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與燈泡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男人,離棄一切,漂洋過海,到了美國,發财緻富。
關于我的外祖父,我想,談這些也就夠了。
至于他現在用的是波蘭名字戈爾雅切克,還是卡舒貝名字科爾雅切克,或是美國名字喬-科爾奇克,那就不管它了。
敲着一面簡易的、随便在哪個玩具店和商店都可以買到的鐵皮鼓,詢問那條被一張接一張、一直排到天邊的木筏布滿了的河流,真是困難重重。
然而,我還是敲着鼓,問遍了木材港,問遍了在河灣裡颠簸、被蘆葦纏住的浮木,比較省力地詢問了席哈烏船塢、克拉維特爾船塢、許多大半隻修不造的小船塢的船台、車輛廠的廢鐵堆存場、人造黃油廠散發腐臭味的椰子果堆棧以及在這類地方凡我所知的任何陰暗角落。
他準是死了,并沒有回答我。
他對皇帝的輪船的下水典禮,對船隻從下水起往往曆時數十年的興衰過程全然不感興趣。
我這裡指的是“哥倫布”号的興衰史,它一度被稱為船隊的驕傲,當然是航行美國的,但後來沉沒了,或者是自行鑿沉的①,也許又被打撈起來,翻修一新,再度命名,也許被拆成了廢鐵一堆。
它,“哥倫布”号,可能僅僅是潛入了水中,仿效我的外祖父,時至今日,這艘四萬噸的巨輪,連同它的餐廳、大理石體育館、遊泳池和按摩室,猶在菲律賓海域或埃姆登港海底六千米深處東遊西逛;這些情況,可以在《韋爾》②或《船舶年鑒》中讀到——依我看,第一艘或第二艘“哥倫布”号是自己鑿沉的,因為船長不願忍受某種與戰争有關的恥辱而苟活下去—— ①“哥倫布”号于1939年12月19日在航行途中獲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自沉。
②《韋爾》,指布魯諾-韋爾主編的《德意志戰艦手冊》,自1900年編至1940年。
我把木筏的故事念了一段給布魯諾聽,然後提出了我的疑問,請他作客觀的答複。
“死得絕妙!”布魯諾如醉如癡地說,并立即動手用線繩把我那淹死的外祖父的形象編織出來。
我不由得對他的答複感到滿意,并放棄了去美國撈一份遺産的輕率念頭。
我的朋友克勒普和維特拉來探望我。
克勒普帶來了一張兩面都是金-奧利弗演唱的爵士樂唱片,維特拉忸忸怩怩地遞給我一個拴在桃紅色緞帶上的巧克力雞心。
他們做出各種醜态,拙劣地模仿我的習作中的場面。
為了使他們高興,我就像每逢探望日那樣,露出一副心情愉快的面孔,甚至對于沉悶透頂的笑話也報以微笑。
就這樣待了一會兒,在克勒普開始他那套老生常談,講什麼爵士樂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之前,我搶先講述了我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一九一三年,一個男人在别人開槍射擊之前鑽到一張再生不竭的木筏底下,不再浮上來,甚至連他的屍體也沒有找到。
我随随便便地、裝出厭煩的樣子問他們。
克勒普一聽,沮喪地轉動他那肥胖的脖子上的腦袋,解開鈕扣,複又扣上,一邊做起遊泳動作,仿佛他自己正待在木筏底下。
末了,他搖搖頭對我的問題不予回答,推說現在剛過中午,時間尚早,來不及考慮。
維特拉直挺挺地坐着,翹起大腿,小心翼翼地不弄皺褲子的折縫。
