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 寂寞的雛雞

關燈
給榊而到處奔走。

    彩夏可能正為三原山火山爆發的事大驚小怪。

    槍中還是一樣邊經營他的正業,邊構思劇本。

    而我呢,一定是一個人待在肮髒的公寓中,懶散地寫着雜文賺錢。

    還有——還有深月…… ——我活不長了。

     這是幾個小時前,我在這裡跟她之間的談話。

    她所說的字字句句,都仿佛成了遙遠的往事。

     ——我覺得心情很平靜,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不希望拿别人的心髒來延長自己的生命,因為我不認為我有那樣的價值。

     我告訴她不可以放棄,她回給了我一個美麗的微笑,說“謝謝”。

    她說她忍不住想告訴我這件事,還說她希望我知道她的秘密。

     “嘎哒”的劇烈聲響,在我耳邊回蕩。

    那是肖像畫在我們談完那段話之後,突然從牆上掉下來的聲音。

    跟深月同名同長相的已故白須賀夫人的畫,以“掉落”的方式預言了她的将來——短短幾小時後的将來…… 此時,一個頗理論性的思考在我腦中浮現,——這個房子是個鏡子。

     昨天傍晚,的場小姐這麼說過。

     ——外來的訪客,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将來,為将來而活。

     對各位而言,現在的時間通常隻是接續未來的一瞬間。

    所以,這個房子會映出這個現象,如同跟各位的心态産生共鳴一般,開始看到各位的将來。

     她還說,包括她在内,住在這棟霧越邸的人們,都對将來毫不關心。

    我想他們都是失去了所愛的人,厭倦世間,甯可活在最珍愛的過往回憶中,才會躲在這樣的深山房子裡,過着平靜的生活。

    所以,對他們來說,這個房子永遠不可能成為“映出未來的鏡子”,那麼…… 被醫生宣告很難活過30歲的深月說,她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放棄了自己的未來。

    亦即,對未來一點都不積極——也就是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興趣。

    沒錯,就跟住在這屋子裡的人一樣。

     可是,這個房子卻“動起來了”;這個房子以“動作”映出了她的未來——即将被殺死的命運。

    這樣的矛盾,該怎麼解釋呢? 如果的場說的是真的(啊,我也開始相信這個家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了!),那麼,在那一刻,這個房子應該“跟深月的心态産生了共鳴”。

    也就是說,至少在那一刻,她所說的和所想的不一樣,“并沒有放棄她的未來”。

    也許是我自己太自作多情,我懷疑是不是在跟我談過之後,讓她死寂的心産生了某種程度的波動? 如果真是這樣,實在太諷刺了。

    當她對已經放棄的未來開始心動時,這個房子立刻感應到她的改變,預言了她的将來,而這個将來竟然是不久之後降臨的死亡。

     我站在那裡擡頭看着肖像畫,兩手緊握,指甲深深嵌入了手掌中,手臂不斷顫抖着。

    我努力鎮定下來,卻怎麼也鎮定不下來。

     如果那時候我把肖像畫掉下來的現象,更慎重地視為這個房子的一個“動作”,提醒自己深月可能是下一個遇害者,也許…… 在我不停詛咒自己的同時,對殺死深月的兇手的憎恨與憤怒,也不斷湧出意識表層。

    當榊跟蘭被殺時,我并未如此憎恨兇手。

    有的隻是遇到這種非尋常案件的震撼,以及對兇手就在這個房子中的事實所産生的不安與害怕,頂多隻是這樣而已。

    身為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我認同“殺人=壞人”的社會規範,但還不至于為這個理由去“憎恨”一個犯罪者,因為我的心還沒有完全适應這個社會。

     可是,現在我打從心底感到憤怒與憎恨——對奪走蘆野深月生命的兇手;對這個兇手的行為。

     為什麼非殺了深月不可的疑問,開始占領我的思緒。

    我可以感覺到,剛才占據心中的徹底絕望心情,已經逐漸變質了。

     即使知道誰是兇手,她也不會回來了。

    即使強烈憎恨這個兇手;親手打死這個兇手,也不能讓她重生了,可是——我想質問兇手,為什麼要殺她。

    我想知道兇手為什麼一定要殺她,我迫切地想知道。

     我控制不了手臂的顫抖,眼淚不知不覺地滑落下來,模糊了我仰望肖像畫的視線。

     我不知道自己在那裡站了多久,當背後腳步聲逐漸靠近時,我才被拉回現實的洪流中。

     “槍中先生很擔心你呢。

    ” 我回過頭,看到的場小姐正從樓梯上走下來。

    她接着說: “你還是回上面去吧。

    ” “會議已經結束了嗎?” 我用沙啞的聲音問她,她默默點點頭,在樓梯口停了下來。

     “讨論出什麼結果了嗎?”我問。

     “你走了以後,我應槍中要求,把房子裡的人都叫來了。

    不過,老爺并沒有來。

    ” “結果呢?” “我們問過所有人,下午4點左右到5點半之間的不在場證明。

    所幸,在這一段時間内,這個房子裡的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 “真的都有嗎?” “嗯,鳴濑一直待在三樓休閑室跟老爺下西洋棋。

