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月
關燈
小
中
大
1
夏天過去,9月也過了一半的時候,意想不到地遇上了一個人。
地點是來夢咖啡館。
那是9月20日,星期天的傍晚,像往常一樣散步順便去喝咖啡時發生的事—— 在小店的櫃台席的角落裡,有一男子彎腰弓背地與老闆說着話,起初我并沒有怎麼注意他,對方也好像一樣,隻是回過頭來看了默默地坐在窗邊的席位上的我一眼,視線立即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他下穿黑色運動褲,上着軟木色長袖襯衣。
合着喇叭裡播放的調和氣氛的音樂,擺動着在櫃台下交叉着的腿。
我呷着味苦的咖啡,抽着煙,呆呆地眺望着窗外的街道。
男子又開始和老闆說話。
但兩人都叽叽咕咕地小聲說着話,所以我沒怎麼在意,也沒有聽清他們在說些什麼。
可是,大概是這樣過了20分鐘吧。
暮色滲透進了外面的風景,玻璃窗裡開始浮現出自己淺黑色的臉,這時,我突然在玻璃窗裡發現那男子的視線正朝着我。
起初以為,他也和自己一樣在看窗外,但立即改變了想法:映在那裡面的他的眼睛是在凝視着映在同一扇玻璃窗裡的我的臉。
(是有什麼事吧?) 我心神不安起來。
這麼說來,那男子的臉、神情……總覺得在哪裡見到過。
“飛龍君?”想回過頭來好好看看他的臉時,他從背後這樣招呼道,“這不是飛龍君嗎?” 我回過頭來。
櫃台處的男子已經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朝這邊邁出了一步。
“啊,果然是。
”男子筆直地凝視着我,說道,“方才一點也不知道。
在這種地方見面,真是偶然呀!什麼時候來這兒的?” “這個……”我惶惑不安地重新看了一下對方的臉,“嗯,這個……” “是我呀。
”男子用左手撩起前發,“忘了嗎?是架場呀,架場久茂。
” “——啊。
”這下男子的臉和昔日的記憶終于一緻起來,“架場君?” “久違了。
”說着,他向在櫃台裡笑嘻嘻地眯縫着眼睛看着我們交談的老闆又要了一份咖啡,坐到我在的桌子前。
“時隔多少年啦?已經十六七年了吧。
好像瘦多了。
” 筆直地放下的話,好像會夠到嘴邊的長長的前發,被草草地梳向一旁。
在它的下面閃閃發亮的一對小眼睛、端正的鼻梁、嘴唇薄薄的略為大的嘴巴…… 留在我記憶中的架場久茂的模樣兒是一個剃得光溜溜的腦袋,不過這男子确實是架場久茂。
“在靜岡呆到什麼時候?來京都是什麼時候?”他一面眨巴着像綠豆一樣的眼睛,一面懷念似的問我道。
“7月初來這兒的。
” “住在這附近?” “是的。
” “那,嗯,說不定是那裡吧,那棟叫‘綠影莊’的洋房旁的……” “你知道?” “嗯。
”他點了點頭,“我朋友的家就在那附近,我常路過那裡。
是棟老洋房,不管願不願意都會引起你注意吧?發現建在同一地皮上的平房貼着寫有‘飛龍’的名牌,因為這名字很少見嘛,所以不由得放在了心上。
” (那說不定……)我想起了7月初來這城市時,第一次進那棟洋房時的事。
當時——讓母親先回正房,我獨自上二樓的涼台時——站在門前看着建築物的黑衣服的人影,那也許就是他,所以他那伫立着的樣子與我記憶的什麼地方産生了共鳴…… “你住在什麼地方?”我問。
“修學院一帶。
”他答道。
是比這兒更北的一個地方,“這店的老闆,是大學的老前輩,所以常來這兒。
當然,平日裡來這兒要更晚一些時候。
” 架場久茂是我自小學時代起的朋友,可以說是童年的朋友。
初中和高中都進了靜岡的同一所學校,但兩人更加親密交往,我想是在高中同一個班級的時侯。
高中二年級的冬天,他突然轉校了。
這麼說來,記得好像是搬到了關西。
“現在呀,我在Kxx大學文學部當助教,是個不足道的打雜工——你在幹什麼?” 經他一問,我有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這個——沒有就業,算是個畫畫的。
” “啊,是嗎?”架場并沒有露出詫異的神色,“記得你說要上美術大學,從小你畫畫就很好……嗯,我記得很清楚,因為你畫的畫哪幅都是奇怪的畫嘛——已經結婚了嗎?” “和母親兩人生活。
” “沒有唠唠叨叨地叫你快結婚?” “并沒有。
”我慢慢地搖了搖頭,“你呢?” “我?”架場伸了伸像貓一樣團着的背,聳了一下肩,“暫且以獨身主義者自居,但最近親戚們都用白眼看我了。
” 高中畢業後我就上了東京的M美術大學,過了四年的寄宿生活,大學畢業後便回到靜岡的老家,一直畫着沒有打算換成錢的畫。
