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燈
聖-約翰-卡皮斯特拉諾廣場,在她腦子裡一遍又一遍的回憶由反間諜小組提供的關于阿帕德-海迪蓋什的簡短介紹。

    這個反間諜小組專門搜集在布達佩斯的對方間諜的情況。

     一個灰色的俄羅斯四門吉姆車載着兩個特工一直跟蹤她,并對兩人的見面進行監視。

    上面給她訂的規定很簡單,而且不使用暴力。

     她不能接受他的任何東西,即使一個小小的紙片、一根火柴,以避免因接受對方的材料而落入對方設下的圈套,然後立即以間諜罪逮捕。

     如果出現了任何差錯(波捷夫斯基特别強調了“任何”),她應當立即終止談話,走到離這有兩個街區遠的一個街角,那兒有一輛車帶她離開。

    如果阿帕德不是一個人,她也應這樣做。

     在卡希爾的雨衣口袋裡有一隻口徑為點38的特制手槍,不到萬不得已,不得使用,一旦有使用暴力的需要,吉姆車裡的兩個特工會用帶着消音器的M-3沖鋒槍幫她。

    她不得将任何東西交給或透露給海迪蓋什。

    他已經打電話過來,卡希爾所要做的就是聽他說什麼。

    如果他表示想成為一個雙料間諜,她應該與他另約一個時間,在一個即将廢棄的安全房裡見面。

    隻有你肯定他很可信,你才可以告訴他這個永久的地址。

     卡希爾在哥特式教堂所在的那條街的一個小咖啡館前不住地走動。

    她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教堂。

    她的心在怦怦地跳着,有些興奮,又有些不安,為了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她一直在做深呼吸。

    不知不覺,表的指針已經指向10:50。

    他說他隻等5分鐘,她可不能遲到了。

     灰色的吉姆車從她身邊開過去,裡面的特工一直朝前看,但她始終沒有逃出他們的視線。

     她離開咖啡點,向教堂走去。

    可憐的教堂除了修複過的石塔之外,就隻有廢墟了。

    她突然冒出了一個愚蠢的念頭——她希望這時候出現大霧,裹住這一切,讓這種間諜見間諜的事情更有氣氛。

    然而,霧始終沒有出現;這是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

    月亮是那樣的圓,放射出的光照亮了每一個角落和高高的教堂。

     她走到教堂後面,停住,朝四周看了看,一個人都沒有。

    可能他不會出現了。

    波捷夫斯基也提到過這樣的可能性。

    “他往往會感到膽怯,”他告訴她,“要麼可能他就成功了。

    即使他跟你見面談話,他都在冒很大的風險,科列特,你可能是最後一次見他了。

    ” 她的心情很複雜。

    她希望他露面。

    畢竟那就是她在中央情報局布達佩斯分部的新工作的全部。

    就是發現這樣的人并使他背叛他原來的主子,成為一個成功的、有相當能力的雙料間諜。

    但這發生的太快、太容易了,幾乎不大可能,又……“生活就是當下發生的事情,而你又在做别的安排。

    ”他的父親常常這樣說。

     “卡希爾小姐。

    ” 他的聲音讓她吃了一驚,雖然她一直在等他,但她顯然沒有為他的聲音、為任何聲音做好準備。

    她喘了口氣,害怕回頭。

     海迪蓋什走出月光下教堂的影子,站到她的身後,“海迪蓋什先生,”她說話的聲音中帶着幾分顫抖,“你來了。

    ” “我來了,你也來了。

    ” “是的,我……” “我們長話短說。

    因為我個人的原因,我希望能幫助你和你的國家。

    我希望能幫助我的國家匈牙利,使她擺脫最近的征服者。

    ” “哪種幫助?” “情報。

    我知道你們經常需要情報。

    ” “這是真的,”她說,“你知道你所擔的風險嗎?” “當然。

    對此我已經想了很長時間。

    ” “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回報?是錢嗎?” “是的,但那不是我唯一的動力。

    ” “我們談談錢吧。

    我沒有權利向……”她真希望她沒說這樣的話。

    海迪蓋什給予了她完全的信任,這一點非常重要。

    跟他說他得和别人再談實在顯得不夠專業。

     但這似乎并沒有阻止他。

    他擡起頭,朝教堂的塔頂望去,笑着對卡希爾說:“匈牙利以前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卡希爾小姐,的确,現在她……”他深深地歎了口氣,“不說了。

