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普庭與字母
關燈
小
中
大
的一切,我見了就要惱火。
裝飾性的小台布,繡有盾形紋章的墊子,潛伏在沙發角上的克特一克魯澤設計的玩偶①,比比皆是的長毛絨做的動物,呼喊大象②的瓷器,觸目皆是的旅行紀念品,剛開了頭的編織物:用鈎針織的、用毛線外打的、用手編的、結扣的、刺繡、花邊、像耗子牙似的鑲邊,真是五花八門。
這個地方甜蜜優雅,逗人喜愛,但天地狹小,令人透不過氣來。
冬天爐火太旺,室溫太高,夏天開出許多花來,毒氣熏人。
我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解釋:格蕾欣-舍夫勒沒有兒女,她多麼想要孩子好替他們編織啊!天曉得該怪舍夫勒還是怪她自己。
她要是有那麼一個孩子的話,準會把他包裹起來,包上用鈎針編織的毯子,鑲上珠子、花邊,還用十字針繡上一個小小的親吻—— ①克特一克魯澤曾當過女演員,後開作坊,設計了一種漂亮的穿衣玩偶。
②德語裡有一句成語:“如大象闖入瓷器店一樣。
”意為由于舉動笨拙而聞禍。
這裡是指這些瓷器令人讨厭,都該砸碎。
我來到此地,來學習大寫和小寫字母。
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避免損壞瓷器和旅行紀念品。
我把毀玻璃的嗓子留在家裡了。
當格蕾欣覺得我敲鼓已經敲夠了,露出馬齒和大金牙微笑着把我膝上的鼓拿走,放到玩具狗熊中間去時,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忍了。
我同兩個克特一克魯澤設計的玩偶交朋友,把這兩個小乖乖摟在懷裡,撥弄着這兩位始終露出驚訝目光的貴夫人的睫毛,同她們倆相愛。
我對玩偶的鐘情是假的,但卻因其假而煞似真,我想以此來讨好格蕾欣兩針平計、兩針倒針編織成的心。
我的辦法不錯。
第二次登門,格蕾欣就把她的心打開了,或者說,拆開了,像拆長統襪一樣,把整根極長的、鬈曲的、好幾處已經打上結的線給我看。
她打開了所有的櫃子、箱子和小盒子,把全部釘珠子的廢物抖摟給我看,整摞的兒童上裝,兒童圖嘴,兒童褲子,尺寸正好夠五歲孩子穿戴,她都拿出來舉在我眼前,給我穿上,又脫下來。
接着,她給我看舍夫勒在軍人協會榮獲的神槍手獎章;之後,她給我看照片,其中有一部分同我家的完全一樣;末了,她又去拿小孩衣服,天曉得還找什麼逗孩子的小玩意兒,結果翻出了幾本書來。
從小孩衣服底下找出書來,這可是奧斯卡算計到的。
奧斯卡聽見過她同媽媽談論書籍,他知道,她們兩人還在訂婚前以及後來幾乎同時年紀輕輕就結婚的時候,便如何熱中于交換書籍,從電影院旁邊的流通出借圖書館借書,家裡的讀物琳琅滿目,使殖民地商品店和面包房的婚姻增添光彩,使這兩對夫婦開闊眼界。
格蕾欣能向我提供的書并不多。
自從她埋頭編織以來,就不再讀書,并同我媽媽——她由于揚-布朗斯基的緣故,也不再讀書——一樣,把讀書俱樂部(她們兩個加入這個俱樂部已有年頭)的許多精裝本集子轉給還在讀書的人,因為那些人既不編織,也沒有揚-布朗斯基。
破舊的書畢竟也是書,并因其破舊而顯得神聖。
我在這裡找到的書,内容蕪雜,毫無疑問,大部分是格蕾欣的哥哥泰奧書箱裡的貨色。
水手泰奧已死在一艘荷蘭出海漁船上。
他的遺物有七八卷克勒的《船隊年鑒》,所載船舶都是早已沉沒了的,《帝國海軍軍階》,《保羅-貝内克①,海上英雄》——這些顯然都不是格蕾欣的心靈所渴求的食糧。
