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月
關燈
小
中
大
吹得簌地響了一下。
在暮色開始滲透的前院的樹木間,我感到了一個看不見身影的人的惡意,體驗到了一種近似于惡心的心情。
4 “最近老有奇怪的事發生。
”在餐桌上,母親說道。
這是玻璃碎片被裝在信箱裡的三天後——10月12日晚上的事。
“大概是孩子的惡作劇吧,可是……”一聽惡作劇這話,我吃驚地停住了筷子,擡頭看了看母親的臉。
“什麼樣的?” 我明白問這話時自己的聲音十分緊張。
母親好像沒有察覺我的這種反應,答道:“不是非到要說的事情。
不過,今天早晨已經是第三回了吧。
” “是什麼樣的惡作劇?” “是正門口放着石塊兒。
” “石塊?” “嗯。
大概這麼大吧。
”母親把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搭在一起,做出一個橢圓形的圈來,“孤零零地放着這麼一塊石塊兒,是在正門口的什麼地方?” “打開門沒兩步的地方。
起初——如果我沒有記錯,是上星期四吧——不會想到那種地方會有石塊吧?出門去取晨報的時候,把腳踩在上面,差一點兒摔倒,好像算不了一回事,可前天和今天早晨同一地方又有同樣的石塊兒……” “就這個?”※棒槌學堂の精校E書※ “嗯,是的。
”母親一面往茶壺裡倒着熱水,一面說道,“奇怪吧?不是自然有的,怎麼看都覺得是誰放在那裡所以,雖然心想可能是孩子的惡作劇,但又是一清早……是不是小學生上學前幹的淘氣事呢?要是養貓的人家正門前放着空罐頭啦空瓶子啦什麼的,就要注意了,可我們家又沒有養貓。
” “貓和空罐頭有什麼關系?” “就是說有逮貓的。
” “嗯?” “就是說,白天預先查看,找有家貓的人家。
好像在有好貓的家的門口放好一個空罐頭作記号,晚上就來逮貓。
” “那逮的貓是用來做三弦的皮嗎?” “大概是吧。
” 逮貓的事姑且不說,正門口有石塊這也确實是件奇怪的事,但我不知道怎麼理解這件事才好。
如母親所說,是近鄰孩子的惡作劇呢,還是…… 和前些時候信箱裡的玻璃碎片不同,放置石塊這行為本身并不給我們造成任何危害,至多像母親那樣不留神踩在那上面差一點摔倒罷了。
所以在“害人之意”這一點上,總覺得兩種“惡作劇”性質不一樣。
可是—— (孤零零地放着一塊石塊……) 總覺得有什麼緣由。
一種…… “想一。
”母親朝着停住筷子沉默不語的我歪着腦袋說道,“怎麼啦?” “不,沒有什麼。
” “最近你好像經常悶悶不樂的。
” “是嗎?” “沒什麼事就好。
——再添碗飯吧?” “不,已經……” 母親憂心忡忡地斜視着放下筷子的我,過了一會兒,一邊幫我沏茶,一邊用爽朗的語調說道:“對了對了。
喂,想一,我早就在想,咱們把公寓的人叫去吃一次飯吧。
” “啊?” “前些時候,跟倉谷說了一下,他說,一直一個人住,所以吃飯冷清得不得了,淨在外面吃。
把辻井,可能的話,把木津川也叫上,請他們吃一頓火鍋怎麼樣?都一個人生活,一定會高興吧。
” (為什麼要特意……)我剛開始皺起眉頭,但立即察覺了母親這突如其來的提案中所包含的意義,便放棄了念頭。
“偶爾跟各種各樣的人說說話也不壞吧。
是嗎?想一。
” 這不是為了他們。
她想這是為了我,為了動不動就患孤獨症(在她眼裡?)的我的心。
不,這也許是為了她自己。
“如果媽媽這樣說的話。
”我答道。
如果說母親想這樣做,那就行。
再說——對了,有機會和他們說話,确實現在對我來說不是必要的嗎? 關于信箱的玻璃碎片和這回的石塊的事,不知道所有的“惡作劇”是否同一人所為,但至少那個堆房的偶人——那事件的“犯人”很有可能是他們之中的某個人。
如果以“盲人”這一理由将木津川伸造除外,那就不是倉谷就是辻井…… 這不是不露聲色地刺探平時幾乎不照面的他們的情況的好機會嗎? “那我就問問大家方便不方便。
