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現在
關燈
小
中
大
(1986年9月28日)
藤沼紀一的起居室(下午4點40分)
意外地好像變成了一年前根岸文江墜樓事件的“調查會議”似的茶會結束後,我對客人們說,到6點半的晚餐之前請自便,就獨自回到主館裡自己的房間。
我的房間位于西回廊沿線,是起居室、書房、卧室三間相連的房子。
北側有門通向走廊的大房間是起居室,其南面相鄰的書房和卧室并排而列,卧室朝着東面的中院側。
起居室分别有門與另外兩間房間相連,卧室也有門通往書房。
而位于走廊一側的書房,反而沒有門可從走廊進入。
我把輪椅移至起居室的窗邊,透過米色花邊窗簾,呆呆地望着在大雨中迷蒙的中院。
然後,從長袍口袋中拿出野澤朋子交給我的那張便箋: 滾出去從這裡滾出去 我叼着沒有點上火的煙鬥,目不轉睛地凝視着字面。
(是誰,出于什麼目的寫這樣的東西呢?) 再試着想一想。
首先——對,這封“恐吓信”是什麼時候,經誰的手塞入這房間的門下邊的呢? 大石、森滋彥、三田村這三個人到達這裡的時間是下午2點過後。
當時,為了迎接最早到的大石,我和由裡繪一起經過西回廊——也就是這個房間前面去大門口的。
我記得當時門下邊沒有這樣的東西。
而且,此後三個人去各自的房間,我再次和由裡繪從走廊返回。
那時也沒看到什麼。
考慮到在輪椅上移動時自己的視線所在的高度,這個“沒看到什麼”的記憶應該有較高的可信性。
要問為什麼,因為無論是自己轉動輪椅還是讓别人推,我的視線總是向着前方的地面的。
如果在自己房間的門下邊露出這樣的便箋,應該不會察覺不到。
那麼,接着——出去迎接了三個人之後,我和由裡繪兩個人去了塔屋。
在那裡一直待到下午3點前,剛一下樓,就被野澤朋子叫住了。
朋子說是島田剛才交給她的。
那麼島田發現這張便箋大概在2點50分左右。
假設島田自己不是這封恐吓信的主謀,那麼它被插入門下邊的時間,就是下午2點20分到50分左右的這段時間内。
在這段時間内,比如說三個客人中的某個人躲過倉本和朋子的眼睛去做這件事是有可能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倉本和朋子是“送信人”的可能性。
從客觀的情況來看,似乎還無法斷定誰是“送信人”。
惟一可以确定的就是,這個“罪犯”不是我自己。
僅從現在手中所掌握的線索來考慮的話,嫌疑的範圍隻會不斷地擴大。
(比如……) 我把目光投向連接書房的緊閉的門上,然後又慌忙地搖了搖頭。
(别亂想!) 這時,走廊一側的門響起了很大的敲門聲。
“誰啊?” “是我,島田。
” 我看了一下鐘,正好是下午5點。
喝過茶後,我讓島田5點到我房間來的。
真是個準時的家夥啊!我這樣想着,便請他進來。
“打擾了!”島田仿佛一下子跳了進來似的,一進入房間便四下張望,“啊,真是個不錯的房間!布置得很精緻,感覺很好。
” “請坐!”我讓他坐到沙發上,把輪椅移到與沙發成套的桌子旁,“我就單刀直入地說明叫你來的原因吧。
”我看着将修長身體沉人沙發的他說。
聽我這麼說,島田先發制人地問:“是那張紙片的事情嗎?” “是的。
我想聽聽你在這間屋子門前發現它時的情況。
不,是發現之前的情況。
”我用舌頭舔濕邊緣被橡膠面具圍起來的嘴唇,“你看過信嗎?” 島田凹陷的眉梢上浮現出難為情的笑意:“我沒有偷看别人信件的癖好。
不過那張紙并沒有裝入信封,所以……” “看了,對嗎?” “您自己想像吧!” “真是個狡猾的家夥!”說着,我把手裡的便箋“啪”的一聲扔到桌子上,“你看吧。
我并沒有打算隐瞞。
” 島田默默地把它拿到手裡,低頭把目光落在信上。
“是恐吓信,對我的。
” “不過藤沼先生,雖說是恐吓,但到底是以什麼為依據恐吓你,讓你‘滾出去’呢?” “這個麼……” “我冒昧地問一句,有沒有什麼線索啊?” “沒有。
”我含糊地回答,說完用更加含糊的聲音說,“不過,如果這樣解釋,你看怎麼樣?下落不明的古川恒仁是送信人。
” “恒仁?” “在我看來,你好像是個相當入迷的推理小說迷。
