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關燈
,康納沉默了10分鐘,他紋絲不動地坐着,雙手抱在胸前,下巴貼着胸口。

    他的呼吸深沉而平穩,要不是他的眼睛還睜着,我真會以為他睡着了。

     我隻管開我的車,同時聽着他的呼吸聲。

     他終于迸出了兩個字:“石倉。

    ” “他怎麼啦?” “如果我們知道石倉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表現,我們就能解決這個案子了。

    ” “我不明白。

    ” “美國人是很難看透他的,”康納說道,“因為在美國,人們認為出一些差錯是正常現象。

    飛機晚點不出人意料,郵件沒有送到不出人意料,洗衣機發生故障也不出人意料,人們随時都有應付差錯的心理準備。

    可是在日本卻不同。

    在日本,一切都正常運行。

    在東京的火車站,你隻要站在月台上标定的點上,火車停下來的時候,車門肯定正對着你打開。

    火車從不晚點,郵件從不丢失,轉換航班從不會有誤,規定期限的工作從不拖延,一切都按計劃進行。

    日本人有教養,凡事準備充分、目的明确。

    他們做事善始善終,沒有人鬼混。

    ” “唔……” “對于中本公司來說,今天晚上不同尋常。

    他們肯定連最細枝末節的地方都做了精心周密的安排。

    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們準備了瑪多娜愛吃的素食小吃,請來了她喜愛的攝像師。

    請相信我:他們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他們有各種應急措施。

    你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吧。

    他們會坐下來,對沒完沒了的可能性逐一進行讨論——假如發生火災怎麼辦?假如發生地震怎麼辦?假如有人安放炸彈進行威脅怎麼辦?停電怎麼辦?連那些可能性最小的情況都得詳細地讨論,真是絞盡了腦汁。

    當最後這個晚上到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萬事俱備,穩操勝券。

    被弄得措手不及是很狼狽的,對不對?” “是的。

    ” “可是我們的對手石倉,他是中本公司的代表,面對那個死去的姑娘,顯然有些措手不及。

    他采取的是西方式的對抗,可是覺得很不自在——我相信你注意到他嘴唇上方的汗了。

    他的手心也濕了,所以不斷地往褲子上擦。

    他表現得太喜歡争論,話說得太多了。

     “總之一句話,他裝得似乎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的樣子,似乎他根本不知道那個姑娘是誰——其實他肯定知道,因為他知道應邀參加招待會的每一位客人的情況——而且還假裝不知道是誰殺害了她。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他是知情的。

    ” 汽車輪子從路面的一個小坑上開過,車身颠了一下。

    “你等一等。

    石倉知道是誰殺了那姑娘?” “我敢肯定,而且還不止他一個人。

    從目前情況判斷,至少有三個人知道誰殺了她。

    你不是說你以前是跟新聞界打交道的嗎?” “是的,那是去年。

    ” “你和電視新聞方面的人還有聯系嗎?” “有幾個,”我告訴他說,“來往不多了。

    怎麼啦?” “我想看一下今天晚上拍攝的一些錄像。

    ” “隻是看一下?不傳訊?” “對,隻是看一下。

    ” “這不是什麼難辦的事。

    ”我說道。

    我想我可以打電話找國家廣播公司駐加州站的詹妮弗·劉易斯或者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駐加州站的鮑伯·阿瑟幫忙。

    也許找鮑伯。

     康納說道:“一定要找一個跟你私人關系比較好的,不然記者站就不會肯幫我們的忙。

    你注意沒有,今晚在犯罪現場沒有電視台的人。

    在大多數犯罪現場,你都得拼命擠,才能穿過那一排排的攝像機和照相機到達警戒線跟前。

    可是今天晚上,既沒有電視台的,也沒有報社的。

    什麼都沒有。

    ” 我聳聳肩。

    “因為我們沒有使用無線電話