    稍等。

    ”他從雨衣口袋裡掏出兩片紙,塞給她。

    出于本能,卡希爾伸出手,然後卻又縮了回去。

    海迪蓋什的臉上一片茫然。

     “現在我不想從你那裡得到任何東西,海迪蓋什先生。

    我們會再見面的。

    你同意嗎?” “我還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嗎?” “是的,你可以重新考慮你的提議,也可以收回它。

    ” 海迪蓋什後悔地笑了起來,“飛行員駕駛着飛機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折點。

    一旦他們經過這個點,他們就會一直飛下去直到終點——否則機毀人亡。

    我就是到了這樣的時候。

    ” 卡希爾很慢但很清楚地告訴他下次見面的已經選好的地點,還有日期和時間:從今晚算起一周後,晚上9點。

     “我會去的,我也會帶上今天晚上帶着的東西。

    ” “很好,我還要問,你是否清楚你現在所做一切的潛在危險了嗎?” “卡希爾小姐,我不是個傻瓜。

    ” “不,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你……” 她穿上雨衣,關上門,和他一起去了一家咖啡店。

    在那兒,波捷夫斯基遞給她一張紙條,上面寫着:“告訴我發生過的一切,不要提名字,也不要細節。

    用暗号——壘球、芭蕾,什麼都行。

    ” 卡希爾重新回憶起他們見面時的情形。

    布雷斯林一邊聽,一邊點燃煙鬥,順便還用火柴點燃他遞給卡希爾的小紙條。

    兩人都看着紙條在煙灰缸裡化做縷縷青煙。

     卡希爾說完後,布雷斯林望着她,露出他特有的微笑,然後捉住她的手說:“非常出色,你看上去有些沮喪,這些事情用不着花那麼多時間,但足以使你筋疲力盡。

    我送你回家。

    如果有人跟蹤我們,他們肯定會想我們之間是那種典型的、熱烈的。

    資本主義式的風流韻事。

    ”的她大笑,“喬,在經曆了這麼多事情之後,我想我們應當休息一下。

    ”她用一份蘇打兌兩份酒,剛好與布雷斯林建議的相反。

     兩年後,她又為與漁夫的另一次見面做準備。

    他們見了多少次,15次?還是20多次?當然這變得更容易了。

    她和“她的間諜”已經成了好朋友。

    根據特工手冊,應當結束這種見面的方式。

    作為阿帕德-海迪蓋什的辦案人員,卡希爾得考慮威脅他的安全和他的使命的任何事情。

    她得記住許許多多的規矩,而且不斷提醒她自己現在所處的境況。

     規定一:特工本人比起他可能傳遞的消息來說更為重要。

    要做好長久周旋的打算,決不要指望立即有什麼結果。

     規定二:不準做任何有違他良心的事。

    除非他的良心允許他這樣做,否則不能對他要求過高。

     規定三:錢。

    少卻穩定。

    基本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會給對方透露些信息。

    讓他逐漸習慣你的生活方式:不要為送一個特别重要的信息而索取報酬,無論這個行動有多麼的危險。

    除此之外,不要暴露任何一條消息的來源。

     規定四:注意他的情緒和個人習慣。

    成為他的朋友。

    傾聽他的話。

    在合适的時候勸說他,聽他的忏悔,幫助他遠離麻煩。

     規定五:不要失去他。

     這次見面和所有以前的見面一樣都已經安排好了。

    當海迪蓋什送什麼東西時,他就會在他家轉角處的電線杆上釘個紅圖釘。

    每天一名匈牙利郵差——他已經當了多年的中央情報局特工了——都會檢查一下那根柱子。

    如果圖釘在那兒,他就會在10分鐘内給美國大使館打電話,說一個特殊的數字。

    接電話的那個人說:“國際野生動物協會”,郵差就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