埃裡希-凱澤②的《但澤城曆史》和那本《羅馬之戰》——那幾場大戰是一個名叫費利克斯-達恩的人,在托蒂拉和泰雅、貝利薩和納賽斯的幫助下打的③——在經常出海的泰奧手裡,已被磨得失去了光澤,掉了書脊。
據我判斷,屬于格蕾欣的藏書的是一本關于借方與貸方的書④,一本歌德談親合力的書⑤,以及篇幅極大、插圖豐富的《拉斯普庭和女人們》⑥—— ①保羅-貝内克,1470年前後的但澤海盜。
②埃裡希-凱澤(1893~1968),但澤曆史博物館創建人和館長。
③此為戲言。
費利克斯-達恩(1834-1912),德國作家,《羅馬之戰》(1876)是他的長篇小說,寫羅馬人與東哥特人争奪羅馬的故事。
托蒂拉為東哥特王,公元552年與拜占廷統帥納賽斯交戰,陣亡。
貝利薩是544年出征東哥特的拜占廷統帥。
泰雅是末代東哥特人的王。
④指德國作家古斯塔夫-弗賴伊塔格(1816~1845)的小說《借方與貸方》(1855)。
⑤指德國作家歌德(1749~1832)的小說《親合力》(1809)。
⑥此書1927年初版,作者菲利普-雅各布-缪勒(1891~1968)。
可供選擇的書太少,我無法迅速決定,猶豫良久,才先抓了寫拉斯普庭的那本,後抓了歌德的那本。
我不知道自己抓的是什麼,隻是聽從我所熟悉的内心的聲音。
我一下子選中了這兩個人,這件事确定和影響了我的生活,至少是我妄自抛開了我的鼓時所過的生活。
直到今天(奧斯卡由于求知心切,已經逐步地把療養院圖書室的書籍都浏覽了一遍),我對席勒之流嗤之以鼻,而搖擺在歌德與拉斯普庭之間,在萬事通與祈禱治病術士之間,在樂于被女人迷惑的、光明的詩國王侯與用符咒迷惑女人的、黑暗的術士之間。
我有時把自己看作是拉斯
裝飾性的小台布,繡有盾形紋章的墊子,潛伏在沙發角上的克特一克魯澤設計的玩偶①,比比皆是的長毛絨做的動物,呼喊大象②的瓷器,觸目皆是的旅行紀念品,剛開了頭的編織物:用鈎針織的、用毛線外打的、用手編的、結扣的、刺繡、花邊、像耗子牙似的鑲邊,真是五花八門。
這個地方甜蜜優雅,逗人喜愛,但天地狹小,令人透不過氣來。
冬天爐火太旺,室溫太高,夏天開出許多花來,毒氣熏人。
我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解釋:格蕾欣-舍夫勒沒有兒女,她多麼想要孩子好替他們編織啊!天曉得該怪舍夫勒還是怪她自己。
她要是有那麼一個孩子的話,準會把他包裹起來,包上用鈎針編織的毯子,鑲上珠子、花邊,還用十字針繡上一個小小的親吻—— ①克特一克魯澤曾當過女演員,後開作坊,設計了一種漂亮的穿衣玩偶。
②德語裡有一句成語:“如大象闖入瓷器店一樣。
”意為由于舉動笨拙而聞禍。
這裡是指這些瓷器令人讨厭,都該砸碎。
我來到此地,來學習大寫和小寫字母。
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避免損壞瓷器和旅行紀念品。
我把毀玻璃的嗓子留在家裡了。
當格蕾欣覺得我敲鼓已經敲夠了,露出馬齒和大金牙微笑着把我膝上的鼓拿走,放到玩具狗熊中間去時,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忍了。
我同兩個克特一克魯澤設計的玩偶交朋友,把這兩個小乖乖摟在懷裡,撥弄着這兩位始終露出驚訝目光的貴夫人的睫毛,同她們倆相愛。
