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四 關于卡夫卡《城堡》的一點說明
關燈
小
中
大
“哲學上和道德上毫無可取之處的作家”(!),一個“受鄙夷的無神論者”呢?在他的言論中明明有一些毫不隐晦的表達信仰的句子,如那關于旅行車的比喻式故事,即使這個故事在全部作品中是獨一無二的(其實它有許多姐妹篇),那也已足夠使他上升為宗教信仰者。
現引錄如下: 你若不停地向前跑,繼續擊得溫和的空氣飛濺,雙手 像魚翅般張開在身側,在睡意朦胧中目光匆匆掃過你所經 過的東西,那麼你會眼睜睜看着那輛車子從你身邊馳過的。
你還是站穩為好,以目光的力量使根須長得又深又廣—一 什麼也不能把你卷走,那些不是根須,而是你有目的的目 光之力量——,這樣你便能夠看見橫亘不變的昏暗的遠方 了,除了那輛車外,什麼都不會從那兒來。
它向你馳來,越 來越大,在他抵達作面前的瞬間,它将填滿世界空間,而 你倒入它的懷抱中,就像一個孩子倒入一輛旅行車的軟墊 中,車子穿越暴風雨和黑夜行駛着。
現在由我的朋友維利·哈斯整理出版的《緻密倫娜》已問世,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卡夫卡精神上的愛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安德爾斯毫不猶豫地斷言,愛情的神聖化始于歌德的“将我們拽到身旁”,仿佛從來不曾有過柏拉圖、不曾有過但丁似的),他是多麼深地信賴暗中運籌帷幄的力量,相信這些力量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持着人類争取正義與和平的鬥争。
在任何情況下!——這正是安德爾斯完全忽略了的卡夫卡神奇的、關鍵的話。
我在别處已經談及,這一點在格言中比在小說中表現得更明顯。
在小說中卡夫卡全身心無顧忌地投入,在沉思(往往也在書信中)的水晶體中他控制着自己。
長篇小說明顯地變得更加陰暗;而警句式的蒸餾液明顯地變得越益潔淨明亮。
這個奇特的現象我在關于我的朋友的新書《作為指路人的弗蘭茨·卡夫卡(對合作提出的号召)》中試圖至少以暗示方式勾勒出輪廓來。
同樣,難以捉摸的上帝的救世力量也日益急迫地增長着(荷爾德林之見)。
這種傾向在緻密倫娜的表白信中在加強,直至産生了我欲稱之為“偉大的盡管如此之歌”的那段名言。
這是卡夫卡對人的意志自由、對上帝、對和平主義、對一切好的發展趨勢的出于希望和愛的表白: 那是法國國慶節;軍隊檢閱完畢後正在下面走回家去。
這含有——我感到,在你的來信中呼吸着——某種了不起 的性質。
了不起并不在于華麗,不在于音樂,不在于列隊 行進,不是那個從一家(德國的)蠟像陳列館跑出來的老 法國人,穿着紅褲子、藍上裝,在一個隊列前邁步走,而 是一些力量的某種宣言,這些力量從深處呼喊“盡管如此, 你們這些沉默的、被推動着的、行進着的人們,你們這些 互相信任到無以複加的人們,盡管如此我們不會抛棄你們, 即使在你們做了天大的蠢事時也不抛棄,而且尤其在那種 時候不會。
”人們閉着眼睛看着那個深處,幾乎在你的懷抱 中沉下去。
附錄六卡夫卡年表 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
1893-1901年舊城國立德語中學。
1901年開始在布拉格德語大學學習,有一段時間在慕尼黑。
1902年有所進展的是:計劃在維也納出口學院學習。
開始與奧斯卡·波拉克通信。
夏天在利伯赫(什萊森)。
1905-1906年夏天在楚克曼特爾。
1906年《月1日去律師理夏德·略維博士辦公室當文書,布拉格。