”說着,母親高興地笑了。
5 偶爾高興時去稍稍遠的地方散步。
從銀閣寺通到若王子的“哲學之道”是我特别喜歡的地方,我時常選擇遊客似乎較少的那段時間去那裡。
上個月發現孩子屍體的寺廟就在這條道的附近。
古刹和神社也并不讨厭,所以有時也去一下南禅寺和下鴨神社等地方。
這種近是近,但走着去距離就稍稍遠了一點的地方,很多時候是騎自行車去的。
那輛自行車的車閘壞了。
那是10月16日星期五下午的事。
離家開始騎後不久察覺到的。
無論怎麼握刹車裝置,前後輪都完全刹不住。
剛開始下坡道,自行車就已經有相當的速度。
我急忙将雙腳腳掌放到地面,想使勁站住,但沒有馬上停住。
從前方往兩旁走來了幾名放學回家的孩子,看到雙腳哧溜哧溜地蹭着地面騎過來的自行車,都吃驚地站住了。
我驚惶失措,恐怕露着一副可怕的面相吧。
本來運動神經就屬于非常遲鈍的我,由于過于急着想避開孩子們而失去平衡,仰面摔倒了。
孩子們“哇”地喊了起來,接着哈哈地笑了。
騎着小型自行車摔倒的大人的樣子大概格外滑稽吧。
左膝和肩、胳膊肘子重重地摔在柏油路上,好一陣子喘不過氣來,動彈不了。
“沒有事吧?叔叔。
”一個孩子不忍看我這副樣子,跟我打招呼說,“要叫救護車嗎?” 好不容易站起身來,我一面默默地搖着頭,一面扶起了倒着的自行車,覺得好慘。
孩子們猶如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的,吵吵嚷嚷地又開始走了。
我像是跟着他們似的,推着車把手摔彎了的自行車,返回到了家裡。
襯衣手肘部分破了,從露出的皮膚中滲出了血。
褲子破是沒有破,但膝蓋和胳膊肘子一樣感到疼痛。
并未急着處理傷口,一回到家,我立即檢查了一下車閘部分,并且終于明白了—— 原來是連接把手的刹車杆和車閘的兩根鋼絲都在中途斷了。
6 10月20日,星期二的晚上,母親把綠影莊的房客叫到正房,圍在一起吃雞肉火鍋。
母親的邀請,不用說是倉谷,也出乎意料地受到了辻井的歡迎,但木津川好像謝絕了,說:“感激您的關懷,可是……” 母親說:從他的口氣看,較之身體上的障礙來,可能是介意自己和其他兩人年齡上的差距。
“好不容易湊在一起,所以……”聽母親說,也跟水尻夫婦打了招呼,但很不湊巧,道吉老人因感冒而卧床不起,但好幫助人的阿柞太太好像幫母親采購和準備了食物。
結果隻是四人的聚餐,盡管如此,餐桌上比起平常來熱鬧了許多。
起初還老老實實的倉谷和辻井随着酒勁兒上來,漸漸健談起來,充分暴露了各自的個性。
陪他們說話的幾乎都是母親,我光是默默地聽着。
“所以呀,做研究生也真是不易呀!糊塗教授又多,盡管如此,當面又不能管他們叫糊塗蟲吧?”像少年一樣兩頰绯紅的倉谷,不住地發着牢騷,但他的表情裡沒有多少不自然的。
“可是,你早晚也會當上K大的先生吧。
” 母親說,但倉谷邊撓着頭,邊說道:“那不知道是幾年後的事呀,上面還到處都是博士。
老家的父母起初聽到我進大學研究院高興得不得了,但最近也似乎終于理解了實情,可能在想:普普通通找個工作就好了!” “不過呀,要我說,你還是有個好身份呀。
” 辻井蒼白的臉也變紅了,但我總覺得這話裡有刺。
他一面不停地用舌頭舔濕嘴唇,一面吊起眼角諷刺似的說:“至少也相當于舊帝國大學的博士生呀!跟我不一樣,從長遠目光看,你真是前途無量呀……” “哪裡的話。
你辻井20多歲就獲得新人獎,登上了文壇,不也挺厲害的嗎?當個小說家,可是向往已久啊!我可毫無那種才能。
” “哼!”辻井像是在說“真可笑!”似的哼了一下鼻子,“就是登上了文壇,不暢銷的話還是糊不了口呀!順便說一下,暢銷不暢銷,這實在是含糊不清的事,完全不能說優秀的作品就暢銷。
”辻井想說“自己就是這樣的例子”的心情一清二楚,“不過,我還是很向往啊!”
