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關燈
“你覺得我是個傻瓜嗎?”我問道,“你也覺得我應該帶着孩子逃走嗎?” “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他歎了口氣。

    “日本人是迂回行動的能手。

    采用這種手段是他們的本能。

    在日本,要是有人對你反感,他們從來不會當你面說。

    他們告訴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上司,用這種方法把話傳到你的耳中。

    日本人有各種各樣的間接交流方式。

    所以他們用那麼多的時問進行社交往來,打高爾夫球,去卡拉OK酒吧喝酒。

    他們需要這些額外的交流渠道,因為他們不能直截了當地說出心裡的想法。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做效率太低,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

    但是,由于他們不能面對面地較量——因為面對面對抗就像死一樣難受,使他們汗流浃背、狼狽不堪——他們就沒有别的選擇。

    日本人就像向左或向在兜圈往前沖的橄榄球球員。

    他們從來不做正面突擊。

    ” “是呀,不過……” “所以,有的行為在美國人看來似乎是卑鄙和膽小如鼠,對日本人來說卻是一種規範的行動步驟,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他們隻是要讓你知道,有權勢的人感到不滿意了。

    ” “讓我知道?知道我會因為女兒的緣故在法庭上倒黴?我和女兒的關系會完蛋?我自己會身敗名裂?” “唔,不錯,這種後果很正常。

    他們威脅要使你在大庭廣衆之中現醜,這是他們讓你知道他們不滿情緒的慣用伎倆。

    ” “好哇,我想我現在明白了,”我說道,“我想我看到了這幅慘兮兮的景象。

    ” “這不是某個個人的舉動,”康納說道,“這是他們行動的方式。

    ” “不錯,是這樣。

    他們在傳播謠言。

    ” “在某種意義上的确如此。

    ” “不,不是某種意義上,這是地地道道的謊言。

    ” 康納歎了口氣。

    “我也是經過好長時間才明白的,”他說道,“日本人的行為以莊園價值觀念為基礎。

    你也經常聽到别人談論日本武士和封建主義,但深入追究,日本人就是農民。

    要是你在莊園式的農村中生活而其他村民又對你不滿,你就會被驅逐出去。

    這就意味着你死路一條,因為沒有哪個村子會接受一個惹是生非的人。

    就是這樣。

    觸犯群體即死路一條,那就是他們的觀點。

     “我是說,日本人對群體特别敏感。

    在他們看來,和團體保持一緻比什麼都重要。

    就是說,不出個人風頭,不為個人鑽營,不過分搞個人英雄主義。

    這也就是說,沒有必要堅持實事求是。

    日本人幾乎不相信事實。

    事實在他們眼裡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東西。

    就像一個母親,她的兒子被指控犯了罪,她可不在乎是不是事實,她更關心的是她的兒子。

    日本人就是這樣。

    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那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而客觀事實則無關緊要。

    ” “是啊,一點不錯,”我說道,“現在他們幹嗎要步步緊逼?還有什麼争議呢?謀殺案已經水落石出了,對嗎?” “不,還沒有。

    ”康納說道。

     “還沒有?” “沒有。

    這就是我們受到這麼多壓力的原因。

    顯然,有人急于要把它了結。

    他們想要我們放棄追查。

    ” “如果他們在整我,在整格雷厄姆——他們為什麼不整你呢?” “他們也在整我。

    ” “怎麼整?” “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要我承擔責任。

    ” “他們怎麼讓你承擔責任?我可不明白。

    ” “我知道你不明白,但他們明白。

    相信我,他們是明白的。

    ” 我望着一長串的小汽車正慢慢地向前爬行,融入了鬧市區的煙霧之中。

    我們路過一塊塊電子招牌:日立公司的(美國頭号電腦)、佳能公司的(領導美國複印新潮流)、本田公司的(美國一流小轎車)。

    這些廣告牌與多數日本廣告一樣大放光彩,甚至白天也照樣引人注目。

    租用這些電子廣告牌每天要耗費3萬美元;多數美國公司都無力支付。

     康納說道:“問題在于日本人知道,他們能使這件事變得十分令人頭疼。

    他們在你四周興風作浪,然後對我說:‘你去處理吧。

    ’因為,他們認為我能把問題擺平,把事情了結。

    ” “你能嗎?” “當然喽,你希望現在就把它了結嗎?那樣,我們就能去喝杯啤酒,欣賞某種日本式的事實。

    要不,你希望追根究底,弄清楚謝裡爾·奧斯汀為什麼被害?” “我要追它個水落石出。

    ” “我也一樣。

    ”康納說道,“那麼,讓我們行動吧,後輩。

    我想桑德斯的實驗室會給我們帶來十分有趣的信息。

    現在,錄像帶是個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