1906年6月,法學博士。
夏天在特利施,在當鄉村醫生的舅舅家(西格弗利德·略維博士)。
1906年10月1日至1907年10月1日,先在布拉格刑事法庭、後在民事法庭進行法律實習。
1907年之前寫了《一場戰鬥記實》和《鄉村婚事》。
其他青年時期作品(已遺失)。
1907年10月走上“保險總局”崗位。
1908年進入工人事故保險公司。
1908年《觀察》。
在《徐培裡翁》上發表。
1909年《一場戰鬥記實》中的兩篇:《與祈禱者交談》和《與醉漢交談》在《徐培裡翁》上發表。
1909年9月同馬克斯和奧托·勃羅德去利瓦、布雷齊亞。
1910年開始在四開筆記本上寫(日記)。
東方猶太人話劇團。
10月與馬克斯和奧托·勃羅德赴巴黎。
1911年1、2月間出差(前往弗裡德蘭、萊興貝格)。
夏天同馬克斯·勃羅德赴蘇黎世、盧加諾、米蘭、巴黎。
然後(單獨)去蘇黎世附近的厄倫巴赫療養院(費倫山的自然療養所)。
——旅行日記。
1912年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失蹤者》(《美國》)。
夏天赴魏瑪(與馬克斯·勃羅德),然後單獨前往哈爾茨山的容波恩。
8月13日結識F.B.(即菲利斯·鮑威爾,卡夫卡的第一個未婚妻。
——譯者)。
8月14日将《觀察》手稿寄給羅沃爾特出版社。
寫出《判決》和《變形記》。
1913年《觀察》出版(l月),羅沃爾特出版社。
5月發表《司爐》。
在布拉格附近的特洛亞參加園藝勞動。
單獨去維也納、威尼斯、利瓦。
認識那位瑞士姑娘。
1914年5月底在柏林訂婚。
寫下《城堡》的試筆(6月11日日記)。
赴海勒奧、呂貝克、瑪麗亞津斯特(部分路程與恩斯特·魏斯同行)。
戰争爆發。
增添了對妹夫工廠的操心。
解除婚約。
着手《訴訟》之寫作。
《在流刑營》。
1915年與F.B.重逢。
在布拉格租了自己的房間(先是在畢爾科娃,後來在德路哈·特裡達街)。
從事《訴訟》之寫作。
與妹妹艾麗赴匈牙利。
馮塔納獎。
1916年7月與F.赴瑪麗亞巴德。
寫了一些《鄉村醫生》集裡的小說。
在慕尼黑做報告(11月)。
1917年住在煉金者街的住房,後移居美泉宮住房。
繼續寫鄉村醫生小說集。
7月第二次訂婚。
9月4日:察覺患有肺結核。
居住在屈勞他的妹妹奧特拉家。
12月12目辦公室休假。
研讀基克加德。
寫格言(八開筆記本)。
12月,第H次解除婚約,布拉格。
1918年屈勞。
布拉格。
圖爾瑙。
什萊森。
寫出《中國長城建造時》和《鐵桶騎士》。
1919年《鄉村醫生》出版,庫爾特·沃爾夫出版社。
尤麗·沃律切克小姐(什萊森)。
布拉格。
《緻父親》,同馬克斯·勃羅德在什萊森。
《在流刑營》發表。
1920年美蘭。
病休。
——密倫娜·耶申斯卡夫人(維也納)。
重回布拉格辦公室。
7月5日抵達布拉格。
歲末在塔特拉山(馬特利阿瑞)。
羅伯特·克洛普斯托克。
1921年塔特拉。
布拉格。
密倫娜夫人。
1922年在斯平德勒米勒。
2月回布拉格 3月15日朗誦《城堡》片斷。
5月最後一次同密倫娜談話。
從6月底起住在路石尼茨河旁的普拉娜,同他的妹妹奧特拉一起。
布拉格。
1923年7月㊣(30)在穆裡茨。
朵拉·苗芒(笛阿芒)。
柏林。
什萊森。
——9月底同朵拉住柏林一施台格利茨。
采倫多夫。
《地洞》、《約瑟芬》,也許還有《一條狗的研究》。
——饑餓藝術家則、說集中這四篇作品付印(鍛造訪出版社)。
1924年在柏林逗留到3月17日。
——布拉格。
——4月10日前往維也納森林療養院。
——醫學教授哈謝克在維也納。