在暮色開始滲透的前院的樹木間,我感到了一個看不見身影的人的惡意,體驗到了一種近似于惡心的心情。
4 “最近老有奇怪的事發生。
”在餐桌上,母親說道。
這是玻璃碎片被裝在信箱裡的三天後——10月12日晚上的事。
“大概是孩子的惡作劇吧,可是……”一聽惡作劇這話,我吃驚地停住了筷子,擡頭看了看母親的臉。
“什麼樣的?” 我明白問這話時自己的聲音十分緊張。
母親好像沒有察覺我的這種反應,答道:“不是非到要說的事情。
不過,今天早晨已經是第三回了吧。
” “是什麼樣的惡作劇?” “是正門口放着石塊兒。
” “石塊?” “嗯。
大概這麼大吧。
”母親把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搭在一起,做出一個橢圓形的圈來,“孤零零地放着這麼一塊石塊兒,是在正門口的什麼地方?” “打開門沒兩步的地方。
起初——如果我沒有記錯,是上星期四吧——不會想到那種地方會有石塊吧?出門去取晨報的時候,把腳踩在上面,差一點兒摔倒,好像算不了一回事,可前天和今天早晨同一地方又有同樣的石塊兒……” “就這個?”※棒槌學堂の精校E書※ “嗯,是的。
”母親一面往茶壺裡倒着熱水,一面說道,“奇怪吧?不是自然有的,怎麼看都覺得是誰放在那裡所以,雖然心想可能是孩子的惡作劇,但又是一清早……是不是小學生上學前幹的淘氣事呢?要是養貓的人家正門前放着空罐頭啦空瓶子啦什麼的,就要注意了,可我們家又沒有養貓。
” “貓和空罐頭有什麼關系?” “就是說有逮貓的。
” “嗯?” “就是說,白天預先查看,找有家貓的人家。
好像在有好貓的家的門口放好一個空罐頭作記号,晚上就來逮貓。
” “那逮的貓是用來做三弦的皮嗎?” “大概是吧。
” 逮貓的事姑且不說,正門口有石塊這也确實是件奇怪的事,但我不知道怎麼理解這件事才好。
如母親所說,是近鄰孩子的惡作劇呢,還是…… 和前些時候信箱裡的玻璃碎片不同,放置石塊這行為本身并不給我們造成任何危害,至多像母親那樣不留神踩在那上面差一點摔倒罷了。
所以在“害人之意”這一點上,總覺得兩種“惡作劇”性質不一樣。
可是—— (孤零零地放着一塊石塊……) 總覺得有什麼緣由。
一種…… “想一。
”母親朝着停住筷子沉默不語的我歪着腦袋說道,“怎麼啦?” “不,沒有什麼。
” “最近你好像經常悶悶不樂的。
” “是嗎?” “沒什麼事就好。
——再添碗飯吧?” “不,已經……” 母親憂心忡忡地斜視着放下筷子的我,過了一會兒,一邊幫我沏茶,一邊用爽朗的語調說道:“對了對了。
喂,想一,我早就在想,咱們把公寓的人叫去吃一次飯吧。
” “啊?” “前些時候,跟倉谷說了一下,他說,一直一個人住,所以吃飯冷清得不得了,淨在外面吃。
把辻井,可能的話,把木津川也叫上,請他們吃一頓火鍋怎麼樣?都一個人生活,一定會高興吧。
” (為什麼要特意……)我剛開始皺起眉頭,但立即察覺了母親這突如其來的提案中所包含的意義,便放棄了念頭。
“偶爾跟各種各樣的人說說話也不壞吧。
是嗎?想一。
” 這不是為了他們。
她想這是為了我,為了動不動就患孤獨症(在她眼裡?)的我的心。
不,這也許是為了她自己。
“如果媽媽這樣說的話。
”我答道。
如果說母親想這樣做,那就行。
再說——對了,有機會和他們說話,确實現在對我來說不是必要的嗎? 關于信箱的玻璃碎片和這回的石塊的事,不知道所有的“惡作劇”是否同一人所為,但至少那個堆房的偶人——那事件的“犯人”很有可能是他們之中的某個人。
如果以“盲人”這一理由将木津川伸造除外,那就不是倉谷就是辻井…… 這不是不露聲色地刺探平時幾乎不照面的他們的情況的好機會嗎? “那我就問問大家方便不方便。
”說着,母親高興地笑了。
5 偶爾高興時去稍稍遠的地方散步。