    ” “三樓的休閑室……在深月房間斜對面嗎?" “是的。

    ” 當時,我在深月房間的陽台上大叫後,出現在三樓露台上的人影,果然就是鳴濑跟白須賀先生。

     “那麼,井關和末永呢?” 的場繼續回答我說:“那個時間段内,他們各自待在廚房跟備餐室。

    井關在廚房工作,末永在備餐室修理損壞的櫥櫃。

    廚房跟備餐室之間的門開着,所以他們彼此都可以看到對方。

    ” “是嗎?” 我又回過頭去,越過肩膀仰望壁爐上方的肖像畫,不由得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接着,我仰望挑高大廳的天花闆,又很快低下頭來俯視自己腳下。

    好一陣子,女醫什麼話也沒說,就那樣看着無法克制自己情感的我。

     “我了解你的心情。

    ” 過了一會兒,的場小姐這麼說。

    不知道為什麼,她的聲音讓我覺得好溫暖好溫柔,我難以置信地看着她。

     “你很愛她——很愛深月小姐吧?” 我正要開口回答她時,她緩緩地搖搖頭阻止了我,說: “要不要一起去溫室?” “溫室?為什麼?” “我想在那裡放點花。

    ”女醫平靜地看一眼裝飾架,“她真的跟夫人長得一模一樣,我剛見到她時,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 我想,她應該是想為美月、深月——這兩個同樣年紀輕輕就去世的“Mitsuki”,在這幅肖像畫前供上花朵吧。

     我點點頭,跟在女醫身後。

     8 “關于四年前的火災,”正要彎入通往溫室的側廊時,我下定決心問的場,“你說是電視起火引起的事故,今天下午我想到——”走在前面的的場,突然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看着我,“我想起那個電視是李家産業的産品,我想你們老爺應該也……” 我還沒問完,女醫就回答我說:“他知道。

    ” “你是什麼時候知道榊就是李家産業社長的兒子?” “我知道這件事,是在昨天榊先生死了之後,在電視新聞聽到的。

    ”說完,女醫用非常詫異的表情看着我,“就是因為這樣,槍中才懷疑我嗎?” “不,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想到這一點,我還沒告訴他,這是我自己的猜測。

    ” “你認為是我們之中的某個人,為了複仇而殺了榊?” “我是說有這種可能性……”說到這裡,突然覺得自己說的話很不得體,頓時噤口。

     “絕對沒有這種事。

    ”她堅決地說,“我——不,我們在這裡,過的是與‘憎恨’這種東西無緣的生活,這裡就是這樣的地方。

    ” 我當然不可能因她這一句話,就消除了我對這一家人的懷疑。

    但是,我開始相信至少兇手不會是這個女醫生——雖然沒有确鑿的理論性根據。

     走在側廊上時,的場小姐叫我等一下,說要拿一個花瓶,自己走進了右邊一排房間中的一間。

    過了一會,她拎着一個暗綠色的花瓶出來了。

    這個渾厚的玻璃花瓶,有球形的胴體、細長的頸子。

     到了溫室,女醫直直走到中央廣場,掃視一屋子的蘭花。

    好一會兒,她才指着一叢盛開的喜姆比蘭說“這個不錯”。

    喜姆比蘭挺直的花穗上,争相綻放着許多白花,嬌小可愛,看起來非常樸素雅緻。

    她把花瓶放在圓桌上,往那叢花走去。

     我跟在她後面往裡面走時,通道上的一個鳥籠吸引了我的目光。

    淡綠色的鳥籠中,有一隻黃色小鳥栖息在杯狀的窩巢中。

    這隻鳥好像就是女醫在喝下午茶時提到的,那隻叫“梅湘”的金絲雀。

    它還活着,隻是看起來很沒精神。

    聽說會唱歌的金絲雀中,純黃色羽毛的德國種的聲音最好聽。

    可是,我隻看到它微微地呼吸着,身體都沒動一下,更不要說聽到它的叫聲了。

     “怎麼了?" 我正彎腰盯着鳥籠看時,的場小姐拿到她要的花,回到通道上,站在我旁邊這麼問。

     “這隻鳥……”我指着鳥籠,“它就是你說的梅湘嗎?” “啊,沒錯。

    ” “好像真的很虛弱呢。

    ” “是啊,我也是隻聽末永說而已,現在才剛剛看到。

    ——末永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因為昨天還健健康康的。

    ”她注視着籠子裡的小鳥,百思不解地說,“聽說金絲雀是很好養的鳥,不太容易生病呢。

    你覺得有問題嗎?” “沒有。

    ” 我們沒有再多談關于鳥的事,就那樣走回了廣場。

    其實,我是覺得蠻奇怪的,不過,并不認為跟事件有任何關聯。

     的場在圓桌上把剪來的蘭花插進花瓶裡,徐徐地說:“我覺得槍中這個人,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

