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樓閣
關燈
小
中
大
維克托-韋盧恩幫我們架走失血越來越多、身體卻越來越重的看房人。
高度近視的維克托這時還戴着眼鏡,所以在樓梯間裡他沒有絆在石梯上摔交。
維克托的職業是送彙票的郵遞員。
一個近視眼幹這種差事,真叫人不敢相信。
今天,一提到維克托,我就把他叫做可憐的維克托。
我的媽媽由于全家去港口防浪堤郊遊,就變成了我的可憐的媽媽。
送彙票的維克托也一樣,由于丢了眼鏡而變成了可憐的、沒有眼鏡的維克托,隻是原因不同罷了。
“你後來見到過可憐的維克托嗎?”每逢探望日,我便問我的朋友維特拉。
可是,自從那一回我們乘有軌電車從弗林格恩去格雷斯海姆之後——此行下文再叙——我們便失去了維克托-韋盧恩。
唯一可以希望的是跟蹤他的密探白找了一場,而他卻又找到了自己的眼鏡或者一副符合他的度數的眼鏡。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同從前一樣,即使不在波蘭郵局,那也在聯邦德國的郵局裡當郵遞員,送彙票,雖然是近視眼,但戴着眼鏡,把五光十色的鈔票和硬币送上門,給人們帶去幸福。
“那不吓死人嗎!”在左邊扶着科比埃拉的揚氣喘籲籲地說。
“要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不來的話,天曉得會是什麼個結局!”在右邊扶着看房人的維克托擔憂地說。
“他們會來的!裡茨一斯密格萊①昨天還在電台上這麼說。
我們得到了保證②:如果打起來,整個法國就會像一個人似的挺身而出!”揚好不容易才保持住自己的信心直到講完這句話,因為他見到了自己被劃破的手背上淌出來的鮮血,這雖然沒有使他懷疑法波保證條約的可靠性,但卻使他擔憂,在整個法國像一個人似的挺身而出,信守許諾下的保證并跨過西壁③之前,自己或許會由于流血過多而一命嗚呼的—— ①愛德華-裡茨-斯密格萊(1884~1941),波蘭元帥,繼畢爾蘇德斯基之後任波蘭軍隊總監,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後逃亡。
②指1939年5月19日簽訂的法波軍事協定,規定“一旦德國以主力進攻波蘭,法國将從法國總動員開始後第十五天起,以其主力部隊對德國發動攻勢”。
實際上,法國根本沒有發動攻勢,西線隻是“靜坐戰”,至于英國,到了10月11日,波蘭戰事結束三個星期以後,才派了四個師到法國去。
③指德國的西部防線。
“他們肯定已經踏上征途了。
英國艦隊已經在橫渡波羅的海了!”維克托-韋盧恩喜歡把話說得有力量,有效果。
他在樓梯上站住了,右手因扶着受傷的看房人而不得動彈,左手卻在空中揮動,像在舞台上似的,讓五個手指齊聲喊道:“來吧,你們驕傲的不列颠人!” 他們兩人,一邊一再權衡着波蘭、英國和法國的關系,一邊慢慢地把科比埃拉扶到臨時醫院去。
這時,奧斯卡卻想起了格蕾欣-舍夫勒那本書裡的有關段落。
凱澤的《但澤城曆史》中說:“在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德法戰争期間,四艘法國戰艦于一八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駛入但澤灣,在碇泊場遊七,船上的大炮已經對準了港口和城市,到了夜間,德國船長魏克曼指揮的螺旋槳推進的克維爾特輕巡航艦‘甯芙’号迫使停泊在海灣的法國艦隊撤離。
” 在我們快到二樓信件存放室之前,我幾經考慮便得出了如下看法(日後得到了證實):在波蘭郵局和整個波蘭遭到攻擊的時候,英國本上艦隊隐蔽在北蘇格蘭某處港灣内;龐大的法國陸軍還在吃午飯,他們派出幾支小部隊到馬奇諾防線①附近搞點偵察活動,就算履行了法波保證條約。
在信件存放室兼臨時醫院門口,我們被米尚博士截住了。
他還戴着鋼盔,騎士小手帕插在胸袋裡露出一個三角。
他身邊是一個叫康拉德的從華沙來的特派員。
揚-布朗斯基的恐懼心理立即開始作祟。
他裝成身負重傷的樣子。
維克托-韋盧恩沒有受傷,又戴着眼鏡,因此是一名可以派用場的射手,并被派到樓下營業廳去。
我們則受命留在這間沒有窗戶的房間裡,點亮應急用的蠟燭,因為但澤市電力廠已不願再給波蘭郵局供電。
米尚博士并不真正相信揚受了重傷,可是又知道他沒有打仗的本領,保衛郵局不一定非靠他不可,便命令他當護士,照顧傷員和我,一邊匆匆地、絕望地(我覺得是這樣)撫摩了一下我的頭,要揚小心照看,切莫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陷到戰火中去—— ①馬奇諾防線,法國于1929年至1932年在東北邊境修築的防禦工事體系,以當時的
