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四名可能涉案人士

關燈
“沒結婚?” “沒有婚姻紀錄。

    ——但是請注意:克萊佛當時不在場。

    那晚十一點半他在波頓被開了張超速罰單。

    ” “那是不是就是你剛才所說的充分不在場證明?” “就法律的角度來看,我是這麼認為。

    ”馬克漢回答萬斯。

    “罰單是在十一點半交到他手上的,時間、日期都在上面。

    而波頓離這裡有五十英裡——人開車要花上兩個小時。

    因此,克萊佛應該是九點半左右離開紐約,而且就算他朝着紐約的方向過來,也無法在法醫宣布的歐黛爾死亡時間之前趕到。

    我查過那張罰單,而且還親自打了通電話給那位開單的交通警察。

    我當然知道那張罰單如假包換——是我叫人注銷那張罰單的。

    ” “這位波頓的交警是當面指認克萊佛的嗎?” “不是,但他向我描述的這個人正是克萊佛沒錯,而且!他也記下了車牌号碼。

    ” 萬斯張大眼睛憐憫地望着馬克漢。

     “我親愛的馬克漢——我最最親愛的馬克漢——難道你沒發現,你所提供的資料中,那位鄉下小地方的交警開出的超速罰單,隻是交給一位那晚十一點半發生命案時,在波頓附近開着克萊佛座車的細皮嫩肉、中年肥胖的男子?……而且,唉!如果他有意在午夜時分解決那名女子生命的話,那種不在場證明,難道他不會事先安排好嗎?” “拜托,拜托!”馬克漢大笑,“你那樣說有點太牽強了。

    照你這麼說,每一位犯法的人都有精心編造不在場證明的本事喽?你也太擡舉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了。

    ” “的确,”萬斯漠然承認。

    “就我認為,如果有人身處絕境、正計劃着一樁謀殺案,勢必想得出這樣的安排。

    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你們這群調查人員競會這麼天真地認為,謀殺案兇手在犯案前後會笨到不去考慮自身的安全。

    真是悲哀!” 馬克漢發出不滿的反駁。

     “嗯,我敢向你保證,就是克萊佛本人從交警手中拿到那張罰單的。

    ” “我相信你是對的,”萬斯承認,“我隻是提出設計不在場證明的可能性而已,真的。

    我惟一堅持的是,那位迷人的歐黛爾小姐是被一位心思缜密、絕頂聰明的人所殺。

    ” “而我的堅持是,”馬克漢發火地說,“隻有那種和她關系非常親密的人才有理由做出這樣的事來,而能親近她的隻有曼尼克斯、克萊佛、林格斯特和交帕斯伍德;不過我更加堅持他們四人之中沒半個人有殺她的可能。

    ” “恐怕我要和你唱反調了,親愛的老家夥,”萬斯面無表情平靜地說,“他們四人都有涉案可能——而且兇手就是其中的一個。

    ” 馬克漢輕蔑地看着他。

     “好啊,好啊!所以案子真相大白了!現在,隻要你指出兇手是誰,我馬上将他逮捕,也好讓我回去忙别的案子。

    ” “你總是那麼急,”萬斯歎了幾口氣。

    “幹嘛毛毛躁躁的?全世界所有的智者都不會這樣。

    所謂‘欲速則不達”勞弗士也有相同的論調。

    而《可蘭經》說得更直截了當:毛躁就是魔鬼的化身。

    莎士比亞的著作中經常可以見到對急躁、求速的鄙視論調: 他厭倦了飛快馳騁, 還有, 聰明點,慢慢來!摔倒的總是跑得快的人。

     另外,莫裡哀也說過,‘急則有損,忙則出錯。

    ’英國詩人喬裡也有相同的觀點。

    ‘急忙”他說,‘得不到好處。

    ,就算是上帝的子民們,也不忘在無數的諺語中銘記這樣的告誡:‘完美與匆忙老死不相往來。

    ’還有,‘急躁的人永遠不缺煩惱——’” 馬克漢不耐煩地站了起來。

     “他媽的!沒空聽你說床邊故事,我要回家了。

    ”他喃喃抱怨着。

     諷刺的是,他說出這話後,還真讓萬斯在那晚說了一個“床邊故事”。

    不過聽這床邊故事的對象隻有我,地點在他幽靜的書房中。

    這故事的大意是這樣子: “希茲完完全全認為史基就是兇手。

    而馬克漢呢?他則被官僚的法律形式給勒住了,就像可憐的金絲雀被一雙強而有力的大手勒死一樣。

    範,今天我不受重視,明天我将成為引領破案的指揮,看看能夠為高貴的正義做些什麼。

    我會忽略掉希茲和馬克漢的存在,一躍成為荒地上的鹈鹕、沙漠裡的貓頭鷹、屋頂上形單影隻的麻雀。

    ……真的,你知道,我對團隊沒有敵意,隻是我讨厭問題不能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