    ” “怎麼樣不可思議?” “我也不會說,”她結結巴巴地說,“例如思考方式、興趣,還有性格等等。

    ” “你是說特立獨行嗎?” “跟特立獨行又不太一樣。

    ”女醫緩緩搖搖頭,“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他經營古董店,又經營戲劇活動,在我看來就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組合。

    ” “說得也是。

    ”我在腦海中描繪着這個十年朋友的臉——擁有藝術家氣質的瘦削的臉。

    我突然想到一句話,就不經意地說出來了:“說不定,他也對活着沒有多大興趣。

    ” “這……”女醫驚訝地眨着眼睛,“說古董品我還能理解,可是,戲劇演出跟那種想法有什麼關聯呢。

    ” “這是我自己的感覺,他所創作的戲劇都是那種樣子,怎麼說呢,應該可以說是‘死之生’吧。

    ” “死之生?” “這個形容很奇怪吧?可就是這種感覺。

    今年秋天演出的戲劇,出場人物都是西洋棋的棋子,沒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物。

    劇本本身充滿了人類龌龊的世俗味,可是,那隻是在外部操縱棋子的某個人的屬性、意志,棋子本身都隻能淡淡看着自己的命運,接受這樣的命運。

    仿佛早已覺悟到,自己一開始就跟龌龊的世俗之‘生’無緣——這就是我所謂‘死之生’的意思。

    ” “啊。

    ” “還有,他也很喜歡用‘走向死亡之生’的題材。

    拖泥帶水地走向死亡,不斷傾斜滑落而下——一種一開始就隻有朝向‘滅亡’的力量。

    ” 我把湧向心頭的感想,一一說給她聽。

    看着的場小姐疑惑的表情,我自己也很懷疑自己為什麼變得這麼饒舌。

     “另一方面,他對自己的‘生’——自己活着的意義,也有所堅持;他說他在尋找‘風景’,在這個風景裡,他可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義。

    他曾經說過,他創辦‘暗色天幕’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啊,對不起,我一個人說個不停,又說得這麼詞不達意,你一定聽不太懂。

    ” “不會的,沒這種事。

    ”她嘴巴這麼說,還是掩不住困惑的表情,“那麼,鈴藤先生跟其他團員,也都有槍中先生那樣的意識嗎?” “應該沒有吧。

    ”我搖搖頭,“通常,演員的心,隻會跟非常世俗的‘生’産生共鳴,‘死之生’或‘邁向死之生’之類的東西,幾乎跟他們無關。

    ”我哽咽了一下,說:“隻有她——蘆野不是那樣子的。

    ” “你呢?鈴藤先生。

    ” “我嗎?” 我沉默下來,看着圓桌上的花瓶。

    綠色的不透明玻璃花瓶,從形狀跟豔麗的配色來看,應該是中國的“幹隆玻璃”。

    清朝時代所制作的玻璃俗稱“幹隆玻璃”,大多是這種不透明的東西。

     據說,為了讓色澤盡量接近中國非常珍惜、視為權力象征的“玉”,所以,特意混雜了許多不純物質。

     “我沒有槍中那種知識和鑒識眼光,但是,我也會被古美術品或工藝品深深吸引住。

    不過,我覺得我是被他們各自從中散發出來的種種‘生’的形态吸引了。

    ” “什麼‘生’的形态?” “例如這個花瓶,”我看着桌上的玻璃花瓶說,“創作者的心與其灌注的熾熱視線,會挑起我的興趣,就像它本身的美一樣,不,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喜歡讓自己神遊在信匣裡的信裡,以及器皿上縱橫交錯的談話中……” “你好羅曼蒂克。