所以我也來發揮這方面的想像力。
比如說,去年失蹤的古川,現在潛伏在這個家裡的某個地方,今年又想圖謀什麼不軌之事?” 我變得比任
我的房間位于西回廊沿線,是起居室、書房、卧室三間相連的房子。
北側有門通向走廊的大房間是起居室,其南面相鄰的書房和卧室并排而列,卧室朝着東面的中院側。
起居室分别有門與另外兩間房間相連,卧室也有門通往書房。
而位于走廊一側的書房,反而沒有門可從走廊進入。
我把輪椅移至起居室的窗邊,透過米色花邊窗簾,呆呆地望着在大雨中迷蒙的中院。
然後,從長袍口袋中拿出野澤朋子交給我的那張便箋: 滾出去從這裡滾出去 我叼着沒有點上火的煙鬥,目不轉睛地凝視着字面。
(是誰,出于什麼目的寫這樣的東西呢?) 再試着想一想。
首先——對,這封“恐吓信”是什麼時候,經誰的手塞入這房間的門下邊的呢? 大石、森滋彥、三田村這三個人到達這裡的時間是下午2點過後。
當時,為了迎接最早到的大石,我和由裡繪一起經過西回廊——也就是這個房間前面去大門口的。
我記得當時門下邊沒有這樣的東西。
而且,此後三個人去各自的房間,我再次和由裡繪從走廊返回。
那時也沒看到什麼。
考慮到在輪椅上移動時自己的視線所在的高度,這個“沒看到什麼”的記憶應該有較高的可信性。
要問為什麼,因為無論是自己轉動輪椅還是讓别人推,我的視線總是向着前方的地面的。
如果在自己房間的門下邊露出這樣的便箋,應該不會察覺不到。
那麼,接着——出去迎接了三個人之後,我和由裡繪兩個人去了塔屋。
在那裡一直待到下午3點前,剛一下樓,就被野澤朋子叫住了。
朋子說是島田剛才交給她的。
那麼島田發現這張便箋大概在2點50分左右。
假設島田自己不是這封恐吓信的主謀,那麼它被插入門下邊的時間,就是下午2點20分到50分左右的這段時間内。
在這段時間内,比如說三個客人中的某個人躲過倉本和朋子的眼睛去做這件事是有可能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倉本和朋子是“送信人”的可能性。
從客觀的情況來看,似乎還無法斷定誰是“送信人”。
惟一可以确定的就是,這個“罪犯”不是我自己。
僅從現在手中所掌握的線索來考慮的話,嫌疑的範圍隻會不斷地擴大。
(比如……) 我把目光投向連接書房的緊閉的門上,然後又慌忙地搖了搖頭。
(别亂想!) 這時,走廊一側的門響起了很大的敲門聲。
“誰啊?” “是我,島田。
” 我看了一下鐘,正好是下午5點。
喝過茶後,我讓島田5點到我房間來的。
真是個準時的家夥啊!我這樣想着,便請他進來。
“打擾了!”島田仿佛一下子跳了進來似的,一進入房間便四下張望,“啊,真是個不錯的房間!布置得很精緻,感覺很好。
” “請坐!”我讓他坐到沙發上,把輪椅移到與沙發成套的桌子旁,“我就單刀直入地說明叫你來的原因吧。
”我看着将修長身體沉人沙發的他說。
聽我這麼說,島田先發制人地問:“是那張紙片的事情嗎?” “是的。
我想聽聽你在這間屋子門前發現它時的情況。
不,是發現之前的情況。
”我用舌頭舔濕邊緣被橡膠面具圍起來的嘴唇,“你看過信嗎?” 島田凹陷的眉梢上浮現出難為情的笑意:“我沒有偷看别人信件的癖好。
不過那張紙并沒有裝入信封,所以……” “看了,對嗎?” “您自己想像吧!” “真是個狡猾的家夥!”說着,我把手裡的便箋“啪”的一聲扔到桌子上,“你看吧。
我并沒有打算隐瞞。
” 島田默默地把它拿到手裡,低頭把目光落在信上。
“是恐吓信,對我的。
” “不過藤沼先生,雖說是恐吓,但到底是以什麼為依據恐吓你,讓你‘滾出去’呢?” “這個麼……” “我冒昧地問一句,有沒有什麼線索啊?” “沒有。
”我含糊地回答,說完用更加含糊的聲音說,“不過,如果這樣解釋,你看怎麼樣?下落不明的古川恒仁是送信人。
” “恒仁?” “在我看來,你好像是個相當入迷的推理小說迷。
所以我也來發揮這方面的想像力。
比如說,去年失蹤的古川,現在潛伏在這個家裡的某個地方,今年又想圖謀什麼不軌之事?” 我變得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