麼事不用客氣,随時都可以對我說,還能幫你拿拿主意。

    ” 吉岡先生填好訂貨單,擡起手說了句“那就這樣”,然後就伴着工作服下擺摩擦發出的聲音,走出了店門。

    在入口處的門一開一關的幾秒鐘裡,能聽到油蟬的叫聲。

    在寫着“遠澤印章店”的玻璃對面,柏油路面反射着七月的耀眼陽光。

     我拿着訂貨單回到房間。

     以前作業機就放在櫃台的旁邊,一整天我就在那裡一邊篆刻一邊招呼客人。

    但從去年夏天開始,因為母親隻要看不到我就會不安地在家裡四處尋找,不得以隻好将作業機挪到了房間裡。

    相應地,我在櫃台設置了電鈴,附上“有事請按鈴”的便箋。

     “——媽?” 本該關上的紙拉門開着,房間裡沒有母親的身影。

    走廊的右手邊傳來一陣聲響。

     “你在做什麼?” 母親在廚房的水池前。

     “泡茶哦。

    我也給你泡了一杯。

    ” 圓盤上放着兩個杯子,母親從我的身邊經過。

    我環視水池的四周,确認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回到房間。

     “我還想給你爸爸也泡一杯,可是那個人不在呀,出門了嗎……” “不知道呢,去廁所了吧。

    ” 父親三十年前自殺了。

     為此,警察數次前來問話,母親一定都忘了吧。

     ——您家先生那天穿着的衣物能提供給我們嗎?—— 母親不時地會像泡茶這樣,突然做出一些“平常”的舉動,但總是無法做好。

     杯子裡裝着的隻有普通的開水。

     我喝了一口杯中的開水。

     這一切都始于五年前。

    有天晚飯時,母親滿不在乎地将裝在壽司盒子裡塑料材制的草形裝飾放入口中。

    我以為她罕見地開起了玩笑,隻能坐在對面苦笑,可是她卻隻是漠然地咀嚼着,在就要下咽的時候突然嘔吐起來。

    我急忙站起身把手指伸入母親口中,把沾滿唾液的裝飾從她喉中取出。

    面對我的責問,母親隻是目光呆滞地回望着。

    那時的我并沒有什麼心理準備,也毫無這方面的知識,隻是覺得“啊,開始了”。

     母親的智力就像放在陽光下的糖一樣開始慢慢融化。

    區分不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東西,咬了一口饅頭就會配上一口橡皮。

    她甚至忘了怎麼上廁所,脫衣服也開始不利索。

    在一旁着急的我一催促她,她就像悲傷的小孩子一樣哭泣。

    這之後更是完全無法自己穿脫衣服,似乎不知道該怎麼将手臂穿進袖子。

     我一邊參考着醫生的建議和從圖書館借來的入門書,一邊每天進行着各種努力。

    好不容易掌握了護理的一點竅門和節奏,能一邊應付日常生活一邊照顧母親——這僅僅是在一年才做到的。

    我這邊能夠比較自如地應對之後,母親的狀況似乎穩定了許多,出現混亂的次數逐漸減少,現在已經安定多了,還重新學會了穿脫衣服。

    可是即便如此,老年癡呆症的狀況也并沒有消失,每一天我還是一刻也不能在母親身上放松警惕。

     “吉岡先生讓我問塔子太太好。

    ” “塔子?” “讓我給你帶好兒。

    ” 母親明白了似的點了幾下頭,就這麼低下頭撅起嘴開始喝開水。

     據說因老年癡呆症引起的忘記自己名字的情況,女性要遠遠超過男性。

    因為女性在生活中自我一直受壓抑,無法得到伸張,被丈夫以“喂”、“你”相稱,被鄰裡叫做“太太”,所以當大腦極度疲勞時,會想不起來自己的名字是什麼。

    我在護理母親的過程中不再伴有急躁,就是看了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中對于上述事情的說明。

     “晚飯想吃什麼?” 壁鐘提示已到下午三點,我像往常一樣問道。

    我以為母親一定隻是眨眨眼,沒想到她卻罕見地說: “素面。

    ” 我吃了一驚,因為最近她經常連我在問什麼都不明白。

     “素面嗎?好。

    那就吃素面和蔬菜吧。

    ” 我望向牆上的日曆。

    三十一個格子中的每一個都分三行,布滿了我的字迹。

    “早飯吃了”、“午飯吃了”、“晚飯吃了”——從一号開始到今天的格子的中間部分都蓋上了紅色的圓印。

    不這樣确認的話,母親就會反複要吃的。

     母親胡亂地撥開桌子上的東西。

    彩紙漫天飛舞,剪刀重重地掉在榻榻米上。

    我撿起剪刀,放回櫃子裡,母親又探向桌子的抽屜,将以前經醫生勸說而買的畫紙和彩色鉛筆取出。

     “要畫畫嗎?” 沒有回答。

     我決定将進行了一半的工作做完。

    我對着作業機,将印材塞進印床。

    “吉岡闆金工廠之印”的篆書文字已經清晰可見,再将輪廓刻得深點就完成了。

    這樣手刻的印章比委托工廠用機器刻價格更高,雖然是很好的事,但是最近訂貨突然開始減少——果然還是車站大廈中新成立的連鎖印章店的原因。

     從母親的桌上傳來彩色鉛筆在畫紙上滑動的單調聲音。

     窗子外面,一群孩子熱鬧地經過。

    該是小學的放學時間吧。

    這群孩子似乎進了斜對面的小型兒童公園,我試着從窗簾的縫隙向他們望去。

    公園裡,孩子們圍成一個圈正在猜拳。

    沒過多久,隻剩下一個人,其他的孩子們都唰的一聲散開了。

    看起來他們應該是在玩現在很罕見的捉迷藏遊戲。

    一個身穿黃色T恤的瘦弱少年将自己藏在了公園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