高度近視的維克托這時還戴着眼鏡,所以在樓梯間裡他沒有絆在石梯上摔交。
維克托的職業是送彙票的郵遞員。
一個近視眼幹這種差事,真叫人不敢相信。
今天,一提到維克托,我就把他叫做可憐的維克托。
我的媽媽由于全家去港口防浪堤郊遊,就變成了我的可憐的媽媽。
送彙票的維克托也一樣,由于丢了眼鏡而變成了可憐的、沒有眼鏡的維克托,隻是原因不同罷了。
“你後來見到過可憐的維克托嗎?”每逢探望日,我便問我的朋友維特拉。
可是,自從那一回我們乘有軌電車從弗林格恩去格雷斯海姆之後——此行下文再叙——我們便失去了維克托-韋盧恩。
唯一可以希望的是跟蹤他的密探白找了一場,而他卻又找到了自己的眼鏡或者一副符合他的度數的眼鏡。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同從前一樣,即使不在波蘭郵局,那也在聯邦德國的郵局裡當郵遞員,送彙票,雖然是近視眼,但戴着眼鏡,把五光十色的鈔票和硬币送上門,給人們帶去幸福。
“那不吓死人嗎!”在左邊扶着科比埃拉的揚氣喘籲籲地說。
“要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不來的話,天曉得會是什麼個結局!”在右邊扶着看房人的維克托擔憂地說。
“他們會來的!裡茨一斯密格萊①昨天還在電台上這麼說。
我們得到了保證②:如果打起來,整個法國就會像一個人似的挺身而出!”揚好不容易才保持住自己的信心直到講完這句話,因為他見到了自己被劃破的手背上淌出來的鮮血,這雖然沒有使他懷疑法波保證條約的可靠性,但卻使他擔憂,在整個法國像一個人似的挺身而出,信守許諾下的保證并跨過西壁③之前,自己或許會由于流血過多而一命嗚呼的—— ①愛德華-裡茨-斯密格萊(1884~1941),波蘭元帥,繼畢爾蘇德斯基之後任波蘭軍隊總監,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後逃亡。
②指1939年5月19日簽訂的法波軍事協定,規定“一旦德國以主力進攻波蘭,法國将從法國總動員開始後第十五天起,以其主力部隊對德國發動攻勢”。
實際上,法國根本沒有發動攻勢,西線隻是“靜坐戰”,至于英國,到了10月11日,波蘭戰事結束三個星期以後,才派了四個師到法國去。
③指德國的西部防線。
“他們肯定已經踏上征途了。
英國艦隊已經在橫渡波羅的海了!”維克托-韋盧恩喜歡把話說得有力量,有效果。
他在樓梯上站住了,右手因扶着受傷的看房人而不得動彈,左手卻在空中揮動,像在舞台上似的,讓五個手指齊聲喊道:“來吧,你們驕傲的不列颠人!” 他們兩人,一邊一再權衡着波蘭、英國和法國的關系,一邊慢慢地把科比埃拉扶到臨時醫院去。
這時,奧斯卡卻想起了格蕾欣-舍夫勒那本書裡的有關段落。
凱澤的《但澤城曆史》中說:“在一八七○年至一八七一年德法戰争期間,四艘法國戰艦于一八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駛入但澤灣,在碇泊場遊七,船上的大炮已經對準了港口和城市,到了夜間,德國船長魏克曼指揮的螺旋槳推進的克維爾特輕巡航艦‘甯芙’号迫使停泊在海灣的法國艦隊撤離。
” 在我們快到二樓信件存放室之前,我幾經考慮便得出了如下看法(日後得到了證實):在波蘭郵局和整個波蘭遭到攻擊的時候,英國本上艦隊隐蔽在北蘇格蘭某處港灣内;龐大的法國陸軍還在吃午飯,他們派出幾支小部隊到馬奇諾防線①附近搞點偵察活動,就算履行了法波保證條約。
在信件存放室兼臨時醫院門口,我們被米尚博士截住了。
他還戴着鋼盔,騎士小手帕插在胸袋裡露出一個三角。
他身邊是一個叫康拉德的從華沙來的特派員。
揚-布朗斯基的恐懼心理立即開始作祟。
他裝成身負重傷的樣子。
維克托-韋盧恩沒有受傷,又戴着眼鏡,因此是一名可以派用場的射手,并被派到樓下營業廳去。
我們則受命留在這間沒有窗戶的房間裡,點亮應急用的蠟燭,因為但澤市電力廠已不願再給波蘭郵局供電。
米尚博士并不真正相信揚受了重傷,可是又知道他沒有打仗的本領,保衛郵局不一定非靠他不可,便命令他當護士,照顧傷員和我,一邊匆匆地、絕望地(我覺得是這樣)撫摩了一下我的頭,要揚小心照看,切莫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陷到戰火中去—— ①馬奇諾防線,法國于1929年至1932年在東北邊境修築的防禦工事體系,以當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