他像身上那條細條紋褲一樣,露出那種唯獨他和天堂裡的天使才有的古怪的傲慢神情說:“我待在木筏上面。
木筏上面真惬意。
蚊子叮我真讨厭——我待在木筏底下。
木筏底下真惬意。
沒有蚊子叮我真舒服。
我想,如果不打算待在木筏上面讓蚊子咬的話,生活在木筏底下也滿不錯。
” 維特拉停頓片刻——這是他屢經試驗證明頗有效果的一招,同時打量着我,像往常要扮出一副貓頭鷹的相貌時那樣,揚起天生就很高的眉毛,像演戲似的用尖厲刺耳的聲調說:“我設想,這個淹死的人,這個木筏底下的人,如果不是你的外祖父,也是你的舅公。
他之所以死去,是由于他覺得身為你的舅公,對你負有義務;如果他是你的外祖父,他就更加覺得對你負有義務;因為再沒有别的事情比一個活着的外祖父更使你感到他是個累贅了。
所以,你不僅是你舅公的謀害者,而且是你外祖父的謀害者!可是,就像所有真正的外祖父所愛幹的那樣,你的外祖父也要多少懲罰你一下,不讓你這個外孫心滿意足,不讓你高傲地指着一具淹死者腫脹的屍體說出這樣的話來:看哪,我淹死的外祖父。
他是一位英雄!在他們追捕之下,他甯肯跳水,也不肯落進他們的掌心——你的外祖父把屍體隐藏起來,不留給人世和他的外孫。
這樣一來,後世的人和他的外孫就得天長日久地替他擔憂,為他傷腦筋。
”接着,他從憐憫這一方突然轉向同情另一方,他微微向前俯身,裝出一副狡猾的面孔,耍弄調解花招說:“美國!振作起來,奧斯卡!你有人生的目的和做人的使命。
人家會宣判你無罪,把你開釋的。
如果你不到美國去,那你上哪兒去呢?你可以在美國重新尋獲自己失去的一切,甚而至于重新找到自己下落不明的外祖父!” 盡管維特拉的回答帶有嘲諷挖苦的意味,而且刺傷人的心,留下持久的傷痕,然而比起我的朋友克勒普和護理員布魯諾來,他的回答要肯定得多。
克勒普愁眉苦臉,拒不回答那個男人究竟是活着還是
關于我的外祖父,我想,談這些也就夠了。
至于他現在用的是波蘭名字戈爾雅切克,還是卡舒貝名字科爾雅切克,或是美國名字喬-科爾奇克,那就不管它了。
敲着一面簡易的、随便在哪個玩具店和商店都可以買到的鐵皮鼓,詢問那條被一張接一張、一直排到天邊的木筏布滿了的河流,真是困難重重。
然而,我還是敲着鼓,問遍了木材港,問遍了在河灣裡颠簸、被蘆葦纏住的浮木,比較省力地詢問了席哈烏船塢、克拉維特爾船塢、許多大半隻修不造的小船塢的船台、車輛廠的廢鐵堆存場、人造黃油廠散發腐臭味的椰子果堆棧以及在這類地方凡我所知的任何陰暗角落。
他準是死了,并沒有回答我。
他對皇帝的輪船的下水典禮,對船隻從下水起往往曆時數十年的興衰過程全然不感興趣。
我這裡指的是“哥倫布”号的興衰史,它一度被稱為船隊的驕傲,當然是航行美國的,但後來沉沒了,或者是自行鑿沉的①,也許又被打撈起來,翻修一新,再度命名,也許被拆成了廢鐵一堆。
它,“哥倫布”号,可能僅僅是潛入了水中,仿效我的外祖父,時至今日,這艘四萬噸的巨輪,連同它的餐廳、大理石體育館、遊泳池和按摩室,猶在菲律賓海域或埃姆登港海底六千米深處東遊西逛;這些情況,可以在《韋爾》②或《船舶年鑒》中讀到——依我看,第一艘或第二艘“哥倫布”号是自己鑿沉的,因為船長不願忍受某種與戰争有關的恥辱而苟活下去—— ①“哥倫布”号于1939年12月19日在航行途中獲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自沉。
②《韋爾》,指布魯諾-韋爾主編的《德意志戰艦手冊》,自1900年編至1940年。