    ”的場微微一笑,拿起插好白色蘭花的花瓶說,“我們走吧。

    ” 9 我們離開溫室,回到大廳。

    的場小姐把花瓶放在裝飾架中央收藏木屐的玻璃箱旁邊,閉起眼睛來默禱。

    我站在她旁邊,擡頭看着肖像畫,拼命壓抑洪水泛濫般湧上來的悲哀與憤怒。

     “鈴藤先生,你對這個房子有什麼看法?”的場小姐離開壁爐,這樣問我。

     “叫我怎麼回答呢?”我沒聽懂這個問題的真正含意,有點驚慌,但是,很快會意過來,回答她說:“現在我開始相信你昨天說的話了——這個房子有不可思議的地方。

    隻是以常理來判斷,實在很難認同這種事,所以,還是有一半無法相信。

    ” “我并不要你相信,我要說的是,也可以從那個角度來看這個房子。

    ” “不,”我搖搖頭看着女醫,“你說過這個房子是一面鏡子,會映照出來訪者的未來。

    ” 的場再度看着牆壁上的肖像畫,點了點頭。

    我又問: “那麼,的場小姐,對住在這個房子裡面的你們而言,這個房子是什麼呢?是不是也會映照出什麼來呢?” “你還記得剛才去溫室途中我所說的話嗎?我說我們都抛開了恨與怨的痛苦情感,才生活在這個房子裡,這房子就是為我們這種人存在的。

    ” “你是說你們的心是向着過去,而不是未來嗎?這個房子映出了你們這樣的心态嗎?” “你要這麼說我也不否認。

    ” 我看着女醫的臉,一時說不出話來,她也無意再繼續談下去。

    石砌牆壁外的飕飕風聲陡然增強,包圍了我們四周的沉默。

     “來到這裡後,我一直有一種感覺,”過了一會兒,我緩緩看着微暗的大廳,說,“覺得這個房子好像在‘祈禱’;這個房子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收集品,都結合成一體,各自向某種東西誠摯祈禱着。

    ” “祈禱?”的場重複着這個詞,把手貼放在穿着灰色背心的胸前。

     我繼續說:“那也許是建造了這個房子的人的祈禱;或是被收集在這裡的每個收集品的創作者的祈禱;或是收集了這些收集品的人的祈禱。

    ” “也許是吧,是創作者的祈禱;也是收集者的祈禱。

    ”的場眯起厚厚鏡片下的眼睛,凝視着遠方。

     “說不定我們家老爺也跟槍中先生一樣——如你剛才所說——有厭惡生、傾向死的心态。

    而且,說不定這就是這個房子、這個建築物自古傳承下來的……” 說到這裡,的場緩緩搖搖頭,說: “不對,我收回剛才說的話,老爺跟我們絕對沒有被‘死’吸引。

    吸引我們的不是死,而是……” “而是什麼?” “不知道。

    ”的場有點迷惘地喃喃說完,向我點頭緻意說“該走了”,然後轉個身又說:“鈴藤先生,你最好也回二樓去。

    ” 我稍微思考了一下,說:“我想去禮拜堂坐一下,可以嗎?” “請便,不過,最好還是不要一個人獨處比較好。

    ” “我知道,謝謝你。

    ” “那麼,我走了。

    ” 我目送的場離去後,一個人走向禮拜堂。

     牆壁上的燈泡發出微弱的橙色光芒,在禮拜堂内刻畫出清楚的陰影。

    冰冷的空氣讓我的身體顫抖,我盯着祭壇上的耶稣的表情,走在中央通道上,在前排右側的椅子前停了下來。

     “鈴藤!” 有人在背後喊我,我立刻聽出來是誰的聲音。

    回頭一看,果然是矢本彩夏,她站在門後面看着我。

     “怎麼了?” 我驚訝地問她,她才從門後面鑽出,說: “我擔心你,所以來看看你。

    ” “擔心?你擔心我嗎?” “是啊,我怕你自殺跟深月走了。

    ”她說話的語氣一點都不像開玩笑。

     “怎麼可能!”我的嘴角自嘲般地抖動了一下,“放心吧,我沒那種勇氣。

    倒是你,怎麼可以一個人随便走動呢。

    ” 她好像想跟我說什麼,腳拖着地走過來。

    走到我旁邊時,突然看着我的腳說: “啊,鈴藤,你隻穿着襪子呢,會着涼的!” 被她這麼一說,我才發現自己的腳已經凍得毫無知覺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她,就這樣坐在椅子上。

     “你剛才跟的場說了什麼?”彩夏在我身邊坐下來,試圖打探消息。

     “你遇到她了嗎?” “剛才在樓梯跟她擦身而過。

    不過,我在樓梯平台聽到了你們說話的聲音。

    你們談了些什麼?” “很多——幹嗎,看你一臉懷疑的樣子,” “因為……” “你還是懷疑她嗎?” 我再看了彩夏一眼,不禁大吃一驚。

    她為深月的死而哭腫的眼睛已經複原了,可是,神情卻黯淡得令人不寒而栗,我從沒看過她這麼沉重的表情。

     “因為……”彩夏不安地回頭看入口大門,用比平常低沉而且穩重的聲音說,“深月比我們都确定這個房子還有另一個人存在。

    ” “咦!” “昨天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甲斐,其實,最害怕的還是深月。

    ” “到底是怎麼回事?” “把知道太多的人殺掉滅口,這種事不是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