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關燈
小
中
大
警察局吧。
”此刻他隻能相信自己在說話,因為他已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了,“你要全部招供,我……我不能殺你!但對我來說你永遠是個殺人犯!” 茜茜無聲無息地暈倒在地。
哈比希把她抱起來放在長沙發上,把手槍放在她身旁的桌子上。
好長一陣子他坐在茜茜身邊,懷着一種愛恨交織的感情看着她,然後他站起來,換上衣服,離開了住宅。
整個一夜他在聖保利遊逛,從一家酒吧到另一家酒吧,從一個低級場所到另一個低級場所,喝得酩酊大醉,他還記得是“中國人”奧托把他拉到飯館裡。
第二天早晨他醒來發現自己在茜茜家裡,他驚跳起來,四處找她,喊她的名字,沒有人回答。
隻有他一個人。
茜茜不見了。
據警察報告,淩晨4點27分,一名喝得半醉的男子在莫勒公園靠近猶太公墓的地方發現一具女屍。
當他彎下身去看時,不禁嘔吐起來,他馬上奔向最近的警察局。
迅速趕來的刑警官員羅塞确認:該女子被人用鋼絲繩勒死,姓名:茜茜-胡伯,34歲,死亡時間:淩晨1點左右。
羅塞說:“這是我們這兒頭一起用鋼絲繩勒死人的案件!這下熱鬧了。
亞洲人會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互相殘殺,這是一種新的手段?還是一個新的組織?有我們傷腦筋的了。
” 茜茜-胡伯被裝進棺材,運到法醫研究所,調查開始了。
早晨7時30分左右門鈴響了。
還帶着醉意的哈比希晃晃悠悠地去開門。
兩名刑警官員出示證件,哈比希看着他們不知所措。
他說:“請進,先生們!是刑警嗎?胡伯女士去你們那兒了嗎?” 對方問:“您是誰?” “胡伯特-哈比希博士,從慕尼黑來,我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處長……” 兩位刑警心想,一位處長先生來到漢堡的紅燈區,還喝得半醉,真是少見。
“您在這個住宅裡幹嗎?” “這房子屬于胡伯女士,我們是未婚夫婦。
” “未婚夫婦?” 問話使得哈比希不高興了。
“未婚夫婦共住一套住宅,有什麼奇怪的嗎?” 下一個必然要問的問題是:“您昨天夜裡在哪兒?” “就在這兒,喝醉了,你們還可以聞得出來。
”哈比希惱火了。
“你們有什麼權利提這個問題。
如果胡伯女士,或者說施佩琳女士,去了你們那兒,那你們就什麼都知道了,我的未婚妻還在警察局嗎?我馬上給她請個律師。
” “不需要了,處長先生。
”年紀大一點的警官吞吞吐吐地說,“您最後見到胡伯女士是什麼時候?” “我沒有仔細看表,大約是下午3點左右吧。
後來我就出去了,喝醉了酒,一直睡到今天早上。
我們……我們吵了一架,這是難免的……” 年紀大一點的警官又清了一下喉嚨。
每個刑警都害怕說出最後的話。
“處長先生,我們不得不告訴您一個悲傷的消息,胡伯女士死了……” 哈比希像被澆了一桶涼水,覺得心都停止跳動了。
他結結巴巴地問:“您說什麼?您說什麼?” “胡伯女士昨天夜裡被殺害了,被人用鋼絲繩勒死了。
我們很難過……” 在這一瞬間,對哈比希來說,世界第二次崩潰了。
他倒在了長沙發上,凝視着天花闆,竭力控制住自己,說: “先生們,謝謝你們。
現在請你們讓我一個人呆一會兒。
過後我随時聽你們傳喚。
” 刑警走了以後,他大哭一場,在他兒子羅伯特和太太蓋爾達死的時候他也沒有哭得這麼傷心。
哈比希回慕尼黑去了。
他向巴伐利亞州政府報到後,紀律處分程序停止了,他被分配到另一個處,任青少年保護科的科長,然後他休假,去了馬約卡島……海梅斯大夫給他開了精神崩潰的證明。
哈比希乘坐的飛機是星期一起飛的,但他星期三才到達。
沒有人注意到這點,因為沒有人問起這點。
當哈比希星期三到達馬約卡時,他在機場上買了最新的德國報紙。
頭版的大标題立即映入他的眼簾: 慕尼黑發生兩人被殺案 昨天在慕尼黑施瓦賓區發現了兩具男屍,死者是有名的夜總會老闆弗蘭茨-馮-格來欣及其經理薩爾瓦多-布魯内裡,一切迹象表明,這是一起黑手黨的仇殺案。
警方深信,死者是一場團夥戰的犧牲品…… 哈比希疊好報紙,放進上衣口袋。
在馬約卡島上的帕爾馬,盡管海風陣陣,還是很暖和,郁郁蔥蔥的林木,令人愉悅的南國的風光,能逃避德國的濕冷天氣而在這兒休息三周的好福氣,令沐浴在陽光下的哈比希心情豁然開朗。
在他面前有多少事?他還能實現哪些計劃?往事将會褪色,未來将起決定作用,海梅斯大夫曾對他說過,他必須向前看。
哈比希是要向前看!一切過去了的事,包括連自己都不想提起的事,都屬于過去了。
過去不應該成為當前的負擔,人必須有能力把一切過去的事置之腦後。
哈比希博士感到真正的痛快,他知道,對他來說生活并沒有結束——