我把木筏的故事念了一段給布魯諾聽,然後提出了我的疑問,請他作客觀的答複。
“死得絕妙!”布魯諾如醉如癡地說,并立即動手用線繩把我那淹死的外祖父的形象編織出來。
我不由得對他的答複感到滿意,并放棄了去美國撈一份遺産的輕率念頭。
我的朋友克勒普和維特拉來探望我。
克勒普帶來了一張兩面都是金-奧利弗演唱的爵士樂唱片,維特拉忸忸怩怩地遞給我一個拴在桃紅色緞帶上的巧克力雞心。
他們做出各種醜态,拙劣地模仿我的習作中的場面。
為了使他們高興,我就像每逢探望日那樣,露出一副心情愉快的面孔,甚至對于沉悶透頂的笑話也報以微笑。
就這樣待了一會兒,在克勒普開始他那套老生常談,講什麼爵士樂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之前,我搶先講述了我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一九一三年,一個男人在别人開槍射擊之前鑽到一張再生不竭的木筏底下,不再浮上來,甚至連他的屍體也沒有找到。
我随随便便地、裝出厭煩的樣子問他們。
克勒普一聽,沮喪地轉動他那肥胖的脖子上的腦袋,解開鈕扣,複又扣上,一邊做起遊泳動作,仿佛他自己正待在木筏底下。
末了,他搖搖頭對我的問題不予回答,推說現在剛過中午,時間尚早,來不及考慮。
維特拉直挺挺地坐着,翹起大腿,小心翼翼地不弄皺褲子的折縫。
他像身上那條細條紋褲一樣,露出那種唯獨他和天堂裡的天使才有的古怪的傲慢神情說:“我待在木筏上面。
木筏上面真惬意。
蚊子叮我真讨厭——我待在木筏底下。
木筏底下真惬意。
沒有蚊子叮我真舒服。
我想,如果不打算待在木筏上面讓蚊子咬的話,生活在木筏底下也滿不錯。
” 維特拉停頓片刻——這是他屢經試驗證明頗有效果的一招,同時打量着我,像往常要扮出一副貓頭鷹的相貌時那樣,揚起天生就很高的眉毛,像演戲似的用尖厲刺耳的聲調說:“我設想,這個淹死的人,這個木筏底下的人,如果不是你的外祖父,也是你的舅公。
他之所以死去,是由于他覺得身為你的舅公,對你負有義務;如果他是你的外祖父,他就更加覺得對你負有義務;因為再沒有别的事情比一個活着的外祖父更使你感到他是個累贅了。
所以,你不僅是你舅公的謀害者,而且是你外祖父的謀害者!可是,就像所有真正的外祖父所愛幹的那樣,你的外祖父也要多少懲罰你一下,不讓你這個外孫心滿意足,不讓你高傲地指着一具淹死者腫脹的屍體說出這樣的話來:看哪,我淹死的外祖父。
他是一位英雄!在他們追捕之下,他甯肯跳水,也不肯落進他們的掌心——你的外祖父把屍體隐藏起來,不留給人世和他的外孫。
這樣一來,後世的人和他的外孫就得天長日久地替他擔憂,為他傷腦筋。
”接着,他從憐憫這一方突然轉向同情另一方,他微微向前俯身,裝出一副狡猾的面孔,耍弄調解花招說:“美國!振作起來,奧斯卡!你有人生的目的和做人的使命。
人家會宣判你無罪,把你開釋的。
如果你不到美國去,那你上哪兒去呢?你可以在美國重新尋獲自己失去的一切,甚而至于重新找到自己下落不明的外祖父!” 盡管維特拉的回答帶有嘲諷挖苦的意味,而且刺傷人的心,留下持久的傷痕,然而比起我的朋友克勒普和護理員布魯諾來,他的回答要肯定得多。
克勒普愁眉苦臉,拒不回答那個男人究竟是活着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