從銀閣寺通到若王子的“哲學之道”是我特别喜歡的地方,我時常選擇遊客似乎較少的那段時間去那裡。
上個月發現孩子屍體的寺廟就在這條道的附近。
古刹和神社也并不讨厭,所以有時也去一下南禅寺和下鴨神社等地方。
這種近是近,但走着去距離就稍稍遠了一點的地方,很多時候是騎自行車去的。
那輛自行車的車閘壞了。
那是10月16日星期五下午的事。
離家開始騎後不久察覺到的。
無論怎麼握刹車裝置,前後輪都完全刹不住。
剛開始下坡道,自行車就已經有相當的速度。
我急忙将雙腳腳掌放到地面,想使勁站住,但沒有馬上停住。
從前方往兩旁走來了幾名放學回家的孩子,看到雙腳哧溜哧溜地蹭着地面騎過來的自行車,都吃驚地站住了。
我驚惶失措,恐怕露着一副可怕的面相吧。
本來運動神經就屬于非常遲鈍的我,由于過于急着想避開孩子們而失去平衡,仰面摔倒了。
孩子們“哇”地喊了起來,接着哈哈地笑了。
騎着小型自行車摔倒的大人的樣子大概格外滑稽吧。
左膝和肩、胳膊肘子重重地摔在柏油路上,好一陣子喘不過氣來,動彈不了。
“沒有事吧?叔叔。
”一個孩子不忍看我這副樣子,跟我打招呼說,“要叫救護車嗎?” 好不容易站起身來,我一面默默地搖着頭,一面扶起了倒着的自行車,覺得好慘。
孩子們猶如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的,吵吵嚷嚷地又開始走了。
我像是跟着他們似的,推着車把手摔彎了的自行車,返回到了家裡。
襯衣手肘部分破了,從露出的皮膚中滲出了血。
褲子破是沒有破,但膝蓋和胳膊肘子一樣感到疼痛。
并未急着處理傷口,一回到家,我立即檢查了一下車閘部分,并且終于明白了—— 原來是連接把手的刹車杆和車閘的兩根鋼絲都在中途斷了。
6 10月20日,星期二的晚上,母親把綠影莊的房客叫到正房,圍在一起吃雞肉火鍋。
母親的邀請,不用說是倉谷,也出乎意料地受到了辻井的歡迎,但木津川好像謝絕了,說:“感激您的關懷,可是……” 母親說:從他的口氣看,較之身體上的障礙來,可能是介意自己和其他兩人年齡上的差距。
“好不容易湊在一起,所以……”聽母親說,也跟水尻夫婦打了招呼,但很不湊巧,道吉老人因感冒而卧床不起,但好幫助人的阿柞太太好像幫母親采購和準備了食物。
結果隻是四人的聚餐,盡管如此,餐桌上比起平常來熱鬧了許多。
起初還老老實實的倉谷和辻井随着酒勁兒上來,漸漸健談起來,充分暴露了各自的個性。
陪他們說話的幾乎都是母親,我光是默默地聽着。
“所以呀,做研究生也真是不易呀!糊塗教授又多,盡管如此,當面又不能管他們叫糊塗蟲吧?”像少年一樣兩頰绯紅的倉谷,不住地發着牢騷,但他的表情裡沒有多少不自然的。
“可是,你早晚也會當上K大的先生吧。
” 母親說,但倉谷邊撓着頭,邊說道:“那不知道是幾年後的事呀,上面還到處都是博士。
老家的父母起初聽到我進大學研究院高興得不得了,但最近也似乎終于理解了實情,可能在想:普普通通找個工作就好了!” “不過呀,要我說,你還是有個好身份呀。
” 辻井蒼白的臉也變紅了,但我總覺得這話裡有刺。
他一面不停地用舌頭舔濕嘴唇,一面吊起眼角諷刺似的說:“至少也相當于舊帝國大學的博士生呀!跟我不一樣,從長遠目光看,你真是前途無量呀……” “哪裡的話。
你辻井20多歲就獲得新人獎,登上了文壇,不也挺厲害的嗎?當個小說家,可是向往已久啊!我可毫無那種才能。
” “哼!”辻井像是在說“真可笑!”似的哼了一下鼻子,“就是登上了文壇,不暢銷的話還是糊不了口呀!順便說一下,暢銷不暢銷,這實在是含糊不清的事,完全不能說優秀的作品就暢銷。
”辻井想說“自己就是這樣的例子”的心情一清二楚,“不過,我還是很向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