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關燈
聲音三: 自那時起…他就一直很瘦…… 聲音2(幾乎聽不見)。

     是的。

     貝多芬第十四鋼琴變奏曲,遠遠地傳來。

     全暗。

     随後,在花園的那邊,天上有了亮光,或者是霞光,或者是燈光,一種棕紅色的燈光。

     緩慢而沉靜的聲音又起。

     聲音1: 是亮光嗎……那邊? 聲音2: 那是焚燒俄停嗎? 聲音2: 是的。

     天就要亮了。

     沉默。

     在焚屍爐的火光中,貝多芬第十四鋼琴變奏曲一直演奏完畢。

     轉暗。

     我們仍在前一場景處。

    隻不過我們對事物的處理換了視角。

    場景的右側打開了:有敞開的門朝會客廳開着,當然,這些門也同樣是朝花園開的。

     (這些會客室坐落在使館的側翼。

    ) 到處都十分明亮,各種吊燈也已打開。

     花園裡是威尼斯燈籠。

     沉靜。

     法國使館裡似乎沒有人。

     會客廳裡什麼都不見,隻有燈光從門裡射出來,也照亮了花園。

     這種空場持續了幾秒鐘。

     随後,一個仆人不聲不響地走過。

    他手裡托着一盤香槟酒杯,穿過這個地方,然後向右邊走去。

     仍然悄無聲息,仍然寂靜無人。

     等待。

     随後,突然便有了聲音。

     會客廳裡開始有了劇烈的聲響。

    夜晚像用機器脫毛一樣隻一瞬間就變了樣。

    也一下子,從打開的門裡傳出來這種聲音。

    一位女子唱着《快樂的寡婦》,有一架鋼琴、兩把小提琴為她伴奏。

     在樂曲後面: 許多談話聲混合在一起。

     酒杯碰撞聲、刀盤叮當聲等不絕于耳。

     聽不到舞蹈者們的舞步聲。

     場面上沒有談話的人,也看不見他們。

    因為那些表演者并不說話。

     在上述規定情景中隻有一個例外,即副領事的哭泣聲,我們會看到并且會聽到。

     既然這裡将出現觀衆看不見人的談話聲,那麼客廳裡的嘈雜聲将要壓低。

     而且有幾次這種嘈雜聲還必須突然完全停止。

    因為那時候要突出某些人的談話内容,比如,年輕的使館随員和安娜一瑪麗-斯特雷泰爾之間的談話,或者法國駐拉合爾的副領事同安娜一瑪麗-斯特雷泰爾之間的談話等。

    還可以設想一些人,由于好奇,他們不參加談話,卻看着别人談話。

    因此,客廳裡這種嘈雜聲的存留,切不可任意而為。

     所有的談話(不管需突出的還是不需突出的),不管它們是不是需要客廳暫為之寂靜與否,都将以觀衆是否能聽見為準,而不是以客廳裡的客人能否聽見為準: 如果必要,喧嘩聲盡管很輕,也要同這些談話同時錄制下來。

    這些談話如果需要漸漸淡化,并同另外的一些内容不同的談話混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明确表現出來,這些需要突出的談話内容完全沒有被在場的客人聽到,或者表明他們不能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