——然後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林療養院,同朵拉和羅伯特·克洛普斯托克一起。
6月3日逝世。
在布拉格安葬。
1952年朵拉在倫敦去世(8月)。
現引錄如下: 你若不停地向前跑,繼續擊得溫和的空氣飛濺,雙手 像魚翅般張開在身側,在睡意朦胧中目光匆匆掃過你所經 過的東西,那麼你會眼睜睜看着那輛車子從你身邊馳過的。
你還是站穩為好,以目光的力量使根須長得又深又廣—一 什麼也不能把你卷走,那些不是根須,而是你有目的的目 光之力量——,這樣你便能夠看見橫亘不變的昏暗的遠方 了,除了那輛車外,什麼都不會從那兒來。
它向你馳來,越 來越大,在他抵達作面前的瞬間,它将填滿世界空間,而 你倒入它的懷抱中,就像一個孩子倒入一輛旅行車的軟墊 中,車子穿越暴風雨和黑夜行駛着。
現在由我的朋友維利·哈斯整理出版的《緻密倫娜》已問世,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卡夫卡精神上的愛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安德爾斯毫不猶豫地斷言,愛情的神聖化始于歌德的“将我們拽到身旁”,仿佛從來不曾有過柏拉圖、不曾有過但丁似的),他是多麼深地信賴暗中運籌帷幄的力量,相信這些力量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持着人類争取正義與和平的鬥争。
在任何情況下!——這正是安德爾斯完全忽略了的卡夫卡神奇的、關鍵的話。
我在别處已經談及,這一點在格言中比在小說中表現得更明顯。
在小說中卡夫卡全身心無顧忌地投入,在沉思(往往也在書信中)的水晶體中他控制着自己。
長篇小說明顯地變得更加陰暗;而警句式的蒸餾液明顯地變得越益潔淨明亮。
這個奇特的現象我在關于我的朋友的新書《作為指路人的弗蘭茨·卡夫卡(對合作提出的号召)》中試圖至少以暗示方式勾勒出輪廓來。
同樣,難以捉摸的上帝的救世力量也日益急迫地增長着(荷爾德林之見)。
這種傾向在緻密倫娜的表白信中在加強,直至産生了我欲稱之為“偉大的盡管如此之歌”的那段名言。
這是卡夫卡對人的意志自由、對上帝、對和平主義、對一切好的發展趨勢的出于希望和愛的表白: 那是法國國慶節;軍隊檢閱完畢後正在下面走回家去。
這含有——我感到,在你的來信中呼吸着——某種了不起 的性質。
了不起并不在于華麗,不在于音樂,不在于列隊 行進,不是那個從一家(德國的)蠟像陳列館跑出來的老 法國人,穿着紅褲子、藍上裝,在一個隊列前邁步走,而 是一些力量的某種宣言,這些力量從深處呼喊“盡管如此, 你們這些沉默的、被推動着的、行進着的人們,你們這些 互相信任到無以複加的人們,盡管如此我們不會抛棄你們, 即使在你們做了天大的蠢事時也不抛棄,而且尤其在那種 時候不會。
”人們閉着眼睛看着那個深處,幾乎在你的懷抱 中沉下去。
附錄六卡夫卡年表 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
1893-1901年舊城國立德語中學。
1901年開始在布拉格德語大學學習,有一段時間在慕尼黑。
1902年有所進展的是:計劃在維也納出口學院學習。
開始與奧斯卡·波拉克通信。
夏天在利伯赫(什萊森)。
1905-1906年夏天在楚克曼特爾。
1906年《月1日去律師理夏德·略維博士辦公室當文書,布拉格。
1906年6月,法學博士。
夏天在特利施,在當鄉村醫生的舅舅家(西格弗利德·略維博士)。
1906年10月1日至1907年10月1日,先在布拉格刑事法庭、後在民事法庭進行法律實習。
1907年之前寫了《一場戰鬥記實》和《鄉村婚事》。