”此刻他隻能相信自己在說話,因為他已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了,“你要全部招供,我……我不能殺你!但對我來說你永遠是個殺人犯!” 茜茜無聲無息地暈倒在地。
哈比希把她抱起來放在長沙發上,把手槍放在她身旁的桌子上。
好長一陣子他坐在茜茜身邊,懷着一種愛恨交織的感情看着她,然後他站起來,換上衣服,離開了住宅。
整個一夜他在聖保利遊逛,從一家酒吧到另一家酒吧,從一個低級場所到另一個低級場所,喝得酩酊大醉,他還記得是“中國人”奧托把他拉到飯館裡。
第二天早晨他醒來發現自己在茜茜家裡,他驚跳起來,四處找她,喊她的名字,沒有人回答。
隻有他一個人。
茜茜不見了。
據警察報告,淩晨4點27分,一名喝得半醉的男子在莫勒公園靠近猶太公墓的地方發現一具女屍。
當他彎下身去看時,不禁嘔吐起來,他馬上奔向最近的警察局。
迅速趕來的刑警官員羅塞确認:該女子被人用鋼絲繩勒死,姓名:茜茜-胡伯,34歲,死亡時間:淩晨1點左右。
羅塞說:“這是我們這兒頭一起用鋼絲繩勒死人的案件!這下熱鬧了。
亞洲人會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互相殘殺,這是一種新的手段?還是一個新的組織?有我們傷腦筋的了。
” 茜茜-胡伯被裝進棺材,運到法醫研究所,調查開始了。
早晨7時30分左右門鈴響了。
還帶着醉意的哈比希晃晃悠悠地去開門。
兩名刑警官員出示證件,哈比希看着他們不知所措。
他說:“請進,先生們!是刑警嗎?胡伯女士去你們那兒了嗎?” 對方問:“您是誰?” “胡伯特-哈比希博士,從慕尼黑來,我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處長……” 兩位刑警心想,一位處長先生來到漢堡的紅燈區,還喝得半醉,真是少見。
“您在這個住宅裡幹嗎?” “這房子屬于胡伯女士,我們是未婚夫婦。
” “未婚夫婦?” 問話使得哈比希不高興了。
“未婚夫婦共住一套住宅,有什麼奇怪的嗎?” 下一個必然要問的問題是:“您昨天夜裡在哪兒?” “就在這兒,喝醉了,你們還可以聞得出來。
”哈比希惱火了。
“你們有什麼權利提這個問題。
如果胡伯女士,或者說施佩琳女士,去了你們那兒,那你們就什麼都知道了,我的未婚妻還在警察局嗎?我馬上給她請個律師。
” “不需要了,處長先生。
”年紀大一點的警官吞吞吐吐地說,“您最後見到胡伯女士是什麼時候?” “我沒有仔細看表,大約是下午3點左右吧。
後來我就出去了,喝醉了酒,一直睡到今天早上。
我們……我們吵了一架,這是難免的……” 年紀大一點的警官又清了一下喉嚨。
每個刑警都害怕說出最後的話。
“處長先生,我們不得不告訴您一個悲傷的消息,胡伯女士死了……” 哈比希像被澆了一桶涼水,覺得心都停止跳動了。
他結結巴巴地問:“您說什麼?您說什麼?” “胡伯女士昨天夜裡被殺害了,被人用鋼絲繩勒死了。
我們很難過……” 在這一瞬間,對哈比希來說,世界第二次崩潰了。
他倒在了長沙發上,凝視着天花闆,竭力控制住自己,說: “先生們,謝謝你們。
現在請你們讓我一個人呆一會兒。
過後我随時聽你們傳喚。
” 刑警走了以後,他大哭一場,在他兒子羅伯特和太太蓋爾達死的時候他也沒有哭得這麼傷心。
哈比希回慕尼黑去了。
他向巴伐利亞州政府報到後,紀律處分程序停止了,他被分配到另一個處,任青少年保護科的科長,然後他休假,去了馬約卡島……海梅斯大夫給他開了精神崩潰的證明。
哈比希乘坐的飛機是星期一起飛的,但他星期三才到達。
沒有人注意到這點,因為沒有人問起這點。
當哈比希星期三到達馬約卡時,他在機場上買了最新的德國報紙。
頭版的大标題立即映入他的眼簾: 慕尼黑發生兩人被殺案 昨天在慕尼黑施瓦賓區發現了兩具男屍,死者是有名的夜總會老闆弗蘭茨-馮-格來欣及其經理薩爾瓦多-布魯内裡,一切迹象表明,這是一起黑手黨的仇殺案。
警方深信,死者是一場團夥戰的犧牲品…… 哈比希疊好報紙,放進上衣口袋。
在馬約卡島上的帕爾馬,盡管海風陣陣,還是很暖和,郁郁蔥蔥的林木,令人愉悅的南國的風光,能逃避德國的濕冷天氣而在這兒休息三周的好福氣,令沐浴在陽光下的哈比希心情豁然開朗。
在他面前有多少事?他還能實現哪些計劃?往事将會褪色,未來将起決定作用,海梅斯大夫曾對他說過,他必須向前看。
哈比希是要向前看!一切過去了的事,包括連自己都不想提起的事,都屬于過去了。
過去不應該成為當前的負擔,人必須有能力把一切過去的事置之腦後。
哈比希博士感到真正的痛快,他知道,對他來說生活并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