池尾母親和父親都并沒有想責備這樣的“兒子”。
我
地點是來夢咖啡館。
那是9月20日,星期天的傍晚,像往常一樣散步順便去喝咖啡時發生的事—— 在小店的櫃台席的角落裡,有一男子彎腰弓背地與老闆說着話,起初我并沒有怎麼注意他,對方也好像一樣,隻是回過頭來看了默默地坐在窗邊的席位上的我一眼,視線立即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他下穿黑色運動褲,上着軟木色長袖襯衣。
合着喇叭裡播放的調和氣氛的音樂,擺動着在櫃台下交叉着的腿。
我呷着味苦的咖啡,抽着煙,呆呆地眺望着窗外的街道。
男子又開始和老闆說話。
但兩人都叽叽咕咕地小聲說着話,所以我沒怎麼在意,也沒有聽清他們在說些什麼。
可是,大概是這樣過了20分鐘吧。
暮色滲透進了外面的風景,玻璃窗裡開始浮現出自己淺黑色的臉,這時,我突然在玻璃窗裡發現那男子的視線正朝着我。
起初以為,他也和自己一樣在看窗外,但立即改變了想法:映在那裡面的他的眼睛是在凝視着映在同一扇玻璃窗裡的我的臉。
(是有什麼事吧?) 我心神不安起來。
這麼說來,那男子的臉、神情……總覺得在哪裡見到過。
“飛龍君?”想回過頭來好好看看他的臉時,他從背後這樣招呼道,“這不是飛龍君嗎?” 我回過頭來。
櫃台處的男子已經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朝這邊邁出了一步。
“啊,果然是。
”男子筆直地凝視着我,說道,“方才一點也不知道。
在這種地方見面,真是偶然呀!什麼時候來這兒的?” “這個……”我惶惑不安地重新看了一下對方的臉,“嗯,這個……” “是我呀。
”男子用左手撩起前發,“忘了嗎?是架場呀,架場久茂。
” “——啊。
”這下男子的臉和昔日的記憶終于一緻起來,“架場君?” “久違了。
”說着,他向在櫃台裡笑嘻嘻地眯縫着眼睛看着我們交談的老闆又要了一份咖啡,坐到我在的桌子前。
“時隔多少年啦?已經十六七年了吧。
好像瘦多了。
” 筆直地放下的話,好像會夠到嘴邊的長長的前發,被草草地梳向一旁。
在它的下面閃閃發亮的一對小眼睛、端正的鼻梁、嘴唇薄薄的略為大的嘴巴…… 留在我記憶中的架場久茂的模樣兒是一個剃得光溜溜的腦袋,不過這男子确實是架場久茂。
“在靜岡呆到什麼時候?來京都是什麼時候?”他一面眨巴着像綠豆一樣的眼睛,一面懷念似的問我道。
“7月初來這兒的。
” “住在這附近?” “是的。
” “那,嗯,說不定是那裡吧,那棟叫‘綠影莊’的洋房旁的……” “你知道?” “嗯。
”他點了點頭,“我朋友的家就在那附近,我常路過那裡。
是棟老洋房,不管願不願意都會引起你注意吧?發現建在同一地皮上的平房貼着寫有‘飛龍’的名牌,因為這名字很少見嘛,所以不由得放在了心上。
” (那說不定……)我想起了7月初來這城市時,第一次進那棟洋房時的事。
當時——讓母親先回正房,我獨自上二樓的涼台時——站在門前看着建築物的黑衣服的人影,那也許就是他,所以他那伫立着的樣子與我記憶的什麼地方産生了共鳴…… “你住在什麼地方?”我問。
“修學院一帶。
”他答道。
是比這兒更北的一個地方,“這店的老闆,是大學的老前輩,所以常來這兒。
當然,平日裡來這兒要更晚一些時候。
” 架場久茂是我自小學時代起的朋友,可以說是童年的朋友。
初中和高中都進了靜岡的同一所學校,但兩人更加親密交往,我想是在高中同一個班級的時侯。
高中二年級的冬天,他突然轉校了。
這麼說來,記得好像是搬到了關西。
“現在呀,我在Kxx大學文學部當助教,是個不足道的打雜工——你在幹什麼?” 經他一問,我有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這個——沒有就業,算是個畫畫的。
” “啊,是嗎?”架場并沒有露出詫異的神色,“記得你說要上美術大學,從小你畫畫就很好……嗯,我記得很清楚,因為你畫的畫哪幅都是奇怪的畫嘛——已經結婚了嗎?” “和母親兩人生活。
” “沒有唠唠叨叨地叫你快結婚?” “并沒有。
”我慢慢地搖了搖頭,“你呢?” “我?”架場伸了伸像貓一樣團着的背,聳了一下肩,“暫且以獨身主義者自居,但最近親戚們都用白眼看我了。
” 高中畢業後我就上了東京的M美術大學,過了四年的寄宿生活,大學畢業後便回到靜岡的老家,一直畫着沒有打算換成錢的畫。
池尾母親和父親都并沒有想責備這樣的“兒子”。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