其他青年時期作品(已遺失)。
1907年10月走上“保險總局”崗位。
1908年進入工人事故保險公司。
1908年《觀察》。
在《徐培裡翁》上發表。
1909年《一場戰鬥記實》中的兩篇:《與祈禱者交談》和《與醉漢交談》在《徐培裡翁》上發表。
1909年9月同馬克斯和奧托·勃羅德去利瓦、布雷齊亞。
1910年開始在四開筆記本上寫(日記)。
東方猶太人話劇團。
10月與馬克斯和奧托·勃羅德赴巴黎。
1911年1、2月間出差(前往弗裡德蘭、萊興貝格)。
夏天同馬克斯·勃羅德赴蘇黎世、盧加諾、米蘭、巴黎。
然後(單獨)去蘇黎世附近的厄倫巴赫療養院(費倫山的自然療養所)。
——旅行日記。
1912年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失蹤者》(《美國》)。
夏天赴魏瑪(與馬克斯·勃羅德),然後單獨前往哈爾茨山的容波恩。
8月13日結識F.B.(即菲利斯·鮑威爾,卡夫卡的第一個未婚妻。
——譯者)。
8月14日将《觀察》手稿寄給羅沃爾特出版社。
寫出《判決》和《變形記》。
1913年《觀察》出版(l月),羅沃爾特出版社。
5月發表《司爐》。
在布拉格附近的特洛亞參加園藝勞動。
單獨去維也納、威尼斯、利瓦。
認識那位瑞士姑娘。
1914年5月底在柏林訂婚。
寫下《城堡》的試筆(6月11日日記)。
赴海勒奧、呂貝克、瑪麗亞津斯特(部分路程與恩斯特·魏斯同行)。
戰争爆發。
增添了對妹夫工廠的操心。
解除婚約。
着手《訴訟》之寫作。
《在流刑營》。
1915年與F.B.重逢。
在布拉格租了自己的房間(先是在畢爾科娃,後來在德路哈·特裡達街)。
從事《訴訟》之寫作。
與妹妹艾麗赴匈牙利。
馮塔納獎。
1916年7月與F.赴瑪麗亞巴德。
寫了一些《鄉村醫生》集裡的小說。
在慕尼黑做報告(11月)。
1917年住在煉金者街的住房,後移居美泉宮住房。
繼續寫鄉村醫生小說集。
7月第二次訂婚。
9月4日:察覺患有肺結核。
居住在屈勞他的妹妹奧特拉家。
12月12目辦公室休假。
研讀基克加德。
寫格言(八開筆記本)。
12月,第H次解除婚約,布拉格。
1918年屈勞。
布拉格。
圖爾瑙。
什萊森。
寫出《中國長城建造時》和《鐵桶騎士》。
1919年《鄉村醫生》出版,庫爾特·沃爾夫出版社。
尤麗·沃律切克小姐(什萊森)。
布拉格。
《緻父親》,同馬克斯·勃羅德在什萊森。
《在流刑營》發表。
1920年美蘭。
病休。
——密倫娜·耶申斯卡夫人(維也納)。
重回布拉格辦公室。
7月5日抵達布拉格。
歲末在塔特拉山(馬特利阿瑞)。
羅伯特·克洛普斯托克。
1921年塔特拉。
布拉格。
密倫娜夫人。
1922年在斯平德勒米勒。
2月回布拉格 3月15日朗誦《城堡》片斷。
5月最後一次同密倫娜談話。
從6月底起住在路石尼茨河旁的普拉娜,同他的妹妹奧特拉一起。
布拉格。
1923年7月㊣(30)在穆裡茨。
朵拉·苗芒(笛阿芒)。
柏林。
什萊森。
——9月底同朵拉住柏林一施台格利茨。
采倫多夫。
《地洞》、《約瑟芬》,也許還有《一條狗的研究》。
——饑餓藝術家則、說集中這四篇作品付印(鍛造訪出版社)。
1924年在柏林逗留到3月17日。
——布拉格。
——4月10日前往維也納森林療養院。
——醫學教授哈謝克在維也納。
——然後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林療養院,同朵拉和羅伯特·克洛普斯托克一起。
6月3日逝世。
在布拉格安葬。
1952年朵拉在倫敦去世(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