我對玩偶的鐘情是假的,但卻因其假而煞似真,我想以此來讨好格蕾欣兩針平計、兩針倒針編織成的心。
我的辦法不錯。
第二次登門,格蕾欣就把她的心打開了,或者說,拆開了,像拆長統襪一樣,把整根極長的、鬈曲的、好幾處已經打上結的線給我看。
她打開了所有的櫃子、箱子和小盒子,把全部釘珠子的廢物抖摟給我看,整摞的兒童上裝,兒童圖嘴,兒童褲子,尺寸正好夠五歲孩子穿戴,她都拿出來舉在我眼前,給我穿上,又脫下來。
接着,她給我看舍夫勒在軍人協會榮獲的神槍手獎章;之後,她給我看照片,其中有一部分同我家的完全一樣;末了,她又去拿小孩衣服,天曉得還找什麼逗孩子的小玩意兒,結果翻出了幾本書來。
從小孩衣服底下找出書來,這可是奧斯卡算計到的。
奧斯卡聽見過她同媽媽談論書籍,他知道,她們兩人還在訂婚前以及後來幾乎同時年紀輕輕就結婚的時候,便如何熱中于交換書籍,從電影院旁邊的流通出借圖書館借書,家裡的讀物琳琅滿目,使殖民地商品店和面包房的婚姻增添光彩,使這兩對夫婦開闊眼界。
格蕾欣能向我提供的書并不多。
自從她埋頭編織以來,就不再讀書,并同我媽媽——她由于揚-布朗斯基的緣故,也不再讀書——一樣,把讀書俱樂部(她們兩個加入這個俱樂部已有年頭)的許多精裝本集子轉給還在讀書的人,因為那些人既不編織,也沒有揚-布朗斯基。
破舊的書畢竟也是書,并因其破舊而顯得神聖。
我在這裡找到的書,内容蕪雜,毫無疑問,大部分是格蕾欣的哥哥泰奧書箱裡的貨色。
水手泰奧已死在一艘荷蘭出海漁船上。
他的遺物有七八卷克勒的《船隊年鑒》,所載船舶都是早已沉沒了的,《帝國海軍軍階》,《保羅-貝内克①,海上英雄》——這些顯然都不是格蕾欣的心靈所渴求的食糧。
埃裡希-凱澤②的《但澤城曆史》和那本《羅馬之戰》——那幾場大戰是一個名叫費利克斯-達恩的人,在托蒂拉和泰雅、貝利薩和納賽斯的幫助下打的③——在經常出海的泰奧手裡,已被磨得失去了光澤,掉了書脊。
據我判斷,屬于格蕾欣的藏書的是一本關于借方與貸方的書④,一本歌德談親合力的書⑤,以及篇幅極大、插圖豐富的《拉斯普庭和女人們》⑥—— ①保羅-貝内克,1470年前後的但澤海盜。
②埃裡希-凱澤(1893~1968),但澤曆史博物館創建人和館長。
③此為戲言。
費利克斯-達恩(1834-1912),德國作家,《羅馬之戰》(1876)是他的長篇小說,寫羅馬人與東哥特人争奪羅馬的故事。
托蒂拉為東哥特王,公元552年與拜占廷統帥納賽斯交戰,陣亡。
貝利薩是544年出征東哥特的拜占廷統帥。
泰雅是末代東哥特人的王。
④指德國作家古斯塔夫-弗賴伊塔格(1816~1845)的小說《借方與貸方》(1855)。
⑤指德國作家歌德(1749~1832)的小說《親合力》(1809)。
⑥此書1927年初版,作者菲利普-雅各布-缪勒(1891~1968)。
可供選擇的書太少,我無法迅速決定,猶豫良久,才先抓了寫拉斯普庭的那本,後抓了歌德的那本。
我不知道自己抓的是什麼,隻是聽從我所熟悉的内心的聲音。
我一下子選中了這兩個人,這件事确定和影響了我的生活,至少是我妄自抛開了我的鼓時所過的生活。
直到今天(奧斯卡由于求知心切,已經逐步地把療養院圖書室的書籍都浏覽了一遍),我對席勒之流嗤之以鼻,而搖擺在歌德與拉斯普庭之間,在萬事通與祈禱治病術士之間,在樂于被女人迷惑的、光明的詩國王侯與用符咒迷惑女人的、黑暗的術士之間。
我有時把自己看作是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